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被认为是“金饭碗”的四大职业,如今却无人问津,不愿去

80年代是一个重要的年代,它让80后的人们记忆犹新,虽然物质匮乏,但很多事情和事物却成为了永恒的经典。在那个时代,电视还是黑白的;引以为傲的交通工具还是自行车;做新衣服常去的是裁缝店,而不是如今有名的大型商超;当然,我们玩的也不是手机,而是实实在在的“游戏”,比如捉泥鳅,比赛叠纸飞机,滚铁环,斗鸡(在很多地方,这种游戏也叫“撞拐子”。游戏规则是一脚独立,另一脚用手扳成三角状,膝盖朝外,用膝盖去攻击对方,若对方双脚落地,则赢得战斗。)但那时的我们,是真的很开心。

80年代被认为是“金饭碗”的四大职业,如今却无人问津,不愿去

在怀念儿时的记忆的同时,现在想想那个时候被称之为“金饭碗”的四大职业,如今却完全变了模样,就连这四种职业的社会地位也完全面目全非,不禁内心有些许惆怅。但不得不说,这是社会高速发展之后的必然结果,改被淘汰的始终不会存留。

第一个被称之为“金饭碗”的职业是供销社售货员。

80后的小伙伴都见过一分两分的人民币吧,其实那个时候钱是不怎么重要的,更加重要的是粮票。正所谓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就饿得慌。要得到粮食那必须得用粮票去换,就算是有钱,那也不一定能买到的。而且那个时候的粮油米面都是整体规划后,再按照计划发放。所以,要想吃肉,还得努力的攒肉票。

而掌管这些稀缺物资的人就叫供销社售货员,能在这个职位上班的人,说话底气都要足很多,而且经常是斜着眼睛看人。那种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实在是一般人模仿不来的。当然,如果家中有一个人是在供销社上班的,那种优越感更是与生俱来的。而且只要进了供销社,生活就有了保障,被称之为金饭碗,一点也不过,这是农村大多数人羡慕而向往的职业。

80年代被认为是“金饭碗”的四大职业,如今却无人问津,不愿去

但发展到如今,经过改革开放的春风洗礼之后,售货员已经变成了很普通的一个职位。不仅销售压力大,经常被老板训斥,还不得不“笑口常开”,因为消费者就是衣食父母,服务态度高于一切。同样是售货员,这对比之下,真叫天壤之别。每经过一个商店门口,你就会听到:“帅哥,美女些进来瞧一瞧,全场两折起……”

第二个被称之为“金饭碗”的职业是司机。

在80年代,谁家要是能拥有一辆桑塔纳,那绝对是富豪。一般家庭就算是有一辆自行车,那都是很自豪的,至少来说,衣食无忧是达到了。 而在80年代,能成为一名司机,社会地位是很高的,因为这已经属于是技术工种,无论是货车司机,还是客车司机,都是被称之为“老师”级别的人物。

80年代被认为是“金饭碗”的四大职业,如今却无人问津,不愿去

在1980年的时候,全国民用汽车拥有量仅178万辆,客运汽车占比五分之一,试想一下,这可是全国才有的车辆数。如果你是一位会开车的司机大叔,那待遇得有多高,可想而知了。因为稀缺,所以收入也很高,基本上是一般单位职工收入的两倍,甚至更多。

最难能可贵的是,在那个年代,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司机,是很困难的。得着一个老师傅手把手的教,往往一学就是好几年,所以那个时候的司机,个个都是技术一流,因为老师傅都是很厉害的,他们知道自己手里握的不是方向盘,而是掌握人生命运的舵,必须要对得起这个称谓和荣耀。

80年代被认为是“金饭碗”的四大职业,如今却无人问津,不愿去

如今,还有几个人愿意去做货车司机呢?不但累,还要时时刻刻提防“油耗子”,不堪其扰。或者是站在车门前,戴着一双白手套,恭恭敬敬的说:“欢迎乘坐神马专车”……

第三个被称之为“金饭碗”的职业是播音员。

在电视都很少的年代里,收音机是使用很广泛的。能成为在收音机里面说话的人,那是很了不起的。这是有知识的体现,更是社会地位的强有力后盾。因为这是脑力劳动,自古以来人们都认为用脑袋想办法挣钱的人就是比纯体力干活的要体面,而且地位更高。

如果是司机大叔被称之为“老师”的话,那播音员直接就可以叫“专家”了。这是一个社会阶层的划分,而且能做播音员的人,能够接触到的人也更多,都是一些有魅力的人在一起,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上班挣钱了,而是对于理想的追求。

80年代被认为是“金饭碗”的四大职业,如今却无人问津,不愿去

80年代以后,这些老播音员要么成了领导,要么成了下海的成功人士。到了如今,播音员已经是很普通的职员,更多的人愿意到台前去做主持人。做播音员,很多毕业的同学都会考虑再三,毕竟那种“Hello,大家好,我是DJ……”貌似已经不是那么高大上了。

第四个被称之为“金饭碗”的职业是电影放映员。

生活在80年代的人基本上都经历过在一个大操场上,看宽荧幕电影的情景。特别是在农村,黑白电视机都还没有达到家家一台,想要看电影,那简直太难了。能盼到一场坝坝电影,那简直比吃肉还兴奋。电影放映员可谓也是一个技术工种,一般只有村上办大事的时候才会请师傅来放上一两场。

80年代被认为是“金饭碗”的四大职业,如今却无人问津,不愿去

只要有这个消息,在那个交通不发达的年代传播速度甚为惊人,隔壁村,甚至是隔壁的隔壁村都会赶来一起看电影,那场景简直是震撼。就算是寒风凛冽的冬天,那也能场场爆满。对于那个时候还是小孩子的我们来说,总是傻傻的认为,那是用手电筒把光照在了被子上,然后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人物。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的电影院已经是高科技的展现地了,而且各种设施也很完善。最方便是的,智能手机上随时都可以观看各种大片。电影放映员这个职业已经完全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掉了,不曾有人怀念。

80年代被认为是“金饭碗”的四大职业,如今却无人问津,不愿去

不论是供销社的售货员,司机大叔,还是播音员,电影放映员。他们都是80年代在具有特色的一群人,他们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也永远会闪闪发光,成为永恒的经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