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對學生說“他打你,你不還手是他人的錯,你還手是你的錯”,老師說的對嗎?

楊過150428541


你之前完全不知道的這七個“目的”,詮釋了老師處理打人事件的“良苦用心”!

研究顯示,約有4300萬名的美國學生在遭受著各種各樣的不同程度的校園欺凌。也就是說,校園欺凌事件時常發生,學生打架就是校園欺凌的一種具體的表現。

我經常遇到這樣的事情,一般情況下都會這樣做。

首先,瞭解學生打架的原因,之後就會教育他們:“他打你,他有錯,老師會批評他。如果你不報告老師,還手打了他,那麼,你也錯了。這樣,你們雙方都沒有做對,但是,先打人罵人著的錯更大一些。”最後,讓他們承認錯誤,雙方我收言和!並且要寫出書面保證,保證今後不再發生類似的事情。

那麼,老師這樣做的用意何在呢?


(一)讓學生明白:無論先打人還是後打人,打人都是不對的。打人是無理的表現,是暴力欺壓人的宣洩,是最為醜惡的嘴臉。

(二)老師的立場非常堅定:堅決反對和打擊校園欺凌事件!對校園欺凌事件零容忍。發現一起必然處理一起。

(三)打人者是欺凌者,被打者是受害者。雖然受害者可以正當防衛,但是,處理不當就會有意外情況發生,可能導致事態嚴重擴大,並且使傷害更大。

(四)以暴制暴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不希望學生你打我,我打你,打得鼻青臉腫,可能讓事件一發不可收拾!

(五)處理的原則就是讓學生認識清楚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必須改正!否則,老師不願意,家長不願意,校長也不會願意!


(六)學生在一起玩耍時,經常出現打架罵人的事情,也很正常。有時候老師會發現,處理好事情後不久,打架的兩個孩子又跑到一起做遊戲了。有一個快樂的結局是最好的結局!

(七)老師處理問題的出發點就是不希望再次發生這樣的欺凌事件。還一個和諧美好的校園環境!

其實,教師是最不容易的工作,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要考慮全面!


中小學教育者


我是小學老師,也當著班主任。我來聊聊這個話題。

今年我教的是二年級的孩子每天走進教室,很多時候就會遇到這樣的問題。總有一個孩子哭哭啼啼告狀,自己捱了別人的打。

老師現在就是個法官。得斷案子。

我從來不會輕易地下結論去批評哪個人,因為隨著與孩子接觸的多了,我已經很瞭解他們,那哭的慘兮兮的不一定佔理,很有可能是在倆人的爭鬥中吃虧的一方。

在斷案子的過程中,我發現自己腦子不夠用了,居然看不透他們誰說的是真話還是假話,因為他們互相指責對方。

不過好賴孩子們都是一起玩耍,在班裡能夠找到證人,還原事件的本來面目。

在處理時,對於起頭惹事的孩子,我都會嚴厲批評。那個被動的孩子,我並不做主要的批評的對象。打架的大多是男孩子,如果別人故意欺負自己,連個反抗的血性都沒有,那長大了還能成為頂天裡地的男子漢嗎?

主動惹事的要給被動的孩子道歉說對不起,然後雙方握手言和。

其實低年級的小孩子們沒有什麼大的厲害衝突,有時候也不為什麼就會打起來,我經常說他們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了。

不過老師根本就不用操心,兩節課後又拉著手一起完了。

我們解決糾紛時順便進行下思想教育,要他們團結有愛,互諒互愛。不過因為年齡小。每個孩子都是家裡的小太陽,誰也不吃虧,小的爭鬥還是屢有發生。

不過我教六年級時發生了一起兩個孩子打得很慘烈的局面。

那天我還沒有走進教室,女班委急匆匆跑來找我,說有兩個男生打起來了。我急忙跑進教室。那兩個男生扭打在一起。學生們都說老師來了,其中一個孩子小明有點猶豫,就撒手了,可是另一個小軍還是不撒手,並且張開嘴咬了小明。小明慘叫起來。我一看就急了,這也太不尊重老師,也太猖狂可恨了,對同學敢這麼下狠手。我走到講桌,拿起教鞭,對著小軍狠狠打了一下。小軍吃疼,放開了小明,然後看著我,突然放聲大哭,弄得我都不知道怎麼處理。

