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用單反相機是A檔還是M檔?哪個更方便?

熊貓映畫OL


不好意思,由於回問題時,還在跑廚房煮飯,一時誤以為AUTO檔了,所以一直針對AUTO檔回覆。底下原題,我就不做刪減了,保持原來的錯,以示警醒。謝謝各位指教。

入了單反後,一直是用M檔,說句難聽一點,如果買單反,還用A檔,還不如用手機就好了。A檔是在條件很惡烈,很情急的情況下,才用到的,當傻瓜機來拍的。單反的精華在於對你所拍的圖片,拍前預設,有些圖片,要虛化,要精準,要糊,要明,要暗,延時,等等。是符合你的胃口而定製的,單反是需要有品味,才能拍出有品味的相片。對手機的相片讚美不已的不是太多,但是高手的單反相片,那是用驚歎來讚美的。




傻拍大K


你用單反相機是A檔還是M檔?哪個更方便?

要說方便肯定A檔方便,A檔是半自動曝光,叫光圈優先也叫AV檔。你只要調節你自己所需要的光圈,其他的都是相機自己完成。

M檔是手動曝光,我是經常用M檔拍照的人,M檔可玩性大,光圈、快門、ISO都可以自己動手去組合。 玩M檔的操控就開手動檔的車一樣,能夠體驗到更多的樂趣。

每個不同檔位適合於不同的場景,除了A和M檔還有P檔和Tv檔,這兩個檔都比較方便。

Av檔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調整光圈的大小,相機會自動計算出合適的快門速度。 適合快速拍一些靜物、擺拍。

比如你想要景深效果,只需要你就把光圈調大一點,剩下的交給相機就行,你只要放心構圖就可以了。


Tv檔快門優先模式,這個也很方便,適合抓拍。你可以調整你需要的快門速度,比如調1/250,相機會自動調整光圈和ISO來配合你這快門速度。

P檔是全自動拍照模式,這個最方便,適合新手,全自動化曝光。Av和TV屬於半自動檔,適合有一點攝影基礎的人用。

M檔是全手動模式,光圈值和快門速度都可以由自己手動控制,曝光參數根據自己的需求來調整。

M檔適合光線複雜的環境下根據自己的需求來調整曝光參數的組合。 M檔是全手動,可以自由的組合曝光參數。一般可以用於超長時間曝光,閃光燈拍攝等特殊情況。

很多人認為M檔很專業,其實很簡單就像開車要掛擋一樣,起步要是松離合給油。只要看說明書加上操控一段時間後就能自由的切換有所的檔位。


人像圖庫


我最常用的就是A檔光圈優先,如果說用單反必須用M檔,那我只能呵呵了。下面簡單介紹相機P A M S檔的用法。

p檔,(什麼時候都可以用)拍新聞時同,只關心構圖就可以,若用閃光燈用跳閃,不要用直閃。

A檔。光圈優先,適合任何場合。

快門優先(佳能叫TV檔,尼康叫S檔)。適合排運動,體育等

M檔 適合影樓、擺拍,、靜物、微距等。

數據設置:室外:感光度100、快門1/125、F8或11。室內:在感光度不變的情況下,F3.5、快門1/60。,每個鏡頭最佳光圈8/11/16。風景用小光圈(11到22之間)但不要用最小光圈,會畸變。

為什麼我推薦光圈優先?因為以光圈優先拍攝可讓您專注於藝術元素而無需過多擔心技術方面。您在光圈優先級中調整的唯一設置是光圈本身。然後相機自動設定ISO和快門速度。您在光圈優先級拍攝的次數越多,您就會越瞭解光圈對照片的影響。


請叫我老範


這個問題說的是相機的設置問題。相機的A檔是光圈優先模式,意思是隻要設置了想要的光圈大小,那麼快門速度就會由相機根據光線強弱自動調節。但是,別忘了還得手動設置另一個要素就是感光度。而M檔就不同,相機的曝光組合三個要素都要憑藉攝影者自己的判斷來手動設置。我比較習慣實用 M檔手動設置相機,這是因為我主拍鳥類。下面是我用手動檔設置拍攝的鳥的作品。



為啥我選擇手動檔設置呢?就是為了提高快門速度,光圈優先模式的快門速度的自動提升值不符合我的要求。這裡沒有對錯之分,我的好多攝影的朋友就喜歡用光圈優先模式拍攝。

這組照片都是在自然狀態下拍攝的,不是誘拍,這種情況下拍攝,對攝影者的反應速度和對相機的實用熟練程度要求比較高,否則要麼拍不到,要麼拍糊了。這樣的片子快門速度都得一千以上,如果用光圈優先模式,還得先設置好感光度,就是ISO的數值。你想,就差一個快門速度了,索性我就用手動設置好了。這樣主觀性強一些,根據光線的強弱去設置。如果拍攝時是多雲的天氣,也就是光線突變,我會通過主撥輪來調節快門速度的升降,已達到正確的曝光效果。
再次強調這裡沒有對錯之分!也不分那個更方便,是自己的熟練程度和使用習慣不同而已,拍到好的作品是王道。至於如何設置相機那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都對。不看過程看結果吧! 以上是我個人膚淺的看法,歡迎攝影的老師點評討論互相學習!謝謝大家惠賞支持。


周達影視


你用單反相機是A檔還是M檔?哪個更方便?

