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決公公婆婆每天晚上吃完飯來我家逗孫子玩?

碎在揚花裡的文字


看了這題,我非常羨慕題主,老人在身邊,相較我們這樣身邊沒有老人的,不知要幸福多少倍!!前幾年孩子幼兒園重陽節活動——給老人端茶、捶背,實在沒辦法,我給孩子“借了”一個奶奶去參加活動。我家孩子從小就非常羨慕別的小朋友,可以天天和爺爺奶奶一起。看到我家的故事,就會知道有個老人在,是多麼幸福!


我們在山東工作,孩子爺爺奶奶在陝北老家。我懷孕兩個多月時,孩子奶奶沒能見上孩子一面就走了,孩子爺爺今年88歲了,還是在她小時候,和爺爺一起生活過四個月。

老人家裡朋友多,驟然來了山東,人陌生、生活不習慣,勉強住了四個月,回了老家。之後,一次沒來過。老人說,“年紀大了,怕在外面有個閃失,哪裡也不去了”。



我家孩子兩歲多就送去了幼兒園,剛上學時,飯還不會自己吃,上廁所都不會。家裡有老人在的,絕不捨得孩子這麼小就送上學,入學第一年,足足哭了一個月。

慢慢的孩子適應了幼兒園生活,也和我們一樣沒有寒暑假,每年她都要上到臘月二十七,班裡20多個小朋友,最後就剩他們兩三個。別的小朋友,寒假都去了爺奶家,而她卻要一直上學。

從小,孩子就非常羨慕別的小朋友,可以給自己放個假,去爺爺奶奶家裡瘋玩。爺奶在身邊,孩子是多麼幸福!老人對孩子的愛,父母是無法替代的!



題主,您公公婆婆住的近,每天飯後來家裡看孫子,可能對您的生活造成一定影響,可是,對孩子來說,有個爺爺奶奶在,真是孩子最大的幸福。另外,您有個什麼事時,老人在也能幫一把,不會像我,無論多忙,孩子都要自己親力親為,有時候真的很難……

題主,和我比起來,是不是不那麼難接受公婆每天來啦。建議您,一定要想開些,處理好和老人的關係,現在天氣好了,可以讓老人帶孩子出去玩一玩,您在家裡還可以放鬆些。其實,老人也是愛孩子,換位思考,也就能理解啦。

(以上是我的一些看法,希望我的故事可以幫到您)


燦爛的格桑花


從你的問題裡看不出你公公婆婆有哪些毛病,反而感受到你對公婆的嫌棄!公婆是你兒子的爺爺奶奶,他們過來逗孫子,那是本性使然,有什麼好解決的呢!

我和公婆住一起的,我深刻地體會到隔代親到底有多親!公婆對我兒子的那種寵溺遠超乎我的想象!雖然有時候我們也會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產生分歧,但是我會換位考慮,會反省,會體諒!你要這樣想,你兒子多了兩個疼愛他的老人,總比沒有老人疼愛要好吧!

再說了公婆沒有和你們住一起,他們平時很難看到孫子,所以利用晚飯後過來逗一逗,享受一下天倫之樂,這沒什麼不妥!不要搞得公婆像陌生人或者仇人一樣!


芊芷芋


我就奇了怪了,象你這樣的人怎麼有人要。你是好壞不分,狗屁不懂。公公婆婆逗孫子玩,從哪裡說,都不是錯。你還要解決?你怎麼忍心來!

實不相瞞,我也隔幾天就去看孫子。做為老人,隔代親誰也替不了。不高興的時侯,和孫子玩一會兒就高興了。幹活累了,抱起孫子來一點不感覺累。孫子不會吃東西,我每次去都不買東西,看出兒媳明顯不高興,我也裝不知道。我是去看俺孫子,又不是看他倆。沒孫子的時候,我都成好幾個月不去,現在有十天不見孫子就想。

我想大概題主也沒別的意思,就嫌二位老人天天去吧!畢競有長輩在,不如小倆在家自在,存在諸多不便。這你可以和丈夫說,讓老倆別天天去。我每次去都先打電話,小倆同意我才進門,有門鑰匙都不亂闖。


