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黃渤,你這個綜藝我笑不出來

你是否知道,在中國平均每十個老人中就會有一個患有認知障礙?你是否知道,在中國每天有1000位老人因為這個病走丟?

當你老了,你的大腦慢慢地退化,你的記憶慢慢地消失,你會如何面對接下來的人生?

也許在黃渤的新綜藝《忘不了餐廳》中,我們會找到一些答案。


抱歉黃渤,你這個綜藝我笑不出來



都說有黃渤的地方就會有笑點,但這次,我再也笑不出來了,和很多網友一樣,含淚為他打下了五顆星的評價。

這個綜藝很特殊,在別人的綜藝都在拼命請大腕的時候,50億影帝黃渤,當紅流量小花宋祖兒反而在這部綜藝中淪為配角,甘心襯托五位平凡的爺爺奶奶。

抱歉黃渤,你這個綜藝我笑不出來


這五位老人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認識障礙。

但是和《都挺好》中患有阿爾茨海默症的蘇大強不一樣,這五位爺爺奶奶身上充滿了熱情,格外地討人喜歡。

李君滬爺爺今年69歲,被大家稱呼為“小敏爺爺”。患有輕度的認知障礙,他是一位酷愛紅燒肉的老頑童,長相還酷似《飛屋環遊記》中的卡爾爺爺。

抱歉黃渤,你這個綜藝我笑不出來


大橋爺爺今年81歲,也患有輕度的認知障礙。大橋爺爺是一名退伍軍人,他甚至忘記了自己引以為傲的輝煌歲月。

抱歉黃渤,你這個綜藝我笑不出來


大橋爺爺熱愛詩詞、讀書、寫字,是個低調又穩重的人。

抱歉黃渤,你這個綜藝我笑不出來


孫麗君奶奶今年65歲,患有阿爾茨海默病兩年。

自從得病之後,孫麗君奶奶變得少女心爆棚,喜歡粉色系的家居用品,喜歡毛茸茸的玩具,還在節目中定下了“公主姐姐”的暱稱。


抱歉黃渤,你這個綜藝我笑不出來



第四位是“蒲公英奶奶”,今年79歲,患有阿爾茨海默病十年,為了保持自己的頭腦靈活,這位奶奶學習各種才藝,進行認知訓練。


抱歉黃渤,你這個綜藝我笑不出來



最後一位是珠珠奶奶,在這位奶奶聽到大家叫她珠珠奶奶的時候,她立馬糾正:

“不要叫奶奶了,那麼老,都把我叫老了。”


抱歉黃渤,你這個綜藝我笑不出來



最後大家給她定下了“珠珠阿姨”的稱呼。

這五位爺爺奶奶的工作,是作為《忘不了餐廳》的服務員,為顧客提供基本的服務。

這個在我們眼中再尋常不過的工作,對於這些“老糊塗”爺爺奶奶來說,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為了保證工作順利進行,店長黃渤提前一天對爺爺奶奶們進行培訓,小敏爺爺像個愛表現的孩子一樣,主動請纓當主力軍。

雖然磕磕絆絆地完成了點餐上菜等工作,正在小敏爺爺剛要鬆一口氣的時候,在眾人的哈哈大笑中他才想起來,忘記讓客人結算了!


抱歉黃渤,你這個綜藝我笑不出來



小敏爺爺顯然把這個錯誤牢記在心中,第二天正式上崗時360度無死角地盯著客人,不讓顧客離開自己的視線,這小眼神簡直就是在瘋狂暗示客人:吃完趕緊去買單。

抱歉黃渤,你這個綜藝我笑不出來


不讓自己犯同一個錯誤,不讓自己忘掉同一件事,不給身邊的人添麻煩,是所有老人共同的願望。

他們努力地讓自己保持記憶,可是腦海中的橡皮擦還是在一點一點地抹除他們的記憶。

他們會忘記昨天和他們載歌載舞的小女孩,會忘記“招牌菜”這個詞如何表達,會把紅燒肉的菜單號碼6記成9......


抱歉黃渤,你這個綜藝我笑不出來



這樣的失誤讓他們感到自責,更讓我們感到心酸。只是,在病魔面前,所有的同情都無濟於事。

如果你知道自己有一天會忘記所有,你會以何種姿態面對餘生?

