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騎行赤峰-錫林郭勒盟,翁牛特旗廣德公鎮--林西縣統步鎮


林西縣統部鎮號稱中國北方最大活牲畜交易市場。鎮區很多牛羊交易中轉圈欄,也出售成捆牧草,從業者也多牲畜經紀人,我住的這家店老闆就是從事這個行業。清晨,在牛羊哞叫中醒來,在牛羊被驅趕著發出的踢踏聲中遠眺北方草原,那裡是我將要到達的地方,卻是這些動物永遠要告別的故鄉。這輩子,他們再也回不去了。

東方初升的太陽潑墨揮灑出變幻多姿的雲的瀑布,我望著霞光和被霞光弄出剪影的山脊,渴望著心中的北方的北方。

到了這裡,即將進入草原,人煙也越來越少,村鎮在太陽下顯著些許寂寥。

路邊遇到幾種植物,這個不用說,都知道是向日葵,但大片大片的對我還是震撼!

這個其實我叫不上名字,只覺得沉甸甸的充滿豐收感,後來從路邊賣西瓜父子口中才得知這才是正宗的“高粱米”。

穀穗壓彎了腰,這麼肥碩的穀子,喜人。

騎行,就像人生,每一天每一階段都有規劃,為了目標,再大的太陽,也要上路,朝著目的地前進,前進。

在路上,風雨和烈日只是暫時的,其實一路的風景和鮮花已經給予了行人足夠的補償。

一路上坡,時值午後,內蒙八月的太陽還是很烈的。渴渴...,曬曬...,路邊一處沒人值守的太陽傘,躲進去避避日頭。地上幾顆杏子和類似蘋果的果實,只是小了很多,原來這是一個賣水果的攤位,揀幾顆,擦擦土,咬一口,甜的狠。

那種小蘋果原來叫“嘎啦果”,轉過太陽傘,看似貧瘠的沙土地,嘎啦果卻紅彤彤結滿枝頭,小小樹身被壓彎了。然而,主人不在,再誘人也不能順手摘果,只好地上梭巡,盼望再揀幾顆。

這是一對父子,在路邊賣西瓜,這西瓜沙瓤,他們自家地裡種的,放在樹蔭下,大熱天吃半個,再帶上半個,又涼又甜,實在是騎行好伴侶。兒子在土城子鎮讀書,是父親賣瓜的好幫手,算賬啥的都是兒子在張羅,比父親算的快,看我騎行,又知道外面世界,似乎比老爹還見多識廣,因為我叫“糜子”為“高粱米”,還笑我,邊糾正這些莊稼真正身份。


這種植物叫“糜子”而不是“高粱”,但電影“紅高粱”咋就是這種植物呢,又查書本這的確不叫高粱,糊塗了。

最美的雲,我走在路上,似乎在朝著雲的深處進發。這還沒有到達真正的內蒙高原,卻已令人陶醉。

在農牧過渡區,放牧馬和驢也都是過渡方式,主人把牲畜牽到草地裡,地上楔進去一個木樁,把驢馬韁繩放長點,這樣一天這匹馬或驢就以楔子為圓心,以韁繩為半徑吃草,主人則放心的一去一天,晚上再來趕回家,到明天再換個地方如此操作。

好爽啊,好爽啊,這種季節,風兒涼爽,草兒肥美,打個滾兒,感覺“馬生到達了巔峰”。

好奇的驢子,皮毛髮亮,肚子又鼓又圓,粉白嘴唇,黑鼻頭,大大眼睛,嗯,還是個美驢!

路旁山腳吃草的牛大牛二,過往行人車輛“與我何干”。

草原道路養護是最好的,也可能是承載少,但最重要是這裡護路工人認真負責。很多次,看到他們在為行道樹塗白、在立護欄、在清理路基,在大太陽下,心中總是充滿敬意。有了他們,才有這樣的鑽天楊挺起,才會有鮮花綠樹陪伴的路途。

山坡下一處窪地,大概就是一片沖積平原,葵花、穀子、玉米,呈條帶狀組成優美的圖畫。

這個建築是?.......這是我擅長的,這是--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谷坊。建造在溝道里,用途是攔蓄降雨徑流造成的水土流失,中間的孔洞是為了蓄積土壤,排走泥土,保障安全。

最後來一張藍天白雲特寫,結束今天的行程。仰望,仰望,眩暈,美到陶醉,從此,這樣的藍天白雲伴隨著高原騎行的幾乎每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