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孩子不是缺少愛,而是愛太多了,於是他們只知道不停地索取愛,卻不懂得付出愛。你對此現象的看法(20?

常爭


我對此的看法正好相反,不是我們對孩子愛的太多,相反是愛的方法及理念發生了偏差,從某種程度上講就是愛的太少了。

愛的內涵與外延是多方面,不只是簡單提供給孩子好的物質生活條件就足夠了的,還包括精神層面的愛。

試問一下我們哪個家長還在給我們的孩子灌輸見義勇為、犧牲奉獻的精神,我們多數從小就教導他們遇見陌生人不要說話,自己在家遇見陌生人不要開門,看見打架事件要避開走等等明哲保身的處事態度。遇到小孩子在學校裡受欺負,不但不耐心開導,反而冒出一句“你就不能打他”。

試問一下,現在的工作壓力這麼大,作為家長你哪個不是花點錢把孩子送到託兒所、學校就認為萬事大吉了,關心過孩子的情緒嗎?深入地與孩子交流過嗎?越是孩子大了,作為家長了解的就越少。假若吳謝宇的母親能真正瞭解自己的孩子能出現今天的悲劇嗎?

試問一下,哪個家長不是把孩子視為掌上明珠,不能讓風吹一下,車接車送;不能讓孩子委屈一下,要天許地等等,早已把過去棍棒之下出孝子的古訓忘得一乾二淨,當然這裡不是主張打孩子,有時候必要的肌肉記憶還是要的。

試問一下,自己的孩子犯錯了,該擔當責任的時候,哪個家裡不出現幾個老人的阻擋啊。

……

造成今天對孩子的教育的這種結局誠然與社會的大環境分不開,表面是家長對孩子的愛越來越多了,其實本質東西,對於如何塑造一個健全的孩子,家長們研究的太少了,即使研究了,也深入的不夠。溫室的花朵看似得到了更多的愛,可是這何嘗不是花朵成長環境的剝奪呢?

這種剝奪是不是就是一種正確愛的減少啊?歪嘴和尚吹喇叭,勁再大也沒有正調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