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名利,“戒之在得”-老宋談養老

《老老恆言》雲:《語》雲:及其老也,戒之在得。財利一關,勢難打破,亦念去日已長,來日已短,雖堆金積玉,將安用之?然使恣意耗費,反致奉身匱乏……

淡泊名利,“戒之在得”-老宋談養老


孔子在《論語》中講:“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這是孔子對不同年齡段的人的忠告。《老老恆言》對其中關於老年人之戒深有感悟:“《語》雲:及其老也,戒之在得。財利一關,勢難打破,亦念去日已長,來日已短,雖堆金積玉,將安用之?然使恣意耗費,反致奉身匱乏……”意思是說,人老了,最重要的是要戒一個“得”字,貪圖錢財這一關似乎很難打破,但老年人應該認識到,自己年齡已大,來日已短,即使堆金積玉,你還能用它們來做些什麼呢?如果你恣意耗費,反而會使身體受到傷害,這又是何苦呢?所謂“得”,無非名與利。名利之心人皆有之,俗話說“雁過留聲,人過留名”,這是正常的。但我們切老年人應該像大海一樣平靜遼闊、心態平和。不可把名利看得太重,切不可為名利捨棄一切。尤其是老年人。

淡泊名利,“戒之在得”-老宋談養老


當我們還年輕的時候,我們積極工作、努力奮鬥、積攢金錢、積累資本,那時我們是在用加法生活。但當有一天我們發覺自己頭髮白了、牙齒鬆動了、面容枯槁了、腿腳不再那麼靈活了,這時我們不得不面對現實——自己老了。

淡泊名利,“戒之在得”-老宋談養老


人的一生,就像江河一樣,從發源,到涓涓細流,到洶湧澎湃,最後匯入大海。

當到了大海的時候,表現出來的就是一種平靜和遼闊。所以,人老了,心態應該走向平和。這時,我們應該學會用減法生活,看淡名利得失,讓自己的心態處於一種平靜、滿足的狀態,簡單快樂地生活,要學會“退一步海闊天空”。這是最明智的選擇。我在看電視時曾經聽到這樣一段話,大意是:買得到鐘錶買不到時間,買得到房子買不到家庭,買得到鑽石買不到愛情,買得到藥品買不到健康……這段話的意思無非是告訴人們,花錢能買到的都是有價的,而花錢買不到的才是真正無價的。因此,老年朋友更看重的應該是無價的,非物質的。

一項針對90歲以上長壽老人的調查結果表明:老人長壽的原因與其淡泊名利、隨遇而安、心胸豁達、衣食隨緣、知足常樂的精神狀態直接相關。《黃帝內經》講“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對於老年人來說,任何名利都比不上身體的健康、內心的知足、家庭的和睦、兒孫的孝順。

現代研究證明,如果人心存過高慾望,會使大腦神經長期處於緊張狀態,心率加快,有損健康。而老年人的各種生理機能已經減退,體力與精力明顯下降。因此,老年人“戒之在得”,也就是說,老年人就更應淡泊名利。


閱讀 1 · 文章內容不代表UC平臺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