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鏡頭下120年前的北京城內外名所


5月6號發過一套日本人1898年左右拍攝《北京城內景色》的照片,這是他們拍攝的另外一套《北京城內外名所》。名所,相當於漢語的名勝之意。

天寧寺創建於北魏孝文帝時期,元末毀於兵燹,明清連帶均有修繕。這座塔是遼代所建,平面呈八角形,為密簷式十三層磚塔,高57.8米,是北京目前最高的密簷式磚塔。

萬壽寺,號稱太后之廟。清代乾隆皇帝為其母崇慶皇太后在這裡舉辦了六十、七十、八十三次大規模的壽典法事。晚清的慈禧太后更是親臨五十二次之多。現在是北京藝術博物館所在地。

五塔寺,原名真覺寺,建於明代,乾隆皇帝為給其母做壽曾兩次重修。不過,現在已經沒有寺廟建築了,只剩下這座金剛寶座塔。其外形為下層寶座和上層五塔,外表周匝刻有梵文、佛像、法器等花紋,樣式秀美,是明代建築和石雕藝術的代表作。

西黃寺,建於順治九年,是為五世達賴喇嘛進京朝覲所修。乾隆五十四年,六世班禪額爾德尼在寺中圓寂,乾隆為之建清淨化城塔作為衣冠塔,故又稱班禪塔,是我國著名的佛塔建築之一。

原標籤標註是“西山臥佛寺·前門”,有誤,這實際上是國子監的琉璃牌樓。牌樓後面是辟雍,兩側為環繞辟雍的水池。

原標籤標註為“城背·古廟”,有誤,這一張才是西山臥佛寺的琉璃牌樓,牌樓上有“同參密藏”四字。

西山碧雲寺,依山勢而建,殿堂層層疊起,始建於元代,明清皆有修護。明末大太監魏忠賢曾在此修建墓地,隨著他倒臺被毀;乾隆十三年建金剛寶座塔,現為孫中山先生衣冠冢。

這是站在碧雲寺金剛寶座塔上,俯拍山下的風景。

靈光寺,初建於唐代,遼道宗時,丞相耶律仁先之母鄭氏為供奉佛牙舍利建造了招仙塔。此塔毀於八國聯軍炮火,後來在清理塔基時,發現了供奉釋迦牟尼佛牙舍利的石函。靈光寺自此名聲更加響亮。

白雲觀,前身是唐玄宗奉祀老子的天長觀,元代時成為我國道教全真派第一叢林,明代正統八年改稱“白雲觀”,目前是中國道教協會所在地。照片中是最後一進雲集園,也就是後花園,環境幽雅清靜。

玉泉山,自元、明以來就是京郊風景如畫的遊賞之地,清代在此建靜明園,為“三山五園”之一。此山泉水的水質淳厚甘甜,被乾隆帝封為“天下第一泉”,並定為清宮的專門飲用水,每天由水車向紫禁城運送。

原標籤標註為“湯山古寺”,可惜沒有寺名,不知是何寺,查不到詳細的資料。北京北面小湯山最知名的是溫泉,清代這裡曾建有湯泉行宮。

鐘樓,老北京城中軸線的北端終點,建於永樂十八年,後毀於火,乾隆十年重建。樓上掛有63噸重的永樂銅鐘,號稱“鐘王”,是中國現存體量最大、分量最重的古代銅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