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母乳的寶寶一般多大開始攢肚?

查澤婷


很多寶媽應該都會發現,寶寶喂著喂著的時候,會突然之間好幾天不排便,但飲食也是正常的情況。其實這可能是寶寶已經開始出現“攢肚”,從以前天天拉、頓頓拉,慢慢變成有規律的排便。那麼寶寶一般多大才會開始“攢肚”呢?

一、寶寶為什麼會攢肚?

很多寶媽寶爸只知道寶寶餵奶一段時間之後,就會開始進入一段“不拉屎”的時期,但不知寶寶為什麼會這樣。事實上,這種情況會出現在60%的寶寶身上,並且基本都發生在母乳餵養的寶寶身上。這是因為寶寶的消化系統已經發育完善,並且還擁有了比較高的消化能力。

二、母乳餵養的寶寶一般多久開始“攢肚”<strong>

每個寶寶出現攢肚時間早晚是不同的,一般是根據寶寶的小孩情況和母乳質量等原因來決定寶寶攢肚時間的早晚。有的寶寶可能會早一點出現攢肚的情況,但有的寶寶又可能會晚點出現攢肚情況,但一般正常情況,是在寶寶2-3個月齡大的時候出現攢肚,最晚的也會在寶寶5個月齡大的時候出現攢肚。

三、寶寶攢肚幾個月才結束?<strong>

寶寶攢肚會一直持續到添加輔食的時候才結束,至於其具體時間則需根據寶寶具體情況來分析,有的寶寶攢肚8-10天,半個月或1-2個月都有。只要在這段時間裡,寶寶進食、睡眠正常,沒有明顯哭鬧,體重增長也正常,大便形態也是正常的稀糊狀,那麼就沒問題。

四、如何給寶寶養成排便好習慣

1、定時排便。一般寶寶2個月齡左右則會出現“攢肚”的情況,那麼這個時候則需定時給寶寶排便,最好是在早晨或晚上睡前,可以讓寶寶儘早養成良好排便習慣。

2、腹部按摩。寶媽先將手掌搓熱,然後以寶寶肚臍眼為中心,輕輕按揉寶寶的腹部,先順時針按摩10次,休息片刻,再逆時針按摩10次,重複此動作3次。有助於促進寶寶腸道蠕動,排出大便。

3、適量喝水。對於胖寶寶出現“攢肚”的情況,平時每天可在兩次餵奶間隙喂一些白開水,來緩解一下,等寶寶滿4個月後,就可以添加輔食,也就可以完全解決這種大便情況了。


母嬰參考


我家寶寶兩個月的時候出現攢肚。

首先介紹下什麼是攢肚。

攢肚一般在寶寶滿月後出現,攢肚是一種民間的說法,實際上它是指寶寶大便規律的改變。出現攢肚兒的寶寶多為母乳餵養兒,隨著母乳餵養率的提高,寶寶2~3天或4~5天,有的甚至於15天不排大便也無痛苦表現,待到排便仍為黃色軟便,無硬結,量也不是特別多,這種現象稱為攢肚。

我家的寶寶是母乳餵養,在兩個月的時候也出現過攢肚的現象。當時給他換紙尿褲的時候,換了好幾次,只見有尿,沒見便便。而且,他時不時的放屁,睡覺很正常,吃也很正常。但是大概過了兩天,那天早上,他就排了很多的便出來。在攢肚期間,寶寶沒有出現哭鬧,肚子不舒服的情況。我們也會經常幫寶寶揉揉肚子。

是不是寶寶真的便秘了,也是需要寶媽們引起注意的,以防止孩子遭罪。如果真的是便秘,可以適當的多喂水,揉肚子,還有就是可以喂一些益生菌。


歡迎大家關注我,我專注於回答母乳餵養和育兒方面的問題。

mao得錢


寶寶原本一天要拉好幾次便便,可滿月後連續2-3天沒有排便,媽媽肯定會心急,怎麼了,難道便秘了?還是寶寶吃的少?寶媽不要急不要慌,其實寶寶實在“攢肚”呢,寶寶好幾天沒有大便,說明腸胃功能在逐漸提升,腸胃對母乳營養的吸收比以前更好,攢肚現象發生在寶寶滿月至六個月之間,有的寶寶還沒滿月就會攢肚,一般吃母乳的寶寶比吃奶粉的寶寶容易出現攢肚。

