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讀懂全國高考背後的量化大數據:你其實很優秀!

前言:

一文讀懂全國高考背後的量化大數據:你其實很優秀!

不同省份的高考難度,一直是一個撕扯嚴重的問題。當然了,每個地方的人,都會覺得自己是比較難的那一個。因為其實不管在哪裡,高考都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但是周圍的人講什麼地方考試難,大部分人都是以主觀體驗或者單一指標來講的,比如周圍學霸如何多,考試分數如何高,每天學習如何晚,主觀體驗,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就會出現撕逼許久,撕不出結論的情況。而本文,我們希望以若干個客觀指標的量化比對,來評價並排序中國各省的高考難度,看一看哪些省份高考是地獄模式,哪些省份高考是簡單模式,量化的指標,是客觀的,這樣的評價,是爭議更小的。

中國高考有一個好處,就是最終評價指標是一維且線性的,即同省份內每個人的高考的成績,是可以直接比對的,這樣,對“好”的評價,就變得很公平,而基本上,大學的排名,也很大程度上符合高考分數,“更好的大學”一般對應“更高的高考錄取分數”。清華北大優於985/211大學,985/211大學優於普通一本,一本優於普通二本三本。當然也有特殊情況,我們這邊討論普遍情況。

但高考錄取,本質上是一種“省內篩選”,是全國各個高校,以省(直轄市,自治區)為單位進行招收錄取的,高考的競爭,也是一種“省內競爭”,而各省之間的錄取難度是有所不同的。我們今天,就是希望能夠通過量化指標,比對各省高考的難度差異。

摘要(具體內容和過程會在下文第4章詳細論述):

一文讀懂全國高考背後的量化大數據:你其實很優秀!


各個省份之間高考難度是不同的,而各省高考的“競爭激烈程度”,其實是有可比量化指標的,通過這些指標可以橫向對比各省之間的高考競爭激烈程度。我們採取的指標是“錄取率”(或者說考取率),即“該省所有高考人數中,考上XXX(985/211/一本/清北)的比例”。

錄取率是一個相當可測可比的指標,和人口和錄取數量都有關,因為現行高考體制其實本質上是省內競爭,即不同的學校對不同的地區其實是有招生指標的,故若一個地區好學校錄取率低,則反映這個地區高考競爭激烈程度高。我們認為用錄取率來衡量高考激烈程度,是比用“高考人數”和“錄取人數”更優的。不管該地區好學校多寡,人口多寡,錄取率總是一個比較客觀可比的因素,我好學校少,但985整體錄取率(考取率)高也行啊,我人少,但是別的學校給我們名額也相對更少,也沒用,所以“錄取率”是更客觀可比的指標。

而這三個指標中,我們設定每個指標滿分都是100分,最低分是40-45分,而該指標處於全國平均水平時,我們給其打65分,故整個分數波動範圍是120-300分,全國平均水平應該是195分。

結果可以看到,得分最低的地區,只有145分,而得分最高的地區,有290分,不得不說是很大的差距。我們按照高考優勢程度,把全國不同省份分為6檔難度,高考最簡單的為第1檔,高考最難的為第6檔,按照不同難度,將全國不同地區高考分為優惠模式,普通模式,困難模式,噩夢模式和地獄模式。1-3檔(優惠模式,普通模式)是比全國平均值是容易的,4-6檔(困難模式,噩夢模式,地獄模式)是比全國平均程度難的。新疆的總體高考難度恰好和全國平均平齊。

第1檔地區(優惠模式)

北京,上海,天津

第2檔地區(優惠模式)

西藏,青海,寧夏,吉林,遼寧

第3檔地區(普通模式)

福建,海南,湖北,陝西,黑龍江,內蒙古,新疆

第4檔地區(困難模式)

重慶,浙江,湖南,江西,河北,江蘇,貴州,甘肅

第5檔地區(噩夢模式)

山東,四川,雲南,安徽,廣西,山西

第6檔地區(地獄模式)

廣東,河南

印象流的事情很多,我們就是希望用數據量化的方式,打破印象流,構築更量化客觀的評價體系。


一文讀懂全國高考背後的量化大數據:你其實很優秀!



一文讀懂全國高考背後的量化大數據:你其實很優秀!


1:首先我們得有個概念——高考是個什麼難度級別的考試

一文讀懂全國高考背後的量化大數據:你其實很優秀!

