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要高考了,班級裡的一部分同學有了強烈的學醫的願望,作為醫生或準醫生的你有什麼忠告和建議嗎?

抬頭笑笑咯J


如果你一輩子只想平平安安的,不求攀比,學醫比一般專業都好,在縣城裡工資算高的,本科一般進縣醫院還是可以的,出來規培一個月也有有四五千的工資,工作嗎?內科上午忙,下午閒點,夜班看科室,有點煩人。外科就是手術,沒手術的話,天天就是神仙,沒有網上說的那麼恐怖,什麼天天夜裡手術,升職看會不會寫文章咯,本科升的慢。讀研剛開始很慘,像我在安徽專碩的話,內科這個月1000,外科可能科裡補一點,天天就是輪轉科室,加看文章,基本上試驗不怎麼做,文章全是空中花園,老闆也不管你,三年畢業去個省直三甲醫院難,去普通三甲那就考唄,工資看科室,但是放心,比你一般的同學剛畢業的平均工資是要高的,未來發展就不知道了哈,工作不忙,三甲醫院每年都有源源不斷的規培生,研究生幹活,本家醫生不僅不用給他們分錢,還能多收病人,加快病人週轉,多掙錢,學醫也沒有高中那麼累,一學期20天考前突擊差不多,平時基本可以不用去上課了,都是背的,考研嗎!一般都是本校考本校的多,實習一年去輕鬆的醫院每天規律看書差不多基本也能考上


小張同志502


我是一名四線城市二級專科醫院的超聲醫生,本科學歷,46歲,職稱差一點就晉到正高,工作輕鬆,不用值夜班,工資5000,經常半天班,管家陪讀啥都不耽誤,和本市三甲醫院的同級醫生相比除了少掙個一兩千塊也是樂得輕鬆自在,不思升遷,但求老老實實工作,不能成為名醫但也做到問心無愧,小範圍也有一定口碑,不用考研,不想當官,過得也很美,這基於我二十多年前參加工作,沒有那麼多制度上的要求,很輕鬆就進入了衛生系統,現在則不同,時間成本太高,我兒子今年高考我一直糾結讓不讓他學醫,但是現在大環境就業前景都不好(名校除外),學醫就業指向性強,越老越吃香也是一大優勢,作為備選也得考慮進去,人生哪有不付出就有回報的,所以,我的觀點是既然不知道將來想幹啥,就不要把醫學一下子排除在外,沒準你越學越喜歡,越學越輕鬆,將來會非常滿意現在的決定。


天邊小美2011


我是一名基層主治醫師,工作13年,目前學習臨床醫生本科五年,研究生三年,博士兩年,規培2-3年,從20歲開始算,33歲以後才算出徒,必須上到研究生以上,不然以後找工作都難,雖然各位都畢業了,人生只是一個新的開始,如果在醫院上班,就得查房,寫病歷,上夜班,等到出成績工資高了,必須得到主治或副高以上,天天面對病人,一定要謹慎小心,不要過度勞累,連續工作,不然看錯一個開錯一個處方都不行,人命關天的事,不可馬虎。現在醫鬧隨時都可能存在,所以各位醫生一定要好好學,還是好好學,加油各位!


哇哈哈健康第一


從醫幾十年,摸爬滾打幾十年,也算是醫學界裡小有名氣,對於以後想從事醫學行業的人,我可以給有志於從醫的年輕人一些建議,請你們認真看完,斟酌再三,權衡利弊,在進行選擇。

學醫的求學之路不簡單

醫學大學一般是五年畢業,而且同為985/211大學,醫學分數要比普通大學告上一個檔次,所以說你選擇了“醫”,就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