首先回答題主的這個問題,然後再來根據自己平時的拍攝經驗與習慣,分享下自己常用的拍攝檔位,以及根據不同拍攝題材來選擇最合適的檔位。

A檔

A檔:大光圈優先模式。當切換至A檔拍攝時,ISO值手動設定值不變,然後無論調節任何波輪,光圈F值優先變化,快門S隨著光圈F值的大小而變化,得到準確的曝光效果。

優點:快速調節光圈值,獲得不同景深效果。(大光圈模式F值越小,虛化效果越明顯)

大光圈虛化效果:

適合拍攝場景:光線良好,光影對比低,適合天氣晴朗人像題材。

不適合拍攝場景:光線較弱,高對比場景。

小光圈風光效果:(大光圈模式F值越大,由近到遠越清晰)

缺點:光線較弱的環境拍攝時,優先調整光圈值的同時快門會自動提高拍攝時間,在不加持三腳架的情況下圖片容易拍糊。

M檔

可以理解為通殺檔。基本上滿足任何場景,高對比,光線偏暗、大光圈、競速等等都能拍攝。不過要求也相對較高,因為ISO、快門、光圈都需要自己手動調節,所以當拍攝場景變化很快的時候,很有可能會錯過精彩瞬間。

M檔相對於其他檔,要麻煩且操控性難一點,但操控性卻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體驗。也許有些情況可以使用其他檔位來拍攝比較方便快捷一點,但有些特定的拍攝場景其他檔還是無法撼動M檔的地位。例如下圖的夜景圖片,這就需要使員到底ISO、滿門、小光圈來進行拍攝。

光圈優先也許也可以拍攝,但如果想要得到由近到遠都清晰的話,那麼肯定會選擇小光圈模式,其次是夜景拍攝噪點是最大的問題,所以使用底ISO是我們的首選。但小光圈與低ISO都是降低亮度的設置,而且又是夜景拍攝,相當於就是三個降低亮度的硬性條件,所以就只好默默打開M檔手動15秒慢門起步了。


A檔VSM檔結果:根據情況而定,如果是晴空萬里的情況,A檔自然要比M檔方便許多,手動設置一次ISO至,就只需一心一意查看到光圈值即可,沒有頻繁的操作,盡情等待拍攝時機按下快門即可。而M檔更適合拍攝環境惡虐的場景,耐心調整合理參數得到不同類型效果。

其實在街拍的時候,我使用的AUTO(自動)檔比較多。個人覺得,沒有完美的檔位,只有在對應的場景使用對應的檔位更為穩妥,達到我們能成功的拍攝出片子的目的,這就是好檔位,這就最方便的檔位。

由於經常街拍,而街拍又是一個瞬息萬變的題材。很多時候根本沒有給你調整相機參數的時間,稍縱即逝,沒有拍下來,那麼就很難再次等到同樣的情況了。也許你會想,為何不將相機參數設置好,然後一直舉起相機等待拍攝?恩,這個應該是街拍美女,主體只有美女一個,不是個人喜好的題材。

拍攝速度的題材時,那麼想要快速且方便,S檔是個不錯的選擇。

拍攝光影、環境複雜的場景,M檔速度切換起來。

人像拍攝,大光圈優先考慮。

打字不易,創作不易,歡迎點贊、轉發。歡迎點擊頭像關注我,學習更多攝影前後期技巧與方法,感謝支持!


顏攝3


一直以來都堅持用M檔,就算我教女兒玩攝影,也要求她用M檔,原因無它,A檔(光圈優先),存在著很大缺點:

1、在環境光線不足,安全快門速度過低,如果在最大光圈都不能提供一個安全快門速度的,你又沒有打開自動ISO的情況下,結果就是拍虛、如果你手動調整ISO,拍攝速度一樣跟不上,但你設置為自動ISO就悲劇了,因為相機不能判斷你的安全快門速度是多少,結果ISO動不動就設定得很高。

2、使用A檔還涉及曝光補償功能的設置和使用,這個對於初學者來說是一個門檻。

3、習慣使用A檔的人,其實是因為相機的光圈、快門和ISO參數不是使用單獨的拔輪設置,這就導致設置光圈和快門參數很麻煩(部分相機要按功能鍵切換),如果是三拔輪設置,使用M檔的拍攝速度一點都不慢(當然你要有一點的光圈、快門參數組合基礎)

4、A檔基本很難進行藝術攝影,弱光、逆光拍攝基本很難實現,更莫談在現在的數碼相機寬容度越來越高的情況下,攝影師為了確保安全快門,無法使用欠曝拍攝再後期拉亮,這種常用攝影方式了。