首先從全國總體來看,實際上,能考上大學的人,沒有很多人想象的那麼多。

中國每年出生人口在1500-2500萬。現在參加高考的人是2000年左右出生的,每年——

全國出生人口大約1900萬(100%),這其中,

全國參加高考的人大約是920萬人48%),

全國本科錄取人數309萬人16%),也就是說,不管你被什麼本科錄取了,就算是最普通的三本,也已經是6選1的突出人才了,

全國一本錄取人數114萬人6%),也就是說,不管能考上什麼樣的一本學校,都已經是16選1的精英了。這還是這幾年一本大規模擴範圍後的情況。即便一本高校範圍擴大了很多,錄取一本依然是一件只有6%概率的很難的事情。

全國211高校錄取人數46萬人2.4%),也就是說,全國同齡人中只有2.4%的人能考上上211高校,這些高校包括東北林業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延邊大學這樣的,很多人可能並沒有聽說過的學校,很多人可能並不覺得能考上個東北林業大學,延邊大學是件特別厲害的事情,但是,能考上這些學校的,已經是40選1的超級精英了。

全國985高校錄取人數15萬人0.8%),也就是說,考上985高校,實際上是戰勝了99%的同齡人的。如果你周圍有中國海洋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學校的同學,你可能覺得,他也就是個普通的同學,但是如果有人告訴你,某件事情,99%的人都會被淘汰,做不到,只有1%的人能做到,你可能又會覺得能做到這個事的人特別厲害,實際上,這兩件事是同一件事。能考上中國海洋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或其他任何一所985高校,就是擊敗99%的同齡人,精英中的超級精英。

全國清北錄取人數6600人0.03%),清華和北大,無疑是中國的TOP2高校。當然這6600人,主要是指通過高考和統一自主招生錄取的普通學生,實際上清北每年本科生招生還會多一些,比如有特殊榮譽的人(比如運動員),海外學生等。從高考渠道錄取的6600人來說的話,清華北大在同齡人中的錄取率,僅0.03%,萬里挑三,堪稱人中龍鳳。


一文讀懂全國高考背後的量化大數據:你其實很優秀!


總體來說,雖然你可以感覺你周圍很多985,211,甚至清華北大的朋友,但是這可能是倖存者偏差,高考這個考試可能比很多人想象的難得多。同齡人中能上本科的比例16%,一本的比例6%,211的比例2.4%,985的比例0.8%,清北的比例0.03%。

2:未來高考人數會變少嗎?——2035年以前至少不會

一文讀懂全國高考背後的量化大數據:你其實很優秀!

另一個問題,很多人可能會說,“中國出生人口不是變少了嗎?高考人數也應該變少了吧,未來高考應該不會這麼難了吧。”

答案是否定的,至少到2035年前,高考只會競爭越來越激烈。

一般人高考要到18歲,所以我們往前推18年來計算適齡人口數,以出生人口計算,2024年左右是高考適齡人口最少的一年,從2024年,到2034年,高考適齡人口都會持續增長,所謂出生人口出現下滑,是2018年的出生人口,那麼基本上來說,需要到2036年,這部分出生的人口,才會參與高考,至少2035年前,高考競爭都會變得越來越激烈。


一文讀懂全國高考背後的量化大數據:你其實很優秀!


而另一方面,儘管2015-2018年高考適齡人數是在減少的,但是高考人數其實是增加了的。這體現了高考參考比例的一個提高,一方面也反映出,中國教育這幾年其實是發展了,為更多人提供了參考機會。但不管怎麼說,高考的競爭烈度在2035年之前,都可預見的會越來越激烈。


一文讀懂全國高考背後的量化大數據:你其實很優秀!


3:全國各地高考人數差異巨大——有的省100萬考生,有的省只有2萬

一文讀懂全國高考背後的量化大數據:你其實很優秀!


一文讀懂全國高考背後的量化大數據:你其實很優秀!


各省高考人數是差異巨大的,以2018的數據來看,河南近100萬考生,廣東75萬,山東&四川&安徽也都是50萬+的級別,但西藏,青海,上海等地高考人數不足5萬。

高考人數是各地高考難度差異最大的基本盤,但是各地錄取人數也不是完全跟著人口走的,更重要的反映高考經濟激烈程度的指標是錄取率。我們更傾向於用錄取率指標來描述各地高考難度。有些地方人口雖然不多,但是錄取也不多(如海南),所以總體來說,還是用錄取率衡量,更符合實際情況一些。


一文讀懂全國高考背後的量化大數據:你其實很優秀!


