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網上一些說國產車好的人都是新車才開幾千公里就說好?

天地任逍遙


☆大部分人在新車剛入手總要談談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這就和女人剛買了一件新衣服差不多,總要有人分享一下,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嘛。



為什麼剛剛購買了自主品牌汽車的車主都會說自己的車好?

首先,自主品牌的汽車在質量上確實有了質的提高,特別是在舒適性配置上,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駕駛員的用車體驗,這些車主口中的好是發自內心的肯定。。


其次,任何品牌的汽車在剛剛入手時故障率低或者沒有故障是正常的,自主品牌的汽車也是一樣,在剛剛使用的時候基本不會出現什麼問題,即使出了問題,由於車輛還處於質保期,4S點也會給予及時的維修,這讓車主找不到不喜歡的理由。

而自主品牌汽車真正的缺陷是在後期,隨著車齡的不斷增加,自主品牌汽車的故障率會越來越多,也正是因為這一劣勢,使得許多人對自主品牌汽車的認可度不高。



自己身邊的一個朋友花了8.5萬購買了一輛風光580,空間大、配置高、操控也不錯,最開始時確實非常喜歡,但一年之後各種小毛病就都出來了,例如高速行駛時車門的密封性非常差,氣流居然從密封條大量的進入駕駛室。在開關車門時也嘎嘎作響。而這些小毛病在新車時是發現不了的。


再次,購買了自主品牌汽車的車主在剛剛購車時會聊聊自己的用車感受,時間一長這個新鮮勁也就過了,儘管這個時候車輛開始出現了各種小問題,但是車主也懶得吐槽自己的用車感受了。

應該說,自主品牌汽車在使用初期,這些車主對車輛的評價還是中肯的,也是可以讓人相信的。但是到了後期故障率高也是有可能的,不過俗語說的好,家醜不可外揚,自己的車不好也沒必要四處宣揚,畢竟未來還有換車計劃,把自己的車說的一無是處,在出手的時候也會變相的讓車輛貶值不是。



朱博士白話發動機


這個問題問的就很有問題。

1.十萬公里的自主車型是什麼概念?

正常情況下,家庭用車年公里數大約在1萬左右,我們就以最高年份算起,如今十幾萬公里的自主車型也是近十年的車型;

2.十年前大家對汽車的定義跟現在的定義一樣嗎?

十年前的汽車技術是什麼?自主品牌電子化幾乎為零,自主研發等於零,三大件都是最基礎的結構;同時,十年前的車主對於車輛的要求有現在談的那麼多嗎?難道不是能開就OK?

因此,題主提出來的“就沒見到有人開了10幾萬公里還說國產車怎麼怎麼好的!”顯然就是個偽命題,為什麼?彼時汽車既然都是最基礎的機械結構,雖然沒有什麼科技含量,但卻也是最為耐用的,說再難聽點,十年前的自主品牌如今還能用,不已經就證明“挺好的”了嗎?

3.十幾年前的自主車型還剩下多少?

如今人均換車年限是4~6年;那麼正常能跑十幾萬公里的車還有多少?其中自主品牌車型還有多少?自主品牌再怎麼說好也就是十萬的車型,賺到錢了要面子不過分吧?再者,國家對排放的要求越來越高,更是將這部分“古董車”丟進了歷史塵埃。


即便如此,顯然還是有開了十幾萬公里的自主汽車車主出來說一句,我的車挺好,這麼多年了還是能開的。



無聊到巔峰


標題中的國產車換成合資車也是一樣適用的。

2012年購買長城m4,一直開到今年,換了輛vv6超豪,舊車給了岳父大人。其實這個價格可以買很多合資車了,但綜合考量後,還是提了vv6。

在眾多備選中買了vv6,主要是幾年m4的使用經歷給我信心,長城的質量及品控還是不錯的。

別的車開過的不多,也就朗逸(2.0和1.4T都開過),起亞福瑞迪,本田CRV,標緻307,起亞老途勝……,基本都是家用二十萬內的。感覺也就那樣,有的甚至沒m4有感覺。




淚of燭


你說的這些情況確實存在,我們可以到網上看到很多人對自己的新車如何做出評價,甚至是面面俱到,並且有的還是人生第一輛車。但如果僅憑藉幾千公里就給某一款車的綜合性下定論,毫無疑問沒有太多的實質性意義,最多算是瞭解下這款車的概況,只不過是多了個參考依據。不過,多數人還是不會在明面上來否定自己的選擇、眼光和決定,俗話說的好每個人都認為“自己的娃才是最好的娃”。

當然這種情況也不乏合資車和進口車,這也是很現實的一個問題。對於一般家庭來說買車是個比較大的家庭支出,買車的激動和用車的欣喜很容易讓車主達到滿足,如果開了一段時間又沒發生什麼問題那車主肯定驕傲自己的眼光和選擇,就認為這臺車非常棒並且感性的認知成分非常大。但若迴歸客觀,其實新車短期內出問題的概率本來就是非常低的,畢竟從新車出廠到終端銷售這個過程都會經過多個環節嚴格的質量把控,是否定論好不好還是有很長的路要走的。


這個問題雖然片面但是也有一定的道理,國產車和合資車相比根基淺、歷史底蘊淡、缺乏經典。十幾年的國產老車幾乎絕跡,能說出名的也沒有什麼可圈可點的實力,所以誰又會去打臉點評呢?