後來經過審問其他的同學,我才知道,原來小軍的爸爸在外地出車禍死了。他媽媽一個人帶著他過日子。今天有個男的來找他,其實就是小軍的叔叔,小明嘴賤就說是人家的後爸,倆人後來就打了起來。

我見過這孩子的父親一面,一個溫文爾雅的男人。他的突然去世給了孩子很大的打擊,當同學當笑話一樣說起的時候,他突然發怒了,我很理解他。但是我還是用教鞭打了他。

後來孩子雙方家長也碰了面,小明同學的家長也是很明理的,再說就是被咬的,被抓的,他倆臉上都有,就各自去門診清洗消炎去了。

處理完了傷口,我命小明向小軍同學在班裡鄭重道歉說對不起。不過小軍同學也向小明同學鞠躬賠禮了

題主所問的,老師的處理辦法對不對?

我對老師的處理持不同的看法。

當一個學生主動欺負另一個同學,無理取鬧,我都是懲罰主動惹事的,對於被動反抗的不做過多的懲罰,打回去我內心裡還會點贊。但是作為老師我還是要批評、教育他的。

如果同學欺負自己,能夠不動手解決最好,去報告老師叫老師去做處理,但是如果真的被存心欺負,或者是校園欺凌,那麼做為男生我支持打回去,我不希望我自己的教的男生懦弱,被人欺負連反抗也沒有,就太沒有血性了。

同時還要教育他們遇到問題要保持冷靜對待,看清楚事情利害關係,如果遇到被一群人欺凌,還是要審時度勢,不能意氣用事,惹不起,躲的起,不然現在有些孩子下手沒輕重,沒見前幾天幾個人毆打同學致死嗎?教給學生保護好自己是第一要事!



如果自己惹得起,就給欺負自己的同學一點顏色看看,叫他知道自己也不是好惹的!但是能不動手就不動手,因為一失手打傷人,輕則賠償人家醫藥費,重則觸犯國法,法不容情,遇事要冷靜,切記衝動,因為衝動是魔鬼。

這是我個人的一點看法,或許有失偏頗,有不同意見或者建議的請在評論區發言,期待你的精彩留言!


心中百合靜靜開


我兒子在一年級的時候,曾經換了一個同桌,那個同桌喜歡打同學,我問兒子的時候,兒子說已經被打了一週多時間了,天天被打。我問:你有沒有和老師反應,老師有沒有批評他?你有沒有還手?兒子當時的回答讓我心疼不已,兒子說:我和老師說了,老師說他打我是他的錯,我還手我們兩人都有錯。

孩子剛剛上小學,老師的話幾乎是和聖旨一樣功效的,我兒子就傻乎乎的捱打好久,直到我在班級群裡發現有其他家長投訴這個孩子,問我兒子,才發現。我兒子心大,也沒當回事。

我們一個班有60多個孩子,靠老師管肯定不現實,而且那個孩子就是喜歡打同學,誰和他同桌就欺負誰。我找到班級通訊錄聯繫對方家長,人家媽媽直接說人在國外,沒法管教。口氣十分的不削,好像她在天上一樣高人一等的感覺。當時就十分來氣,我告訴兒子:你不先動手,但凡他再打你,你一定還手,而且要用力,使勁,可以手腳並用,但是不能抓,將他打哭打怕,讓他知道你不好欺負。如果老師說你的錯,你和媽媽說,媽媽幫你解決。

後來,兩個小朋友很是幹了幾架,各有輸贏。結果就是那個小朋友不再輕易的惹我兒子。事實上,即使是還手,只要兩人打架不太厲害,老師也不說什麼。而且愛打人的孩子,在老師那裡早已經掛號了。

後來在一次元旦匯演中,需要幾個家長配合工作,我參與了,當天那個孩子將另外一個孩子打哭了,臉抓破了,就在眼睛下面一公分的位置。我只慶幸,讓我兒子還手,真的沒錯。幾個孩子都是男娃,男娃皮實,但是要是自己娃被打成這樣,肯定心疼啊。

