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騎兵刀砍德國坦克?真相其實是這樣

波蘭騎兵刀砍德國坦克?真相其實是這樣 | 約克公爵


波蘭騎兵刀砍德國坦克?真相其實是這樣 | 約克公爵


這著名的油畫,很多人會情不自禁的哈哈哈。愚蠢的波蘭人又雙叒叕撞坦克了?

這個軍事史上被反覆提起,用來教育軍人落後就要捱打的戰例,很可能只是個謠言。就讓我們一起回到八十年前,看看波德戰爭的真實戰場。故事麼,就從油畫講起。

秋風起,納粹鼓聲急。謀奇襲。

飛機坦克,百萬勁旅,橫卷炮衣亮鐵蹄。

畫中的人,基本信息不用介紹,看到坦克,大家第一時間想起的就是納粹德國。畢竟德三坦克在歷史中已然臉譜化了。

隨著1933年希特勒上臺,德國幾乎是瞬間完成了戰敗國到法西斯強國的轉變。

1935年,薩爾州經過公投回歸德國。

1936年德國撕毀了凡爾賽協定,軍事力量在三年內從機槍都不許擁有的十萬之眾,變成了機械化、摩托化三軍種齊全的百萬大軍。

1936年德國干涉西班牙內戰,經過三年苦戰最終勝利,部隊得到了充分鍛鍊,也得到了西班牙和意大利兩個不大可靠的盟友。

1936年德軍重返不可駐軍的萊茵蘭,對法國公然打臉並形成戰略威懾。

1938德國與奧地利合併。同年德國在慕尼黑協議後分三步吞併蘇臺德區,捷克,捷克斯洛伐克全境。

經過二十年積累仇恨和五年來的瘋狂擴軍備戰,戰前的德國擁有近一百六十萬軍隊,其中約九十萬堆滿了波德邊境。

1939年的多事之秋,德國又一次向波蘭提出領土要求,這次,要求的是但澤走廊。沉浸在復國後一輪又一輪擴張的波蘭,自恃強大且有強援,把這自認為無理的要求一如既往地扔進垃圾桶。而但澤港外,德國的三朝元老艦荷爾斯泰因號,正悄悄扯下了掩蓋著“友好訪問”名義的炮衣。

花蔽膝,照鐵衣。復國一場大夢,敢誇徵四夷。

佳人調、句句使人迷,歡宴席。何年何日,國運已成謎。

反觀騎兵,第一反應就是波蘭。

歷史上的波蘭和現在這個只有31萬平方公里的方塊小國差異甚大。波蘭在歷史上,在東歐和中歐的土地上,曾經是第一大國,輝煌過八百餘年。但由於自由選王制度,過分的貴族民主制,最終導致了三個強鄰普魯士、奧地利、俄羅斯的三次瓜分。滅亡長達123年之久。

而它在歷史上的輝煌,多半來源於富饒土地上出產的木材和穀物,華麗的宮廷舞會,以及被稱為騎士超模的波蘭翼騎兵……Winged Hussar,這個充滿著光榮的名字,記載了波蘭立陶宛聯邦三百年的輝煌戰史。他們的華麗身影,出現在奧爾沙全殲羅斯大軍的側翼,像中流砥柱一樣阻擋著幾乎滅國的大洪水時代,如天使降世一般排山倒海的切入圍困維也納的土耳其軍陣裡拯救歐洲,最終隨著三次瓜分走向衰落,然後隨託尼亞托夫斯基元帥一起,和拿破崙大軍一起隕落在萊比錫民族會戰的戰場。

波蘭騎兵刀砍德國坦克?真相其實是這樣 | 約克公爵

萊比錫會戰

1918年,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慘烈的世界大戰硝煙散盡,三個惡鄰遭到了歷史的反噬,相繼解體滅亡,波蘭第二共和國從東線的血泊中浴火重生。是年深秋十一月,波蘭復國,而它短短的二十年生命,卻是在和鄰居們不間斷的領土衝突中度過的……