記得小寶還沒滿月,連續四天沒有便便,作為媽媽心急的不得了,整天必做的事就是時不時扒開小寶的尿不溼看看有沒有拉便便,包括她放個屁都高興一場,哎呀,放屁了,馬上要拉便便了!可惜每次都是白高興一場,直到第五天聽到“噗噗噗”,拉出來的還是稀糊狀便便,看到小寶每天吃和睡都正常,沒有不舒服的樣子,才知道是寶寶在攢肚呢。

到底怎麼區分便秘和攢肚呢?首先吃母乳的寶寶在出生後的前六個月都有可能發生攢肚,而便秘則可能發生在任何階段,多見於奶粉餵養和混合餵養的寶寶。其次,觀察寶寶的精神狀態,便秘的寶寶睡覺愛來回扭動身體,煩躁不安,大便幹,排便時費力,哭鬧。而攢肚的寶寶吃喝一切正常,幾天不拉便便,但便便仍是稀糊狀,無任何不適。





那麼寶寶攢肚怎麼辦?第一:媽媽用手給寶寶按摩小肚子,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旋轉按摩10次,休息5分鐘再按摩,反覆3次。幫助寶寶增強腸胃蠕動,有助於讓便便早日排出來。

第二:屈腿運動,抓住寶寶雙腿處做屈伸運動,就像我們大人飯後做運動一樣,讓寶寶的腸胃也運動起來。
第三:餵奶後讓寶寶喝些水,如果寶寶已經添加了輔食,可喝些果汁或米湯。


最後,寶寶攢肚也不一定是吃的多或剛剛好,如果發現寶寶有攢肚現象,可體重增加不理想,有可能是母乳不足,寶寶吃的少,母乳吸收後形成的殘渣較少不足以形成便便排出來。所以要仔細觀察寶寶吃奶時有沒有吃飽,及時給寶寶添加奶粉或輔食。


不完美的宅媽


喝母乳寶寶一般是滿月之後開始攢肚。不過每個寶寶的體質不同,我的大寶是生厚28天就開始攢肚了。我的小寶呢,就是在生後45天才開始攢肚,我兩個寶寶都是母乳餵養。

在我的兒保科門診,也經常會有滿月寶寶的寶媽問我這個問題,醫生,我的孩子滿月之前每天拉很多大便,突然幾天都不拉大便了,是不是便秘了呀,這正常嗎?我通常回答是,這是開始攢肚了。


我也在門診碰到過三四個月甚至半歲以後才開始攢肚的寶寶,家長們的擔心都是以為孩子便秘了,來問醫生需不需要吃益生菌或者用開塞露。我就告訴家長,只要孩子的大便性狀正常,不幹不硬,解大便的時候也不費勁,就不是便秘,是攢肚,不用吃藥。

那小寶寶為什麼會出現攢肚,原因是孩子滿月之後,消化吸收功能逐漸完善,大便的殘渣變少不足以形成糞便,所以會要好幾天才會拉大便。這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攢肚。




美女兒保科醫師育兒經,感謝您的關注。



每個寶寶有個體區別,大部分都是從2個月的時候開始到六個月吧。

我兒子是三個月的時候開始攢肚的,很規律,基本五到六天拉一次大便,一次會拉很多,質地鬆軟,顏色正常,一直到六個月都是規律的五六天拉一次大便。

第一次出現幾天不拉的時候還是很擔心的,但是看他吃喝睡尿正常,精神很好也沒去醫院處理,就是觀察等待。

然後終於拉了大便一看不是便秘就知道孩子是攢肚了。

攢肚的情況一般出現在母乳餵養的寶寶身上,寶寶大一點吸收消化能力都增強了,對母乳的吸收好,基本沒有殘渣存留,就無法刺激直腸產生便意,一直要等待幾天才有足夠的殘渣來刺激直腸來排便。

所以攢肚的寶媽就放心吧,多麼給你省時間省尿片,但是一定要區分寶寶便秘和攢肚的區別,別弄錯了哦。

攢肚跟便秘有本質區別,便秘的寶寶,排便會很明顯的困難,有的憋足了勁才拉的一點點,然後大便質地變硬或成小顆粒狀,甚至大便有血,有的寶寶甚至因為排便疼痛而拒絕排便進行哭鬧等都是便秘,要及時就醫或者調整飲食習慣哦。


翕媽說育兒


母乳寶寶多大開始攢肚子,有的人說是兩個月,我女兒也是母乳餵養,不過我家姑娘似乎沒有攢過肚子,因為直到半歲後,我家姑娘的便便次數才是一天一次。所以對於母乳寶寶來說攢肚子的時間是不一定的。

母乳寶寶攢肚子的時間,攢肚子早的寶寶可能出了月子就開始攢肚子了,攢肚子晚的寶寶可能快半歲才會攢肚子,之所以每個寶寶攢肚子的時間不同,是因為每個孩子的體質是不同的,孩子的成長速度也是不同的,所以腸胃功能好的寶寶攢肚子的時間會比較早!

