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到中年後就沒朋友了?

用戶66034096


前段時間,我邀請幾個老朋友、老同事一起聚個會,本來都答應好好的,最後也沒兩個人到場。

沒來的,有一個是大孩子生病了,老婆要帶老二,他要帶老大去醫院。有一個是老婆剛生了二胎,他回老家了,一時半會回不來。

可以說,多數是由於家庭原因,這也能夠理解。畢竟,像我們這樣的中年男人,基本上是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和生活的半徑,大都是在上班和家裡度過的,極少有時間能在一起聚一聚,最多是點對點去人家家裡拜訪,老婆孩子都帶上。

人到中年,精力也跟不上,更喜歡宅在家裡,不想再折騰,或者做一些無意義的事。

總結為一句話就是:中年人的荷爾蒙緊縮了。

所以不是中年人沒有朋友了,而是很少有意願再去結交新朋友。有的只是那些生意或者是工作上的夥伴,想發展私交併不容易,因為在時間和精力上都不允許。人生苦短,琢磨琢磨,還是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事業和家庭上,畢竟,養活一大家子並不容易。

回過頭來,有些中年人沒有朋友了,那說明在中年以前,有些朋友也只是過客而已。

能在中年還在交往的,一般都是沉澱下來的知交,值得一輩子往來,應該珍惜。

不管身在何方,只願友誼地久天長!

喻派職言,15年人力管理經驗的職業導師。智聯招聘HR公會、linkdin(領英)、《CHO首席人才官》(雜誌書)、三茅人力資源網、第一資源等多家媒體專欄作者,文章曾被300多家公眾號轉載,曾在傳統報刊媒體上發表文章數十篇,出版有《績效管理頂層設計》、《互聯網+人力資源管理新模式》等書。

喻派職言


人到中年,經過了時間的檢驗,那些情感淡泊的朋友也就離你而去了,說說我自己吧,從南方12年回到老家,以前的朋友經過聯繫又都聚到了一起,但是經過兩三年的交往有些人看到了我的情況不像以前那樣好了,人為的就會對你疏遠了,在別人對我疏遠的同時,我也有意的疏離了一些我認為沒有交往意義的所謂朋友,這裡說明一下,我不是根據朋友的經濟情況而定義的,只是在交往的時候體會一下這個人對和你交往的時候有沒有用心。而隨著家裡孩子的長大和父母慢慢的變老,自己已經沒有時間去維護大多數朋友的交往了,最後就只會剩下幾個關係好的朋友才聯繫了


那片深海


有的人認為是因為壓力大了,沒有時間吃吃喝喝了,但是我覺得並不是完全的如此,人到中年,難免就會增長了很多的智慧,對於一些人心看得更加的透徹,因為有些事不勝其煩,所以慢慢的朋友就疏遠了。


一個朋友的母親因病住院了,有些人就在微信群裡提議大家去醫院看望一下,正好約定的那天我沒有時間,然後就單獨去醫院看了一下,留下了500塊錢,然後跟組織者也說了,“我已經去過了,那天有事就不和你們一起過去了”。


可是過了幾天,那個組織者卻發微信給我,說他去醫院的時候,幫我墊了500塊錢,我當時就氣炸了,我已經給錢了呀,我又沒有說請你墊付,這錢還讓我花一份,我冤枉不。

平靜下來,他雖然有點二,但是的確是好意,給病人的錢再要回肯定是不可能的了,所以我只有啞巴吃黃連,又掏了500塊,唉,沒辦法,遇上了豬一樣的隊友。


我是焱垚


人到中年,不會是沒有朋友,只是減少了沒多大意義的社交,或許是我們懶了,或許是生活所迫。

初中、高中的時候最喜歡團體活動了,經常相約區公園、散步、壓馬路、打籃球、踢足球等等。讀大學的時候就有一個很明顯的衰減過程了,大一、大二的就像放飛的小鳥,可以整天不在宿舍,報名的社團自己時間都安排不過來。大三就會多點思考,大學不能這麼過了,還是得多看書或者交個女朋友才能不浪費青春。大四整就一個無慾無求的宅男,可以整天不出門(考研和談戀愛的除外),我當初沒談戀愛的時候還可以一個月不出校門。

畢業以後大家都努力工作,為了自己的前程,為了即將組成的家庭,大家慢慢的相聚的少了。結婚以後,工作相對穩定了一些,週末或者放假的時間都是考慮陪老婆孩子或者去爸媽那趁個飯,朋友相聚的時間更少了,大部分聚在一起的都是同城的朋友。如果工作上壓力有點大,自己在公司經常加班,那麼回到家或者休息的時候只想在家睡上一天,賴著不起來,朋友間聚會的機會更少了,一般的聚會也不想著參加了。

人到中年也不是沒朋友,朋友更鐵了,更相互珍惜了,只是朋友少了而已,也不再經常一起出去浪了。為生活所迫也好,是為了更好的物資條件也罷,我們都在追夢的路上奔跑。我們還是好朋友,我們珍惜好朋友!