說到根基淺不得不提國產車的技術和實力。國產車雖然經歷了近20年的快速發展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真正在市場上有能力和合資車爭奪份額的也就是在最近的十年期間。在初期國產車企都是圍繞三菱、豐田和鈴木等品牌80-90年代的老舊發動機團團轉,汽車核心技術和質量品控和合資車根本沒有可比性,這個年代的國產車也都是打打擦邊球。沒有根基我們就沒有拿出手的老車型,十幾年前的國產車現在基本都絕跡了,偶爾碰到也都是縫補了多年。工作中曾經接觸過一個車齡14年的F3一手車主,他的車子多次大修過發動機所以不會去跑高速只是附近代步,滿15年後避免年檢花費打算報廢。也不要說五菱神車有多厲害,換髮動機、大修發動機、變速箱、各種故障等老車不要太多。所以,沒人會去留戀那會技術不成熟、質量和穩定性差的國產車時代。排除個例因素,絕大多數十幾年車齡的國產車都會途徑幾手轉讓,好不好自己心裡清楚。

引入國內的合資車型往往都是自身有比較強競爭力並且符合國人需求的車型,這本來就是一個擇優的選擇。像卡羅拉、速騰、高爾夫、雅閣、凱美瑞等等,它們本來就是歷經多代發展且經久不衰的全球車型,這些車憑藉本身的底蘊就可以吸引了一大波追求者。國產車都是一邊顧著發展一邊適應市場,能延續下來的代表車型幾乎沒幾個了,而新車型卻層出不窮。品牌不為其賦予底蘊的代表車型又如何和合資經典車型比拼?因更新遲滯且幾乎沒有什麼換代可言最後慢慢湮沒在眼花繚亂的新車型中。所以,我們拿不出經典代表車型去對比並且對比毫無意義,一輛十年的卡羅拉和一輛十年的自由艦從二手市場的熱度就可以看出來。所以,很現實的一個問題,打造不出標籤車只能靠推陳出新來提高競爭。再者十幾年的國產車本來保有量就不大整體質量問題也比較突出,但由於市場反饋少,很多車型都已消失在我們的視野中這就很好的規避了存在問題,網評也不會過分去抓這個小辮子。如果有人提及那所有問題似乎都可以用“當時技術不成熟”這句話就能為其開脫。


不要比十幾年前的國產車,說難聽點就是沒有必要和意義,要談國產車還是從近10年左右國產車的快速發展說起。因為2010年以後國產車才慢慢在市場上鋪開才有一定的主動權。打個比方假設那個年代的夏利、QQ、f3、自由艦等老舊車型如今每年都有最新款並且價格也很便宜,請問還有多少人還會去買?

有競爭力的國產車歷史短

現在路面上跑的六七年車齡的國產車還是比較多的但最多的當屬3-5年車齡的國產車,所以很遺憾幾乎沒人會把十幾年車齡的國產車挖出來說它的好,因為大家都懂。那為何都說新車呢?因為前文說了我們沒底蘊,沒標籤、沒經典車,而國產車更偏向邊發展、邊生產、邊糾錯,用快速推陳出新的辦法來掩蓋和避免之前的不足,所以只有最新車才具有代表性。這就好比速騰的斷軸會籠罩它一生直到十代、二十代車型乃至停產,而某國產車型可能兩三年就停產停售,這樣可能一些問題就會隨停產停售而被掩蓋下去,當然說好聽點可能叫做市場試錯、決策設計失誤等,但這種事情做的太多似乎就不是這麼回事了。

這些國產車雖然搶回了一部分市場份額但是它們真的就一定比合資車強?不一定,這只是自主品牌發力的開端,很多車型走的仍是性價比和注重外觀、內飾配置的路線,在核心技術上依然是劣勢。因為很多車型以前乃至現在仍然用的是合資品牌的發動機、變速箱、電控等重要組成單元,屬於部分自主產權的組裝車。任何一款車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但是有歷史淵源的車我們能更好對其做個預估評價。