4:客觀量化打分——各地高考難度評級

一文讀懂全國高考背後的量化大數據:你其實很優秀!

終於到重頭戲了,我們試圖用量化的方式,來客觀評價各地高考的難度。而因為中國高考的公平,線性可比等因素,我們評價各地“高考難度”

我們採取的方式是評估各地“高考競爭激烈程度”

“競爭激烈程度”,其實是有量化指標的。我們採取的指標是“錄取率”(或者說考取率),即“該省所有高考人數中,考上XXX(985/211/一本/清北)的比例”。

錄取率是一個相當可測可比的指標,和人口和錄取數量都有關,因為現行高考體制其實本質上是省內競爭,即不同的學校對不同的地區其實是有招生指標的,故若一個地區好學校錄取率低,則反映這個地區高考競爭激烈程度高。我們認為用錄取率來衡量高考激烈程度,是比用“高考人數”和“錄取人數”更優的。不管該地區好學校多寡,人口多寡,錄取率總是一個比較客觀可比的因素,我好學校少,但985整體錄取率(考取率)高也行啊,我人少,但是別的學校給我們名額也相對更少,也沒用,所以“錄取率”是更客觀可比的指標。

而為了減少偶然指標擾動,我們採取多維度“3+1”評估模式,3即“985錄取率”,“211錄取率”,“一本錄取率”三個錄取率來計算得分,加上一個“清華北大錄取率”進行額外評判(因為方差過大,這個指標不算得分),最後進行得分排名。

有些地方985錄取率高,但是一本錄取率低,有的地方211錄取率低,但是一本錄取率高,各地皆不一樣,所以我們採取三個指標的共同排名來評估各地高考競爭烈度,一定程度也能指導民辦高校的擴張方向——“向更需要高校的地方去擴張。”

而這三個指標中,我們設定每個指標滿分都是100分,最低分是40-45分,而該指標處於全國平均水平時,我們給其打65分,故整個分數波動範圍是120-300分,全國平均水平應該是195分。

結果可以看到,得分最低的地區,只有145分,而得分最高的地區,有290分,不得不說是很大的差距。我們按照高考優勢程度

,把全國不同省份分為6檔難度,高考最簡單的為第1檔,高考最難的為第6檔,按照不同難度,將全國不同地區高考分為優惠模式,普通模式,困難模式,噩夢模式和地獄模式。1-3檔(優惠模式,普通模式)是比全國平均值是容易的,4-6檔(困難模式,噩夢模式,地獄模式)是比全國平均程度難的。新疆的總體高考難度恰好和全國平均平齊。

第1檔地區(優惠模式)

北京,上海,天津

第2檔地區(優惠模式)

西藏,青海,寧夏,吉林,遼寧

第3檔地區(普通模式)

福建,海南,湖北,陝西,黑龍江,內蒙古,新疆

第4檔地區(困難模式)

重慶,浙江,湖南,江西,河北,江蘇,貴州,甘肅

第5檔地區(噩夢模式)

山東,四川,雲南,安徽,廣西,山西

第6檔地區(地獄模式)

廣東,河南

這個結果是用各省三項錄取率總體加分得到的,可以說是量化且客觀程度較高的評分。

北京,上海,天津雄踞前三,這個意料之中,但這並非直轄市的問題,同樣作為直轄市的重慶只排在第16,西藏,青海,寧夏,

緊隨京津滬其後,都是高考比較友好的地區,也算是印象中的事情,而吉林,遼寧高考也很友好,這個之前印象不深。

河南位列倒數第一,堪稱全國高考最不友好的地區,這個也是印象中的事情。但是廣東排倒數第二,讓人有點驚訝,確實,廣東人口眾多,高考人數也眾多,但是本地高校並不算突出,錄取程度也較低,是全國最需要補足的地區之一。難得的是,廣東這麼多年,一直是處於地獄模式的高考,但是卻沒有人經常提。

此外,山東雖然人也很多,高考雖然也很不友好,但是比河南廣東還是稍微友好一些。

從錄取率上來說,江蘇湖北,這兩個傳統印象中的“高考熔爐”,其實沒有那麼難,也就是處於普通模式,或者困難模式。

印象流的事情很多,我們就是希望用數據量化的方式,打破印象流,構築更量化客觀的評價體系。


一文讀懂全國高考背後的量化大數據:你其實很優秀!



