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手擀麵才能使麵條不易斷?

半雨江南922


麵條是北方人的主食,也是他們飲食的一大愛好。一天不吃一頓麵條,總覺得心裡空落落的,肚子始終像餓著。儘管這樣,麵條做不好,尤其是手擀麵條,鍋裡一煮,都斷成節。麵條吃起來沒一點韌勁,新鮮的麵條讓人感覺都是陳的。若是開店的,就是自己砸自己的生意。

對這一點我深有體會,買手工面的連襟也遇到過這種囧事。他份量比別人多、湯水還是加盟店學的,明明是剛從鍋裡撈出來端給客人的。但客人總是說,是陳面。後來還是吃過他手擀麵的親戚說了實話,這面沒韌性,吃到嘴裡粘乎乎的。

問題的焦點集中在和麵水上。原來他一直用的是食用小蘇打。人們都我知道,食用小蘇打是碳酸氫鈉,遇熱後分解出二氧化碳,對食品有膨鬆作物。主要用於饅頭、花捲、蛋糕等,起著膨化作物。當用它和麵加工麵條,麵條在煮得過程中遇熱,會是麵條也“膨鬆化”,一煮就斷。後來還是不斷改進具體操作的辦法,終於得出了兩點:

一是加入純鹼。純鹼是碳酸鈉,能增加面製品的韌性。老面饅頭是非用它不可的,不是也叫純鹼饅頭嗎?就是因為有韌性,很受人們的青睞,用它兌成和麵水,和成做麵條的面,道理也是一樣的。麵條也不會一煮就斷。不過純鹼的用量要很少,因為它不同於饅頭要醒發。一般來說,5斤麵粉不超過2克(成人三指併攏抓到的量)


二是加入食鹽。食鹽是調料類,能增加口味。它還有一個作物是用它加水,做和麵分,也能增如韌度。這裡它只起輔助作用,並不是用來增加口味的。一般來說,5斤麵粉至多用1克。用加鹽水和麵擀制的麵條也不會一煮即斷。


把適當的麵粉放入盆中,取一小碗,倒入適量的清水和食鹽,將清水攪成淡鹽水,再把麵粉和成稍硬點的麵糰,用盆子扣住“回”10分鐘左右,將麵糰揉光,揉勻,擀成很薄的面片,再切成麵條,放在鍋中去煮。為了做到萬無一失(或煮時間太大,或水不及時煎)。麵條下到鍋中,用兩指抓鹽,撒入其中。這樣能有效地防止麵條斷裂,吃起來口爽有勁道。

這就是手擀麵不能煮斷的“秘訣”了,大家有興趣,不妨去試一試。


為生活而提神


容我自得自樂一下,這面,稱不上100%完美,也能有個80%了吧?這樣做麵條不易斷!要不是我那刀沒那麼鋒利,切出的面留下了難以磨滅的痕跡,你會不會覺得這是壓面機壓出來的?所以,我說純手工打造完美手擀麵這話,其實也不是太誇張吧?

基礎手擀麵

BY 小媚豬

主料
  • 麵粉300克
調料
  • 水(涼)150克
基礎手擀麵的做法

1.麵粉裡一點點加入水,邊倒邊攪,最後攪拌成差不多碎片狀,然後都倒在面板上,開始揉合(高筋麵粉更有助於提升麵條的勁道,但普通麵粉也完全可以。手揉的話,麵粉和水的比例約為2:1比較合適,這一比例根據季節的乾溼程度,麵粉的含水率不同而變化,適當的調節水的多少。理論上,越硬越好,以勉強可以揉勻的硬麵團為原則。加點鹽有助於擀出的麵條比較勁道,但我經常忘記放鹽,也沒有太大的差別)

2.然後逐步揉勻,因為麵糰比較硬,開始會有點難揉,揉合的差不多後,可以放入保鮮袋先餳20分鐘再揉就會相對容易點了,時間允許的話,可以反覆多揉幾次,最後再餳面至少30分鐘,就可以開始擀麵了(面都揉好了最後餳面之前,我分成了兩份,因為面板不夠大,40*60cm,分成2份才能擀開)

3.開始擀麵。擀麵是個熟能生巧的活,一開始可能不熟練,但多做幾次就會好了。擀成薄於3mm的面片,摺疊(邊擀的過程中,如果覺得有粘連的跡象,可以邊擀邊用乾粉)

