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媽媽明明心裡很愛孩子,但對孩子愛的方式卻不正確,怎麼破解?

印象愛安欣


會愛才是真愛,真愛是需要學習的。

我們開車要先考駕駛證,要開公司得先取得營業執照,要出國得有護照,可唯獨為人父母沒有任何上崗證。也正因為如此,父母才更加需要學習。

著名家庭治療師薩提亞女士說:家長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所以孩子如果有任何問題,一定是家長的問題。不會正確地愛孩子就是其中之一,因為我們的父母也許也沒有交給我們正確地愛孩子的方式,所以我們更傾向於繼承到我們的父母錯誤的愛孩子的方式。古語說:黃金棍下出好人。於是就有那麼多的孩子莫名其妙地被打罵著長大,還沒法反駁。

那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去愛孩子呢?

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話題,我們甚至可以把它當做一門學科來研究和探索。但是我認為,歸根結底:我們需要先愛自己,並用我們希望別人“愛”我們的方式去愛孩子。

想想吧,我們會希望別人一邊打罵我們一邊說愛我們嗎?這是不是很諷刺?

我想,我們希望別人愛我們的方式一定是溫柔的,互相尊重的,自由的。落到實處就是,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我們把孩子當做一個人,一個活生生的生命來尊重,來對待和呵護,而不是用家長的權威去壓制孩子,打著愛孩子的旗號去幹涉孩子,再用威脅的方式去勒索孩子。


孩子小的時候我們可以做他們的“保姆”,管好他們的吃喝拉撒;大點了他們可以做好他們的朋友,與他們推心置腹;我們還可以做他們的導師,教導他們一些為人處世的準則,教給他們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再到孩子足夠大了,我們就需要學會放手讓他們獨立生活。


邊緣人迴歸


首先要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決定,思考孩子所做決定的思考方式,能夠尊重能夠支持的儘量支持。要給予孩子一定的信任,孩子遇到事情,鼓勵他自己去解決,信任他有能力可以解決。不要總把孩子當成小孩子對待,不要讓孩子養成依賴性,要教會孩子獨立。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要有意識的去培養孩子善良、感恩、勤勞、善於思考等能力。


樟yang


錯誤的愛只能家長自己認識到錯誤,然後去改變。否則什麼都是空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