一文讀懂全國高考背後的量化大數據:你其實很優秀!



接下來,我們來分析一下各省具體的錄取率和打分數據

全國各省985高校錄取率

985錄取率:指該省所有高考考生中,被985高校錄取的人數比例。

從985錄取率來看,全國平均大約是1.62%(這個是所有高考考生為分母,而不是所有高考適齡人口做分母)。

新疆,湖南大致是處於全國平均水平的,評65分,天津5.9%,上海5.3%,北京4.3%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吉林,青海也都在3%以上。

而985率最低的地區,是安徽,河南等地,大約在1.1%左右。


一文讀懂全國高考背後的量化大數據:你其實很優秀!


一文讀懂全國高考背後的量化大數據:你其實很優秀!


全國各省211高校錄取率

211錄取率:指該省所有高考考生中,被211高校錄取的人數比例。

從211錄取率來看,全國平均大約是5.01%(這個是所有高考考生為分母,而不是所有高考適齡人口做分母)。

北京14.0%,上海13.58%依然是遙遙領先,而天津不是第三,第三的是西藏,西藏的211錄取率超高(和其高考考生本身只有2萬多有關),但是其實西藏的985錄取率並不那麼高。天津,青海,吉林,寧夏等地區依然是非常友好,錄取率較高。

江蘇,貴州,湖北等地,211錄取率接近全國平均水平,評65分。

而廣東位列這個榜單倒數第一,甘肅安徽分別列倒數二三位,廣東作為全國數一數二的人口大省,教育資源實在談不上優秀,急需補足。


一文讀懂全國高考背後的量化大數據:你其實很優秀!


一文讀懂全國高考背後的量化大數據:你其實很優秀!


全國各省一本高校錄取率

一本錄取率:指該省所有高考考生中,被一本高校錄取的人數比例。

從一本錄取率來看,全國平均大約是12.43%(這個是所有高考考生為分母,而不是所有高考適齡人口做分母)。

北京一本錄取率30.5%,繼續雄居全國第一,而且顯著高於天津的24.1%和上海的21.8%。但是京津滬還是無懸念位列前三。西藏一本率缺失,沒有有效數據,我們採取西藏211錄取率的得分來代替。其後寧夏,福建,海南,遼寧等地都是一本錄取率比較高的地區。

吉林,新疆一本率接近全國平均水平,評65分。吉林在一本率上,並非特別突出。

而一本率排行倒數的,包括河南,廣西,山西,江西等,都是一本錄取率較低的地區,這也比較符合一般印象。


一文讀懂全國高考背後的量化大數據:你其實很優秀!


一文讀懂全國高考背後的量化大數據:你其實很優秀!


最後說一個指標:清北錄取率

清北錄取率:指該省所有高考考生中,被清華北大錄取的人數比例。這個數主要包括高考渠道(包括自招加分)進入清華北大的人數,還有一些特殊入學方式(比如推薦,運動員,外國人)等方式沒有計入內,所以比總清華北大入學人數應該會少一點。清北錄取率這個各省市方差過大,對比起來相對比較困難,我們不計入總分,但我們也列出數據權做參考。清北錄取率這個單位不是百分之%,而是千分之‰。

北京的清北錄取率9.1‰,而云南的清北錄取率近0.34‰,相差二十幾倍,有點方差過大,這和清華北大本身在北京當然也有一定關係。上海4.31‰,天津2.79‰,京津滬依然是雄踞前三,而且和其他省市差距相當之大。其他清北錄取率較高的地區包括遼寧,浙江,吉林,青海等。

值得一提的是,海南,西藏的清北錄取率其實並不算高。這和一般的印象不一樣,傳說中,西藏都是“輕輕鬆鬆上清北”,但數據顯示並不算,西藏的清北錄取率是低於浙江,吉林這些地區的,甚至低於江蘇這個傳統的“高考熔爐”。

清北錄取率倒數前三是雲南,貴州,廣東,廣東依然是排在非常後面的位置。

還有一個數據是清北錄取人數,但是光看人數意義不是非常大,畢竟每個省的考生數量差距非常大。比如浙江清北錄取350人,四川327人,看起來數量差不多,但是考生基礎差距是很大的,四川62萬考生,浙江僅30萬考生,在四川上清華北大其實是要更難的一件事情。


一文讀懂全國高考背後的量化大數據:你其實很優秀!


