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越反擊戰,494團第一次班莊進攻戰鬥始末

1979年2月17日6時25分,55軍開始進行炮火準備,揭開了憑祥方向自衛還擊作戰的序幕。與此同時,165師運動保障隊由師副參謀長指揮,沿浦寨以西公路破壞敵人設置的障礙,為師快速分隊開闢通路。經過三次各歷時5分鐘的急襲射擊,各部隊在炮兵火力掩護下於6時40分向敵發起攻擊。2營按4、6、5連的順序成三個梯隊投入戰鬥。4連從14號界碑至411高地之間突破敵防禦,沿14號界碑西側山樑向那漢、班頭攻擊前進。越軍沒有在這一帶部署兵力,進展很順利。

對越反擊戰,494團第一次班莊進攻戰鬥始末

敵人火力猛烈,攻擊受阻

7時15分進至那漢,連令1排沿那漢東南山背向那樓攻擊前進,掩護師運動保障隊行動。7時30分,連部帶2排進至那額溫,令3排向班頭西北側無名高地攻擊。由於該排迷失了方向,誤朝向那冬方向運動,與連失去了聯繫。此時,4連只剩下一個排的兵力,無力擔任主攻,營即令6連接替4連任務,繼續向班頭攻擊前進。7時50分,6連攻佔19號高地,殲敵半個班,乘勝向14號高地攻擊,當進至班頭西北側開闊地時,遭14號、18號、17號、16號高地之敵三面火力夾擊,攻擊受阻。

8時20分,營指帶5連進至班頭北側公路一線,也遭到14號、18號高地之地火力阻擊和那龍地區敵迫擊炮火力襲擊,當即傷亡40餘人。此時,2營指揮員既未組織部隊積極向敵人展開攻擊,也沒有呼喚我炮火壓制敵人,只是三次給帶領運動保障隊的師副參謀長發報請示如何行動,消極等待上級指示,致使部隊暴露在敵人火力之下,又傷亡20餘人。

對越反擊戰,494團第一次班莊進攻戰鬥始末

在我軍炮火的猛烈打擊下,越軍營指和各連之間的通信聯絡中斷,越軍營長在指揮所只聽到密集的槍炮聲,但沒有得到任何報告,但他還是派出1連的一個排和1門無坐力炮支援3連阻擊我軍進攻。

8時許,4連1排進至那樓南側公路,與師運動保障隊會合。8時40分,師運動保障隊進至班頭以西公路拐彎處,遇敵防坦克壕,在組織作業時,突遭14號高地之敵火力襲擊,當即傷亡10餘人。9時,師快速分隊進至該地,因道路尚未打通,前進受阻。

14號高地之敵見我坦克停在公路上不能前進,一面以高射機槍、重機槍向運動保障隊射擊,一面以無坐力炮向我坦克射擊,我2輛坦克先後中彈。在此情況下,我先頭坦克被迫投入戰鬥,經過簡短組織後,即以高射機槍、坦克炮向14號高地之敵射擊,掩護運動保障隊破障開路。這個時候,2營和師運動保障隊、快速分隊均被越軍阻擊於班頭附近狹窄地區,部隊建制混亂,人員車輛擁擠,失去指揮,完全陷入被動。

對越反擊戰,494團第一次班莊進攻戰鬥始末

投入預備隊,繼續進攻

為了扭轉被動局面,2營於9時15分決心使用預備隊5連加入戰鬥,首先奪取班頭公路兩側要點,爾後再向伯良、班莊發展進攻。9時20分,營指呼喚炮兵火力壓制那龍敵迫擊炮陣地。同時,5連從西北側向14號高地攻擊,6連從東北側向18、17號高地攻擊。

位於班頭南側公路的坦克以高射機槍、坦克炮向14號高地實施火力襲擊,將大部分敵人擊斃,餘敵向11號高地撤退。戰至10時30分,坦克停止射擊,5連乘勢攻佔了14號高地,發現10餘具屍體,以及被摧毀的82無坐力炮和高射機槍各1門(挺)。6連於10時40分攻佔了18、17號高地,殲敵約一個班。

