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分鐘跑完一公里,這樣的速度算慢嗎?

飛天1438620


快慢都是相對的,我們不能只看速度,因為速度只是一個指標而已。

其他指標:

1公里數

如果你只跑1公里,8分鐘的配速確實慢,很多人快走就能達到這個水平。

如果你跑5公里,8分鐘的配速算是慢跑。

如果你以8分鐘的配速跑完馬拉松,就不算慢了。因為馬拉松能完賽就已經很強了。

2心率

如果你在心率170以上的情況下跑出8的配速,說明你已經很盡力了。

心率在150左右,你還可以適當提高速度。

心率130左右,你基本不會出汗。屬於熱身階段。

就是說,你可以參考自己的心率,去調整你的配速。心率170以上,就是你目前能跑的最快配速了。如果測不了心率,就用呼吸困難程度去判斷,普通人感覺跑步時大口吸氣,呼吸困難,差不多就在心率180以上。能兼顧聊天就是心率130左右。

其實,跑步只需要跟自己比就夠了,不要盲目跟別人比配速。可以設定配速目標,但是要做循序漸進,只要你平時在心率140-150區間練習跑步,提高會很快的。

我早上剛跑了一個5公里,配速7分半,雖然只是大家眼中的慢跑,但我的平均心率超過170,已經盡力了。再快我就堅持不了5公里。想提高就得多練,配速自然也會越來越低。




達福基


8分鐘跑完1公里,配速肯定很慢,特別是只跑了1公里。

如何認為跑步速度慢呢?跟跑量非常有關係。如果你只是跑了1公里,每公里配速8分鐘,這肯定是特別慢的,也屬於體虛的表現。如果你跑了5公里,每公里配速8分鐘,屬於慢跑,但是速度還算可以的(大眾為例)。

慢跑的每公里配速在6~8分鐘。

首先了解下慢跑的定義,就是能夠放鬆的跑步並說話,不會感到氣喘吁吁。如果在每公里6~8分鐘的配速下跑步,會感到氣喘吁吁的話,身體正在告訴你,需要努力鍛鍊身體了(大眾跑者)。

因為每個人都身體素質不同,所以慢跑的每公里配速都有所不同。筆者的慢跑的每公里配速是5分鐘,每次跑完都非常舒服(5~10公里)。

8分鐘跑完1公里,屬於體虛的表現。

在大學生體測中,男生1000米田徑成績測試及格線在4分30秒左右。可想而知,8分鐘跑完1公里時什麼概念?

當自己只能跑1公里且配速8分鐘,就要開始注意自己的身體素質,要為自己的身體素質負責,好好的制定運動計劃,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


格鬥視野


我是跑步時光機,一位跑了5年步的業餘跑者!

8分鐘完成一公里,這樣的速度相對大眾水平來說,是屬於比較慢的了!但是速度再慢也沒關係,你跑步是為了自己的健康而跑的,而不是為了和他人比拼速度的!

按你這8分鐘一公里的速度,5km你需要40分鐘,10公里需要1小時20分鐘,完成全馬需要5小時37分!按照這樣的速度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一個全馬也是沒問題的!

其實呢,跑步是快是慢真的關係不大!如果只是單純的想跑步健身,那麼就根據自己的心率來跑,將心率控制在最大有氧心率的60%左右就夠了!這樣的強度下,對健身是非常有效的!

可能在這樣的心率下,你的速度會很慢,但沒關係,你的目的就是為了健身,達到目的就行了!

如果你是想去參加比賽拿獎金的,那麼這個速度就真的很慢!畢竟1000米世界紀錄是2分11秒96,5000米世界紀錄12分37秒35,也就是配速2分31秒,1萬米世界紀錄26分17秒,也就是配速2分37秒!8分配速跟這些世界紀錄相差實在是遠,即使是一般的普通跑者,你的速度也很他們相差太多!所以,想去拿獎金,就洗洗睡吧!

只要我們堅持跑步鍛鍊,不管速度快還是慢都不用太在意,快有快的好,慢有慢的舒服,只要你覺得這速度很合適,跑得很舒心,那就夠了!

速度什麼的,都是浮雲!


跑步時光機


不是算慢,您這是太慢了。

說句實話哈,人家走得快的可能都比你快了。



教育部規定,大學生體測,男子1000米及格線是四分三十秒,女子800米是四分二十三秒及格。如果正常的慢跑話,1000米控制在6分鐘的話,我個人感覺比較合適。如果女生的話,那麼速度可以稍微再降低一點點的。

如果你現在很慢,我想再堅持跑一段時間的話,速度會有一定提升。跑步這種事,貴在堅持,慢慢來,加油!