一文讀懂全國高考背後的量化大數據:你其實很優秀!



5:上海能上到高中的人只有一半?——這是全國各地的普遍情況

一文讀懂全國高考背後的量化大數據:你其實很優秀!

很多人常說到一個問題:上海雖然高考容易,但是前面太難了,在上海,只有一半人能上到普通高中,另外一半人連高中都上不了。所以上海高考相對簡單,因為人之前都被篩掉了。

這句話描述的事實是真的,但是其表達的意思是不對的。

上海確實只有一半人能上到高中,但是全國範圍內其他省市也都是這樣的。我們取了2014年初中的畢業生,比對2017年高中的畢業生,來算2014年的高中入學率。得到一個結果是:全國平均高中入學率也只有54.88%,上海高中入學率55.67%,還略高於全國平均。

高中入學率,一方面代表戶口的限制,競爭的激烈程度,另一方面也反映中學建設的發展程度,西藏,雲南,廣西等地高中入學率顯著低於平均,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當地中學建設本來也有些缺失,導致高中升學率較低。


一文讀懂全國高考背後的量化大數據:你其實很優秀!


一文讀懂全國高考背後的量化大數據:你其實很優秀!


“只有一半人能升入高中”是全國普遍的現象,不是上海獨特的現象。

所以我們有一個結論,高考本質上是一種省內競爭,現在階段參與高考的情況來看,上海北京天津,從各項錄取率上來看,確實比其他省有著顯著的優勢。

現在上海北京還有明顯的高考優勢,一定程度上是因為現在上海北京參與高考的人口還不多,但這不是靜態的,而是動態的,上海北京面臨的是另一個問題:外來人口的急劇湧入,使得新生人口顯著增加,上海和北京的小學和中學生,正在急劇增長。但這一部分帶來的競爭,剛剛體現在幼升小和小升初,還沒來得及體現在高考,甚至還沒來得及反映在中考。

2000年,上海出生人口8.5萬人,2016年上海出生人口22萬人,2000年北京出生人口8萬人,2016年北京出生人口也是20萬人。我們要知道,現在參加高考的人,是2000年左右出生的人,是在一個很低的低位,而未來十幾年間,上海北京高考適齡人口數,會急劇的增長,會翻倍,所以未來5-10年,上海北京高考的人數,很可能也不是現在的5,6萬人,會達到10萬,甚至15萬這個數量級,那個時候,高考各項錄取率也很可能會隨之而下降。但不管怎麼說,近十幾年以及未來兩年,在上海北京天津參加高考,是有著實實在在的錄取優勢的。


一文讀懂全國高考背後的量化大數據:你其實很優秀!


一文讀懂全國高考背後的量化大數據:你其實很優秀!


一文讀懂全國高考背後的量化大數據:你其實很優秀!


一文讀懂全國高考背後的量化大數據:你其實很優秀!



6:部分省市點評——和想象中可能不太一樣

一文讀懂全國高考背後的量化大數據:你其實很優秀!

對於“各省市高考”,可能會有一些刻板印象,比如:西藏上清北很容易,廣東高考好像不是很難,這些印象有些時候是不對的。接下來就是我們用以上數據獲得的結論做總結的時候了。

由於高考是“省內競爭”,高校錄取名額是給到省的,我們就來總結下,各省的高考難度,到底是一個怎樣的真實面貌。在總結段,我們決定和上文不一樣,從後往前排,先講高考難度最大的省份。

河南省:地獄模式,地區高考難度排名:1。“你以為河南高考是全國最難的嗎?”是的,河南是一個符合其印象的地區,他的高考真的是全國最難。一本,985,211,清北錄取率,都是全國相當靠後的位置。由於河南人口眾多,本地知名高校也實在有限,河南高考難這個問題可能短時間內,看不到什麼解決的跡象。

廣東省:地獄模式,地區高考難度排名:2。數據下看來,廣東是唯二地獄難度的地區,各項錄取率是真的低,這其實也很好理解,廣東人多,76萬考生僅次於河南,而其實好學校錄取數量也很低,別說什麼廣東人愛做生意,不愛考試什麼的,人家福建也是這個文化,也沒有廣東這種地獄模式。但是卻很少聽廣東人民說過這件事情,這一點上來說,廣東人民真是好樣的。但是廣東的學校,確實是需要加強了,教育資源和建設,需要多關注一下廣東了,廣東人民真的是雖然苦,但是不說。