別看現在每個醫院都缺人,但是對招聘的要求只會越來越高,不會降低,本科畢業根本做不成醫生,在醫院是“無法就業”,再重複一遍“無法就業”,必須考研,羅醫生在的三甲醫院醫生的要求是“博士”,還有醫師規範培訓制度、專科培訓等等,也就是說,三十左右歲的時候,你是沒有任何收入基礎的(相比於其他同齡人非常少),但是在此時,選擇別的專業的同學,可能已經娶妻生子,有自己事業了,所以選擇“醫”,要能扛得住這個壓力,付出較於常人更多的青春。

家裡有沒有人為你鋪後路

其實說句實話,這個時代人脈是很重要的,醫學上理論和實踐的差別很大,醫生是經驗高於一切的職業,就業後的學習很重要,家裡有沒有親戚為你鋪好以後的學習之路,需要付出非常多的汗水。羅醫生不太建議,成績平平,單槍匹馬的走醫學這條路,會很辛苦、很迷茫,上班時已經三十多,三五年事業打拼可以,但是之後還是沒有起色,自己也會覺得迷茫,畢竟人生過半了啊。

醫患問題

現在醫患問題十分嚴重,做醫生要做醫生的準則,患者說的話,醫生只能作為參考,但是很多患者不懂醫(也可能是著急,但錯就是錯),醫生處理好這種關係,所以醫生還要學會,非常清晰的診病思路和與患者溝通的情商,這是非常不容易的。平時的生活表面能得到尊敬,但難免被人揹地裡議論,你需要一顆強大平和的心。

“勸人學醫,天打雷劈”我不想給出帶有個人色彩的回答,我只能陳述這個過程,選擇權在你們的手中,醫生現在是一個非常尷尬的職業,上述的所有困難如果尚還年輕的你們能夠接受,那麼醫學的大門將會誒你們敞開,如果不能,請再三考慮,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羅民教授


不是對這個行業特別喜歡還是算了吧。

本科五年,最後一年實習,沒工資,大五考研,很難考,因為全班的人都會去考,而且現在本科擴招的這麼厲害,考不上很多人會選擇二戰。

你也許會問為什麼考研,因為本科生醫院不要,除了部分縣裡的醫院,就算本科生進了醫院,第一年還要考執業醫,通過率三成多,一般第一年考不過醫院會把你辭退,如果是研究生的話,專碩轉學碩。就算你通過了還有規培等著你,規培就是給你兩千多塊錢,在醫院幹三年。

想去市裡的或者省裡的醫院,必須是研究生。省裡的一般內科都要博士,外科至少要研究生。

去縣裡的醫院,工資不高,活還很多,一般一週會有個夜班。在省裡的大醫院,那你基本上每天要住醫院了,從早幹到晚。

研究生期間也是沒有工資的。

本科畢業二十三,研究生畢業二十七,這是最順利的情況,你終於可以進醫院開始拿工資了。

醫生的付出和回報不成正比,去別的行業這麼努力你可能已經很出彩了


試問天幾高


作為一個參加工作,尚在晉升中的醫生,我來說幾句。首先,勸人學醫,天打雷劈!如果還沒打消你學醫的念頭,那就要看看自己的成績了,要能考上知名醫學院校 (最低211)。考不上知名醫學院,以後你的時間精力投入和產出不成正比。

如果你幸運的考上了,那就要看是臨床專業還是輔助專業了(千萬別學護理!!!!學了護理唯一的出路是往行政轉!!!)。這裡我幫你排除輔助科室,就選臨床或者麻醉,這兩個應該能滿足你們學醫的初衷和成就感。

在校期間,專業不用說,肯定要熟到不能再熟,而且要早早確定人生職業規劃,你以後想搞什麼,在校期間書本對照前沿研究看,對以後的專業和研究方向有個大概想法。再呢?英語(包括醫學英語)要學好!!讀書的時候就要買操作書和執業醫師考試考試的書看,考執醫證,讀研(一定最少要讀個研究生),國內讀博士個人覺得意義不大,可以上班之後讀。