老邢談情感


我理解你,因為我也很受困這個問題,我們住的很近,每天和公婆一起吃飯,中午回去,他們可以抱一個小時左右吧,晚上回去也可以抱一個小時左右,就這樣還不滿足,晚上還要來,真是愁了我,不知道怎麼溝通大家才都舒服,有人估計要噴我了,有本事自己做飯呀,你以為我不想,他們估計不肯呀,因為他們一天不見孫子都不行的,我比較贊成一個星期見一兩次面,年輕人也需要私人空間。我希望他們有自己的生活,比如旅遊啊,比我們年輕人過的好就行。導致這些想法的原因是:

1.婆婆為人比較強勢,當家做主習慣了,每次過來,總是指手畫腳,東西總是變了位置,每次都走了我又擺回原來的位置,孩子一直白天黑夜都我帶,她沒帶過,但是總說教我,我想說他們觀念真的落後了,但是解釋一百遍沒用,只有自己憋出內傷呀。

2.公婆教育孩子方式欠缺,她們的方式就是寵,無條件滿足孩子,各種方式寵溺,我家是個男孩子,這樣慣著長大真不敢想象,以後還管不管的過來呀,頭疼。

說一下我得解決辦法,直接說不讓經常過來,有點傷老人的心,會有家庭矛盾的,你可以每天吃完晚飯就帶孩子出去,特意避開他們看孩子的那個時間,連續一個星期都這樣,他們每次撲個空大概就知道你什麼意思了,然後他們問你,你這幾天怎麼不在家,你說我帶孩子有事去了,至於什麼事你自己編,接下來你就可以順著說,你說我以後經常晚飯要帶孩子出去,你們要看孩子不然一個星期來兩次吧,約定一下時間,不至於次次撲空,再看公婆怎麼回答,我想一般情況下都是會同意的。


人生若只如初見mnon


朋友你好,書生為你解答。

公公婆婆晚上吃完飯逗自家孫子玩又不是什麼十惡不赦的罪過,聽你這口氣,好像十萬個不樂意,恕我直言,你這個當兒媳的心眼也未免太小了。

我給你說說我妹妹家的情況。

我妹兩個孩子,大的四歲幼兒園中班,小的還不到兩歲。我妹夫是鐵路職工,祖國哪裡需要他,他就去哪兒,一年四季最多回兩趟家。家裡的兩個孩子,全權由公公婆婆照看。他們在一起都已經生活五年了,基本上沒發生過什麼大的矛盾。

兩個老人均來自農村,除了有點不太講衛生(實話實說),其餘什麼都好。老人愛小孫子,真的勝過他們自己。自己捨不得花錢,所有好吃的都留給小孫子,上幼兒園的每天還要四趟接送,老人也毫無怨言。

我們家和我妹家離的很近,步行不到二十分鐘。我和我爸每天吃過飯,都要過去逗兩個娃玩會。大的小外甥從小就跟我爸和我親,經常騎到我們頭上把他舅舅和姥爺當大洋馬騎。現在上幼兒園中班了,我過去也會幫著他完成一些老師佈置的作業。男孩子太調皮,有時候我假裝生氣要揍他,他卻一點不害怕。兩個孩子沒有爸爸陪在身邊,我這個做舅舅的、還有我爸當姥爺的理應經常照看,好幾年了,我們所有人並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

初看到你的提問,還真的把我嚇一跳。我在想,我和我爸每天過去看小外甥是不是做錯了?但事實證明,我們不過去的時候兩個小孩到處哭鬧著找他舅舅和姥爺。人和人之間,最好的關係都是通過感情來維持,連小孩子都懂的道理,作為大人豈能不知?