攢肚子,是母乳寶寶都會出現的一種生理現象,對於孩子來說,攢肚子也是有好處的:

1.證明孩子對母乳的消化特別好,吸收率比較高,留下的食物殘渣比較少。是孩子腸胃功能發育比較好的表現。

2.寶寶攢肚子代表著拉臭臭的頻次開始減少,有的母乳寶寶好幾天才拉一次,因為吸收寶寶在這一階段長的會比較快。

但是因為攢肚子和便秘一樣,都是排便頻次減少,當媽的是寶寶拉臭臭頻次多了也愁,寶寶拉臭臭少了,恨不得每天扒開尿布來看,所以很多媽媽關心如何區分攢肚子和便秘:

1.攢肚子只有母乳寶寶會有,喝奶粉的寶寶是不會出現攢肚子的現象的。

2.臭臭的性狀不同。攢肚子寶寶的臭臭還是糊狀,顏色金黃。但是如果是便秘,便便會特別幹,結成塊。

3.攢肚子寶寶拉便便不痛苦,便秘的寶寶因為大便乾結,孩子便便會比較痛苦。

只有母乳寶寶攢肚子,並不代表著所有母乳寶寶都會攢肚子。所以,如果是母乳媽媽,千萬不要總是質疑自家寶寶是否有問題,為什麼孩子總是不攢肚子,因為不是所有的寶寶都會攢肚子的!


豌豆媽媽育兒


喝母乳的寶寶,攢肚時間每個寶寶都是不一樣的。

我媽說,生我弟的時候,第三天我弟就開始攢肚了,小寶寶原本屎尿多,這下可輕鬆了,一天一次成型的便便處理完,就是清理相對不臭好打理的尿尿了😜所以很多家長也都希望寶寶可以儘早攢肚,照顧寶寶的使命真的輕鬆不少。但,純母乳寶寶想要攢肚還真的不好控制,我家大寶到了七個月了也沒正兒八經的攢肚,每天都是忙忙碌碌中一會兒就要收拾一次屎尿😂,想著寶寶喝著純母乳又長得泡泡的,就覺得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我家寶寶七個月才攢肚,主要是奶水比較濃稠,營養比較多,寶寶吃飽飽還有剩餘就排出體外了。加之,添加輔食時間也是七個月了才加(因為那時候寶寶母乳依舊可以吃飽飽,還經常有剩餘也就沒有著急添加),輔食逐漸添加成功後,寶寶的便便就開始成型了,不在一天拉好幾次,真的感覺輕鬆好多。這時候就特別羨慕別人家的寶寶,有些兩三天甚至一星期才拉一次大便的寶寶們,你們真的太心疼麻麻啦。


Liziz栗子


寶寶攢肚子,和餵養方式沒有必然關係。喝母乳的寶寶會攢肚子,人工餵養或者混合餵養的寶寶,同樣也會攢肚子。

攢肚子,是寶寶胃腸功能趨於完善的標誌。因為寶寶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變好了,導致食物的殘渣減少,不足以刺激直腸做出排便反應,這就是寶寶攢肚子。

寶寶一般從什麼時候開始攢肚子呢?

母乳餵養的寶寶,一般在寶寶2個月(滿月之後)就開始攢肚子。而混合餵養或者人工餵養的寶寶,攢肚子一般會延遲一些。



寶寶攢肚子有什麼特徵?