對越反擊戰,494團第一次班莊進攻戰鬥始末

距離攻擊發起時間已經過去了3個小時,大大超出了原先1個半小時解決戰鬥的預期,而且師未能及時掌握部隊的進展情況。為了儘快打通班莊通道,師派出另一名副參謀長到前面查明部隊進展情況,並統一組織指揮戰鬥。11時許,副參謀長趕到班頭附近的師快速分隊。由於現場情況混亂,經過兩個小時才找到1、2營和坦克營的指揮員。遂於13時召集各分隊營以上幹部組織戰鬥。

根據眼下的情況,要打通班頭至班莊的公路,必須奪取公路兩側的要點。遂決定1營脫離坦克,徒步沿公路左側經11號高地向伯良攻擊,2營沿公路右側向12、13號高地攻擊,先頭坦克排沿公路攻擊前進,以火力支援步兵戰鬥。奪取上述目標後,就地組織防禦,保障師主力翼側安全。部隊受命後,由於準備時間倉促,有的連隊人員尚未收攏就開始行動,因此,各連不能同時發起攻擊,導致進展緩慢。

對越反擊戰,494團第一次班莊進攻戰鬥始末

1連一個排從11號高地東側小路,2連從11號高地北側同時向11號高地發起攻擊,佔領了該高地,然後以火力掩護工兵排除障礙。遭到13號高地敵火力封鎖,幾次組織作業均未能奏效。15時許,3連在1營營長率領下加入戰鬥,依託11號高地向伯良東側無名高地攻擊,被13號、9號高地和伯良東側無名高地火力壓制,攻擊受阻。

2營5連於17時50分攻佔了16號高地,並有一個班攻上了12號高地,但遭到13號高地敵火力壓制,結果與敵形成對峙。6連在昆塔東南無名高地受阻,擔任營預備隊的4連位於班頭西側地區。18時,鑑於2營攻擊受阻,師副參謀長令2連攻佔13號高地。2連在師火箭炮營、營迫擊炮的火力支援下,順利地拿下了目標。

對越反擊戰,494團第一次班莊進攻戰鬥始末

道路打不通,停止攻擊

戰至16時,師快速分隊克服了兩道防坦克壕後被阻於伯良以北約1公里處。因遭敵火力封鎖,無法克服第三道防坦克壕,加上中彈的坦克堵塞了公路,又沒有其他道路可供迂迴,陷入了進退維谷的不利境地。

19時30分,師鑑於主力在同登西北側作戰進展順利,於是命令1營、2營和坦克營停止攻擊,撤至有利地形組織防禦。2營在16、17、18號高地,1營在11號和14號高地。坦克營除3連外,於當日24時撤回國內。團指揮所率3營於16時進至會梅,3營在波沛至那布一線組織防禦,向波班警戒。團指於16時20分在會梅東側無名高地開設完畢,後指同時在馬毛開設。

19日7時前,494團奉命撤回我國境內隘口附近地域休整待命,團指位於馬家,其防禦任務由495團3營接替。

對越反擊戰,494團第一次班莊進攻戰鬥始末

失利教訓

此次戰鬥,494團苦戰13個小時,僅斃敵40餘名,俘敵7名,繳獲各種槍31支(挺),槍彈8000餘發。而自身傷96人,亡30人,沒有完成打通浦寨至班莊通道的任務,進攻失利。在兵力火力均佔絕對優勢的情況下,首戰未能獲勝,血的教訓極為沉痛:

1,敵情、地形不明。戰前對班莊地區守敵的兵力部署,陣地編成,火力配系,工事構築,障礙設置等情況沒有切實查清,把守敵1個營判斷為1個連的兵力。在地形分析上,只考慮班莊地區地勢較低,我方高於敵方,我可利用有利地形實施攻擊。而對該地區的複雜地形和給我進攻可能造成不利的影響認識不足,特別是對公路西側的敵情、地形分析研究不夠,把憑險據守之敵當成好打之敵。

因而導致指揮員的決心、部署以及作戰計劃等主觀指導脫離了客觀實際。如命令2營在1個半小時之內殲滅班莊地區之敵,打通浦寨至班莊的通路,完全是不切實際的。從我境到班莊,作戰縱深達6公里多,山高坡陡,地形複雜,敵情不明,且途中還有戰鬥行動,這顯然是難以做到的。

