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什米爾對於巴基斯坦有何重大的戰略意義?

曹佔仁


“克什米爾”一詞來源於梵文的音譯,“克”的意思是水,“什米爾”是使之乾涸之意,翻譯過來就是水源枯竭的地方,如果僅從地名去理解、想像這個地方,那你就大錯特錯了,現今的克什米爾有七大地區組成,其中最主要的克什米爾谷地,土地肥沃,河流縱橫,群山環抱,風景如畫,這是不是和你想像的完全不同?。



克什米爾面積19萬平方公里,人口1600多萬,南部屬於印度管轄,北部屬巴基斯坦管轄,印度控制的面積為3/5,人口3/4,巴基斯坦為2/5和1/4。

印度和巴基斯坦對克什米爾認識的不同點在於,印度認為,克什米爾全境屬於印度,巴所佔領的領土是非法侵佔,如果堅持這種固執的觀點,那麼只要巴還佔有克的領土,戰爭就是不可避免的。巴基斯坦認為,克什米爾的領土存在著爭議,兩國必須坐下來好好協商,重新劃定界線,所以巴也不會放棄所佔的領土。克什米爾地區有一部分人傾向於獨立建國,這一點受到印巴的共同反對,這是雙方的共同點,雙方對所轄區內的獨立運動和獨立思潮都採取打擊和扼制。

印巴兩國為爭奪克什米爾地區曾經爆發過四次大規模的戰爭,半個多世紀以來,雙方關係時緊時緩,但武裝衝突幾乎從未中斷過。拋開歷史原因,單就地理位置來看,佔領克什米爾對印巴的戰略意義都非常重要,克什米爾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擁有居高臨下的態勢,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佔領制高點,對於一個國家安全的戰略意義都是極其重要的。


克什米爾地區自古以來就是東亞、中亞、中東、歐洲的陸上交通樞紐,我國與南亞次大陸的交通聯繫,克什米爾是最後屏障,歐洲進入也是這一通道,征服古印度的外來遊牧民族毫無例外的也是如此。現今的克什米爾地區是印度的大門,誰控制了克什米爾就相當於打開了印度的大門,如果要攻打印度那就是一馬平川,這對於立志稱霸南亞次大陸的印度來說,是不能容忍的,所以印度絕對不會放棄克什米爾,也不能允許巴基斯坦佔有克什米爾,然而巴基斯坦對克什米爾的佔領已成事實,甚至來說是和印度同一時間佔領的,要想把巴趕出克什米爾地區,只有靠武力來解決,別的根本沒辦法。


印度和巴基斯坦原本就是一個國家,雙方的戰爭,其實就是兄弟相殘,埋下禍根的是英國的“蒙巴頓”“分治方案,不可調和的是雙方的宗教立場,無法戰爭升極的是雙方都擁有核武器,最終結果誰也無法預知,但唯一能確定的是,誰也不能用武力征服誰。

謝謝閱讀


雪上長留馬行處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克什米爾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戰略要地之一,自印巴分治以來一直是兩國的必爭之地,直到今天這裡依然火藥味十足。

克什米爾,全稱查謨和克什米爾,位於青藏高原西部與南亞北部交界地帶,面積19萬平方公里,人口約1600萬人(2006年)。

二戰後英國殖民者推行印巴分治時,規定各土邦根據自身宗教信仰選擇加入印度教的印度斯坦還是伊斯蘭教的巴基斯坦。

而克什米爾地區相比於其他土邦,最特別的一點就是這裡的居民超過77%是穆斯林,但1925年英國扶持的最後一任大君哈里·辛格卻是印度教徒,這種矛盾必然導致克什米爾在決定歸屬時左右搖擺,再加上英國殖民者故意留出克什米爾任其自由選擇,這使得克什米爾從印巴分治的那一刻開始就不可能風平浪靜。

從1947年印巴分治開始,雙方因克什米爾至少進行了三次大規模衝突,印度雖強但無法佔據克什米爾全境,巴基斯坦雖弱但遏制了印度的擴張。

雖然雙方都宣稱對克什米爾全境擁有主權,印度甚至覬覦我國靠近克什米爾地區的阿克賽欽地區,但阿克賽欽依然被我國牢牢控制。剩下的區域,印度控制著中部和南部,面積9.4萬平方公里,佔總面積的約52.5%,包括克什米爾谷地、查謨、拉達克和錫亞琴冰川四部分,稱查謨-克什米爾邦;而巴基斯坦控制著西部和北部,分兩部分,其中自由克什米爾面積約13350平方公里,克什米爾北部地區面積約72496平方公里,共約85846平方千米。