■寶寶攢肚子,大便的間隔時間就會延長。可能3~5天,也可能攢肚子十天半個月,在記錄的最長攢肚子時間是21天。

■寶寶大便性狀為軟糊狀,顏色為金黃或蛋黃色,大便不幹燥。如果幹燥了,那就是便秘而不是攢肚子,這是主要區別。

■寶寶攢肚子沒有不適感,精神狀態良好,該吃的吃該玩的玩,也沒有排便困難。如果是便秘,寶寶會臉發紅並且排便時會哭鬧。

■攢肚子一般只發生在6個月之內的寶寶身上,寶寶半歲之後如果沒有發生攢肚子,那麼就不再發生攢肚子。這表示寶寶胃腸功能已經悄悄過度好了。

寶寶攢肚子與便秘的區別:

要判斷寶寶攢肚子還是便秘,主要看大便是否乾燥,排便是否困難,與排便間隔和次數無關。

一天排便2~3次,或者3~5天排一次,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只要寶寶的大便偏軟,顏色偏金黃或淡黃色,那麼這就是正常的;如果寶寶大便乾燥便秘,寶寶排便時哭鬧,那麼這就是便秘。

總之:母乳餵養的寶寶一般從滿月之後也就是從兩個月開始攢肚子,攢肚子是寶寶胃腸功能的消化和吸收能力變好的表現。

希望以上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如果還有疑問,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給我留言。


爸爸不講理


喝母乳的寶寶一般多大開始攢肚?

喝母乳的寶寶比較容易出現攢肚的現象,但寶寶攢肚的時間是因人而異的,有的寶寶滿月後就開始出現攢肚,有的寶寶則兩三月大的時候才開始攢肚。

寶寶為什麼會攢肚?

寶寶攢肚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媽媽們不用擔心,這是因為寶寶的消化能力提高,能夠充分吸收消化母乳,剩下的殘渣並不多,不足以刺激直腸形成排便,所以寶寶的排便次數會有所減少。

當然每個寶寶的身體狀況不一樣,攢肚持續的時間也有不同,有的寶寶持續3-4天不排便,有的寶寶甚至10來天都不排便。媽媽可以觀察寶寶的神情,如果寶寶精神很好,吃得好睡得好,寶寶排便的時候沒有痛苦表情,排出的大便仍然是黃色軟便沒有硬結,量也不是特別多,就無需擔心。

寶寶攢肚該怎麼辦?

雖然說寶寶攢肚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但媽媽還是要注意護理,護理不當的話,久而久之,攢肚現象會轉為新生兒便秘。

1、每天堅持給寶寶做腹部按摩。用手掌輕輕按摩寶寶的腹部,以肚臍為中心,由左向右旋轉按摩10次,休息5分鐘,按摩10次,反覆進行3次。

2、給寶寶做被動操,讓寶寶仰臥,抓住寶寶的雙腿做踩腳踏車的動作,一共做10次,這樣可以促進寶寶腸胃蠕動,有利於大便的排出。

3、可以給寶寶服用益生菌。


二寶媽咪的育兒時光


喝母乳的寶寶一般多大開始攢肚?

“攢肚”是民間的說法,是寶寶腸胃吸收功能提高的表現。一般當我們的小寶寶出現了幾天不拉大便,往往我們的媽媽會比較著急。可是寶寶拉的大便是軟便,也沒有硬結,並且也不痛苦,這個時候媽媽們應該考慮寶寶是在攢肚了。


我的小侄女在滿月後就出現了將近7天沒拉粑粑的情形,這可把她媽媽愁壞了。帶孩子去看醫生,醫生聽聽看看的,也沒說出什麼,就讓給孩子吃點益生菌,以促進腸胃吸收消化。不過小傢伙能吃能喝的,拉的便便也不硬,一切都正常,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到我小侄女5個多月,然後大便才逐漸正常。

之所以會出現寶寶攢肚,一方面由於寶寶消化能力的提高,能對母乳充分地消化、吸收,剩下的殘渣並不多,不足以刺激直腸形成排便,所以寶寶排便的次數也會有所減少,同時也說明媽媽的母乳質量相當好,營養均衡,寶寶的消化能力又很好,才導致寶寶的腸蠕動不充分,出現攢肚現象,而攢肚也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媽媽們也無需緊張。



每個寶寶的消化情況不同,吸收情況也是不同,所以攢肚的時間也會有所不同的。有的剛出月子或者兩三個月就攢肚了,晚一些的也有四五個月攢肚的,甚至在月子裡就有寶寶出現攢肚現象,但也有寶寶沒有出現攢肚現象,也是正常的。

在攢肚期間,媽媽也可以做一些輔助,比如平時給寶寶做腹部按摩,適當給寶寶喂點水,增加寶寶的母乳攝入量,以防寶寶由攢肚發展成便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