憤青很憤怒


2016年裡約奧運會男子1萬米,英國的法拉赫以27分05秒17的成績奪得冠軍,平均每公里用時不到2分43秒,和這個成績相比,你的速度是夠慢的。但我家隔壁老王是個大胖子,別說1公里,500米他都跑不下來,和老王的情況相比,你的速度又是絕對的快。速度的快慢本身就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它需要一個參照物。所以,單獨地問八分鐘跑完一公里算快還是慢,沒法說。



相信絕大對數人跑步健身根本就不是為了參加奧運會,也不是為了參加什麼比賽好拿個大獎牌,大體上多是為了健康的目的。有些人是為了減肥,有些人是為了少生病,有些人可能是職業上的要求等,所以我們不妨做兩種假設:一種是純粹為了健康的(這是大多數),另一種是在健康需求的基礎上酷愛跑步,想作為大眾跑手參加馬拉松的(這是少數)。


如果純粹為了健康跑步,那麼速度如何並不是需要太關心的問題,而是應根據健身目標來確定自己該怎麼跑。比如減肥者,則長時間中低強度的跑步減脂效果比較好,這時的速度就不是越快越好,只要將心率保持在減脂心率“(220-年齡)的50%至70%”區間就行了。

如果是想參加馬拉松,那確實要關心一下自己的速度。看一下最有影響力的美國波士頓馬拉松大眾跑手的報名資格(參加2019年的波馬):

男子,18至34歲3小時05分,35至39歲3小時10分,40至44歲3小時15分,45至49歲3小時25分,50至54歲3小時30分,55至59歲3小時40分。59歲以上略。

女子,18至34歲3小時35分,35至39歲3小時40分,40至44歲3小時45分,45至49歲3小時55分,50至54歲4小時,55至59歲4小時10分。59歲以上略。

以每公里8分鐘的速度來計算(假設為勻速跑,事實上後半程或“撞牆”之後速度可能會大幅下滑),完成馬拉松需要約5小時38分鐘。也就是說,即便你是一位年齡超過80歲的男人,你也沒有達到波馬的報名資格(80歲以上男性報名資格為4小時55分),但如果你是一位80歲以上的女性,OK,有資格報名了(80歲以上女性報名資格為5小時25分)。但作為馬拉松的大眾跑手,能夠完成整個賽事就是勝利,這比速度有多快重要多了。

那麼,在那些只是經常跑步的人群中,8分鐘一公里的速度算快還是算慢呢?還是要先找一個參照,當然不是隔壁的胖大叔老王。我在某運動App上找到了上海某一公園5公里跑步路線的前50名當週排行榜,第50名的成績是31分36秒,換算一下每公里配速約為6分19秒。所以,如果以每公里8分鐘的配速來跑,進不了這個路線的50名排行榜。我粗略翻看了一下,前50名的這些跑者每個人累計的跑步里程大致都在數百至數千公里。這時我關心的並不是他們的速度有多快或多慢,而是為他們堅持的精神而折服。


至此,似乎是我認為每公里8分種的配速慢了?不。每個以健康為目的健身的普通人,跑步的速度是快還是慢都不重要。再快,也成不了奧運冠軍,再慢,也不會有人喝倒彩。只要是奔跑在通往健康的道路上,堅持完成每次你想完成的里程,8分鐘還是幾分鐘一公里都不快也不慢,而是恰到好處!


順手關注@御行健身,專注運動減脂。

有問題私信我,或回覆關鍵詞“菜單”就行了。


御行健身


你好,如果只跑1公里,肯定是慢了,體虛的表現,建議多加鍛鍊,如果跑6-10公里配速8分鐘,身體素質算是不錯的。

建議跑步的時候注意呼吸,因為只有找對呼吸節奏才會讓跑步變的輕鬆,注意深呼吸慢吐氣,鍛鍊自己的心肺功能,提高自身身體素質。如果你體脂率較高,推薦減脂跑在Keep上都有課程的。

我才開始跑步9次,最開始配速7分鐘,打開肺葉後配速6分30秒左右,體重80公斤,身高178,目前一週跑4次,已堅持兩週,預計一個月後每分配速可以達到5分40秒左右。

