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人對常春藤盟校的痴迷必須停止 By Tom McGregor

湯姆•麥格雷戈表示,過去10年,中國的預科學校(包括寄宿學校、預科學校和輔導班)一直充滿活力。

亞洲人對常春藤盟校的痴迷必須停止 By Tom McGregor

在中國,就像亞太大部分地區一樣,許多父母都對孩子懷有常春藤盟校的幻想。

他們夢想著自己年幼的兒子或女兒長大後能進入美國最好的精英學校,要麼是常春藤盟校(Ivy League),要麼是麻省理工學院(MIT)這樣的知名品牌。

家長們是如此痴迷,以至於一些家長,比如斯坦福大學學生莫莉•趙玉思(Molly Zhao Yusi)的母親,為了讓女兒在斯坦福接受有價值的教育,不惜花費數百萬美元,不惜一切代價,通過不正當手段,讓孩子們領先一步。

趙的母親的律師發表了一份聲明,她在聲明中說,她被誤導相信這筆錢是一筆合法的捐款,用於支付該校的獎學金和員工工資,但斯坦福大學表示從未收到這筆錢,並開除趙。

亞洲人對常春藤盟校的痴迷必須停止 By Tom McGregor

詭計多端的招生

在中國,寄宿學校、預科學校和輔導班交織在一起,在過去的十年裡,中國的學術領域充滿了活力,充滿了讓聰明、有前途的孩子進入世界一流大學的甜蜜承諾。

學術招聘公司在中國許多大城市開設了辦事處,地點通常在中上階層或上層社區。

代表們將努力與家長們成為朋友,並誘使他們認為自己與常春藤盟校招生官員有著密切的關係。

許多富裕的中國父母會諮詢如何申請名牌學校,認為這樣可以幫助他們的孩子。招聘人員通常會聘用從美國頂尖學校畢業的西方人,“幫助填寫”申請材料、入學論文,並指導潛在申請者如何回答招生人員的問題。

當一所知名大學的招生人員面試亞洲學生時,他們會被告知該說什麼,不該說什麼。他們接受的培訓是,在談到時下流行的話題時,強調個人的濃厚興趣,而這些話題正是許多左傾的常春藤盟校所傾向的,包括氣候變化和解決不平等問題。

他們被迫參加美國大學關注的課外活動,包括體育和商業活動。

在中國,招聘人員填寫申請表和撰寫入學申請材料的現行費用最高可達1萬美元。如果學校的服務能保證學生被名牌大學錄取,平均學費將會飆升至10萬美元左右。

找代寫很容易——只要上網搜索就行了,即使你沒有人際關係網,也無法和頂尖的招生機構取得聯繫。

亞洲人對常春藤盟校的痴迷必須停止 By Tom McGregor

在中國,大學顧問們要小心行事。大多數人聲稱,他們只是幫助最聰明的學生在大學入學時展現出最好的自己,但代寫和徹頭徹尾的欺詐案件卻困擾著這個行業。

但為什麼是哈佛或斯坦福呢?

為什麼要花這麼大的力氣去接受著名的大學教育?最聰明的孩子需要論文資格嗎?

常春藤盟校(Ivy League)的教育可能是一項虛榮心工程,而富裕的家庭只是在為他們的繼承人和女繼承人安排另一項榮譽?

上哈佛或斯坦福或許能提供有用的人脈,讓你在未來可以求助於世界上一些最偉大的思想家,但在一個需要韌性、適應力和創造力的顛覆性世界裡,這並不能保證成功。

許多中國家庭重視強調勤奮、誠實和正直的傳統和保守價值觀,但一條以善意鋪就、以聘用大學顧問來獲取不公平優勢的道路會通向何方?這會導致大學顧問也幫助大學生完成他們的課程和論文嗎?

亞洲人對常春藤盟校的痴迷必須停止 By Tom McGregor

如果大學顧問不在了怎麼辦?

對於那些希望子女發揮領導作用、接管自己苦心打造的企業集團、或在自己的黃金歲月好好照顧這些企業的家庭來說,他們究竟在傳遞什麼樣的信息呢?

許多亞洲家庭過於在意學業排名,不願費心申請更適合自己孩子的學校。有一種態度值得檢討。

大學不僅僅是一個品牌的承認。一個年輕人一生中有多少年的時間可以塑造他或她的成長。

家長們應該考慮選擇一所符合孩子真正興趣的學校,而不是把他們硬塞進一個預先設定好的框框裡,似乎是在核對他們的成功清單。

也許他們應該投資於真正發展他們的興趣、本能和知識,而不是幫助他們的孩子打敗招生系統。

如果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在生活中取得好成績,也許是時候讓他們學會放手了——因為遊戲終於結束了,毫無疑問,當招生人員下次收到一份看上去與上一份極其相似的申請時,他們會更加認真地對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