1920年,侵略當年兄弟立陶宛,搶走了該國的首都,後來在立陶宛人的激烈反抗下才放棄了吞併該國的打算。

同年波蘭入侵蘇聯的白俄羅斯和烏克蘭地區,試圖恢復1772年東線國界。在進軍過程中,波軍沿途大肆燒殺搶掠,吸滿了白俄羅斯和烏克蘭地區的仇恨值。最終一路殺到基輔,從而招致了結束內戰後卯足全力的蘇聯毀滅性打擊。在華沙城下,新生的波蘭軍隊依託維斯瓦河天險和英法軍事政治支持,利用蘇聯名將圖哈切夫斯基的指揮失誤才堪堪逆轉局勢,免於滅亡。最終戰至精疲力盡的雙方以寇松線為界,雙方大量戰俘則在集中營的虐待下面見死神……由於波蘭首先動手,而其集中營的狀態又遠遠惡劣於蘇聯一方,蘇聯自此將波蘭視為不可理喻的邪惡政權。

波蘭騎兵刀砍德國坦克?真相其實是這樣 | 約克公爵

圖哈切夫斯基

因為缺乏海岸線和出海口,波蘭利用對德合約開拓出但澤走廊,並將但澤市劃為自由港。這次波蘭向北拓地至波羅的海,其代價則是大幅損害德國利益,將德屬普魯士與本土一分為二。

法國出於對德國的防範,在東歐地區拼湊過小協約國同盟。但德國試圖染指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區時,波蘭趁火打劫,為了切欣領土背刺捷克,導致法國放棄東歐體系,已經全國總動員的捷克面對英法綏靖,波德即將宣戰,羅馬尼亞和匈牙利也提出領土要求的局勢下,被迫簽訂了亡國條約。

一通縱橫捭闔,波蘭北取但澤走廊、梅梅爾、維爾紐斯;東拓地至基輔;南取捷克切欣;西槓魏瑪德國。平獨鎮露,暴打四鄰,毀約擴張,得到不少好處的同時也與英法德俄同時交惡,埋下了未來的禍根。二戰前,擴張最烈的歐洲國家裡,希特勒德國算一個,紅色蘇聯算一個,波蘭算一個,意大利算一個……這幾個戰爭策源地還是鄰居,地緣政治也決定了它們最終一定會互相撕咬。

波蘭騎兵刀砍德國坦克?真相其實是這樣 | 約克公爵


在三十年代末,波蘭擴軍後號稱“世界第四軍事力量”,總數高達百萬。對於領土波蘭一貫是先吃先拿,戰略上卻沒有清晰方向。外交上第二共和國則是保持了中世紀領主的水準和眼界,以至於遠在利害關係外的友邦英國首相,從牙縫裡擠出了千古名言:“給予波蘭獨立無異於給猴子一塊高級懷錶”……

當德國的復仇野心遇到了醉心恢復古代輝煌的波蘭,雙方的決鬥也就在所難免了。可波蘭的上層建築遠不如德國法西斯思路清晰,路線明快。在軍隊威武恢復舊疆的迷夢裡,在觥籌交錯的鶯歌燕舞中,波蘭第二共和國走上了驟然滅亡的不歸之路。

空襲緊,閃電裂王旗。陣雲齊。

蕭蕭颯颯,狼煙四起,愁看蘇軍與德意。

早在1939年8月26日,就有嚴謹古板的德軍小分隊按過時的計劃書攻入波蘭邊境車站。但這種匪夷所思的事情,居然也沒有引起波蘭足夠的危機感。9月1日,德國按“白色計劃”全面侵波,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於在但澤走廊打響第一槍。

開戰前,波蘭自恃英法撐腰,自己有百萬大軍不虛德國,而波蘭軍隊上層甚至有攻入柏林的計劃。德國89萬軍隊在邊境展開,波蘭則以百萬之眾迎戰。

數量上由於德軍有數十萬蹲守齊格飛防線防禦英法聯軍,在東線波蘭人數上還小有優勢,但主要技術兵器上雙方不成正比。大炮是六千比三千,坦克是兩千八比不到一千,飛機是兩千對不到五百,海軍德國二流,波蘭約等於沒有……更主要的,還是德國佔了突然襲擊的優勢,同時作戰理念和技戰術水平強於波蘭甚多。而波蘭唯一優於德國的,就是軍馬數量與質量,波蘭有十一個騎兵旅,德國已經沒有大編制騎兵單位了。為了激勵士氣,緬懷榮光,波蘭將自己的坦克紛紛漆上了翼騎兵的翅膀。而威武的騎兵隊伍四面馳騁,試圖禦敵於國門之外。殊不知危險已經悄然降臨。