山西省:噩夢模式,地區高考難度排名:3。“請列舉5所山西的高校”,可能會問懵很多人,山西可是30多萬考生的一個地區,本地教育資源也堪稱在全國排名靠後,其高考難度其實是很大的。但是鑑於山西在全國範圍內存在感都比較弱,也是那種“苦,但是說了沒人聽”的情況。

廣西自治區:噩夢模式,地區高考難度排名:4。和山西同樣的情況,廣西自治區內更是缺乏知名高校。而廣西更是40萬考生,高考難度其實是非常大的。但廣西也是因為本身存在感薄弱,導致有苦說不出。

安徽省:噩夢模式,地區高考難度排名:5。安徽985錄取率全國倒數第一,211錄取率也排名靠後,一本錄取率相對還能緩和點。在安徽高考也是件艱辛的事情,不過安徽至少出了個毛坦廠中學,讓人至少“有苦能說得出”,大家至少知道安徽高考挺苦的。總而言之,在安徽高考也是真的不容易的一件事。

雲南省:噩夢模式,地區高考難度排名:6。雲南,和廣西和山西一個問題,存在感弱,也是30萬考生,本地沒有太多知名高校,關注度也不高。各項錄取率挺低的(比山西和廣西還是稍微好點)。請多關注關注雲南學子,上個大學不容易的。

四川省:噩夢模式,地區高考難度排名:7。四川考生62萬,除了河南廣東,四川排第三。這也好理解,四川畢竟本身人口這麼多。在四川高考並不是容易的事情,不過好在四川本地還有川大,西財等好的高校,整體錄取人數也還過得去。四川人比較豁達樂觀,經常見到的四川人都是樂呵呵的,所以“四川高考苦”這個事,沒有造成廣泛的印象。但是總而言之,從錄取率綜合量化評判,四川高考是挺苦的。

山東省:噩夢模式,地區高考難度排名:8。

作為中國儒家文化的起源,山東人對於“考試”的熱愛程度,可以說是全國數一數二了,考生人數60萬也挺多的,競爭不可謂不激烈。以至於出現“我高考不容易,先上個曲阜師範學院,以後考研出去吧”這樣的景象,這也是山東人民高考不易的一個體現。不過山東高考比較不友好,是個全國範圍內有印象的事情,他也就是符合印象吧。比起像廣西,四川這種高考更苦,但是還沒啥人知道的地方,山東人民至少有人心疼。

甘肅省:困難模式,地區高考難度排名:9。甘肅27萬考生,不算多,其985,211,清北這些高校錄取比例在全國排名其實挺靠後的,但是好在其一本錄取率還可以,使得其高考難度總體而言,在全國範圍內還過的去。

貴州省:困難模式,地區高考難度排名:10。貴州是全國存在感最稀薄的省份。但是其實貴州有44萬高考考生,本省也沒有什麼知名大學,其實高考政策是挺不友好的,985錄取率很低,但是令人意外的是,貴州211和一本的錄取率還尚可,這裡可能是有一些政策名額支持的,使得其沒有變成廣西,雲南那樣的噩夢模式。但總體來說,貴州的高考,肯定談不上友好。

江蘇省:困難模式,地區高考難度排名:11。其實這個排名,沒有體現江蘇高考最變態的地方。因為這個排名,只有錄取率,只是一個相對競爭難度評價體系,沒有反映考試內容。而江蘇高考最變態的地方,就是他的高考並不標準化,天天改革,一會3+X,一會3+2,一會又搞成3+1+2什麼的,一會要學物理,一會又不學物理了。導致江蘇高考的制度,是一個謎一樣的存在。這無疑加重了很多學子的心理負擔。總體而言,江蘇高考論考試內容難度,那在全國也是數一數二,論考試令人的迷惑程度,那江蘇排第二沒人敢稱第一。但是鑑於省內還是有很多不錯的高校,南大,東大,南航,南理工,南師,中國藥科,河海,南農這些,所以整體錄取率上還算不錯,所以江蘇整體高考競爭激烈程度也就排在全國10左右的位置。

河北省:困難模式,地區高考難度排名:12。河北省因為出了衡水中學這樣全國出名的雞血中學,加之其省內知名高校不是很多,會讓人認為河北高考難度很大。但是實際上,錄取率數據上顯示,河北高考其實沒有很多人想象的那麼難,河北雖然985,211錄取率不算高,但是其一本錄取率還挺高的,這可能也和河北人民考試能力比較強有一定關係。

