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的最好狀態:你很優秀,而我恰好和你一樣。


婚姻的最好狀態:你很優秀,而我恰好和你一樣。


先給大家講個故事,這是我為什麼選這個話題的重要原因。

前幾天和朋友出去吃飯,店裡人不多,只要稍微大聲講話,就能全店迴響。

離我倆不遠的地方突然傳來某位女生的吵鬧聲,她在打電話。不是有意偷聽,卻沒辦法屏蔽,因為她聲音實在太大了。


婚姻的最好狀態:你很優秀,而我恰好和你一樣。


她對電話裡的人發飆了:你想讓我等到什麼時候,等到我35歲?!

和你結婚,我們家裡人沒有什麼太大的要求,只說有房子就好了。

你們家沒條件買房,說要自己家的三間小房子。去年這時候就說裝修,到現在還沒好?

.....

整個店都安靜了,全是她一個人的聲音。

我和朋友始終沒有看到她,只埋頭默默吃飯,聲音時遠時近,她鬧騰了好久好久,終於掛了電話,憤然離去。





我和朋友感嘆:結婚,真不是一句話的事兒。

戀愛時沒料想到的事情一下子全冒出來了,實在令人頭大。

昨晚看公開課,臺灣大學某老師講《羅密歐與朱麗葉》,說起了現代人婚戀觀的問題。

印象最深的兩點:“婚姻中必須門當戶對嗎?”“結婚應該聽天由命還是遵循本心?”。


婚姻的最好狀態:你很優秀,而我恰好和你一樣。


他沒有給出答案,只是啟發大家思考這些問題。

於是,我打開知乎微博和微信,瀏覽了很多人的觀點。知乎上有個問題很有意思,就是:


婚姻的最好狀態:你很優秀,而我恰好和你一樣。


一個問題把以上兩個觀點都融入進去了,“知友們”的回答也五花八門。



總結起來就是:都會介意。女生光明正大地提出相應的物質要求,男生則是暗戳戳地介意對方物質條件。

關上手機,我同樣問了自己這個問題:我會在意對方的家境嗎?

深思熟慮了很久,終於找到了能夠說服自己的答案。

與家庭背景相比,我更在意的是與我度過後半生的那個人,是否能夠高瞻遠矚,是否自身能力強,是否目標遠大且勤懇踏實。





人是無法決定自己的出生環境的,就像你永遠無法選擇自己的父母是誰一樣。

但是能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現狀,讓未來變得與眾不同,成為下一代的“後臺”。或許那句,“窮不過三代”便是由此演化而來的吧。

別人輕而易舉就得到的,你也許要付出十倍或者百倍的努力才可以得到,你可能會憤憤不平自怨自艾。

可是換一個角度想想,年輕時不努力,那什麼時候才開始呢?

當然,並不是在酸“官二代”“富二代”。只是你所不知道的是,優秀的人永遠比你更刻苦,因為他們所承擔的是你永遠不知道也不能體會的。


婚姻的最好狀態:你很優秀,而我恰好和你一樣。


很有意思的一點是,現在早就不是那個女性只能依靠丈夫生活的年代了,居然還會有人幻想靠嫁個好丈夫來改變自己的命運。

拜託,你清醒一點好嗎?灰姑娘嫁給王子之前,人家可是正牌的大家閨秀,而不是真正“灰不溜秋”的僕人。

如果你想要改變自己的命運,自己有手有腳,為什麼不依靠自己呢?換句話說,憑什麼是你呢?就憑你窮,你醜還沒有文化?那人家又不是慈善機構,為什麼要收容你?





另一個很值得回味的是,現在都9102年了,整個中國社會給男性的壓力比女性大得多。有的人企圖娶一個有錢的配偶來改變境遇,通俗來講就是“吃軟飯”。

還是那個問題,憑什麼是你?就憑你家徒四壁,好逸惡勞,大字不識,髒話連篇?那人家又不是動物園,為什麼要接納你?

所以,要麼長相驚為天人,要麼腰纏萬貫,要麼腹有詩書,要麼能力出眾,要麼....你總得讓自己有價值才“有資格”去“挑”別人。


婚姻的最好狀態:你很優秀,而我恰好和你一樣。


門當戶對是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這個人是不是有價值,有能力,本身的光芒能夠讓人忽略掉其他因素。

當然,這些是在你擁有個絕對忠貞,三觀一致,願陪你顛沛流離的伴侶的前提之下。

婚姻不是兒戲,是兩個家庭,兩個家族的“聯誼”,通情達理、慎重仔細才不會最終一地雞毛、互相嫌棄。

//////////

本期撰稿人 | 圖文排版:波西米亞大長腿

審稿 | 銀河少女秦小天、甄妮豆豆

Summer、木子皿山火

備註 | 素材整理自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