孩子的紛爭,孩子們解決,孩子自己無法解決的,找對方家長配合。PS,後來,在兩個孩子打過架以後,我還是和那個孩子家長溝通過,這次聯繫的是爸爸,我先說了情況,後來告訴人家爸爸,說我交代我家娃了,以後再捱打就還手了,我兒子個頭大,力量大,您可別說我們欺負人哈。人家爸爸還是很明事理的,說知道自己娃的情況,也有不少家長投訴,會盡量約束孩子。我當時說話口氣不重,但是一點也不客氣:小朋友間偶爾的打鬧很正常,今天打一架明天還是好朋友。反正我們家孩子不惹事,但是也不怕事,別到時候您來找我們討說法就是了。

後來我問我兒子還有沒有捱打,我兒子輕描淡寫的說:自從上次他惹我,被我打哭了以後,再也沒惹過我了。

事情告一段落,完勝!


向日葵仰望晴空


綿羊教育,只能教出一群毫無血性的窩囊廢!不用鬼子打過來,自己就抱頭蹲下了。

都說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實際操作中,從來都是誰慘誰有理。可以被欺負,還手的就是錯。

你不能給我正義,還讓我死後等著你替我主持公道。這算什麼公道?

校園暴力只能以血還血以牙還牙才能根治。在施暴者出手之前,就讓他們明白後果,才能讓他們三思而後行。人,必須有所畏懼!小學時把我按在地上的人,我唯一能動的手指摸到一塊碎玻璃,於是他被割腕了。之後一年我的口袋裡都有一塊碎玻璃。劉大麻子之前挺白淨的,初中我一條月季枝把他從學校抽到家,白襯衣變紅襯衣。


煮鶴山莊


我兒子自幼兒園起就屬於身高,體重不會被欺負的類型,但是他的小學老師就是這樣要求的,兒子被別的孩子欺負,只要還手就會被老師不問原由的同樣批評。結果造成他小學,中學,高中一直成為同學欺負的對象。只是在高三時,我告訴他一定要反擊,我去找老師理論。他反擊了一次,我找老師並得到老師的支持,從此沒人再敢欺負他了。小學老師的做法 給我兒子造成一輩子的陰影。現在大學同學關係很好 他常常提前起小學老師,說恨她一輩子。


張敏人工智能學者


老師不準被欺負的學生還手。其實是一種極其自私的心態,害怕學生打架升級。學生打架,給老師添麻煩。又怕家長來學校鬧事。就不讓被打的學生還手,這是極其錯誤,極其可惡的做法。這樣老師應該下課滾蛋。

講一個我自己的親身經歷。 1970年代,我上小學時,班上有個同學經常欺負我,我不敢還手。因他的母親是學校老師,還是年級組長。班主任對他比較放任縱容。我平時都躲著他走。上三年級時,有一天我值日打掃教室衛生。正在拖地。快拖完地時,這同學進門一腳把裝髒水的鐵桶踢翻,髒水橫流。我氣急啦,抓住他旋轉,他的身體懸空了,我突然一鬆手,這小子順著地上的髒水,就撞到課桌腿上。肯定是把頭撞疼了。有沒有起包?我不記得了。從此以後不敢招惹我了。


林浩然1469


我家從小就這樣教我。。讓我捱打的時候不要還手,不要跑,讓他打,越跑他越打你,他打完了就不打你了,學校會懲罰他。。。被欺負了,家長也不會出面。。。所以老子一個男的從小就缺乏安全感,現在找老婆都他媽更喜歡年齡比我大的女性。。

我記得最清楚的就兩次被人打,一次小學跟人打架,對方先打我,最後我沒打贏,滿臉的血,回家給我老爸告狀,他們兩口子沒問我為什麼就先給我來了個男女混合雙打,然後就是上了一頓政治課,核心思想就是不管什麼原因,我跟人打架就是不對。。後來老子越想不服氣,就去找我奶奶告狀,然後我奶奶說出了我家那句家教名言:別個打你,不要還手,你就站到拿給他打,你越跑他打你越兇,他打完了就不會打你了,老師學校會懲罰他的。

