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名狼藉”的日本關東軍,是如何被蘇聯徹底消滅?

1905年9月5日,日本在東北擊敗試圖阻止它西進亞歐大陸俄羅斯帝國,成功獲得絕大多數俄羅斯在東北的特權,至此日本正式成為瓜分列強之一。

“聲名狼藉”的日本關東軍,是如何被蘇聯徹底消滅?

日俄戰爭期間,日本為了迷惑俄羅斯間諜的需要,將遼東半島改稱為了“關東州”。戰爭結束後,出於將遼東半島為代表的日本在東北的既得利益完全消化的“決心”,日本當局保留了“關東州”名稱。

“聲名狼藉”的日本關東軍,是如何被蘇聯徹底消滅?

且將他們的略組織稱呼為“關東都督府”,我們目前所熟知的“關東軍”,最早即是該組織下屬的武裝力量。

1919年4月關東都督府進行“軍政分離”改革,關東都督府下屬的軍事部門升級為“關東軍司令部”,隸屬於了日本軍部編制,不再受日本行政單位的管轄,“關東軍”作為一個組織的代稱正式登上歷史舞臺。

“聲名狼藉”的日本關東軍,是如何被蘇聯徹底消滅?

至於為什麼我們說它“聲名狼藉”,因為正是這支部隊,打響了對我們的全面侵略戰爭,無數的兒女犧牲在了他們的槍口之下。

“聲名狼藉”的日本關東軍,是如何被蘇聯徹底消滅?

1928年6月4日,東北軍閥張作霖因不積極配合關東軍在東北掠奪資源,而被炸死在了皇姑屯。1931年9月18日,同樣是因為張作霖的兒子張學良依舊對他們的掠奪行為橫加干涉,關東軍在這一天決定自己親自統治東北。

此後經過數月的戰鬥,關東軍用槍炮成功驅逐張學良勢力,實際控制了整個東北地區,開始肆無忌憚的掠奪東北資源,去滿足日本日益膨脹的野心。

1934年關東軍更是對自己的夥伴單位下手,因嫌棄關東廳(日本在東北的最高行政機構)在霸佔資源這事上太畏手畏腳,直接將其廢除了,重新建立起了由關東軍司令部主導的新東北秩序,至此東北成為了日本軍部的“私產”,日本政府對其幾乎沒有任何的控制力。

1939年5月關東軍一度想北上拿下廣袤的西伯利亞,但遺憾的是這一次它慘敗了,諾門罕戰役日軍被蘇聯人的飛機、大炮、坦克輪番轟炸徹底打蒙了,不得不放棄了北進的想法,轉為沿蘇聯邊境設置防禦工事。

“聲名狼藉”的日本關東軍,是如何被蘇聯徹底消滅?

此後因太平洋戰爭開打,關東軍開始消失在了世界輿論的焦點。直到1945年8月二戰接近尾聲,蘇聯百萬級的大軍屯兵於東北與蘇聯的交界地帶。

為了能夠防禦住蘇聯的猛烈攻勢,1945年5月關東軍曾進行大規模的退伍軍人徵召,將約25萬退伍的日本軍人重新武裝,把總兵力提升到了24個師團,約70萬人。

而蘇聯這邊非常重視對日本的戰鬥,雖情蘇軍情報單位已經基本確定日本就70萬來人,蘇聯依舊武裝了150萬人,以及配備超過5,000輛坦克、28,000門大炮和4,300架飛機來進行最後一擊。

面對蘇聯鋪天蓋地的炮火,依靠三八大蓋欺負東南亞的關東軍被打的“滿地找牙”,8月16日關東軍司令部在本土大本營的同意下下發“關作命甲第106號”,命令下屬部隊放棄抵抗,舉起雙手投降。

曾經不可一世的關東軍,就這樣在蘇聯人的“絕對火力優勢”下狼狽的成為階下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