對越反擊戰,494團第一次班莊進攻戰鬥始末

2,戰術不當。雖然集中了三倍於敵的兵力和35輛坦克,但由於在戰術上是採取正面攻擊,以強碰硬的打法。在狹窄地形的限制下,兵力和火力的優勢無從發揮。導致擔負奪取要點、打通公路任務的2營處處受阻,前進遲緩;擔負快速突擊任務的1營搭乘坦克,同樣前進困難。最終既沒有完成任務,還增大了傷亡。

3,指揮不統一。1、2營均在同一方向執行戰鬥任務,擔任主要攻擊任務的2營和運動保障隊由一名師副參謀長指揮,而搭乘坦克擔任快速分隊的1營又歸團指揮。師司令部曾提出在該方向建立統一指揮機構的建議,未被採納。16日16時師確定494團1營搭乘坦克,由浦寨沿公路向班莊出擊,這一部署也未通知負責指揮2營和運動保障隊的師副參謀長。

由於在同一方向上行動的各分隊沒有建立統一指揮,進攻發起後不久,1、2營與師、團指揮所聯繫中斷,各分隊隨即失去指揮。師、團指揮所不瞭解情況,不知道2營於班頭受阻,在浦寨至班莊公路沿線要點沒有佔領,通路尚未打通時,即匆忙令1營搭乘坦克前出,2營、師快速分隊、運動保障隊均被阻在班頭附近的狹窄地區內,部隊建制混亂,人員車輛擁擠。

因為沒有統一指揮,不能協調各分隊的戰鬥行動,受阻達3個小時,也難以擺脫被動局面。後來師雖然又派一名副參謀長到前沿瞭解戰鬥進展情況和指揮戰鬥,但僅帶了一名警衛員,沒有配參謀人員和通信工具,部隊混亂局面已經形成,仍無法實施統一指揮。

對越反擊戰,494團第一次班莊進攻戰鬥始末

4,協同不好。沒有認真組織兩個步兵營之間,步兵、炮兵、坦克、工兵之間的協同動作,各兵種之間既無通信聯絡,也沒有規定信(記)號。進攻發起後,1營和坦克營不知道2營的行動。2營也不知道1營和坦克的位置,形成各打各的。

當坦克接近班頭時,2營有的幹部戰士不知道是我軍坦克還是敵人坦克,步兵攻佔19號高地後,坦克仍向該高地射擊,誤傷步兵2人。當坦克被敵防坦克壕所阻時,運動保障隊在敵密集火力下排除障礙,沒有得到步兵的有力掩護,傷亡較大,延誤了克服障礙的時間。

在步炮協同上,戰前沒有擬製較詳細的火力計劃,以致戰鬥發起後,2營雖有師107火箭炮營和團輕便炮兵群支援戰鬥,並有炮營前觀隨營指行動,但該營在整個戰鬥過程中,只主動呼喚過一次炮兵火力,炮兵也不能主動支援步兵戰鬥。由於各兵種協同不好,參戰兵力雖多,火力也強,但未充分發揮作用,導致進攻失利。

對越反擊戰,494團第一次班莊進攻戰鬥始末

5,通信保障不力。對山林地進攻作戰給通信聯絡帶來的困難考慮不周,缺乏多手準備,沒有采取多種方法,建立可靠的通信聯絡保障。進攻發起不久,2營於7時12分向師報告4連進至那額溫後,即失去聯繫。師運動保障隊開闢了浦寨至那樓之間通路後,也與師中斷了聯絡。1營搭乘坦克前出後,與團指揮所相距約5公里,因中間有一座600米的高山相隔,兩瓦電臺失去作用。

以至於1、2營被阻在班頭附近地區3個多小時,師、團都不知道,不能及時指揮各分隊行動。1營由於得不到上級的指示,而消極等待2營打通道路,2營在受敵阻擊、處境困難的情況下,不能得到上級的指揮和友鄰的支援。整個部隊陷入了混亂狀態,影響了戰鬥進展。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作者為歷史學碩士,大學講師,專注中越戰爭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