第二次就是初一時,那個時候我還沒開始發育,個子非常瘦小,被一個20多歲社會青年搶走我的生活費,當然免不了一頓打的,,聽了家裡的話,不敢跑,然後就一頓毒打。。這多毒打我從來沒有給家裡人說過,就只說了我的錢被搶了。。我不曉得我奶奶爺爺他們這種注重香火傳承的老一輩,要是知道當時打我的那個人,指著我的JJ猛踹,他們還會不會教我捱打不要跑,給他打。。同時,那一天,我們一個年級的有很多人都被搶了錢,當天下午,其它同學的家長都來了,爹媽在的來爹媽,沒在的就爺爺奶奶或者舅舅舅媽之類的,只有我家,沒有一個人來,我只能跟在一個女老師身邊,和一群小孩兒、家長,在整個鎮的大街小巷找那個搶錢的人。。

後來我明白了,我家的家教有問題,大人們總是以示弱、吃虧、被欺辱為代價來期望把自身永遠的擺在道德不敗的位置,這樣即便說出來,自己永遠是受害者,除了自身吃了虧受了傷,卻沒有人來指責自己,所有人都會幫你去指責那個施暴者。。因為我家爺爺奶奶的父輩是地主,那個時代家裡人,從爺爺奶奶的父輩到我爹媽那一輩,都是被欺負的,你越反抗越被欺負。他們已經習慣了,所以到了我出生的那個時代,即便已經沒有那個黑暗時代的事情再發生,他們依然在害怕。

後來,我是越想越不服氣,從此就開始在學校夥同那些社會混子混,以後,我從一個被別人霸凌的對象變成了霸凌別人的人。。只有跟著這群人混,我才不會被人欺負,他們霸凌別人的時候你必須要參與進去,不然你就跟他們不是一夥兒的,然而這麼做我打心眼兒裡覺得不正確,但是我又害怕被人欺負沒人保護我。

也是自初中的那次事件開始,我失去對我爸的崇拜,我也再也做不回那個可以非常驕傲自豪的對別人說我爸一個月工資800塊,他很厲害的自己了。。。之後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是看不起我爸的,也看不起我的家庭。。。直到現在,雖然我已經不再看不起他們了,我也沒有在心裡和我的家庭和解,我基本不怎麼和我爸說話。。而這一切我我依然打心眼裡裡覺得不對,不正確,我一直都在受到自己的道德譴責。。

我今年26歲,可以這麼說,自從我小學第一次被人欺負跟人打架開始,我從來都是不快樂的,因為我一直都在心裡跟自己打架,一直都是矛盾的,而這樣的不快樂,家裡人永遠理解不了,因為在他們的理解來說,他們辛苦工作養我,滿足我一切想要買的東西,全家的希望後寄託在我的身上,我不應該不快樂。。他們依然像養肥豬一樣的養我,我要吃什麼給我買,要穿穿什麼給我買,就等我把我長得白白胖胖的一天給他們帶來回報吧。

雖然我最後沒有在混混兒這條路上走下去,而是選擇了認真讀書考大學,走上了和平社會希望我走的正確道路,但是這一切有關於人生道路的選擇,都是我自己的選擇,已經和我的家庭沒有關係了,現在我的家庭都還在為我從一個十惡不赦的小混混兒變成大學畢業生而自豪,覺得是他們教出了一個合格的祖國樹苗。然而,他們並不知道,要是在這個過程中,我的思想稍微有一點偏差,今天我估計就是一個毒販,搶劫犯。。。不是每一個走上小壞人的人,最後都會走回正常的成年人的道路的。。變壞可以從小就開始,,並且整個成長過程時刻都有機會變壞。。變好卻很難。

說這麼多,我只想說,家教很重要。。正確的,符合當下社會環境的家教很重要。。。孩子的快樂不僅僅來自於物質條件,還有父母言傳身教的家庭教育和正確的心理引導。。


張好帥呀


看到有一位朋友在回答中說道,如果有老師對學生說,你不還手是他人的錯,你還手是你的錯,那這個老師可真夠渾蛋的。可我偏偏就是一個這樣渾蛋的老師。

在我的教學生涯中,對於學生之間的矛盾的處理,堅持的就是這一原則,我給學生們也經常說,別人打你,你不得還手,只是後面我還有一句話,你受了我委屈告訴我,老師幫你找回來。同時我還有另一句鼓勵學生動手的話,如果有別班的同學或社會上的人進入我們教室找碴,所有男同學都要上前,如果對方動手,誰不動手我找誰。

