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上海招工人這麼難招?

膜星


人口紅利已經消失,工廠裡的一份工作你不幹可能就沒人幹了。很簡單,工資低招不到人。以我自己打工的單位。一個月不加班3000塊工資。是不是很沒有吸引力?5年前有同事辭職,5年都沒招到人。外地人都不願意來。公司在嘉定,嘉定本地人拆遷都幾套房子,很難看上這樣的工作。今年好不容易招了個本地人。家有6套房子,進單位就明講進來混四金養老的。工作強度大就走人。


王大仙2017


對於這個話題,我沒有什麼發言權,因為,在三年來,每年我都要來上海出差至少三次,也是我最討厭的出差地點之一,我只說我看到的……

上海這座城市,物價確實高,而工廠流水線的工資,有高有低,有幸接觸過一線的職員,普遍現象都是,活幹得不咋地,工資要高,待遇要好,最重要的是要自由,還要能玩手機打遊戲等等……我接觸哪些管理層的,待遇也相當不錯嘛!

當下這個大熔爐的時代裡,不自我提升能力,只會被淘汰,拿不到高工資也正常,當我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有人肯定就會找藉口,說沒機會學習技能,別找藉口,你真心想學,有的是辦法。

就是你說工資不適合,不幹了,有的是人幹,即使沒有人願意做這份工作了!老闆把公司解體了!他也別你強,少點抱怨,多花點時間自我提升最重要,如果你啥也不會,下份工作也一樣遲早走人。

如我們公司有幾個同事,三年前來的,什麼也不會,學會做模具,到現在還在學習,但是他們工資基本都是1W+,所以,請你埋怨的時候,問問自己,自己是不是執著的學習過什麼技能……

如果你不是富二代,不是搬遷戶,不是家裡有礦。送你三句話……

小富靠勤

中富靠智

大富靠命

祝君2019心想事成……


我有前女友


雖然一線城市機會多,但北上廣深生活成本也一直高居不下。我有一個上海朋友是外地人,每月工資8000元/月,公司在浦東新區,租房住寶鋼,單程上班路途需要2個小時。就這樣咬牙也堅持了5年。如果搬家到離公司近的地方,房租基本上都是5000元/月。這樣養活自己就比較艱難了。這是很現實的案例,也投射出在一線城市生活,不得不考慮衣食住行的開銷。藍領工人就業這幾年趨勢整體是上揚的,很多技工類院校包分配,就近解決就業,一些工業園、廠區未必放在一線城市,反倒二線更有優勢。所以很多人不願意背井離鄉出去打工,而是選擇壓力較小,離家近,有安全感更強的二線、三線。有數據顯示,在上海保姆的工資已經是13000元/月,月嫂工資可以達到18000元/月。即便是這樣,也不好約到。所以並不是上海,很多大城市普工崗位一直是緊俏的。

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無憂精英網


作為一個外地人,來上海將近四年了,我深深的體會到在大城市背後的艱辛,你永遠不知道有多少人在通宵加班,早上有多少人在擠早上最早的地鐵,下午又有多少人趕著末班地鐵回到不足十平米的出租屋內蝸居,生活雖然匆匆忙忙,但是每個人都不會停止前進的腳步,大城市一個讓我們有夢也有痛的城市,你們只聽說上海工資高待遇好,但是卻不知道生活在基層的人們工資怎樣,房租水電,生活,交際等,可能一個月下來不倒貼都是一種幸福了,與其這樣,很多人選擇回老家發展,那裡有親戚朋友家人陪伴,也不一定掙得比上海少。不是上海不好招工,而是上海成本太高,入不敷出的話,我相信大多數人會選擇離開,重新開始。但是我覺得如果還年輕,就應該待在大城市多學習多漲漲見識,記住有句話叫,痛並快樂著



瘋狂的餐飲人小新


上海已經不是打工者嚮往的“天堂”,越來越多的外地人員不願待在上海了。據官方的數據,上海2018年末常住人口為2415.27萬人,比上年減少3萬以上。值得注意的是,這不是上海第一次常住人口出現減少,自2015年至2017年,上海年年出現人口減少,三年累計接近24萬人口外流。

1、上海生活成本高,留下來的人少了

外來人口不願意在上海,主要原因大多數人都能想到,就是上海的生活成本實在太高了!上海的生活成本在中國排名,應該數一數二。看看房價就能知道,據國際機構Numbeo的統計,上海核心城區房價為14221美元(約95307元人民幣)/平方米,超過美國紐約。

