聽英語音頻來提升口語,需要把音頻聽懂嗎?怎樣才能更好地提升英語口語?

用戶9130170358194


這位小夥伴問的問題,在觀念上有些誤差;聽英語音頻只能提升聽力;要提升口語,你必須要講!而且講的時候用詞要恰當,語法要講究符合英語思維,對方才能容易聽得明白!因為就算你聽懂了,你也未必能準確發音、未必能講得對。聽就像是理論,講是實踐!

要提升英語口語,沒有捷徑,只能為自己創造一個能練習英語口語的語言環境,不停的多練習。

比較省錢和靈活的方法,我會建議你聽和唱英文歌。《雙子座視角》頭條號的“好歌賞析,聽歌學英語”欄目,就是針對像你一樣,想提升英文口語能力的小夥伴們(不分年齡)而設,這欄目所選的都是上世紀的英語老歌,這些歌一般都是比較慢節奏,背景音樂不會太吵,所以聽發音比較清晰;伴隨著歌曲的播放,還有歌詞與中文翻譯,讓你能跟著一起唱,並瞭解歌詞內容。

聽歌學英語的好處就是,沒有場地和時間限制;可以在交通車上聽唱,走路時聽唱(這樣每天唱,那麼一星期下來,你聽和講(唱)的時間就可能有十幾個小時),聽和唱多了以後,就慢慢能掌握到一般英語發音,句子結構,和英語表達思維。

希望這建議能夠幫到你。


雙子座視角


我是今日頭條英語萬能王老師,關於你提出的英語口語問題給予你一些學習建議供你參考。

1.通過聽英語音頻來提升口語是可行的,因為英語學習中,聽說是不分家的,它們之間有很緊密的聯繫,聽力能力很好,口語也不會很差。所以用聽英語音頻的方法來練習口語是其中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

那麼在聽英語音頻的過程中需要聽懂原文內容嗎?

答案當然是要聽懂了,在聽力練習過程中分為精聽和泛聽兩種。

對於想通過聽力練習來提高口語,應該選擇精聽的方式,精聽就要求把所聽到的內容都聽懂了,甚至最好是把聽到的內容都輸出(包括口頭複述聽到的內容和寫出來聽到的內容),可以把兩項結合起來練習效果會更佳。

2.除了通過聽英語音頻的方法來提高口語以外,還有其他的學習方法分享給你。

1)通過觀看英語經典電影或是電視劇可以提高英語口語,例如:經典英劇,出彩美劇等等,都是提升口語的理想素材。因為大多數電影裡的場景內容基本上都是貼近於生活,或是以生活背景為內容而改編的,所以,劇情裡主人公的英語表達都很接地氣,學習了就能夠用得到。所以,選擇觀看英語電影都是不錯的提高口語方法之一。

2)通過參加各種英語活動來提升英語口語。例如:英語聚會,英語角,英語俱樂部,英語遊學等等,都是很棒的在現實情景中提高口語的方法。因為,在以上所提到的活動中,基本上全程都是用英語來溝通的,可以很好地達到提升口語的目的。

3)通過與外國人聊天來提升英語口語。平時可以多認識一些外國人,多去外國人常去的地方,例如星巴克咖啡,costa咖啡,及一些酒吧都是老外喜歡去的地方。以朋友的方式和他們用英語聊天可以有效地提升口語和語音,時間長了以後,自己的發音會更接近於native speaker.

最後,希望以上筆者對於如何來提高英語口語的學習建議可以幫到你。謝謝!





英語萬能王


題主這個問題涉及到兩點:1、需要聽懂英語音頻才能提高口語嗎?2、還有哪些方法提高口語?下面來分析一下這兩個問題。

1.提高口語,要聽懂音頻



學習語言,借用JasonEnglish老師的一句話,高效學習的模型:輸入—加工—輸出。我覺得非常有道理。

在這裡,聽音頻就是一個輸入的過程。我們學習英語,分了聽說讀寫這幾個模塊,其中聽和讀,是輸入;說和寫,是輸出。如果要聽音頻,聽懂了才能是輸入成功,否則,就無法進行加工這一環節,那就更不用說輸出了。

因此,不論是聽音頻還是讀文章,都需要聽懂,看懂,否則,囫圇吞棗,怎麼進去就怎麼出來,就無法講準確的口語,寫出有理有據的文章。

2、提高口語的第一要義:開口說



提高口語,有很多方法,如多記詞彙,多聽音頻,多讀文章,多說。其中,開口說,是必要的環節。

有的人不敢開口說,怕自己發音不準,有很多語法錯誤,或者一遇到不會的詞,就卡殼了,要麼不說了,要麼乾脆用漢語代替了。

再說,我們生活在漢語環境中,說英語的機會很少,也就不願隨隨便便開口說了。因此,很多人學了十幾年英語,考了四六級,考了研究生,仍然不能進行日常交流。

記得上大學時,週一到週五,學校的荷花池邊,都會聚集一些揹著書包的學生在那裡說英語。那是學校的英語角,現在想來,那確實是一個好地方,當年學習努力的人,都去過英語角。