汽車世界news


講個故事。

我每年都會在節日的時候給心裡定義的好朋友寄點小禮物,不貴重,但是都用心挑選的。今年也是如此。

上週日跟朋友要地址,說元旦了,寄點小禮物,她發了地址後說,她這兩年經濟方面不太好,沒錢給我回送禮物。

我當時哭笑不得,告訴她,我寄禮物只是新年的一種儀式感和對她的掛念,並不會奢求對方給我什麼,如果這樣奢求,就一定會失望。

這個人是我最好的閨蜜之一,但卻不瞭解我,所以人到中年,社交會有一點困難的,不合拍的地方太多,但是我們又過了愛將就的年紀。



為什麼人到中年會沒有朋友?我的答案有五點。

1. 年輕時工作調動比較大,沒有積累下基礎人脈

2. 年輕時工作比較拼,沒有時間去維護人際關係

3. 人為地放棄無質量的社交,不刻意去社交

4. 上有老下有小,中間有工作和愛人,空餘時間都給這些人還不一定夠,哪有時間再去社交。

5. 現在社會發展,沒有社交,你並不會覺得特別無趣,手機電腦裡大把多供消遣的信息。



我覺得很多人陷入誤區,覺得沒有朋友會很失敗或者孤獨。其實,真相是:

沒有朋友不代表會孤獨,因為興趣愛好形成的小圈子,情感會更純粹。

沒有朋友不一定是你不好,而是這個世間包容小個體的存在。

放棄無質量的社交,生活會更好。



有情感問題可以找我回答,我會盡量梳理出條理清晰的答案給你。


慕容默


為什麼有些人到中年就沒朋友呢?用本人的經歷來說,讀書至高中畢業後,有頂父接班的,推薦上大學的,應徵入伍的,進鄉鎮企業務工的,有進校園當教師的,有被招聘當幹部的,本人經歷這些選擇,命運對我不公,總是因某些原因擦肩而過,但我單純的思想堅定的信仰始終相信我們的黨,終於在二十四歲那年光榮入黨並且被糧食招進。他由於家景貧寒加上高中畢業至招工前這段時間的磨鍊,漸漸地看不起自己,終究再努力好象低人一等,比前比後比左比右與人差矩太大,立志努力一心做好工作,這樣就朋友越來越少,曾經稱兄道弟的哥們也漸疏遠,加上飛速發展的經濟時代,圈子的朋友已呈現分明層次,走在一起話說不到一起,站在一起外人一看不像一路人,……,這是現實生活的濃縮。


淼叔1


人到中年朋友是越來越少了,可能是看慣了人情淡漠世態炎涼吧,但是總會有一兩個會對你好,雖然不一定會一輩子好,但是生活中只要你真心的對別人,也會有人真心的對你,我覺得凡事必須有儀式感,聖誕節我生日的那天,儘管寧波的朋友已經在陰曆生日的那天打電話給我祝福了,陽曆又再次祝福,還有一個朋友在外辦事,發了微信祝福,下午有空的時候就又發了一個99.99的紅包,紅包雖小,但是我知道寓意是長長久久的意思,以後我不知道會怎樣,但是至少現在我很開心的,珍惜眼前,過好今天!


1225Helen


現下大環境,人到中年,還在糾結有沒有所謂的朋友,那真是白活幾十年。

父輩們中年那個年代,雖說已經開始市場經濟,已經有人白貓黑貓富起來,但是人跟人之間還是近,還是有很多的傳統,很多的人性的本真。

現在社會快的讓人透不過氣,中年人至少也是70後,80前,壓力幾座山那麼大,活著就已經相當不易。老人漸老,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孩子還小,教育問題教育花銷層出不窮,如果還想二胎,或者已經有二胎,那更是一場席捲全家人的風暴。

中年人自身的信仰坍塌,價值觀、社會觀,這裡就不說世界觀了,也沒觀過幾個國家,不好說世界觀。各種青少年時代十幾年建立起來的觀,都成了子虛烏有。

中年人年輕時沒那麼多花樣,沒那麼多電子設備,沒那麼多錢,那時候社會還簡單。下了班,放了學,28單車呼嘯來去,認識不認識喝頓酒都能聊到大半夜,到處是朋友。

後來?沒有了後來。一路走,漸行漸遠,離開了原來的單位,離開了那個城市,離開了那個人,離開了那個熟悉的環境。後來有了電腦,靠QQ聯繫。後來有了手機打電話,發短信。再後來智能手機一統天下,所有的所有都在手機裡,微信裡。人與人之間,只剩下手機。

中年人本來就是孤獨的,看透了,看懂了,活明白了。所謂的不惑並不是不困惑,是沒那個力氣沒那個必要再去困惑。

中年人,保重!


牛六的六


人到中年,不是沒朋友了,而是一種主動的限縮,變得更加內斂。

這種內斂最具體的表現就是:社會交際減少。

社會交際減少,一是到了中年,人的交際圈子已經基本定型,對結交新朋友,講的是緣份;老朋友之間呢,相熟相知多年,大家看的已經不是平時的客套寒喧,是彼此之間關鍵時刻的相幫相扶。

二是生活的重心放到家庭,畢竟上有老下有小,責任是每個中年人心頭最大的擔當。

還有一個原因,社會交際減少,和財富有正向的關係,越富有的人,交際越多,反之亦然。

同時,人到中年,對朋友的認定,更注重質量,而不是數量,畢竟狐朋狗友一大堆,抵不過需要幫助時站出來情義相挺的知己。

如果人到中年真的沒朋友了,那當然是一種悲哀,是一個人為人處世的失敗。

這種失敗一定不是窮,而是品行出了問題。

人活在這個世上,不會有人孤立得了你,只有自己孤立自己。


伍十圓


人到中年,不是就沒有朋友了,而是主動做到這三點:

一是在增量上。不願意再交朋友了,很難走進心裡了。

二是在存量上。主動精簡朋友了,只減不增了。

三是在結構上。優化交往結構,合理分配時間,分清先來後到了。老朋友之間交往增加了,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交往增多了,吃吃飯聊聊天的交往增多了;那種吃吃喝喝的交往減少了,推杯問盞、胡吃海喝的交往減少了,因為利益、面子、人脈的交往減少了。

所以,人到中年,減少朋友,是一種主動的選擇,而不是因為孤僻、利益、矛盾沒有朋友的被動選擇。中年之後,減少朋友,是一種領悟,是一種智慧,是一種看淡之後的從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