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杜甫草堂,落成1200多年,遊人成群拍照不斷


四川號稱天府之土,適宜居住之外,自古以來名勝古蹟也有不少。1980年,不少遊客就來到當地一處景點,旅遊觀光。門庭低矮,綠樹成蔭,什麼地方這麼吸引人呢?那就是赫赫有名的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是大詩人杜甫當年在四川的居住之所,修建於761年,原稱成都草堂。因為杜甫當年曾做過檢校工部員外郎,故而有杜工部一稱。80年代的杜甫草堂內,一塊牌匾上赫然寫著工部祠幾個字。落成1200多年後,遊人絡繹不絕,前來瞻仰紀念歷史上這位心憂家國天下的大詩人。

圖為草堂內懸掛著的杜甫畫像,代代傳承,畫面略顯老舊。安史之亂,杜甫流落四川,在朋友的幫助下修建此落腳之地。先後居住四年左右,雖然遠離戰火,可是心憂家國關心民生的濟世胸懷依舊,前後在此創作了240多首詩歌。《三吏》《三別》等名作更是膾炙人口。


80年代來此旅遊的日本遊客,或站或立若有所思。杜甫在世之時,聲名並不顯赫,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李白明顯更勝一籌。可是心繫現實,以詩記事的現實主義詩風,贏得了詩史的稱號。後來聲名遠播,對中日兩國文學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當年隨父母來此緬懷偉人的小學生,白襯衫藍褲子穿著涼鞋。這身行頭現在很少見了,以前可是不少小娃娃心心念的帥哥打扮。社會上工作的大人們多數也這麼穿,套個西裝拿個皮包的形象無人不知。

一家幾口來此旅遊,站在景區內來了一張合影。老奶奶一身裝扮很是熟悉,當年爺爺奶奶一輩兒多數如此。杜甫後來病逝之後,草堂幾經輾轉,五代時期詩人韋莊尋得之後,重新修建得以保存。此後明朝弘治年間,清朝嘉慶年間,先後兩次重修,奠定了今日杜甫草堂的樣貌。

1955年成立杜甫紀念館,1985年更名為杜甫草堂博物館。建築古樸典雅,園林清幽,加上歷史大詩人的情懷,每年到這裡的遊客數不勝數。鏡頭下合影的父子,就是當年為數不多留下來的旅遊照之一。時至今日,杜甫草堂人氣不減,依舊是四川旅遊不可不去的一個景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