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第一大混子,宋江給他安排4項工作無法勝任,上戰場就成炮灰

梁山好漢這一團體光是頭領就有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總計一百零八位,如此多的角色登場必定會有主次之分,也十分考驗作者對角色的塑造能力,於是讀者從原著中清楚的記住了“行者”武松、“花和尚”魯智深、“豹子頭”林沖、“呼保義”宋江等主要角色,沒辦法,畢竟他們佔據了原著中大部分的篇幅,尤其是武松這一角色一人獨佔十回,可見施耐庵對角色的塑造有明顯的偏向,有人出彩,就有人成了龍套,於是梁山上出現了太多太多可有可無的角色,甚至像“鐵笛仙”馬麟這種明確提到是“閒漢”的人都上山成了好漢,但不用擔心,他絕不是梁山上最混的人。

梁山第一大混子,宋江給他安排4項工作無法勝任,上戰場就成炮灰

(武松、魯智深劇照)

​提起梁山上的混子,絕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會是宋江的弟弟“鐵扇子”宋清,宋清是個實打實的關係戶,但這並不代表他是混子,原著中他主要負責梁山的宴會事宜,雖說只是個後勤的活,但要知道梁山好漢們動不動就大口吃肉、大碗喝酒,這活還是挺忙的,作為一個混子,他也算完成了自己的職務,而另外一位好漢則不然,這人從外號到實力設定再到方方面面的表現都屬於龍套中的龍套,宋江甚至四次改變他的職位,還是沒能讓他發揮自己的才能。

梁山第一大混子,宋江給他安排4項工作無法勝任,上戰場就成炮灰

(馬麟劇照)

馬麟、白勝雖是閒漢,但馬麟能打,白勝能夠探情報,但“白麵郎君”鄭天壽這個人的存在就是個大寫的尷尬,首先從他這外號談起,人家的外號都是在吹噓自己有多牛,而他不同,原著中提到這人皮膚白,於是他就叫“白麵郎君”,不明白的人下意識的認為是“小白臉”的意思,事實上這外號也的確不霸氣,這和他的實力設定有關,這人原是個銀匠,然而在梁山之上從未發揮過本職的才能,反而成了哪缺人去哪的混子。

梁山第一大混子,宋江給他安排4項工作無法勝任,上戰場就成炮灰

(鄭天壽劇照)

鄭天壽剛上山時宋江和晁蓋安排他去鴨嘴灘下寨,當祝家莊一戰之後,他又成了“催命判官”李立的小助理,去到南山酒店,也不知具體做啥;再到宋江上位,他又雖燕順、孔明孔亮兄弟一同把手金沙灘小寨;而到了梁山大聚義後,他又被安排了步軍將校的職位,縱觀整個梁山上的好漢,被調動最多次的似乎也就是這傢伙了,至於為何如此,參加過工作的人都知道,只有兩種情況會讓一個人頻繁調動,一是能力出眾,能者多勞,另一種則是幹啥啥不行,老闆想炒魷魚又沒借口,很明顯,鄭天壽屬於後者。

梁山第一大混子,宋江給他安排4項工作無法勝任,上戰場就成炮灰

(宋江、宋清劇照)

事實上的確也是如此,在梁山經歷的大小戰役中,鄭天壽的存在感十分稀薄,大部分時間都是隨大部隊行動,沒有單人出色的表現,而讀過《水滸傳》原著的朋友都知道,徵方臘之前的戰鬥多少有些“主角光環”太重的嫌疑,畢竟未損一位頭領這事就顯得違和感十足,而到了徵方臘這真正的考驗之時,鄭天壽原形畢露,啥事被做,隨盧俊義攻打宣州,被城牆上掉下來的磨扇給砸死了,宛如一個小兵一般,從頭到尾都沒找準自己定位的他,比宋清還混,應該算是整個梁山最混的好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