我把握不準老師說這樣的話合不合適,但我這樣做卻基於兩個原因。

別人動手打你,你就得打回去,絕對不是處理矛盾的好辦法,退一步海闊天空的道理其實也是人生哲學。當然如果只是一味讓自己的學生退讓,既讓學生不服,又可能使學生軟弱。

因此只要是本班學生受到欺負,我從不會讓事情一帶而過,因此也就有過為學生出頭差點被別班學生一磚頭拍了的經歷,也做過帶著全班男生在校園外山上滿山追校外人員瘋狂的事,說到這件事,現在想想都有些後怕,在追趕時繳獲了一個大揹包,裡面裝著4把大砍刀。

但這件事卻也讓我們明白,那樣所謂的壞份子也不是“無所畏懼”,他們更知道“好漢不吃眼前虧”的道理。


退讓也是有限度的,對於闖入教室的人,性質就很惡劣了,在應該捍衛自己尊嚴的時候我也不允許我的學生退讓,而且讓所有同學者必須上前,一方面是讓學生要有集體感,增進團結,另一方面也是讓他們明白,今天是別的同學受欺負,明天就可能是你,只有集體的力量才能讓別人膽怯。

當然如果是本班級內部,這屬於內容矛盾,老師處理起來會更簡單。也許是自己幸運,沒有遇到過網絡中描述的好像壞透了的學生和難纏的家長。

但我感覺又不是幸運,因為我認為學生不是天生就壞,變壞是有過程的,在學生變壞的初期干預,一定容易教育得多。這就要求老師需要細緻觀察,善於發現。所有學生的變壞肯定是有跡象的,比如從學生的穿著的變化,行為舉止的變化是能發現蛛絲馬跡的,甚至於學生走路的姿勢都能發現問題。而且我對於學生的結夥關注得更多,一般地看到幾個同學有些不正常的聚在一起,第一次第二次可能我只記在心裡,但同樣的學生有第三次無事聚在一起我就要找他們。

近期,多起惡性校園暴力事件讓如何保護校園學生的人身安全提到了我們面前,我們在反思校園欺凌的根源的同時,也得想想如何保護學生,這,就是我一個教師很“野蠻”的做法,不妥接受批評。



更多教育觀點、教學經驗、學習資源、教育技術,敬請關注“輕風教育”。


輕風教育


我是媽媽

我有一個讀大班的女兒

孩子之間鬧矛盾,從集體生活開始,這個問題是必然的。

在老師的角度,有老師的想法

在家長的角度,有家長的思維

而我,僅僅說一下發生在我女兒身上真實的事。

第一次,女兒幼兒園老師班主任給我打電話,說你女兒把別的小朋友打了,你得過來一下,對方家長還在這兒。(女兒是爺爺接送,一般我不去幼兒園),我提前下班趕了過去,對方家長是一位媽媽,氣炸乎了,我一上前,好傢伙,給我一頓噼裡啪啦的數落

你怎麼教你女兒的?

這麼小就打人了?

長大還得了啊?

這麼沒家教,以為沒爹生,沒娘養的啊!

………………

我一直沉默,班主任看不過去了,想要制止,因為在教室的走廊,引來了不少圍觀群眾,再加上小朋友的嬉戲打鬧,走廊特別吵鬧,這位家長媽媽看我沒回話,那氣勢倍兒牛,直接把要說話的班主任直接頂了回去:“是我兒子被打了,你站著說話不腰疼啊,”說完老師,直接扭頭繼續說我。

我也不說話,繼續讓她說,說到這位媽媽口乾舌燥開始咳嗽的時候,她就停止說話了。

然後我說了:“這位媽媽,你也說累了,要不休息會兒,這個問題肯定是要解決的,你一直說,也解決不了,你看我能問幾個問題嗎?”

這位媽媽之前情緒發洩得到位了,加上現在也累了,咳嗽聲還繼續,不耐煩的擺擺手。

我把女兒和她爭吵的男孩子都牽手過來站在一起

然後我蹲了下來,和他們平視

男孩現在情緒已經平緩很多,反而是我女兒被剛才那位媽媽的炮轟給嚇住了

我先對女兒講:“丫頭,咱們先深呼吸一下,行嗎?”