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全國覆蓋式空襲後,但澤走廊的波莫瑞集團軍首當其衝陷入德國北方集團軍群的圍攻中,這個龐大的集團軍只堅持了三天就基本成建制被殲滅了。戰爭開始一週時,波蘭空軍基本失去了制空權,西線三個波蘭集團軍儘管拼命抵抗,也發起過一系列反衝擊,但還是逐漸被分割包圍……德國以革命性的軍事理念,完成了對強大鄰國的降維打擊。

波蘭騎兵刀砍德國坦克?真相其實是這樣 | 約克公爵

德軍坦克部隊

波軍慘敗的消息傳到首都華沙,政府在一片混亂中選擇南逃盧布林。而波軍的軍事理念還停留在各集團軍以中心城市為核心陣地各自為戰,試圖守住自己看得見的領土。而德軍機械化行軍,繞過各大城市後經常在行進路上成團俘虜無法抵禦的步兵和炮兵。到九月中旬,華沙已經無法挽救,西線五十萬波軍掙扎在鋼鐵洪流包圍的孤島裡等待最終的結局。

而這時,波蘭外交政策結出的碩果也砸向了自己。,9月17日,蘇聯背刺,東線25萬波軍被解除武裝,軍官們被押往卡廷森林,即將被蘇聯滅亡的立陶宛扣押波蘭所有物資,驅逐波蘭人,封閉邊界,最後宣戰。捷克斯洛伐克儘管已淪為德國傀儡,還是憤怒地越過邊境,追打波軍……兩個小國開始了滅亡前的末日狂歡,也在群毆結束後按約分到了不少波蘭領土。

9月28日,華沙投降,投降後華沙還吃到了最後一次大規模空襲。德軍和蘇軍在約定好的分割線會師,友好握手。波蘭第二共和國至此又被瓜分,屍骨無存。

華沙北,維水西。殘軍聚散無定,國難思翼騎。

血肉祭、謊言抹揚蹄,世代記。正確姿勢,淮海有奇蹟。

波德戰爭在36天內結束了。

“世界第四陸軍”連同輝煌的騎兵傳統,被機械化法西斯打得灰飛煙滅。國家滅亡了,整個民族又陷入黑暗記憶的輪迴。於是很多人以為,波蘭軍隊是廢物,波蘭騎兵是笑話,波蘭人民是逗比,波蘭政權是個垃圾堆,波蘭戰史是段子手的故事集。

真的這樣麼?波蘭歷史上,從來不缺外交和政治上的愚蠢,也從來不缺真正的軍人和令人驚歎的勇氣。波蘭人民中貢獻了無數個性奇異的天才,從肖邦到居里夫人,他們的成績無與倫比。而波蘭的騎兵,在國家滅亡前也曾經做到過真正的雄起。

波蘭騎兵刀砍德國坦克?真相其實是這樣 | 約克公爵

居里夫人

片頭作為笑話圖的油畫,其實是在一個小鎮爆發的遭遇戰。這個波蘭語稱之為krojanty的地名,被信達雅地翻譯為克羅揚蹄。這是二戰中一場不算大的戰鬥,也是軍事史上最大的謠言之一……

前文說道,駐守但澤走廊的波莫瑞集團軍,在遭到連續打擊瀕臨覆滅時,一小支波蘭軍隊試圖掩護他們撤退方向的側翼。順利推進的德軍第十九裝甲軍在戰鬥間隙休整時,遭到了波軍第十八騎兵團側翼突擊。德軍被打擊的部分,正好是兩個摩托化師的結合部,而首當其衝的一個在森林中的步兵營,遭到了踐踏衝擊而潰散。如果戰鬥到這裡結束,我們就應該驚歎這支波軍的敏銳和勇氣了。然而……

機械化師其他部分聽到戰鬥聲音,立馬發動了反擊,裝甲車和坦克源源不斷地趕來,騎兵團在追擊中遭到了車載機槍的火力覆蓋,大量傷亡。其團長馬特拉紮上校,團參謀長,副官等人在打擊中相繼陣亡,騎兵團的其他人四散而去。是役德軍和波軍損失差不多,都是百人陣亡,但誰也沒有注意到樹林中其他人的身影。在被擊潰的步兵營後面,是德軍機械化之父古德里安及其參謀人員。古德里安當時已經有了率隊肉搏的覺悟,但機械化部隊的優勢改變了歷史進程。

