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峽市盧氏縣委辦派駐東明村第一書記張權偉:新官上任“三把火” 照亮東明新天地

河南經濟報記者 丁光展 見習記者 王盾 通訊員 張愛軍 高長軍

今年3月26日,春意盎然的時節,伴隨著大打脫貧攻堅戰的號角,三門峽市盧氏縣委辦秘書科科長張權偉來到該縣東明鎮東明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不到兩個月,張權偉“新官上任”就燒起了“三把火”,嘿,還都受到了群眾歡迎,很快打開了工作局面。

東明村位於城鄉接合部,轄14個居民組、6個自然村,共有621戶2474人,雖說是非貧困村,但人口密集、村情複雜,全村仍有25戶貧困戶,脫貧攻堅和駐村工作任務並不小。今年37歲的張權偉,雖說長期在縣委機關從事文字工作,但熟知國家各項政策,他認為儘快熟悉村情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前提,真心為群眾辦實事才能贏得認可,融入工作。

小小二維碼 信息容量大

盧氏縣脫貧攻堅“大排查、大整改、補短板、強基礎”活動啟動後,針對村裡人多事多和非貧困戶基數大、問題多的現狀,張權偉和村“兩委”商議,決定全面普查、摸透家底。他利用自己的計算機知識專長,嘗試建立東明村民情大數據庫,讓數據多跑路、幹部少填表、群眾得實惠。於是,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和民生難題,他白天和村組幹部入戶調查,晚上彙總整理、錄入信息,為每一個貧困戶定製了一個“二維碼”。村“兩委”還和貧困戶簽訂保密協議,保護個人隱私。目前,該村所有貧困戶已實現“一戶一碼”。張權偉還把貧困戶專屬的“二維碼”張貼在其家裡顯眼地方,這個“二維碼”一掃,貧困戶的各種信息、享受的各種政策,脫貧攻堅的惠農政策、各種通知、工作要求是應有盡有,村裡25戶貧困戶20戶有智能手機,都學會了使用;剩餘5戶智障或年老體弱、沒有文化的“兜底戶”,由鄰居或組長幫助解讀和使用。

5月14日,東明村貧困群眾馮邦盧拿起手機一掃自己的二維碼,基礎信息、“兩不愁三保障”政策、結對幫扶、就業培訓、招聘用工等內容一目瞭然。他高興地說:“這叫與時俱進!脫貧也要用上這高科技,就是效率高!隨時能看,看得還清,記得還牢。我村新來的這張書記,不簡單哩!”鎮扶貧辦的同志說,今年5月10日,國務院扶貧辦發佈了《關於切實解決扶貧領域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的公告》,要求發揮扶貧開發信息系統作用,每年填報一次數據,讓基層幹部騰出時間抓落實;東明村第一書記張權偉的辦法還真有借鑑推廣意義,這叫做:“一戶一碼碼上曉,一年只填一次表。”

目前,村裡非唯一住房戶及其他群眾正在完善建立二維碼。

危房全改造 實事辦得好

東明鎮緊鄰城區,三淅高速、209國道、322省道在這裡交匯,發展“三產”有優勢,一部分頭腦活絡的群眾富率先致富蓋起了漂亮的新房,但是由於人多地少,加上近年來各種建設徵用了土地,少部分群眾、特別是貧困戶卻生活困難,特別是房屋年久失修,甚至成為危房。張權偉入村後,按照縣裡“危房清零行動”要求,以解決群眾的住房安全問題為突破口,儘可能為群眾多辦實事、多辦好事。

他和村“兩委”幹部一起,對照15套民情大數據中的問題臺賬,組織村組幹部分片包組,逐一入戶、不漏一戶、不落一人,以住房問題為重點,逐項排查問題、解決問題。通過一個月的全面排查,全村鑑定安全房屋596座、非唯一住房44座。同時一戶一策,實施危房改造9戶,目前已建成入住2戶、主體完工2戶、封頂2戶、動工1戶,剩餘兩戶即將動工。一戶多宅危舊房屋拆除23戶。另外,為符合條件的10人辦理了殘疾證,落實了相關待遇;統計、排查出123例疑似慢性病,正在逐一鑑定。

繪起文化牆 精神添力量

東明村群眾貧富差距相對較大,一些扶富起來的群眾“小富即安”,發展動力不足;有的自己住新房,老人居住條件簡陋、孝心不夠;還有的自怨自艾,缺乏內生動力。針對這些問題,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張權偉組織在村裡4條主幹道兩側繪起了文化牆。

“幸福不會天上來、擼起袖子加油幹;自強自立大家幫、生活才會有希望;父母養我我敬老、不讓父母吃低保;人間至德忠和孝、世間大美信與誠;紅白喜事勤儉辦、鋪張浪費不划算……”走進東明村,一句句耳熟能詳的話語映入眼簾,圖文並茂,栩栩如生,引人駐足。“這些都是大實話,大家過來過去都看看,時間長了就記住了,也慢慢照著做。”該村群眾張吉慶說,脫貧不僅要有錢花還要有品行,每個人都得向上向善,物質上要脫貧,精神上也要脫貧,這樣才能算真脫貧。村黨支部書記張平倉說:“第一書記張權偉和和我們一起啟動實施‘兩袋計劃’,也就是富腦袋和富口袋相結合,向上向善講文明,守法明理重誠信,再就是自強自立、奮力脫貧。”

作為城鄉結合部的東明村,如何在服務城市建設中加快自身發展,特別是解決好最困難群眾的實際問題,幫助早日脫貧致富,張權偉感到任重道遠。這,也是今後努力的方向。“下一步,要實實在在為群眾做事,為東明村發展服務,為脫貧致富奔小康建功立業。”張權偉說。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