丫頭跟著我的節奏做了幾個深呼吸後,情緒也漸漸的平緩了很多。

然後我轉頭對著男孩說:“小朋友,你能說下事情的經過嗎?”

男孩說:“我想要丫頭書包裡的玩具,可是她不給我,就打了我的手!”

旁邊那位媽媽一聽,脾氣又上來了,剛準備又開始炮轟我,這次我直接聲音提高了一個度:“這位媽媽,我還沒問完,您能稍等一會兒嗎?”

這位媽媽估計被我剛開始和現在的態度給嚇到了,就沒說話了。

我轉頭對女兒說:“丫頭,你能說下發生什麼事了嗎?”

女兒聲音較小的說:“他一直要我書包裡的玩具,我說了不行,他就要搶,他搶我的東西,我就打他的手了,他就哭了!”

老師和那位媽媽就在旁邊沉默了。

我轉頭對男孩說:“小朋友,丫頭有告訴你,她的東西不想給你玩嗎?”

男孩點點頭

我繼續說:“你有先動手搶東西嗎?”

男孩又點點頭

我看著男孩的媽媽,男孩的媽媽不說話了,老師也沒說話。

我繼續對我女兒說:“丫頭,你這次還欠缺一點點東西!”

女兒疑惑的看著我說:“媽媽,是什麼東西?”

我告訴女兒:“丫頭,前面的步驟都對,你說你的玩具,我不想給你玩,這是對的,如果小朋友開始搶東西了,這個時候你得再加一句話!”

女兒問:“什麼話?”

我很肯定的說“加一句‘我的玩具我不想和你玩,如果你要搶我的,我就用我學習的跆拳道揍你了哦!!’”

旁邊的老師和周圍的家長們都愣住了。

我轉頭對著小男孩說:“你媽媽沒教你,別人不給你玩別人的東西,是不可以硬硬搶的嗎?”

小男誠實的搖搖頭,我站起來堅定的看了看那位男孩的媽媽,然後對她說:“現在還要解決嗎?”

男孩的媽媽不好意思的拉著男孩,邊走邊咒罵孩子:“家裡沒玩具嗎?你要玩別人的東西,你下次再這樣,我就打你……”說這就消失在轉角處。

我轉身看了看班主任,班主任不好意思的說:“這位媽媽非要你過來,我也沒辦法!”

我告訴老師:“老師,孩子在學校的時間,是教給你的,那麼孩子在學校發生的問題,你得解決,現在換成我來解決,而且剛才那位媽媽的婆罵聲,內容你也聽見了,如果你是我,你 心裡會好受嗎?”

班主任沉默……

我繼續說:“我選擇把孩子交給你,是百分百信任你的同時,我也做好了一些讓孩子吃虧的準備,我希望下次,你先了解清楚後再給我打電話,而不是別人叫你打,你立馬就打電話,行嗎?”

班主任急忙給我道歉,我不是那種一直抓住把柄不放的人,轉頭對女兒說:“丫頭,你心裡感覺怎麼樣?”

丫頭嘴巴一癟,直接大哭:“剛才那個阿姨好嚇人啊!”

哇哇哇……直接哭了起來,班主任看著我女兒哭,急忙蹲下來安慰她。

我就一直站著旁邊,讓老師安慰她。

以上內容沒有任何針對性:不針對老師,不針對對方家長。

我只想說:

小孩子的矛盾是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什麼情況都有,只有當事人的兩個小孩最清楚,所以不能單方面只聽一個小孩子的話。



笨鳥必須飛vlog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當我還是學生的時候,我的父母也跟說別人打你不要跟他打,跟老師說。讓老師處理這個事情。所以我們都是一味退讓

現在我成了一位媽媽,如果我的孩子去了學校上學,我會跟他說,別人打你你要打回去,但你不能主動欺負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我不希望我的孩子懦弱退讓,憑什麼要退讓,沒有錯為什麼要退,有理走天下,我希望他是個勇敢果斷的人而不是膽小一味退讓的老好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