在高生活成本之下,很多外來打工者都賺不到幾個錢,更別說在這座城市定居。對於大多數打工者而言,每月賺的工資大部分都交給房東,剩下的錢用於吃飯以及其他生活開支,最終所剩無幾,那麼他們肯定不想待在上海。在這種背景下,用人單位想招到工人當然會比較困難。

2、內地城市經濟不斷髮展,吸引更多人留下來

相比上海,內陸城市對打工者的吸引力卻在增加。現在內陸很多二、三線城市的經濟不斷髮展,工作就業的機會也不少,工資待遇也與上海相差不大,重點是生活成本低很多,打工者犯不著跑到上海打工。

有數據顯示,包括湖南、湖北、四川、安徽等在內的傳統人口流出大省,連續多年告別常住人口負增長的局面,例如2017年,安徽常住人口增加了59.3萬人,增量僅次於廣東和浙江,位居全國第三位。

別說是普通打工者,現在就連很多大學生都不再“迷戀”一線城市,傾向去二、三線城市。自去年興起城市“搶人大戰”後,很多大學生更是下定了決心,要去二、三線城市落戶、工作和生活。

3、打工者就業機會變多,不願找辛苦、沒有技術含量的工作

對於打工者而言,他們也不再傾向找沒有技術含量的工作,尤其是低端工廠裡的工作。一般來說,外地人來上海找工作,通常不是為了進工廠或者加工作坊從事重複的手工活,而是想找一些相對有技術含量的工作,比如從事服務業學管理、學銷售。而且,內地就有很多勞動密集型為主的工廠,沒必要專門跑來上海找這樣的工作。

另外,上海各行各業都得到了大力發展,特別是服務業,提供的工作機會越來越多,打工者的選擇餘地變多了,像一些比較辛苦、報酬不高的工作,就沒什麼人願意看,生活中我們可以發現,有些用人單位常年都在招人,永遠招不滿。

不僅是上海,現在還有很多城市、或者行業都出現了招工困難,相信未來還會越來越嚴重,如果你所處的行業非常依賴勞動力,主要靠勞動力產生利潤價值,那麼行業轉型可能是你接下來唯一的路。


金十數據


為什麼上海招工這麼難?

就目前這個社會情況來看,不是上海招工這麼難,整個中國都是這樣。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原因主要有一下幾點。

1 物價高

上海被稱為魔都,也不是吹來的。一碗麵在老家可能也就8元10元這樣子,而在上海基本都上了14以上了,有的地方甚至更高。再一個就是租房,一個月最少房租都1500+,作為打工者,一個月也就拿4000--5000,一個月在吃住上面就花掉了半個月工資。所以好多人想著還不如在老家找個3000多工作,既能照顧家,而且落下的工資還一樣的。



2 工作崗位不好

出來打工每個人都想找個工資高點,工作輕鬆,可每天在招工的那些單位,基本都是工資在本地區較低,加班時間長(有的廠14個小時),活髒亂差,沒有基本福利。

好多人都是基於以上兩個原因都不出來,所以市面上今年好多廠說是招工難。要知道福利好的廠,人性化管理的,一般都不招人,因為人員不存在流失。而那些比較差點的廠天天在招工,至於是什麼原因,大家都心知肚明。

謝謝大家的閱讀,有什麼意見可在下方評論!


魅力發現


上海招工難,關鍵癥結在政策。

看了看其他人的答案,大多數是人云亦云,道聽途說,沒有說到點子上。

我在上海10年,清楚知道上海招工難的幾個重要原因。

(1)房租高。

工資增長速度,趕不上房租增長速度,逼走了很多外地人。

(2)群租房大整頓。

群租房整頓,進一步提升了租房成本。

(3)農民工子女上學問題。

大概2015是開始,農民工子女上學,需要繳納社保,需要辦居住證(只有房東拿房產證才辦得到居住證),導致大批外地務工人員返鄉。

(4)物價上漲。

因為房價上漲,所以商鋪租金一路飆升,商鋪租金上漲,物價(商品毛利潤)必然跟著上漲。

外地務工人員來上海超市買東西,第一反應是,比老家貴 無論香菸白酒還是飲料。

甚至吃一碗麵,也貴五塊錢。

(5)拆違章。

以前外地人租違章房子住,便宜。後來拆了,只能住樓房,樓房太貴,工資又漲不起來,只能離開。

(6)環保整頓。

環保關閉了很多散小亂汙企業,很多外地人隨著企業走了。

(7)農民工轉行了。

社會普遍認為,打工沒有出息,對象不好找。

所以很多人存了一點本錢,就做生意,開小餐館,小賣部去了。

綜合以上因素,企業招工相對難了。

但只是相對來說,因為上海市場需求大,企業利潤空間較大,又提高了薪資水平,很多工人又迴流了。(附近的企業都加工資了,不加招不到人)