江西省:困難模式,地區高考難度排名:13。江西總體來說,985,211錄取率還尚可,一本錄取率稍低,考生人數30來萬,本省有一些類似於南昌大學,江西財經大學這樣的還不錯的學校。總體來說,江西也算中規中矩的一個地區,高考難度中等偏難。

湖南省:困難模式,地區高考難度排名:14。湖南因為其好的中學非常多,加之湖南民風本身也比較彪悍,導致湖南高考在全國有比較強的存在感。但是錄取率也不算高,整體來說中規中矩,中學階段競爭是比較激烈,本身比較好的高校比湖北少很多。所以湖南整體高考呈現的是中等偏難的態勢。

浙江省:困難模式,地區高考難度排名:15。浙江有一點畸形,很多人說“浙江只有浙大一所好大學”,雖然有點偏激,但是也反映了一定問題,就是浙江各種985,211錄取率,都和浙大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所以總體來說,浙江的985,211,清北錄取率,在全國都算拿的出手的排名(尤其是清北錄取率,浙江清北錄取率全國排名前五),但是有點畸形,浙大在裡面佔據了過於重的權重。

重慶市:困難模式,地區高考難度排名:16。北京,上海,天津,另外三個直轄市,都體現出了非常強的高考優勢,唯獨重慶沒有。重慶的高考整體錄取率,其實也就中規中矩,是一個貼近全國平均水平的地方。

新疆自治區:普通模式,地區高考難度排名:17。新疆雖然很很大,但是人口其實不是很多,考生20來萬在全國算是比較少的省份。總體來說,新疆是最體現“中規中矩”四個字的地區,每一項錄取率,都在全國是處於中游位置。並沒有像很多人想象中的那樣“在新疆考試會不會很容易”,總體來說和重慶差不多的水準。

內蒙古自治區:普通模式,地區高考難度排名:18。內蒙也是中規中矩的地區,高考的人數也是20來萬,和新疆差不多,錄取率也和新疆差不多,都是全國中游水平。

黑龍江省:普通模式,地區高考難度排名:19。黑龍江是東三省中唯一競爭相對激烈的省,高考友好程度屬於全國中等偏上的水平,各項錄取率中規中矩。但是由於吉林和遼寧的存在,反而顯得黑龍江競爭有點激烈了。其20萬的高考人數,比吉林和遼寧多一些。未來可預見的,東三省的高考人數可能會越來越少,其高考友好程度可能還會提升。

陝西省:普通模式,地區高考難度排名:20。陝西是一個高考比較友好的地方,32萬考生人數還行不算多,本省優秀的高校也比較多,比如西安交大,西工大,西北農林,西安電子科技大,陝西師範大學等,各項錄取率都還不錯,教育氛圍濃厚,高校多,錄取率還比較友好。

湖北省:普通模式,地區高考難度排名:21。其實湖北省是和陝西省比較像的一個地方,37萬考生不算特別多,本省好學校很多,武大,華科,武漢理工,中南財經政法,地大,華中師範,好的大學非常多,教育氛圍也很濃厚。但是可能是因為黃岡密卷名聲在外,給很多其他省份的人造成了心理陰影,會以為湖北的高考非常難。其實湖北省的高考,從錄取率各方面來說,在全國範圍也是比較友好的。

海南省:普通模式,地區高考難度排名:22。海南高考確實是挺友好的,高考考生少,一本率較高,985,211錄取率也比較高,也有人因此移民去海南考試。但是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一件事情,而且海南各種錄取率,可能也沒有很多人想象中的那麼高。海南6萬高考考生,清北也只招50人,各項錄取率相比同樣人口基數的北京上海,那還是少的多了。總體而言,海南是高考比較友好的,但是也沒有那麼友好。

福建省:普通模式,地區高考難度排名:23。同樣是生意文化突出,福建高考可比廣東友好多了,20萬的考生數量,只有廣東的四分之一。本身也不乏優秀的高校。一本錄取率較高,985,211錄取率也尚可,清北錄取率也排名較前,福建總體來說是一個高考比較友好的地區。