大一時,和宿舍的同學去時,我們都找不認識的同學對話。一開始,我們也不太敢說,後來想,反正別人又不認識自己,說得好說得差,也沒關係。慢慢地,敢開口了,再然後,也能侃侃而談了。這個過程中,自我糾正單詞發音,糾正語法錯誤,提高語音語調,學習別人好的表達法,真的能讓口語進步。這些,都是通過說才能發現,才能改正的。

現在手機裡有各種英語軟件,針對口語練習的也很多,如英語趣配音,英語流利說等等,能隨時隨地地聽,說;也還有一些付費課程,老師幫著糾音,能隨時隨地學習。

輸入要注重量,更要保證質。只有質和量都達到了,口語才能有進步。



我是英語老師Minnie,歡迎關注我。我們一起,爬上英語這座大山。


英語老師Minnie


聽音頻不需要聽懂,因為該懂的你第二遍聽的時候一定會懂,不懂的你聽兩百遍也還是不懂。不信 大家想想 並試試,如果我說的話你沒聽清楚 我可以給你再說一遍,你立馬就明白 ,沒必要說第三遍。反過來,如果我說西班牙語給你聽,你沒學過它,那你聽我再多 你也不知道我在說什麼。



聽力的獲得來自於你的說,只要你說話模式和英國人一樣,並且多訓練 你就會聽懂他們。

聽力的訓練 我們有專門一個訓練模式 ,先學會他們英語的說話模式,再經過一定量的英語閱讀,速度和攝入量的提升,然後是英語口語交流,如果你能說滿50萬句英語,並且和100不同背景的人 交流過英語,(能聽懂並反饋 )現場說真話,就好像在中文閒聊的過程一樣,恭喜你,你就算不聽音頻 ,你也會發現,說英語 英語 跟你說漢語 聽漢語沒有區別了。

聽懂 你必須要說,不說 你永遠也達不到聽力的頂級。


一句英文精通語法


想把英語口語學好,需要有一定的詞彙量,說到詞彙量,當然是記得越多越好,但是傳統的教學方式讓我們大家非常清楚,單詞記了忘,忘了記,在不斷的循環,導致讓人疲憊最後產生厭惡對於記單詞這個問題,本人自己的方法是,不會盲目的去記一大堆單詞,本人採用的就是見招拆招的方式,就是當天學到一句很實用的東西,然後裡面有幾個單詞沒見過,我會根據意境去記單詞,目標明確,就記這幾個,量也不多,這樣效果好些。

第二,模仿英語實用情形。英語本身就是一門用來溝通的語言工具,最重要的就是說,自己就要大膽的去說,去找電視劇,特別是日常生活中的那種電視劇,很多場景和我們日常的場景都是愛不多的,然後就反覆的去記,去模仿,把電視劇上的一些對話內容變成自己的東西,自己學會如何變換語句和詞語去表達,也就是把學會的東西轉化成自己的東西,這個開口非常重要,本人以前學英文,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就想象那個用語情形,自己自言自語,感覺有點走火入魔的那種。

第三,就是和真正的人去說,我們學英文,最好能和來自西方英語國家的人交流,打破禁錮,在以前的積累情況下,在和外國人交流時,剛開始還有點頸瓶的感覺,但是在第一次,第二次後,後面就覺得正常了,說的就少些顧慮,開口就會覺得越來越順,最後英語口語拿下就是時間的問題了。

本人不是專業的英語工作者,從事的是和英語沒有關係的工作,但是本人就是把英語當成一個小愛好,通過自學,看美劇和交美國朋友的方式掌握了英語口語,各位有興趣與我交流的,本人樂意,同時本人擁有很美國專業教師資源,有興趣的,可以和我溝通探討,備註英語交流





華之麟



閒言碎語不多講,直接給出需要關注的點,以及練習建議。聽音頻對提升口語的效果不大,聽英語練的是聽力,和口語關係不大。


口語訓練需要注意的幾個要素:


1.優秀的發音。我教過很多學生,發音優秀者極少。而發音作為英語的門面,一定要下大功夫去練習。口語好不好是一個綜合命題,不在於你語法好,能說出完整的句子就算好了。優秀的英語使用者,一開口就能帶給人一個感覺,哇,這個人的發音很棒,非常專業。而不是一口中國式英語。