都是一家人,和和睦睦過日子多好。何況你公公婆婆又沒和你住在一起,他們只是單純地愛小孫子,就這點權利,你不應該給他們剝奪。氣量大一點,心放寬一些,這樣的兒媳才能贏得所有人的尊重。


情感書生談感情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是兩個孩子的寶媽,因為我從小沒有爺爺奶奶,特別羨慕別人的爺爺奶奶,而且我小時候,媽媽的姑姑經常到我們家裡幫忙,所以我對老人特別有感情。我個人覺得,孩子小時候有爺爺奶奶的陪伴,心理上能更健康的成長。而且這樣的孩子性格更大方樂觀。

要尊重公婆,他們愛孩子沒有錯。

做為一個明智的寶媽,不應該去阻止公婆來看孫子,如果有什麼特殊的情況可以和他們溝通,比如他們教孩子一些不好東西,或者過度寵愛孩子等等,但是他們愛孩子沒有錯,換位思考,以後你做奶奶,你的媳婦不讓你們看孫子,那麼你心裡是什麼感受?自己辛苦養大的孩子,怎麼結婚就成別人的了,想來看看都不讓,想想老人心裡得多難過。

多兩個人疼愛你的孩子是好事

我算是比較上進的寶媽,一直都讓想兩寶不僅身體健康,心理也要健康的成長。可是很多時候,我發現像我們這樣家裡沒有長輩的孩子,和有爺爺奶奶的孩子相比,我家的兩寶心裡上還是空虛很多,有次和孩子回老家,告訴他叫鄰居叫爺爺,孩子很小聲的說了句,那是某某的爺爺,這句話當時讓我的心理可酸了。而且孩子們有長輩陪伴成長,心裡更加陽光樂觀。

有公婆陪孩子,你可以給孩子好好上一課

尊老愛幼是中華傳統的美德,家裡有長輩,也可以讓孩子多為爺爺奶奶做事,告訴孩子要尊重長輩,給孩子形成孝順這樣的觀念。那麼孩子以後就會體諒你的辛苦,很是尊重父母,這樣剛好給孩子上了完美的一課,對孩子的成長很是有利。

凡事都有兩面性,你不能只看到生活中的不美好,得罪長輩的事情不要做,他們想看孩子,儘量滿足他們,如果你實在有什麼想法,可以老公溝通,不要自己和公婆發生正面的衝突,這是一個智慧女人的做法。

我是王書霞,陽光愛學習的全職寶媽,頭條育兒作者,如有別字,多多包容。育兒是一項最了不起的工程,需要我們要不停的學習和成長。碼字不易,歡迎關注、點贊和轉發,有免費實用的親子課程,有需要的請關注私


王書霞19


這個問題我反對。吃完晚飯,公公婆婆每天都過來看看孫子。這是多麼幸福溫馨的家庭呀!孩子得到更多的愛,對於成長也是有利。為什麼題主會想到這個問題需要解決呢?你不喜歡公婆過來看孩子嗎?還是你對他們有成見呢?

我來分享我堂哥的事情。

堂哥娶了一位特別漂亮的妻子,而且特別擅長做生意。婚後不久,就通過做開服裝店掙下不少錢。他們之前一直與父母住在一起,是一套100多平方的三室一廳。嫂子是一位特別注意隱私的人,她的房間沒有經過允許,除了大哥誰都不敢進。

曾經有一次,嬸子看兒媳在外面辛苦,就擅自幫她的房間搞衛生。同時,幫她把房間的東西都收拾整齊。本來嬸子以為兒媳會誇她是個好婆婆,沒有想到是一場戰爭的開始。或許嫂子有強迫症吧,傷透老人的心。

為了家和萬事興,大哥跟嫂子商量著在附近買套房子。既能方便照顧父母,又能保證自己的隱私生活。兩位老人看買的房子就在對面,便答應。這樣大家過得都舒服,他們也不再怕哪裡做得令兒媳不高興。

搬出去兩年後,嫂子順利地生下小侄子,把兩個老人高興得整天笑呵呵。人家都笑話兩老,說兒媳婦嫌棄老人,不願意跟他們住在一起,現在想看孫子都要兩邊跑,真可憐。這些風言冷語確實刺激到內心,就跑去跟堂哥說,能否搬回老房子住。