雖然巴基斯坦實力明顯弱於印度,但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地區寸土必爭。那麼為何巴基斯坦這麼拼呢?克什米爾對巴基斯坦又有怎樣的戰略意義呢?靜夜史認為有以下幾點:

1、巴基斯坦的“帽子”

巴基斯坦國父穆罕默德·阿里·真納曾說:“克什米爾就像巴基斯坦頭上的帽子,一旦這頂帽子被印度摘去,巴基斯坦就將永遠受印度人宰割。”

關於這頂“帽子”對巴基斯坦的作用,可參考自五代十國以來戰略價值逐漸凸顯的“燕雲十六州”,正是因為中原王朝失去了這塊俯瞰中原的膏腴之地,北宋在面對北方的遼朝時無險可守,處處被動。即便北宋在華北平原北部廣植柳林,瘋掘溝渠,也無法對高屋建瓴的遊牧民族騎兵形成有效制約,北宋最終也在女真騎兵的長驅直入中轟然倒塌。


巴基斯坦面積88萬平方公里,地形自北向南傾斜,東北部的克什米爾是全國海拔最高的區域,俯瞰整個巴基斯坦。

如果這一區域全部被印度控制,印度便可居高臨下對巴基斯坦形成巨大的壓迫態勢,尤其是控制了縱觀巴基斯坦全境的印度河上游,這將使巴基斯坦全境永無寧日。

2、巴基斯坦的“橋樑”和“高牆”

扼守克什米爾,絕不僅僅是保護巴基斯坦國土安全。因為這一區域,還是巴基斯坦反殺印度的殺手鐧。

關於克什米爾“橋樑”和“高牆”的作用,可參考我國明清時期的河西走廊地區,這條寬幾十到數百公里,長1000多公里的狹長地帶,不僅是中原王朝溝通西域,進行文化交流的必經之地,也是中原王朝插在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之間的利劍,有效阻擋了蒙古高原和西藏高原少數民族之間的眉來眼去,最大限度保證了西部邊疆的安寧。

雖然巴基斯坦佔據的克什米爾區域不到總面積的一半,但已經能夠充分發揮溝通和阻隔的雙重作用。

一方面,巴控克什米爾與我國山水相連,自我國紅其拉甫口岸出境的中巴公路以及自新疆向瓜達爾港延伸的輸油管道都經過這裡,巴控克什米爾成為我國和盟友巴基斯坦緊密擁抱的重要平臺;

另一方面,因為巴控克什米爾與我國接壤,這意味著印度失去了向中亞延伸擴大國際影響力,並從西部威脅我國西藏的所有可能,只能被牢牢鎖死在南亞次大陸,做一個影響力有限的地區大國。

因為牢牢掌握著將近一半的克什米爾地區,使得實力較弱的巴基斯坦在多次印巴衝突中不落下風。而為了鞏固對克什米爾佔領區的控制,1967年,巴基斯坦將首都從沿海的卡拉奇遷往距克什米爾僅有40公里的伊斯蘭堡,極大增強了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的政治存在,堪稱現代版的“天子守國門”。

所以,克什米爾既是保護巴基斯坦的堅硬外殼,也是擁抱北方大國盟友的橋樑和絞殺印度的繩索。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聯合防務


我個人覺得,沒必要把這個問題回答的非常複雜,只需打開地圖,看一看“克什米爾”在印巴之間的相對位置,克什米爾對巴基斯坦的意義就在明白不過了:

1、如果克什米爾歸屬印度,伊斯蘭堡就直接暴露在印軍兵鋒之下,“去國門十里劃界”,還談什麼國家安全?只能遷都!在印度的戰略態勢壓力之下,巴基斯坦只能一步一步後退,變成第二個孟加拉國。

2、鑑於印度比巴基斯坦強大的多的海軍力量,中巴的路上通道無疑是巴基斯坦戰時的生命線。

我想,有了這兩條,其他歷史或是經濟因素都沒有必要進一步討論了!


AnthonioCY001


克什米爾,就是巴鐵和中國的生命線。這條線是民心相通之線;是通往財富之線;文化交流之線;任何破壞中巴兩國兄弟情誼的,兩國人民是不允許的。


龍抬頭wz


應該把克什米個八奪問一來。


用戶8818822353222


失去了克什米爾,巴鐵就不是我們的鄰國了!


戴條條


克什米爾是戰略要地,與中巴山水相連,交通樞紐,是通往印度的一馬平川的大門,巴控克什米爾,阻當印向中東滲透,是巴抗擊印度的至高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