2.時態。十六種時態都搞明白了嗎?如果沒有,就去弄懂。英語對於時間和狀態的描述,相對於中文來說,要精確的多。重點在於動詞的變形,而中文不存在這一項。所以說英語,是說在某個時間說某個動作狀態。練習的時候要時刻注意。


3.單詞。老生常談,沒有詞彙量,就說不出好的內容。不要輕信,有幾千單詞平時就夠了的說法,單詞認識越多,你能讀懂的內容越多,與人探討深入的問題,總會用到。所以,單詞能記多少就記多少,然後慢慢滲透到句式裡,才是好的選擇。


如何練習


除掌握以上三點外,你還需要:


1.閱讀簡單讀物,然後用自己的話說出來。

2.勤動筆,遇到好的句子就抄下來,然後嘗試加到自己的表達裡。

3.記單詞的同時,看看單詞有沒有與之搭配的短語,記下來。

4.堅持練習,不要間斷。


我是宸霄老師,感謝支持,下次分享見。


英語老師MrAn


口語提升的幾個要素

在定一個口語提升計劃的目標時,我們先考慮下,究竟什麼樣才算是口語好?口語流利就算是口語好嗎?答案是否定的,其實語言的本質是溝通,溝通也要講究效率,如果你說了一口流利的一段話,但卻用的是複雜的句型或者說是一段Chinglish,那麼儘管語速提上來了,但是內容卻讓別人聽不懂,那這不能算是一段有效的溝通,真正有效的溝通應該是簡單明瞭,用最短的時間讓別人明白你的意思。所以提升口語不能單單從語速上去考慮,可以從以下幾個要素去訓練。

口語發音

發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基礎,很多老外聽不懂你講的話,70%是由於某個單詞發音錯誤導致的誤解,比如日本人的英文,美國人也很難聽懂,因為日語有很多外文的外來詞,比如咖啡,日語按照片假名讀的話,完全就是不太一樣的發音,導致別人聽不懂。口語發音這麼重要,那怎麼練習呢?每天學習新的詞彙時,需要熟記詞彙的正確發音,是英式發音還是美式發音,並識讀。單單練習詞彙還不行,還要連詞成句,整句的發音要注意語氣語調,來表達不同的感情色彩,練習整句可以進行跟讀練習,就是一篇文章邊先聽後讀,向學習唱歌一樣記住發音,然後自己讀出來,對於有難點的發音可以標記出來,並反覆練習,直到熟練準確讀出為止。

口語場景

口語一定要和應用場景配合,如果你和朋友聊天,聊了你去了北京的一些趣事,你說:

After my visit to Beijing, I bought several books about Beijing. 就很自然,但是如果你這麼說:Following my visit to Beijing, I bought several books about Beijing,使用Following就會顯得有些怪異,因為following 是一個相當正式的詞彙,通常用於正式場合比如商務溝通,書面語言。所以什麼樣的場景使用正式還是非正式的語言,非常重要,直接影響你的口語品質。練習辦法就是在積累詞彙的基礎上,注意該詞彙使用應該是正式還是非正式。

口語內容和邏輯

中文和英文不同在於,中文屬於高語境語言,而英文屬於低語境語言,因為語言也切實反映了兩種文化的不同,有時候你說的口語不能讓人理解是在於你提供的信息是否全面,是否有條理(就是所謂的邏輯),高語境語言文化的特徵是精煉,溝通的信息往往是點到為止,而低語境文化強調的是信息的全面性,從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因果關係都需要說清楚,對方才能聽懂。所以提升口語很重要的就是從口語的內容上來講,讓別人聽明白。


這裡可以舉個笑話,說明高低語境語言表達上有什麼不同:國人和美國朋友吃牛排,到了餐廳牛排做的非常老,老外廚師長過來問牛排怎麼樣,國人也不好意思說的難聽,隱晦的說,牛排旁的土豆特別好吃,廚師長一聽,非常高興,再問美國朋友,美國朋友直言不諱說,你這個牛排太老,不好吃! 雖然是個笑話,但是說明了不同語境的人在溝通時方式不一樣,所以在進行口語交流時一定要注意內容和邏輯,是否能讓對方聽明白。最簡單的練習方法就是描述一件事情,時間地點誰做了什麼事情,前因後果說清楚,所以語法對於口語也很重要,語法就是教你弄清楚該怎樣表達。

關於題主的問題

聽英語音頻練習口語,肯定是需要聽明白的,而且需要張嘴去練習,這是前提條件,這裡可以使用跟讀法或者同步跟讀法,跟讀法就是音頻放一遍,隨後跟著讀一遍,而同步跟讀法的要求更高,就是邊聽然後用最快的速度說出來,保持和音頻的速度一致,這個方法適合高階英語學習法,對英語的聽力和理解力要求非常高,但是是非常有效的練習方法。有位同學堅持使用這種方法進行了為期一年的訓練,從英語4級考不過直接通過了雅思考試8分,聽力口語都有很大的進步。