飛天麻子李小刀


關鍵是住不起了,兩室的房子在寶山要每月3500元左右,一個月六千左右的工資除了房租吃飯水電,還有嗎,別說買點東西了,一年下來都是給他們這些人乾的,特別是那些搞房屋租賃的,租房價格都是他們搞上去的,最垃圾了這些人,他們看那個房東租房子他們就趕快先租下來因為他們首先看到信息。然後他們在加上錢租出去,這個還不是他們租賃公司的加錢,而是那些員工們自己加的,好多掙外快,所以租房現在那麼貴都是他們搞上去的,,,。。還有那些上海老頭老太太幾個人一商量房租就得漲,願意住就住不住馬上有人,牛掰的厲害。。。十五個平方的小民房一個月房租一千多,所以外地人都走吧,


二少155216058


為什麼現在上海招工難呢?

首要原因在於上海的生活成本高,開支大。

其次是務工人員子女就學難。這兩個因素是造成流動人口外遷的主要原因。因為打工的人減少了,所以招工就難了。

據有關方面統計顯示,上海近兩年來外來務工人員在持續減少。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這與目前上海實行的宏觀政策有關。上海打算到2040年把人口控制在2500萬之內。上海只所以制定這樣的政策,其根本目的就是為了限制外來人口的流入。藉此來減少環境汙染和公共資源的壓力。

就國內而言,上海的經濟比較發達。人均收入也高於其他地方。因此,上海每年都能吸引大量的流動人員來滬務工、經商。

眼下,留在上海打拼的人,普遍感覺到了生存的壓力。雖說在上海工作收入高一點,但生活開支也大。比如,小李的月工資是5000元,看上去不算少。但除去房租1500元,吃飯1500元,以及別的一些花消,真正能剩下來的沒有幾個錢。在所有的生活開支中,房租佔大頭。就目前的房租而言,合租才是最好的選擇。

現在,回頭來說說孩子的就學問題。外籍民工子女在上海上學。前題是父母必需繳納三年以上的本地社保,並持有居住證方可入學。況且,孩子讀完初中以後,還沒有上高中的資格。也沒有參加高考的機會。上海施行這樣的政策,讓許多外來民工子女喪失了在上海讀書的機會。迫於無奈很多務工人員只能選擇另投他處。

以後,隨著上海人口限控政策的深入,上海外來務工人員還會逐漸減少。企業招工難已成為常態。


淡淡心緒煙雨中


招工人難,特別是招技術工人難,並不是上海一地的難題。

招工人難從2008年左右就已經在沿海一帶製造業基地爆發,比如廣東,福建的泉州等。現在相對於以前,招工難還有所上升。

主要原因有這麼幾點,首先是第一代農民工退休回家了。

早期出來打工的農民工,現在年紀大了,工廠不要,所以回家種地。因為工廠需要的是年輕人。

其次,現在年輕人選擇更多元了。

現在就業選擇更多元。打遊戲也有收入,玩自媒體也是職業,開個網店也能解決生活問題,農村種地養殖業是不錯的創業路徑。選擇多了,年輕人願意在流水線上的意願就低了。

最重要的是,在流水線上,前途渺茫。在流水線上幹一輩子也是基層員工,還是拿著幾千塊錢的工資。每天都是車間、食堂、宿舍三點一線的,出賣自己廉價的勞動力,根本上就是一眼望穿三十年。稍微有點理想的年輕人,都不會選擇呆在工廠裡面。

而且,流水線工作非常枯燥,人就跟機器一樣,按部就班,不能鬆懈。一般工廠對工人管理都很嚴格,因為一個人遲到,就要影響整條生產線工作進度,所以各種處罰規則也是蠻多的。這樣很多年輕人是不願意受這種束縛的。略有追求的年輕人都不願意到工廠上班。

對於上海來說,生活成本高,生活壓力大,但機會也多。年輕人考慮到孩子的教育等問題,其實不怎麼願意困死在流水線前面,更願意自謀職業或者找一些雖然工資比較低,但更有發展前景的職業。

誰能沒有一點兒追求?人要不是鹹魚。所以招工難,上海招工難是可以理解的。

以後,流水線上的工作,更多的被智能機器所取代,服務行業則會吸納更多的就業人口,這是技術進步的必然,也是社會發展的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