總之慢跑配速建議控制在6分半左右,在這個階段提高身體素質,提升肺活量,堅持一段時間後可以慢慢提速。如果跑步時遇到腎痛,膝蓋痛,小腿骨痛建議休息兩天,讓肌肉與身體恢復恢復,不可過度勞累,以免造成身體傷害。

下面就是我最近的跑步記錄,每一次都有進步,你可以第一次起點不夠高,但一定要下一次比上一次要做的更好一點。運動貴在堅持,共勉,愛生活,愛健身,我是清風挽故友,喜歡請關注我





清風挽故友


八分鐘跑完一公里,這樣的速度算慢嗎?比較慢,不過還要看跑步者的年齡、性別、身體狀況等。


就非職業跑步者而言,一般把5公里或者10公里所用的時間作為衡量跑步能力的標準。以5公里而言,男性20分鐘/女性22分鐘以內,說明水平相當高,男性25分鐘/女性28分鐘,說明經常跑步,堅持得好,男性30分鐘/女性35分鐘,說明身體素質不錯。


八分鐘跑完一公里,30分鐘應在3.5公里左右,就速度而言,是比較慢的,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只是對於初跑者、體重大者、年紀大者而言,這樣的速度還是可以的。


任何運動,都應根據自己的運動能力循序漸進鍛鍊,跑步也是如此。跑步可以提高身體素質,可以增強心肺能力,預防各種疾病,可以減脂,只是跑步的效果,以及跑步的能力在於堅持長期的跑步鍛鍊。


滄海人間


不夠快。但是想來要麼不經常鍛鍊,要麼特殊情況,應該都可以理解。

不用很快的加速或者加大運動量,這個東西慢慢來。不少人都知道高中體育成績,那是針對高中生的!參加工作以後運動量減少,出不來那麼好成績的。

如果牙口好的話,加一些牛肉,女生的話再補點膠原蛋白。美麗健康啊。

恢復體力一定不要超過身體承受極限,不然醫院就很高興了……咱們甚至不用從跑步開始,長時間的散步也不是一點作用都沒有。一句話,慢慢來。

準備活動真的是個好東西,一定把自己伸展開,避免受傷也能提升體能的。


小瘋瘋34


對於長跑訓練的快與慢,其實是並沒有明確的速度準繩的。

而是用自己跑步時候的心率,作為衡量快慢的標準。

比如說你的跑速是每小時10公里

心率飆升,那麼這對於你來說就是快跑

但是王軍霞跑速是每小時20公里

但是由於人家是世界冠軍,心率和走路差不多,那麼儘管她比你快得多,這個速度對她而言也是慢跑的範疇。

那麼什麼樣的心率,才是屬於慢跑的區間呢?

最粗略的算法就是:

220-你的年齡=最大心率

最大心率x65%=慢跑心率的下限

最大心率x80%=慢跑心率的上限

假如你跑步時候的心率在這兩個值之間,那麼就可以定義為慢跑了

而你的心率沒有達到65%的下限,則跑步時候的脂肪消耗會比較少,大部分能量是糖原提供的,對減肥沒有太大意義。

跑步時候的心率超過80%的上限,則你的脂肪提供的能量是不足以支撐運動的,需要分解一部分肌肉裡邊的蛋白質,才可以提供運動所需。

當然,上述的所有條件大前提都是你的心肺功能健全

假如天生心臟功能比較弱,那麼就要謹遵醫囑,不能亂來哦!

希望有幫到你。


虎山行不行


8分鐘的速度,如果20多歲到50歲的人,體重不是很胖的情況下,是比較慢的,以所謂的標準體重上下浮動20斤的體重跑步,成人男子,年齡50歲以下,正常速度會快於8分鐘每公里的速度。

這只是按科學認為的正常體重,正常發育情況來說的。

根據個體特例不同,速度肯定會有不同,如果長期或者偶爾鍛鍊的人,速度不會超過7分鐘每公里。

推測:根據跑出8分鐘每公里的速度,推測個人體重較重,或者從未進行體育鍛煉,或者身體有傷病,其它特殊情況。

建議:平時抽出時間適當運動,不求速度,但求身體放鬆,起到一定鍛鍊作用,有利於排毒,減肥,改善身體全方位機能。

提醒:不要盲目加大鍛鍊量,不要半途而廢,菸酒戒掉或者少喝少抽。

打臉:禁止藉口我抽不出時間,隔天30分鐘時間都抽不出來,那就沒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