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眼淚,你的歡樂;世間哪有什麼感同深受,不過是一廂情願罷了

樓下一個男人病得要死,那間隔壁的一家唱著留聲機,對面是弄孩子。樓上有兩人狂笑;還有打牌聲。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著她死去的母親。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魯迅《而已集·小雜感》

我的眼淚,你的歡樂;世間哪有什麼感同深受,不過是一廂情願罷了

珊珊失業了,就在剛才。等她收拾完東西準備離開公司,離開這個她呆了5年的公司,進入電梯時,她終於壓抑不住地流淚了。這裡承載著她的夢想,記錄著她的汗水,流淌著她的熱血。可,毫無預兆地,她,就被開除了。這個地方,也,離她越來越遠。

辦公室裡,同事小A情不自禁地露出了微笑,心裡盤算著,該如何更好地穩坐珊珊的職位?如何儘快地接手珊珊的事務?最重要的是,今晚如何與朋友慶祝自己的升職?

同事小B面上露出疑惑的神情,心中不住地猜測著珊珊突然離職的原因,從生活到工作的點點滴滴,仔細地將珊珊想了一遍又一遍。

同事小C露出匪夷所思的奸笑,內心默默八卦地編造著珊珊的離職原因,努力地想為珊珊打造出一個極具傳播色彩的緋聞。

同事小D心中頓生恐懼,小心翼翼的檢查著工作報表,生怕自己變成珊珊第二,為著自己的事業所拼盡全力。

同事小E惋惜的嘆了口氣,不過卻不是為了珊珊的離職,而是因為自己以後的工作少了珊珊的幫助,頓感吃力。

……

在這功利的時代,哪有什麼感同身受?

每個人都是汲汲營營,沒有誰會為你的悲痛買單?

所有你以為應該有的共情,不過是你的一廂情願罷了,從來都不曾有過。

我的眼淚,你的歡樂;世間哪有什麼感同深受,不過是一廂情願罷了

2018年6月20日,甘肅慶陽,19歲女孩李某奕從一棟大樓8層跳樓,不幸墜亡。在此過程中,樓下聚集的眾多看客紛紛舉起手機拍攝,有些圍觀者甚至不僅看熱鬧,還在大喊“怎麼還不跳,把驢都慫栽倒了”,還有人鼓掌起鬨。

女孩的心如死灰,看客的冷漠無情,令人心寒的人心。

2019年3月9日,浙江大四學生乘坐埃航去見男友的途中遇難。令人想不到的是,不幸卻不曾停止,隨後幾天,不少網友挖出其微博號,女孩的大量隱私被曝光於網絡。甚至有些網友只因其長相漂亮,家世優越,便開始在網絡上用許多不堪入目的評語攻擊這位遇難的女孩。

女孩的純情勇敢,看客的惡意揣度,兩極分化的反差。

2019年3月30日,涼山木裡,發生森林火災,著火點在海拔3800餘米左右,地形複雜、坡陡谷深,交通、通訊不便。火災致使27名年輕的涼山森林消防支隊指戰員及4名地方撲火人員不幸遇難。然而部分看客卻在各社交平臺,大張旗鼓地辱罵這些烈士,以此來博得關注。

烈士的大愛無私,看客的名利燻心,極致鮮明的對比。

……

我的眼淚,你的歡樂;世間哪有什麼感同深受,不過是一廂情願罷了

這只是暴露在網絡上的,還有許多隱藏於聚光燈下,卻發生與我們身邊的。

葬禮上,有人痛苦欲涕,有人感慨不已,有人不屑一顧,有人胡編亂造,有人談笑風生……

婚禮上,有人喜極而泣,有人樂不思蜀,有人擔憂不止,有人嫉妒不已,有人冷眼旁觀……

病床前,有人憂愁哀傷,有人恐懼害怕,有人冷情冷血,有人虛與委蛇,有人心生咒罵……

感同身受?

世間哪有什麼感同身受,何其可笑?

有的只是你以為的感同身受罷了,何其可悲?

永遠不要將自己的情緒寄託於別人的感同身受,妄圖讓他人替自己撫平心中的傷痕。

因為他人不曾經歷,甚至連最基本的瞭解與明白都談不上,更別說身臨其境地感受,並給予你想要的反饋。

你想要的感同身受,不過是你的一廂情願罷了。

你以為別人能懂,能體諒,其實不過是別人平淡無奇的表情與例行公事般的話語罷了。

我的眼淚,你的歡樂;世間哪有什麼感同深受,不過是一廂情願罷了

這是一個不幸的女人,她的一生過得極其艱辛,坎坷。

早年嫁了個比自己小十幾歲的丈夫,一家人靠著打柴為生,日子過得清貧倒也知足。

可是丈夫不久後便去世了,為了逃避被婆婆賣掉的命運,她獨自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做傭人。

憑藉著自己的勤勞能幹,她很快便得到主人的歡心。

不料,婆家找上門來,強行將她擄走,賣到了深山老林。

新丈夫忠厚善良,卻為湊錢還債累病而死。

不久後,唯一的兒子也被狼吃掉。

心如死灰的她,又重新回到了做傭人的主家,繼續著她的老本行。

她有著自己的勤勞能幹,樸實執著,本來也可以過得很好。

不過此時,她卻發現了一條捷徑,她可以用她的悲慘遭遇,換取到別人的同情與安慰。

於是,她學會了賣弄自己的悲傷,來換取別人的憐憫。

她見人就講述兒子的死與自己的不幸。

起初鄉鄰們還覺得新奇,都特意來聽她講,甚至還會陪上幾滴眼淚。

後來,她便被鄉鄰們所厭棄,人們遠遠地看見她,便早早地躲開了。

當她一次次喋喋不休地講她的悲慘經歷時,連“最慈悲的唸佛的老太太們,眼裡也再不見有一點淚的痕跡”了。

話說一遍,便是新聞;說兩遍三遍,也可當個故事;七八遍,就是個笑話;十遍百遍,那就真的沒有人願意聽了。

這個不幸的女人便是魯訊短篇小說《祝福》中的祥林嫂。

故事雖是虛構的,可她卻是我們身邊許多人的縮影。

我的眼淚,你的歡樂;世間哪有什麼感同深受,不過是一廂情願罷了

世間哪有什麼感同身受?賣慘換不來他人憐憫,有的只是自己對悲慘經歷的沉淪。

沉溺於悲傷中,便永遠走不出悲傷,所以也註定會持續悲傷下去。

世間哪有什麼感同身受?沒有人願意聽悲傷的故事,人性都是驅利避害的。

沒有人會願意承受別人的悲傷,讓自己被他人悲傷所淹沒。

世間哪有什麼感同身受?不管前路再難,還得自己學會堅強。

咬著牙,含著淚,邁開腿,路才能越走越順,人才能越走越輕鬆。

世間哪有什麼感同身受?學會獨立比什麼都重要。

自己的路還得自己走,自己的眼淚還得自己咽,自己的傷還得自己舔。

我的眼淚,你的歡樂;世間哪有什麼感同深受,不過是一廂情願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