行攝清遠


在攝影圈好像有一個鄙視鏈,很多用M檔的攝影師會莫名瞧不起用A檔的攝影師或者攝影愛好者。但是我覺得

相機的檔位和功能都是為拍攝出的結果服務的,只要能有好作品,當然哪個更方便、更順手就用哪個。

我就說說我自己怎麼用的吧

自然光線下拍攝,我通常使用A檔(光圈優先)

在戶外拍照的時候,我們通常會選擇天氣較好或者雖然沒有大太陽但光照充足的天氣去拍照。在光照充足的情況下,我想追求的效果就是背景虛化。那麼這時使用A檔,我把iso固定在100,然後調整光圈即可,系統會自動給我計算出一個快門時長,我只需要檢查一下這個快門是否低於我的安全快門就行,如果低於安全快門再去調整光圈或者iso就可以了,非常省時省力。

棚拍使用M檔

使用M檔需要調節三個內容,光圈、快門速度、iso。通常在棚拍環境下,光照都是人為控制的,很多時候都是恆定不變的,這個時候使用M檔,將整個曝光鎖定在一個穩定的點上,就不會因為相機自動測光計算出不一樣的結果。


用哪個檔位是每個攝影師不同的習慣。但千萬不要用所謂的用哪個檔位才專業來限制自己,畢竟拍出好的照片才是我們的目的。


人像攝影精選


既然相機給了檔位就必然有用處,不必糾結什麼檔才是專業.

A檔是要根據影調配合平均測光和曝光補償使用的,但是要注意弱光環境下安全快門速度。適合大部分拍攝場景。

S檔同樣要配合平均測光和曝光補償使用,因為這時候快門速度作為先決條件,所以ISO最好用自動來配合!適合拍動態場景。

M檔,一般和點測光一起用,並且要時刻留意著測光標尺,測光對焦鎖焦構圖拍攝一氣呵成,大白天閒著沒事可以玩玩!視頻拍攝會經常用到!

P檔一些機還有auto檔,其實很有用,單位拍領導開會調研什麼的,用它,原因很簡單,一般不會有什麼差錯,拍不好也是相機的事!

相機用什麼檔位是根據使用的情況而定! 曝光準不準確是根據影調而定!上不上朋友圈自己絕定!獲獎不獲獎根據評委而定!


GUN53154443930


你用單反相機是A檔還是M檔?哪個更方便?

你用單反相機是A檔還是M檔,哪個更方便,這個問題本身就有些問題,不是哪個檔位方便的問題,而是哪個檔位適合的問題。

單反檔位本身有高低之分別麼?木有!

如果單純從調節相機參數來拍攝的角度說,A檔方便,M檔不方便。

如果從適合拍攝的場景角度來說,哪個適合哪個方便。

所以,適合的檔位就是最方便的。

我一般的拍攝A檔居多,方便,實用,快捷。

如果棚拍,我一般用M檔,能方便的表現我的想法與創意。如果外拍中場景中光線複雜,光比大,A檔拍不出我要的效果,那我就改成M檔。

用哪個檔位不重要,拍出好片,拍出我想要的片才重要。用碗吃飯還是用盤子吃飯不重要,重要的是吃飽吃好,就是介麼個道理。

專注於攝影及攝影后期教學二十餘年 簡單清晰 講透原理 突出可操作性 !

已發佈大量系列教程 軟件 素材 濾鏡 插件等粉絲福利!關注即免費贈送!


紫楓攝影后期教學


M檔可以認為是全手動檔,相機的光圈,快門,iso等參數全部手動設置。A檔(光圈優先)可以認為是半自動檔,相機的光圈參數由手動設置,快門和iso 等參數由相機自動設置。

使用M 檔,拍攝者需要準確判斷光線條件,並根據光線條件和拍攝需要調整參數組合,滿足拍攝目的。隨著光線的變化,拍攝者需要隨時調整參數。

使用A 檔,拍攝者只需要根據拍攝需要手動設置光圈參數,其他參數由相機根據光線條件自動匹配。拍攝者只需要根據拍攝的需要手動調整光圈這一個參數,無論光線怎麼變化,其他參數都由相機自動調整匹配。

從使用方便的角度而言,毫無疑問是A 檔勝出。拍攝者只需要根據拍攝的需要,若需要淺景深,則將光圈開大,若需深景深,則將光圈縮小就可以了,其他參數不需要拍攝者操心,交給相機處理就ok了,簡單快捷,使拍攝者將注意力集中在拍攝目的上,而不被各種參數的調整而分心。尤其是拍攝新聞人文等題材,光線條件經常變化,各種場景瞬息萬變,使用A 檔能快速抓拍,而不需要先去調整參數致使抓拍不到或者抓拍失敗。在非常特殊的光線情況下或者拍攝者有特殊要求,使用M 檔也有其優勢。

使用A檔,能滿足大部分拍攝的需要。據我觀察,使用A檔拍攝的攝影玩家居多,對速度有特殊要求的拍攝者也使用S 檔(速度優先),也有部分拍攝者使用M 檔和其他檔位拍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