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話題:人人都讀張愛玲,卻有多少人讀懂了愛情?

每日話題:人人都讀張愛玲,卻有多少人讀懂了愛情?

張愛玲

張愛玲,是人們最喜愛的作家之一。

民國三才女有張愛玲、蕭紅和林徽因,張愛玲是才女中的“奇女”。張愛玲 7 歲開始寫小說,12 歲開始在校刊和雜誌上發表作品。“華文世紀文學 60 家”國民大評選中,她名列第二,僅次於魯迅。

她出身貴族,文藝小資,才華橫溢,情史壯麗。雖然出生舊社會上層家庭,卻是個孤傲寡淡的新女性。她才情出眾,擅寫男女情愛,她把別人的愛情看得透透的,卻在自己的感情上迷糊著。又有多少人和她一樣,在愛情中跌跌撞撞呢。

最喜歡的是王小波對她的評價:

“張愛玲的不同凡響之處,在於她對女人的生活理解得很深刻。”

你讀懂愛情了嗎?

之前看到過很有趣的比方:張愛玲用自己的一生幫每個女孩“排雷”。她個人的經歷,和她筆下的女孩,會讓你看到一個女人能遇到最糟糕的事情都有哪些。

沒人比張愛玲寫女人更深刻,讀她,你能讀懂愛情,也能讀懂自己

張愛玲寫的遠不止是愛情,而是人生和命運。

張愛玲說:愛情來來回回就三句話,我愛你,我恨你,對不起。

仔細一想,愛情裡最喜歡說的確實是這三句。我愛你和我恨你都摻雜有愛的成分,無論最後結局如何;而對不起,顯然是一味付出之後,沒有開花結果。

每日話題:人人都讀張愛玲,卻有多少人讀懂了愛情?

我有一位朋友,她曾經愛慘了一個人,愛到低到塵埃裡去,把自己偽裝起來,變成一顆在黑夜裡專為他閃爍的星星。那是她的初戀,人人都說,初戀是美好的,但一定不會走到最後,就像是一個魔咒,每個人都逃離不了它那無處不在的圍捕。

所以很多人都說,讀懂了張愛玲,也就讀懂了中國式愛情。

“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玫瑰就變成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玫瑰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玫瑰就是衣服上的一粒飯渣子,紅的還是心口上得一顆硃砂痣。”

可不是嘛,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愛的都有恃無恐。

讀過張愛玲的人都知道,她對愛情的虛偽描寫得很透徹,然而她自己也沒能脫離愛情這個迷惑人的魔沼,以至於陷得無法自拔,也背上賣國賊的罵名。其實,她只是一個平凡的女人罷了,雖然寫了些大紅大紫的小說,但不能抹掉她也渴望一份真摯的愛情這個事實。

她遇見了她這輩子最愛的男人,但也是這男人讓她痛苦的,或許就是愛的深刻,痛的也深刻,那是因為那個人不是真的愛他的人,然而胡蘭成終究是薄情的人,他風騷,他多情,不肯專一的對待他生命中的每個女人,我覺得他活該晚年過的痛苦不堪,這也算是對浪子的報應吧。

因為好的愛情是真摯的,持久的,專一的,當然需要雙方互看順眼,步調和諧,彼此體諒,可能還要加入少許的門當戶對與共同語言,創造出一點獨有的親密經歷,愛情才會悄然萌芽;說它容易失去,也是因為以上種種契機,只要有一種過度失衡,愛情就變成悲情,無論是自相殘殺還是好聚好散,都徒餘黯然。

但是世間最珍貴的就是莫過於那真摯的感情,只可惜又有多少人知道和了解呢?我想不管過了多少年,世間都會因為感情而美麗炫彩。張愛玲她這樣多情多義的人,一定會再一次遇見自己的幸福。或許就真的會遇到那個理解她,嘗試著去懂她的人吧。

每日話題:人人都讀張愛玲,卻有多少人讀懂了愛情?

讀張愛玲,你所理解的愛情為何物?

在留言處回覆你讀到的愛情

我們會抽取好的故事為你定製一期專題

歲月有盡,浪漫無敵。

沒有完美的愛情,

只有永恆的知己。

希望你能遇到那個視你為知己的愛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