每個人對車“好壞”的認知不同

也許合資車賣的貴你對它的期待比較高,所以它的一箇中控異響、胎噪、減震等問題可能都會被你打上做工不行的標籤。而國產車配置高價格低也許同樣的問題你會說:車嘛,哪有這麼完美,這都是可接受的小問題,國產能做到合資的效果本來就不容易了,很棒!有的人開著國產1.5T的說感覺動力滿滿,但又會說合資2.0T的動力卻一般般,同樣的雙離合國產車就是換擋及時、動力響應快而合資車就是各種頓挫和損壞。同樣的懸掛一百個人能開出一百個感覺,這就是每個人認知侷限和接受容忍度不同造成的差異。我開過很多國產車,有些車子對於我來說真是差勁的很,可以說是工業垃圾不為過,動力遲滯無力、底盤松散、換擋頓挫嚴重、轉向不靈敏、油耗高,過個減速帶速度高點我真怕把發動機顛出來,但對於車主來說人家感覺倒不明顯,因為那是人家第一輛車。



有的人可能只開過自己那一輛車或者都是同級別價格位的車所以缺乏縱向對比性,因為可能它關注的某個地方自己的車剛好沒問題而其它車有問題那他肯定自得其樂。每個人都好面子都不願否定自己當初的眼光,所以只要能忍的住就不會對別人吐槽,也許是給予期望也許是擔心影響自己以後出手。也許甚有可能是利益驅使下的廣告軟文,因為大多數準車主會查網絡看車型而大多數車主一旦買了車後基本不會浪費心思宣傳自己的車。

總結:其實這種情況合資和國產車都有,只是國產車可能涉及的更多一些,但這些都只能說是參考意義並不是結論。合資是有成熟穩定技術的優勢,國產是在往成熟穩定的路上走並且每年都有所提升,所以國產車肯定是越新的車年限越近的車才具有代表性。但是無論合資還是國產在新技術的應用上對市場的反饋都是未知數,不是一款兩款車說了算的必須經過市場一定時間磨礪的反饋。


旋轉的方向盤


1,先說質量,還是前面說的國產車你新車幾千公里還沒出磨合期,質量各方面相對穩定,那麼你幾萬公里十幾萬公里甚至幾十萬公里之後呢,各方面工況是否完好,發動機變速箱工作情況是不是依舊穩如老狗。這是第一點。

2,耐久性,還是前面說的新車你新車幾千公里根本就看不出耐久性啊,那麼你3年後5年後車子各方面零配件是否能堅持的住,會不會今天這裡壞了,明天哪裡壞了,舉個例子,大眾第二代的EA888發動機,新車的時候吹的天花亂墜,但是現在去看哪都是毛病,漏機油,燒機油,所以判斷好壞得需要時間。

3保值率,這點當然不要說,你新車買的時候和別人合資車差不多的價錢,那麼3到5年後你賣的時候是不是有合資的同級別同價位的車那麼值錢。這裡幾個例子,大家大家不妨去看看2010年左右那時候落地18萬左右的國產車,現在的價錢才2萬左右啊,那麼再去看看同級別同年份的合資車大家心裡就有數了。

所以說我們我們看一輛車的還壞要從各方面的情況去分析,不是說用都沒用多久馬上就知道了,另外我這裡只是客觀的去分析問題並沒有貶低國產車的意思,這幾年國產品牌如日中天,但是我個人了覺得還是有很長的路要走。

一個有溫度的二手車自媒體的回答,如果你有任何關於汽車方面的問題可以關注 楊羊二手車我們一起探討。





楊羊二手車


我開過兩臺國產車,行程超過30萬公里,我都認為國產車不錯。

其實,如果是老司機開新車,開得幾千公里,都大概知道這車好不好了。

新手開新車,如果說好的,起碼證明這臺車容易上手。

但新手開新車說不好的就不一定真的不好。

小孩養到三歲都大虧看出以後的性格啦,所謂三歲定八十。


幸福使者859


長城C30在2012年入手開了11萬公里算不算???其間就換過輪胎,6年左右換電瓶,確實是噪音大、隔音差。車現在弟弟還在用來練手。我換VV5也開了差不多2萬公里,隔音好,2.0T動力強,主動安全配置多。



Liwildfire


我有一個朋友,買了一輛進口某馳的轎車,不到三個月後,跑來向我借國產轎車,我不解問到:進口車不好用嗎?怎麼還向我借國產的?

朋友一臉無耐,說:別提了,又漏油了,去修了!


有一說一233529253


我的上一輛車是國產的長安逸動,開了四年多,行駛了11萬公里多,除了更換過發電機皮帶換過電瓶輪胎等易損件以外都是常規保養,沒有出過任何問題,行駛了一年左右索賠過天窗密封條(但我覺著這也是很正常的問題,而且售後服務態度也很好),希望有些人不要帶著有色眼鏡看待國產車,現在剛入手的還是長安系列的18款CS75,開過國產,相信國產!




A00唯愛婚禮策劃


汽車之家有個奇瑞出租車,ID是無奈開出租,兩萬公里一換機油,九十多塊四升的長城礦物油,最後跑到130萬公里無大修,99萬之後里程錶不走了,130萬的里程是根據平常每月里程數估算的,跑到出租車報廢年限後換了新車。

我的09年奇瑞A3,十一萬公里,配置高,皮實耐用,安全性高,路邊店每年保養費只要兩百多,打算再開五六年換電動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