嫂子是萬般不願意,說反正就隔一條街,老人想什麼時候來看就什麼時候來。為了把老人思想工作做好,嫂子親自與公婆溝通,希望每天晚上都能過來幫她照顧孩子。因為她晚上關檔口的時間比較晚,請求公婆的幫忙。

公婆看兒媳如此有誠意,心中的不快就全消了。日後,不管是晚飯,還是午飯。只要時間允許,兩個老人就會過去看孫子。孫子上下學,也是爺爺奶奶接送。

這樣堅持有快十年了吧,兩個老人也習慣了。每天吃完飯後,都會過去接孫子下來玩。順便自己也散散步,過年過節都會回去跟父母一起過,有時間也會在家過夜。

題主你偷著樂吧,可以利用這會時間為自己充電,可以利用這會時間與先生約會。即能讓老人開心,又能讓自己放假一會,何樂不為呢?

圖/網絡

我是涼子,喜歡我的分享嗎?


涼子淡情


非常理解你!曾經我也受這個問題困擾,而且困擾長髮兩年之久。

小孩一歲到兩歲半之間,每天晚上公婆吃完晚飯,大概七點半八點左右,過來陪孩子玩,孩子玩的很興奮,那時候每天晚上孩子都要凌晨一點來鍾才睡覺,並且是哭過之後才能睡,因為他困的不行,幾乎每天如此,一週能有一兩次不哭吧,但是我真的很崩潰的,白天小孩可以睡會,可我睡不了,熬到凌晨真的受不了,尤其幾乎天天如此。後來我就帶孩子住到姥姥家去了,那些日子真的很舒心,孩子八九點就睡覺了。可是回到婆家又重複以前的生活了,就這樣直到孩子差不多快三歲,到晚上八九點,他自己會跟爺爺奶奶說,要睡了,再見!就這樣幾次之後他們不過來了。


皇后的茶會


怎麼說呢,其實樓主最想得到的是老人的幫助。孩子小的時候,為人父母非常辛苦,那時候有人能幫著看看孩子,換父母休息一下是再好不過了。估計你孩子的爺爺奶奶白天搭把手的機會不多,孩子自己帶很辛苦了,而晚上吃飯,哄寶寶睡覺,洗洗涮涮真的是一大堆的活,可這時候,老兩口吃過晚飯,來散步順便享受一下天倫之樂,含飴弄孫。一週一天兩天,三天,這天天,是幸福也是甜蜜的負擔啊。若過來搭把手給洗個澡,哄哄孩子睡覺還好,要是逗著玩好了,走了,這寶寶興奮著,也是比較麻煩啊,所以,那真幫孩子的爺爺奶奶一定受歡迎,這只是顧自己開心的爺爺奶奶肯定不受歡迎。

怎麼辦?不好辦?闔家歡樂蠻好,就調整調整心態,找尋合適的相處模式吧。畢竟能來總好過不聞不問不來吧。


家在山那裡


公婆來家裡逗孫子玩,你應該感到很榮幸。因為我的兒子三歲了,婆婆從來沒有心疼過他,

去年夏天的時候,我帶兒子在小區門口玩,小有一個地方哥弟們在維修,放了有一些磚頭,兒子站著玩,不小心一下子砸到了腳趾頭。當時兒子哇哇大哭,大概哭了半個多小時,他還說不清楚,因為他才兩歲,砸掉了腳趾頭,後來我把她鞋子脫掉,才發現腳趾蓋砸掉了。

我和老公都在鄭州上班,不方便照顧兒子,請假也不太好請,然後讓婆婆來照顧兒子幾天,可是婆婆連兒子病情都沒問過一句,說不來照顧孩子就掛了她的電話。

還有一次,我兒子在半歲的時候,發現肌張力有點高,當時我們剛買完房子,手裡不寬裕,想讓婆婆幫忙墊點錢,結果婆婆為了買那個理療器,這幾條其實騙人的。花了5000多塊錢,然後我的兒子,看病還是借別人的錢。

我的婆婆一點兒也不疼孫子,但是我兒子每次回到家見到婆婆,就會不停的叫奶奶奶奶。

你們遇到過這種婆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