遼寧省:優惠模式,地區高考難度排名:24。從遼寧開始,就進入“優惠模式”了,即這個地區的高考,比別的地方是有顯著優勢的。得益於人口的流出,東三省的高考考生都不是很多,遼寧高考考生僅18萬,本身還有很多優秀高校,如大連理工,東北大學,海事大學,遼寧大學等。遼寧已經是一個體現出明顯高考優勢的地區了。

吉林省:優惠模式,地區高考難度排名:25。吉林高考人口更少,只有15萬人,而各種高考錄取在吉林省的名額卻不少,使得吉林高考變得非常友好。各種錄取率都位居全國前列。不過吉林有個和浙江相似的問題,就是吉林大學在省內佔的權重太大了。

寧夏自治區:優惠模式,地區高考難度排名:26。寧夏只有7萬高考考生,在985,211,一本錄取率上都非常高,堪稱高考easy模式,寧夏也因此變成了高考移民的熱門地區,很多人移民到寧夏進行高考,確實很有優勢。

青海省:優惠模式,地區高考難度排名:27。青海省只有4萬高考考生,僅次於西藏,高考考生人數全國倒數第二。各項錄取率都高居全國前列,堪稱優惠模式下地區典範。可以說是高考非常友好的地區了,但是奇怪的是,不知道為什麼好像去寧夏高考移民的人更多,去青海的少一點。

西藏自治區:優惠模式,地區高考難度排名:28。西藏最重要的特點是,高考人數全國倒數第一,是人數最少的地方,也相對是競爭最不激烈的地方。西藏的考試是有一定優勢,總體比較友好,211錄取率很高(一本錄取率缺失,本文用211錄取率得分替代),但是西藏985錄取率並不高,清北僅在西藏招20-30個人。所以雖然西藏高考還挺友好的,但是並沒有友好到“隨隨便便上清華北大”這個程度。

天津市:優惠模式,地區高考難度排名:29。京津滬分列高考友好程度三甲,是全國高考最舒適的地區。從目前的985,211一本,清北錄取率來說,天津的優勢還拼不過北京和上海,屈居第三。但天津好處在於人口流入沒有北京上海那麼誇張,現在5.5萬考生,可能10年後也就是6-7萬考生,而北京上海現在也是5,6萬的考生,10年後預計大概率是10萬+考生,可能若干年後,天津就會超越上海,北京,成為全國高考友好程度排第一,高考最舒適的地區,這很有可能。天津也是個高考移民熱門城市。

上海市:優惠模式,地區高考難度排名:30。京津滬分列高考友好程度三甲,是全國高考最舒適的地區。上海985,211大學數量眾多,卻僅有5萬考生。985,211,一本錄取率,都是雄踞全國前列,而且優勢非常明顯。有人說“上海高考容易,但是小升初,中考難,只有一半上海人能上高中”,這話倒是沒錯,是隻有一半上海適齡人能上高中,但是全國也就一半人能上高中,上海這一點上沒有比全國難。上海小升初確實很變態,但是這是因為2000年以來,上海出生人口急劇增長,反映在了小升初。現在其實還沒反映到高考,所以未來2-3年,上海的高考環境,還是會可預見的友好。 但是10年後就不好說了,現在上海5萬考生,根據出生人口的走向來看,10年後預計會到10萬以上。適齡人口的增多,是上海考生需要面臨的最主要的問題,同樣的錄取名額下,5萬人的考試和15萬人的考試,絕對不是同一種感覺。

北京市:優惠模式,地區高考難度排名:31。

全北京就6.3萬的考生,但是一本,985,211高校數量雄踞全國前列,光西北三環四環那一篇10KM*10KM的地兒,就能數出7,8個985大學。清華北大錄取率,更是誇張,6萬北京考生中,清北就錄取了500多個學生,而75萬廣東考生中,清北只錄取不到300人,這差距令人咂舌。未來2-3年,北京的高考優勢,友好程度,也是顯而易見,全國第一。但是北京和上海面臨同樣的問題,即人口大量湧入,2000年以來,出生人口大量增加,現在還是6萬人,10年後,估計就翻上10萬人。但是現在這個環境下,外地人想在北京定居,並讓孩子參加北京高考,變得越來越難了……

注:本文作者吳勁草系國內民辦教育及政策諮詢專家,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民辦教育政策,教育資本化,民辦教育發展理論等,曾多次受邀相關政策部門,進行政策建議和研討

特別聲明:本公眾號的觀點、分析及預測僅代表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任何機構立場,也不構成對閱讀者的投資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