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瑞:影視綜產業進入質量驅動階段,商業模式有望隨之突圍

艾瑞:影視綜產業進入質量驅動階段,商業模式有望隨之突圍

2018年對於影視綜藝產業來說是震盪的一年,產業環節問題集中顯現。儘管產業在投、制、播端的問題是客觀存在的,但中國影視綜藝內容仍然具備一定發展空間。《中國影視綜內容投資價值研究報告》通過對影視綜產業發展背景的梳理,以及商業模式的定性、定量分析,進一步從時機價值、賽道價值論述了中國影視綜藝內容未來發展的價值空間。同時,也對影視綜藝產業相關上市公司及初創公司的投資考量因素做出相對重要程度評分。

一、產業自身與外部影響下,影視綜藝產業增速低於整體娛樂市場增速

2018年,娛樂圈負面新聞對影視綜藝產業產生了直接影響,新政策頻出導致整體影視綜生產處於觀望狀態,相對影響整體產業收入規模。與此同時,短視頻、直播等新興娛樂形式出現,快速增長的同時轉移部分用戶注意力。相比之下,影視綜作為起步較早的娛樂內容形式,發展相對成熟,整體增速趨於平緩。在以上兩方面影響下,影視綜市場增速首次低於中國整體娛樂市場增速。

艾瑞:影視綜產業進入質量驅動階段,商業模式有望隨之突圍

二、影視綜藝產業具備自身賽道價值,未來仍有市場發展空間

儘管影視綜藝產業在2018年遇到一些波瀾,但其自身仍然具備一定的賽道價值。首先,影視綜藝賽道相較文學、音樂、短視頻、直播等其它子領域,仍屬於相對重資產領域。具備特點包括:1)投入成本高:體現在繁雜龐大的籌備過程、實地搭景,居高不下的人力成本等方面;2)項目週期長:製作週期長,且產品的產出與觸達之間存在長間隔;3)專業化程度高:多樣的專業工種,包括編劇、導演、主演、後期等核心工種對產品質量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頂尖專業人才仍是稀缺資源。上述因素使影視綜藝構建起一定產業壁壘,這往往代表了資本進入價值。其次,影視綜藝賽道相較其它內容產業領域,可依託強大的渠道優勢:1)電影屏幕數量激增,快速向三四線城市下沉;2)全國有線電視網絡用戶中高清、超高清和智能終端用戶規模持續擴大;3)視頻網站進一步極大豐富了用戶觸達率。

另外,中國影視綜藝領域未來仍有市場發展空間:

通過對比中美各近十年前十部製作成本居高的院線電影投資回報率,可看出理論上中國工業化商業電影投資回報率仍有上升空間。其次,通過對比近三年中美各十部知名大製作成本電視劇的製作成本,可得出中國電視劇製作成本遠遠低於美國電視劇製作成本,側面反映出我國電視劇工業化體系尚未健全,產出的電視劇產品尚處於初級形態。同時,在我國人口基數遠大於美國的前提下,我國視頻網站付費會員數相比美國Netflix仍未達到天花板。以上可表明,對比影視強國,中國影視綜藝領域尚處於發展期,當特定條件具備後,未來發展空間較廣闊。

艾瑞:影視綜產業進入質量驅動階段,商業模式有望隨之突圍

更為重要的是,長期來看,中國文娛產業增加值遠未達到天花板,而作為其中體量佔比較大的影視綜藝產業將有望更進一步獲益。如果分別將中美本國人均GDP和本國文娛產業增加值形成散點圖,可以看出:當本國人均GDP達到5000美元后,本國文娛產業增加值數值與其呈現出較穩定的線性關係。以美國來看,此後至少49年仍將持續這樣的線性關係。以此推測,當我國人均GDP達到10000美元時,我國文娛產業增加值將達到近5500億美元。同時,由於中國邊際文娛產業增加值大於美國邊際文娛產業增加值,隨著我國人均GDP規模不斷上漲,未來較長時間段內中美文娛產業增加值差值將進一步擴大。

艾瑞:影視綜產業進入質量驅動階段,商業模式有望隨之突圍

三、影視綜藝仍然在投、制、播端存在不同程度的內生問題

融資端困境:相關企業融資難,直接影響內容供給數量與質量

對於上市公司:融資渠道相對多樣化,在2017-2018年受再融資新規的影響,文化傳媒類上市企業募資金額陡然下降。儘管股權質押的方式能夠補充企業流動資金,但公司市值不斷下降仍存在爆倉風險。上述因素將直接影響影視上市公司項目儲備情況及開機數量。

對於初創公司:對比上市公司,體量較小的影視類初創企業則受到資本出清的影響更大,甚至會直接影響生存情況。缺乏資金,項目停擺,進入惡性循環的窘境。

生產端困境:生產環節成本結構不合理,過渡依賴流量效應

當前影視綜產業普遍存在明星成本過高,擠佔製作預算的情況。針對三類娛樂內容類型,明星、製作成本和宣發成本的理想比例進行比較,綜藝娛樂性最高,最為依賴人氣明星,因此明星演員成本最高,且預算越高的項目,明星成本佔比越高。相對而言,電影、電視劇對於故事性和藝術性要求較高,同時國內明星市場片酬與演技並不完全匹配,因此可適當降低明星演員預算,而在劇本、道具、舞美等方面加強投入。針對這一點相關限薪政策已相應出臺。

艾瑞:影視綜產業進入質量驅動階段,商業模式有望隨之突圍

變現端困境:產業規範化程度低,變現環節問題顯現

影視綜藝產業目前規範化程度低,發展仍面臨諸多內生問題,在變現端影視綜藝各自面臨不同的困境。在2018年集中體現的有:1)院線電影由賣方市場過渡為買方市場後,片方迫於院線排片壓力不得不支付票補金額,體量之大使片方愈難承受;2)電視臺招商指標單一,評估劇集唯收視率論催生過百億的電視劇收視率造假產業鏈;3)廣告主在頭部綜藝的預算由積極轉為觀望,長尾部綜藝更是無人問津。

四、影視綜產業機遇與風險並存,需要正確投資邏輯突圍雷區

面對影視綜藝產業具備的投資價值與產業鏈環節尚未解決的問題,我們需要一定的內在規律總結去分析市場玩家,避免投資雷區。對於上市公司,當政策波動及產業問題凸顯帶來的產業不確定性增強時,處於產業集中度高、商業模式多元、合理運用資本運作的上市企業將具備更強的風險抵抗能力。

1)從產業環節來看,內容方和渠道(平臺)方將進一步提升產業集中度,頭部企業將享受更豐富的產業資源與格局重塑後的紅利。

2)從業務佈局來看,商業模式多元化有利於企業抵抗風險,而衍生方向帶來的C端價值增量使現金流更加穩健。

3)從資本運作來看,應理性看待歷史原因帶來的大規模商譽減值及其造成的淨利潤大幅下滑,關注合理溢價收購,具備核心業務能力的標的企業。

對於初創公司,所處領域的成長性以及賽道本身的規模重要度排序最高,賽道商業模式是否跑通次之,接下來是創始團隊的背景以及作品創作創新能力。同時被考量的重要指標則是估值溢價程度和企業價值觀。

艾瑞:影視綜產業進入質量驅動階段,商業模式有望隨之突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