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這三招,跟著做,輕鬆“趕走”頸椎病!

當頸椎病發作時,我們會感覺全身都在痛。那麼到底應該怎麼做,才能有效緩解頸椎疼痛呢?

學會這三招,跟著做,輕鬆“趕走”頸椎病!

頸椎病總體症狀都是疼痛,使我們的活動受限,但是頸椎病可不只有一種類型,認清這些類型,我們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

1.頸型疼痛

這種類型在年輕人身上比較高發,主要是長時間低頭工作,或者不正確的躺姿引起的,現在比較流行的“葛優躺”就是典型的錯誤躺姿。

這些不正確的姿勢會使頸椎的曲度變直,當頸椎失去正常的生理曲度,就會刺激到神經或血管,導致症狀的發生。

學會這三招,跟著做,輕鬆“趕走”頸椎病!

2.神經根型疼痛

神經根型疼痛是最常見的頸椎病類型,頸椎病中的80%-85%都是神經根型頸椎病。它是因為椎間盤突出、骨質增生等因素壓迫頸部神經根造成的。

學會這三招,跟著做,輕鬆“趕走”頸椎病!

它主要的症狀表現是:上肢的疼痛和麻木、頸部連著肩背部的疼痛

神經根型頸椎病有輕有重,有些人只是表現出手指麻木,有些人會疼得睡不著覺,手臂也抬不起來。但是大部分的患者都可以通過非手術治療的保守治療方法,消除症狀

3.交感神經型疼痛

交感神經型頸椎病症狀可能遍佈身體各個系統,這也是最容易被誤診的一種頸椎病。

交感神經型疼痛主要表現為頭痛,伴有頭暈、噁心、嘔吐等症狀。有時還會心慌、血壓升高或降低、出汗等

學會這三招,跟著做,輕鬆“趕走”頸椎病!

1.日常保健運動

我們去公園時,經常可以看見很多老人喜歡用一圈一圈轉動脖子的方法鍛鍊頸椎。實際上,對於有頸椎病的患者來說,這個鍛鍊方式不僅不會減輕症狀,還會加重頸椎病。

對於椎動脈型頸椎病、交感神經型頸椎病、脊椎型頸椎病的患者來說,往後仰時,會導致椎間盤突出,從而會對脊髓、神經根、椎動脈等造成更嚴重的刺激。

正確的鍛鍊的方式應該是以下幾種:

01

頸部後側肌肉鍛鍊

雙手放在身體兩側,兩腳併攏,然後雙腳分開和肩膀同寬。接著,兩個手從身體的兩側用力往上舉,然後儘量往後分。注意動作一定要緩慢,手臂儘量往後伸。

02

頸部前側肌肉鍛鍊

▼第一個姿勢:雙手抱頭,頭往後仰,手用力頂住頭部,手和頭部做靜力對抗,堅持5秒。

學會這三招,跟著做,輕鬆“趕走”頸椎病!

▼第二個姿勢:手扶前額,手部向後用力,頭部向前用力,同樣做手和頭的靜力對抗,堅持

5秒。

▼第三個姿勢:手固定頭部,頭部向左側轉動,但是手擋住頭部,不讓其轉動,右側同樣做這樣一個動作。

注意,做這幾個動作時,手和頭的位置都要保持不動,主要做肌肉靜力拉伸。

2.按摩頸肩三大穴位

1、風池穴

【位置】位於後頸部,後頭骨下,兩條大筋外緣陷窩中,相當於與耳垂齊平的位置。

學會這三招,跟著做,輕鬆“趕走”頸椎病!

【手法】兩手扶在頭兩側,用拇指尖頂著風池穴,找到最痠痛的位置,由輕到重地按壓,到出現酸脹感後,繼續按壓1分鐘即可。

【療效】肩疼痛,由頸椎問題引起的高血壓都可以用,睡眠不好的人也可以躺在床上慢慢揉風池穴,對改善睡眠有非常好的幫助。

2、風府穴

【位置】風府穴屬於督脈的穴位,位於人體後頸部,兩風池穴連線的中點,頸定窩處。

學會這三招,跟著做,輕鬆“趕走”頸椎病!

【手法】用食指或中指按壓,以持續輕度的力按壓最宜,一般壓到局部出現痠麻的感覺時,再繼續按壓1分鐘即可。

【療效】可以治療頸部痠痛、頭疼、眩暈、感冒、發燒等,長時間按壓風府穴,對癲狂、癔病、中風不語、悲恐驚悸、目痛、鼻出血,都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3、肩井穴

【位置】位於肩背處,肩膀與頸部連線的中點處。

【手法】用四指按住肩井穴,大拇指輕扶於肩前相對用力,提拿起整個肩部肌肉,一拿一放交替進行。一般持續按摩1分鐘,到感覺整個肩部肌肉由緊張到放鬆,就真正起作用了。

【療效】頸部酸脹、頭重腳輕時可以按壓肩井穴;落枕的時候也可以試著按摩它,情況可以得到很快的緩解。

3.選擇正確的睡姿

我們每天1/3的時間都在睡覺,在這個時間,如果頸椎得不到好的保護,就會加重原本的頸椎病;相反,選擇好的睡姿,就可以保護頸椎,緩解頸椎病。

德仁堂職業技能培訓學校作為大健康產業的領跑者,學校開設有育嬰類、小兒推拿類、中醫推拿類、中醫養生美容類四大特色專業,致力於不斷培育大健康產業高端人才。用我們的專業為更多人送去健康,做您身邊的健康專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