口語聽力的提升,沒有捷徑,每天不斷的訓練是必須的。

各位對語言感興趣的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言論先生】,會定期發佈關於語言學習及語言文化方面的信息,歡迎來訪。


言論先生


聽懂是必須的。半懂不懂怎麼交流啊?所問非所答啊。但要練口語只靠聽是不夠的,你必須張嘴練。

聽是必須練的,不聽你怎麼知道別人是怎麼發音的?聽清後才能模仿音頻的發音。不張嘴,不可能練好口語。因為有些發音你不會,根本發不出來,連音都發不出來,還能進行口語交流嗎?

想練口語,第一步就是聽。而且必須聽懂,最好能把每個小介詞,連詞等一些不重讀的詞都能聽出來,只有這樣才能做到精準理解,精準理解後才能進行順暢的交流。聽懂後再把聽懂的內容讀熟,讀到和音頻一樣,你能讀多好,就能說多好。讀都讀不出來,怎麼能說好呢?除非你在英語環境中,但在英語環境中學習,也是需要你張嘴的,不張嘴照樣不會。我們當地就有一些朝鮮族人。尤其是老年人,儘管在中國生活,但漢語還是不會說,或說不好。還有一些當年闖關東的山東人,在東北生活了幾十年,但還是不會說東北話。張嘴就是山東口音。

所以,要想練口語,必須進行刻意的訓練。除非你生活在美國或英國,整天泡在英語環境中。那也得是以你想說為前提。不想說也練不出來,所以,動嘴很重要,也很必要。


散木17


聽英語音頻,是一個輸入的過程,口語是一個輸出的過程,這兩者之間有必然的聯繫,有足夠的輸入才能夠有輸出。

通過聽英語音頻的形式來提高英語口語,需要把音頻聽懂嗎?

其實把音頻聽懂和聽不懂對英語的提高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1.聽不懂

這種情況屬於盲聽,雖然聽不懂音頻的內容,但是,如果長期進行此類訓練的話,大腦會逐漸熟悉英語的語音和語調,那麼說出來的口語會更加自然。

英語發音採用的是口腔後部發音體系,這和我們中文的發音體系是不一樣的。

英語的這種發音體系最主要的特點就是通過口腔後部微小的動作來發音,外國人由於天生處在這種微小細膩的發音環境裡,因此,他們可以毫不費勁地聽清楚,或是發清楚這些具有微小差別的英語發音。多聽一些英語音頻可以提高我們對這些發音的敏感度,從而更好地提升口語。

2.聽懂

聽懂音頻內容可以更好地提高英語能力提高,當然也包括口語能力。

當初學英語的時候,有段時間上課前總是會有一個news report環節。 有些同學是直接在報紙上抄了一篇新聞,然後報道出來; 而有些同學早早起來錄下BBC的新聞廣播(那時還沒有如此先進的軟件技術),然後一遍遍的把聽到的內容寫下來,遇到聽不懂的就查字典或是問老師,內容記錄完成之後,一遍遍的練習模仿播報。一個學期下來,我們就可以看到兩種不同態度導致的不同學習結果,很明顯,後者的英語水平比前者要高出了很多,無論是聽力還是口語發音上。

英語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最怕的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加油!


英語學習貓


當然要努力聽懂。


泛聽只是培養聽的習慣,重點不在語言本身,而是通過語言來接收一定的信息。


但是要提升口語,不聽懂提升口語的意義不大。泛聽對於提升口語的意義也不大,因為通過聽力來提升口語,要注意以下幾點:


1. 要精聽。


只有精聽才能發現自己的問題所在,聽不懂的地方在哪,聽不懂的原因是什麼,是詞彙不知道,還是語音不清楚,或者語法不知道,亦或是老是走神,等等。


2. 要搞清楚裡在的語音變化規則。

舉例來說,在美語中hundred這個詞發得很快時,是會發生音變的,要讀成huned,因為在美式發音中n後在的d要省去不讀,而在hundred這個詞中的d不讀後,re又要反過來讀,把讀成了huned,這就是美式口語的一個發音習慣。


你不知道這個規則,或者搞不清楚,就沒法真正提升你的口語流利度與地道程度,當然聽力也會有困難了。


3. 要複述。


當知道聽力中的發音技巧後,就需要開口反覆去練習,通過跟讀,複述等方法固化這些發音規則和耳朵識音的能力,直到變成一種本能,既能快速聽懂,一張口也是這麼說英語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