上帝可以帶走我的過去,但是他帶不走我重新來過的勇氣。

沒有過去並不代表沒有未來,阿爾茨海默症並非是“死亡”的代名詞,努力抵抗“失去”,也許記憶就會流失的慢一點,自己也不會成為完全無用的人。


抱歉黃渤,你這個綜藝我笑不出來



想到了一部很溫暖的韓劇——《耀眼》,女主也患有阿爾茨海默病,在前十集中她始終以一個正常人的視角來看這個世界,她的世界裡有愛情,有親情,有溫暖,有美好、還有青春......

抱歉黃渤,你這個綜藝我笑不出來


看到最後才知道,原來這些美好的畫面都是一位患有阿茲海默症老人對自己青春時期的回憶和幻想,她身體中依舊藏著沒有老去的靈魂和豐富的感情。


抱歉黃渤,你這個綜藝我笑不出來



電視劇結尾她說到:“我的生活有時不幸,有時幸福,雖然人生如夢一場,但能夠活著真好......人生有活下去的價值,不要因為充滿後悔的過去,和對未來的不安感,就把現在的日子毀掉,請活在當下,耀眼地活下去。”

抱歉黃渤,你這個綜藝我笑不出來


最平凡的日子最耀眼,哭著笑著,這就是人生。

如果過去的美好都已逝去,那就再重新創造耀眼的日子。

節目中的蒲公英奶奶患有阿爾茨海默病超過十年,當時醫生說她餘下的生命不超過五年,可是直到現在,她的生活似乎也沒有太糟糕。

面對病魔,她不願成為沒用的人,她選擇“忘掉疾病,忘掉年齡,到人群中去,學跳舞,學畫畫,學鋼琴。”


抱歉黃渤,你這個綜藝我笑不出來



在退休之後,她也沒有選擇把自己封閉在家中,依舊到老年大學中去教英語。

在最新一期中,餐廳裡來了一群外國友人,蒲公英奶奶用英文分享了自己的親身經歷,坦然說起了“阿爾茨海默病”這個詞,成了這期節目中最催人淚下的一幕。


抱歉黃渤,你這個綜藝我笑不出來



只是,拋去節目中的美化色彩,真正的現實要比這殘酷的多。

身邊有幾位朋友寫下了自己和阿爾茨海默症親人相處的感受,大概可以感受到這個病給他們帶來的痛苦。

“就在今天,剛剛送走了外婆。

外婆得了這個病好幾年了,我剛得知的時候都不覺得這個病會對生命有什麼威脅,她不記得沒有關係,只要她還在就好。

這個病默默地吞噬著外婆的生命,她喪失了記憶,也逐漸喪失了語言能力,喪失了自理能力,她就躺在那裡,不知冷暖,不知年月。

她消失地很緩慢很緩慢,緩慢到我們都逐漸地麻痺,緩慢到我們逐漸忘記了她還存在的事實。”

就像是一位網友所講的:“這種病最殘忍的地方在於,無法治癒,無法逆轉,只能延緩。”

眼睜睜地看著親人走向死亡,自己卻無能為力,這種無力讓親人背上了巨大的負罪感。

“父親最近被確診為阿爾茨海默。

我的工作繁忙,一年回家不了幾次。幾個月前我回家的時候,父親問了母親一句:“這是誰回來了?”

當時我以為這是父親一直嫌棄我不回家,給我開的一句玩笑,現在想想,那應該就是阿爾茨海默的症狀吧。

現在大部分的時候他都認不出我,要說這是什麼感受,大概已經沒有詞可以形容了。”

趁還沒有到最糟糕的時候,好好陪陪他吧。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必然規律,我們習慣了為新生喝彩,可是卻總是在忽略了給予老人溫暖。

我們害怕和垂垂老朽的父母相處,他們的喋喋不休,他們的迂腐老套,他們慢吞吞的動作......都和我們這些年輕人顯得格格不入。

而對於老人來說,他們最害怕的是為子女添麻煩,他們的口中永遠都是“我們挺好的”,而我們似乎也習慣了父母與自己的“各自安好”,但這個“安好”,怕只是我們自己的安好吧。

對於老年人來說,他們也許更能體會到“明天和意外你永遠不知道會先來到”的蘊意,衰老使他們必須直面死亡。

而父母永遠是隔在我們和死亡之前的一道牆,有他們在,我們就永遠不能感受到衰老和死亡帶給人的恐懼。

愛是什麼?

愛是能夠理解一個人痛苦。

如果我們愛自己的父母,就應當理解他們的痛苦,對他們多一點關心。

我們無法阻止時間流逝,無法阻止他們日漸衰老,但是我們卻可以趕在明天和意外之前,珍惜今天能夠與他們相處的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