波蘭騎兵刀砍德國坦克?真相其實是這樣 | 約克公爵

古德里安

第二天,意大利記者喬治帕來到戰場,看到遍地人馬殘骸和德軍坦克,半是腦補半是妙筆生花地描述了波軍如何長矛刺坦克,手槍點鐵皮。在他筆下波軍騎兵像唐吉柯德一樣追殺隆隆作響的鋼鐵巨獸,最終騎士精神化作紅泥碾作塵,變成了戰場上的累累屍骨。

古德里安在回憶錄中說,波蘭政權在開戰前聲稱德國坦克都是錫板刷漆,不堪一擊,結果騙到了自己人。無數波軍騎兵長槍一刺,就此身亡。這可能是意大利記者描寫過於禁不起推敲的找補之語。

真實的波軍騎兵旅一般6000人編制,有兩百挺輕重機槍和大量車輛以及乘騎炮兵,有小口徑大口徑迫擊炮,有高射炮和在戰役後期有很多部隊甚至研究出對付坦克的方法,騎兵身背反坦克槍,殘部攜帶37毫米反坦克炮。而漆著翼騎兵翅膀的坦克部隊,還在南線面對四支德國部隊打贏過坦克戰.

但他們的國家最終戰敗了。

為什麼這個傳說流傳這麼廣?波蘭政府希望用這種應用精神激勵國民抗戰到底。他們不願意闢謠。直到克羅揚蹄20週年後,波蘭自己拍攝騎兵神劇《羅特納》,還有這個橋段。德國更不願意闢謠,宣揚法西斯閃電戰的威力,沒有比這坦克碾騎兵更爽更唬人的廣告了。大家心照不宣地維護著故事的戲劇性,然後又嚇倒了法國,嚇倒了西歐南歐一片小國,最後又去嚇唬蘇聯……

故事仔細琢磨就會出漏洞,後來有些真實的戰例反而被壞名聲埋沒了。波蘭的騎兵神劇,被老兵一頓抗議。而嚇不倒的蘇聯,甚至為此斃了我國一個很好的戰例改編電影。

這個電影背景板是波德戰爭後十年。我國的淮海戰場上。1949年1月6日,潰不成軍幾乎餓垮的國軍杜聿明集團,走到了山窮水盡的最後一步。總指揮部還有第一戰車部隊較為完好的十五輛坦克,試圖掩護總指揮部突圍。這時,敵副營長吳秀章帥車隊試圖逃往駐馬店,卻遇上了我華東野戰軍的兩個騎兵中隊。第一天,坦克在突圍路上炮火從中損失了九輛,吳副營長居然不拋棄不放棄,拉起其他車組人員一起跑。剩下六輛在跑路中多次與騎兵交火,騎兵也是敲打扒天線,下馬機槍掃射一路騷擾,但始終也不得法。雙方打打停停。最終大部坦克因為塞人太多空氣惡劣,天線損失不辨方向,潛望鏡擊毀無法反擊等等原因相繼被俘。只有最後一輛竄往亳州,一直跑到沒油……可憐的坦克兵爬出車來,看到的是同樣可憐馬都快累死的騎兵隊伍。

總崩潰的狀態下,華野騎兵全殲了國軍坦克部隊,這,可能才是正確的騎兵打坦克姿勢吧。

番外,有關波蘭的其他段子:

前天德國例行向波蘭道歉,發動二戰是我國納粹罪該萬死。

波蘭一如既往不邀請俄羅斯。雖然俄羅斯把它西部領土擴展到奧得河。

波蘭大度地接受了德國的道歉,畢竟波蘭波茲南女生默克爾,正坐在德國總理府呢。

波蘭在巴黎和會支持日本,可能也是個謠言。

波蘭球是個很好玩的東西,啥都可以往這裡裝。

我們不應該對不瞭解的波蘭人民產生奇怪的敵意。畢竟我們都曾是被侮辱與被損害的。清朝末年我們的覺醒,基本就是以波蘭和朝鮮為鑑。


波蘭騎兵刀砍德國坦克?真相其實是這樣 | 約克公爵


最後,無論是人民還是國家,在國際交往上請儘量警惕謠言。

波蘭騎兵刀砍德國坦克?真相其實是這樣 | 約克公爵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