再到就業了,首選長江以南南方一線城市三甲醫院,然後輪科,簽約,規培,一路走過來,再搞個出國交流(三十歲之前完成)。再就發論文,評職稱了。

醫患矛盾沒輿論說的那麼嚴重,但是也要不忘初心,畢竟健康所繫,生命相托。做到以心換心。

哦,我選擇性遺忘了一些事,比如全年無休啦,加班加點啦,季度考試啦,論文發表啦,配偶最佳職業啦,子女沒時間教育啦,父母沒時間陪伴啦(最好是娶獨生子女,雙方父母身體健康能幫你帶孩子。。。。。)。

熬吧,到正高職稱就好了!還有什麼疑問可以問我。你要問為什麼有時間打這麼多字?我是麻醉師。


輻照


學醫專業性很強,今後想改行也不容易,學習週期長,成才慢,別人本科畢業,你還在讀書,別人碩士畢業,你在準備考研,別人結婚生子,你還在忙著晉升主治醫,搞科研,國自然……所以說學醫不僅漫長而且很難。一學期考試十幾二十幾門很正常,通宵背書記知識點那是常態。不僅要摸得了大體,還要能殺的了牛蛙和白鼠。因為經常熬夜,頭髮也會離你而去……

雖然說學醫苦,但是一旦學成,前途一片光明,醫學不吃青春飯,而是越老越吃香。當你救治好一個患者時那種使命和自豪感是其他行業無法比擬的。雖然目前社會上醫患關係不是很好,但是經過以後的發展,人民健康意識的普及,學醫還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我還是很喜歡那句話,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

如果一旦選擇醫學,可以說踏上了一條學習的不歸路,如果你受不了醫生高強度的工作和學習,千萬不要學,到頭來只能是害人害己。

最後用一句話來總結∶

德不近佛者不可以為醫,

才不近仙者不可以為醫。



醫學旺


四 五線市三甲市醫院外科副主任醫師,醫學碩士,40歲 ,每週工作時間60小時+,月收入1萬+(當地平均房價2平米),在當地上班族中屬於中高收入。

個人感覺,學醫優勢:工作穩定,收入穩定,受親戚朋友尊敬,屬於別人眼中的一等朋友。

學醫劣勢:對家庭付出較少,孩子教育基本甩手,家庭生活需要妻子和父母大量付出。工作壓力大,需要應付比較多的突發情況,隨時有讓你心情不爽的事情發生。需要不斷學習,看似簡單的兩個字“學習”,需要相當的毅力,精力,時間。個人生活質量確實不高。


真得學到老


年輕人,碰碰壁也沒啥的。畢業後兩三年收入低也沒事,可是5_8年以後,收入還那麼低,怎麼結婚、養家?連自己都慌,人生過了一半呀,別的同學要麼大富大貴,要麼生活穩定,而自己什麼都沒有,假期也沒……畢業後進大醫院還是有前途,二甲以下的醫院,直接等死了,不是醫院負債累累,就是效益不好,去哪拿錢來發?為人民服務,這理念沒錯,但是沒有哪個崗位不需要工資的,可是檢查、治療費用貴,都會賴醫生,這醫患關係高度緊張,哪還有心情研究學術??建議你考慮菸草、鐵路、電網等相關專業的報考。


戀戀瘋塵430


我不是學醫的,但是家中有人是醫生。

首先,醫生是一個專業性非常強的職業,而且面對的是人,只要是人,就是不可控的,這也就是為什麼醫生要不停的學習,並且實操能力也要非常強。如果這麼多學生想學醫,建議單個都聊一下,看他們的動機和以後的主治方向,然後再去找專業的醫學刊物提前瞭解學習,讓他們知道,當醫生不僅僅是治病,還有一系列的職業成長的事情要做,同時還要有很強的情緒控制能力與情緒解壓能力,如果本身的性格就不具備這樣的優勢,建議要好好思考。因為我就有一個朋友,最後因為忍受不了壓力,導致出現了進醫院就血壓高,無法調節,最後改行了。以上供參考,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