4.然後切成寬窄合適的麵條就可以了。手擀麵還是不要切太細(切好後加點麵粉或者玉米粉(非玉米澱粉)迅速抖散防粘)

5.煮麵很簡單,水開後下面,下入面後開鍋打點涼水,一般兩個開鍋就可以了

如果你覺得美食傑的問答能幫助到你,請點贊、關注、分享!你有什麼觀點和想法,歡迎在下面踴躍留言和大家一起討論。

美食傑官方


說起吃麵條這還真有些地域差異,有的地方基本不怎麼吃,有的地方几乎天天吃頓頓吃,在我們家就是每天最省事的早飯。但再省事也不是煮超市買的那種清水掛麵,而是自己手擀的麵條。


在過去農村吃麵條,很少有去超市買袋裝的,一般都是想吃了自己擀,這自己擀的面跟外面賣的真的有天壤之別,但有的人或許會說,誰都知道手擀的面比機器壓的好吃,但是自己做的時候很容易斷,待煮出來都成疙瘩湯了。大概大家是揉麵的時候只單純加了白麵粉,這樣是不夠的,為了讓擀出來的麵筋道不易斷,要在裡面加入雞蛋和鹽,這個量要把握好,雞蛋放一到兩個就可以了,我們家一般是放兩個,鹽要放但也不要太多,用手捏一小撮就夠,然後慢慢加水揉麵,邊揉邊掌握著軟硬,以稍硬為好。這樣揉完以後一定不要馬上就擀,要放置醒一會兒,這樣才更不容易斷。



麵條擀好後要撒上一點玉米麵,這點也很重要,撒上玉米麵後面條不容易粘在一起,在煮的時候會更方便,如此這般做出的新鮮麵條口感超好。

任何東西還是純手工的好吃啊,雖說機器代替了人工,省時省力了,但卻遠不如農村的傳統做法好吃。


小十六123


手工擀制面條,和麵時用水量較多,大約是麵粉量的45%。當面粉中加入水後,經拌和、揉搓、搋(chuāi)動,麵粉中的蛋白質和澱粉就會最大程度地吸附水分。蛋白質吸水後會生成麵筋,澱粉吸水後會產生黏性,二者合一便形成麵糰。這種麵糰,用手工搋搓的時間越長,越有利於形成麵筋網絡和增加黏性,而且口感也越好!

麵條的韌度和你擀的次數有關的,次數越多,韌度就越好,就越不容易斷,還有在煮麵條的時候,下了麵條攪散開均勻後,再等水開就加佐料就可以了,煮時間太長也會斷的!


一片吃吃的心


夏用涼水,冬用溫水。把面和成硬硬的一團。用保鮮膜蓋上,醒三十分鐘再擀。這樣擀出來的麵條,即筋道又滑溜。保你吃上兩大碗。


向日葵668


做法:   

1.水加熱, 加入鹽,慢慢地與麵粉混合,麵糰搓至光滑不黏手。   

2.用溼布蓋好置一小時待用,以手掌按壓大約5分鐘, 或以制面機代替, 麵糰以最大的刻度,過機3次。   

3.麵糰搓至軟硬適中,待20分鐘,以面棍捍平, 上下向中間疊, 切成麵條。  

4.用手一拉麵條即成,可以用熱水煮12分鐘,或灑上面粉以膠袋包裹放入冰箱冰格保存一個月。   

[補充]   

1.麵糰醒了一小時後, 用兩個膠袋入好, 上面蓋上無巾, 搓3-5分鐘   

2.以暖水操作加入鹽, 口感更好

想要了解更多的美食操作方法,或者想在餐飲業發展,或者想學習更多真正的小吃技術,歡迎來西安廚魂餐飲小吃培訓。


西安廚魂小吃創業


哪裡有賣擀麵的案板鋪面墊。還有做壽司🍣的壽司🍣竹簾。最好有鋪面專業賣的,有嗎?不易斷面。重要的是準備食材與餐盆。還是揉麵均勻。不斷嘗試學習。願每一位立志行業的美食家。學有所成。


麗麗


面要和的好,軟硬適中。和麵邊加水邊把面攪成雪花狀。然後揉到一起。儘量多揉幾次,這樣的面做出的勁道不易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