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彼得為“天府之歌”打call 希望未來在成都告老還鄉

點擊,觀看視頻

5月13日(今日),中國臺灣音樂人,也是離家半生的“成都娃”陳彼得,再次回到成都,來到成都玉林西路小酒館,為禮讚祖國·律動成都——“天府之歌”推廣傳唱活動15首創作曲目之一:《幸福成都》拍攝MV,也和記者聊起了對這首歌曲的感受以及他心中的成都。“今天來了之後,就在想接下來是否可以在成都告老還鄉,因為每天能生活在法國梧桐樹下,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

陈彼得为“天府之歌”打call 希望未来在成都告老还乡

據瞭解,禮讚祖國·律動成都——“天府之歌”推廣傳唱活動是“天府之歌”系列活動的第二階段活動,將重點選擇30首音樂作品進行推廣傳唱。其中,歌頌祖國的經典歌曲15首、“天府之歌”全球徵集活動入選優秀歌曲10首、名家邀約作品5首。用歌聲禮讚祖國70華誕,用音樂凝聚成都力量,用天府文化展現成都精神。

熟悉又親切的成都

陈彼得为“天府之歌”打call 希望未来在成都告老还乡

陳彼得1944出生於成都,3歲跟隨父母去到臺灣。1988年,陳彼得終於踏上了祖國大陸的土地,這隻“孤雁”終於時隔三十年後,找到了自己出發的地方,踏上故鄉。“1988年來成都,看到春熙路的法國梧桐樹,林蔭夾道,陽光明媚;如今,這麼多年過去,今天在這裡看到的也是法國梧桐,也是梧桐樹遮住了明媚的陽光。”今日下午,陳彼得一身白衣,戴著一副黑框眼鏡,這位頭髮須白的七旬老人坐在玉林西路街邊,抱著吉他輕輕吟唱,這裡一切都讓他覺得既熟悉又親切。

陈彼得为“天府之歌”打call 希望未来在成都告老还乡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陳彼得是中國臺灣樂壇公認的音樂才子。締造過一首歌捧紅一個人的神話,他曾為歌手凌峰創作了一首《吾愛吾國》,以抒發對大陸故鄉的憧憬。近兩年陳彼得在北京定居,談起故鄉,這位老人眼裡常含淚水,“這次來了成都以後,就想著是不是可以在這裡告老還鄉,因為每天生活在法國梧桐樹下,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

看到作者就好像看到了年輕的自己

“風問候雲層/花約定繽紛/爛漫天府處處笑語歡聲/你的溫柔/像悠揚的波紋輕輕盪漾在友善 的眼神……”《幸福成都》這首歌由劉海英作詞,韓佳男作曲。談及對《幸福成都》這首歌曲的感受時,“這是一個年輕作家創作的歌曲,也是‘天府之歌’推廣傳唱活動15首創作曲目之一,是我們成都的新人作曲家,聽了之後感觸頗深。”陳彼得表示,昨天剛和這首歌的作者見了一面,“我昨天看到的是一個年輕的成都作家,他寫了一首很好聽、很溫柔的成都歌曲,我覺得我們這次合作就是一種幸福,對他對我都一樣,我們已經成了忘年之交,還加了微信。”陳彼得說,看到他就好像看到了年輕的自己。

陳彼得表示,《幸福成都》歌曲的原作精神不能改變,要尊重作家,但自己會在編曲、編排上更加國際化,讓更多年輕人喜歡。“這首歌很溫柔,講的幸福成都,成都有很多東西,優雅,溫柔,開朗,這是成都特點,在這首歌中都有體現。”據瞭解,除了在玉林路取景拍攝MV,昨天已經在人民公園拍攝了一部分,“在人民公園寫字的老大爺很棒,廣場舞很專業,這些都應該是幸福成都的集中體現。”

陈彼得为“天府之歌”打call 希望未来在成都告老还乡

成都是一座溫柔的城市

5月2日,陳彼得再次登上央視《經典詠流傳》的舞臺,為觀眾們帶來杜甫的《成都府》。

“《成都府》特別有意義,記載了杜甫剛到成都的景象,也描繪了當時富庶繁華的成都形象,我非常喜歡。”陳彼得說。

在陳彼得看來,成都是一座溫柔的城市,“1988年的成都和現在的成都相比,硬件上變化很大,但我覺得成都、成都人的內在始終沒有改變,成都人的優雅、豁達,成都人的好客,熱情,工作精神的努力,始終沒有改變。”

“我是一個內心很溫柔的人,我出生在成都這座城市,我的DNA跟這座城市是一樣的,一個溫柔的城市,註定我們的心中也是溫柔的。”

成都晚報—成都發布記者:何海燕

攝影孫琳 田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