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位時間臨近,乾隆不願交出權力,祭天時咒皇儲十五子永琰早死?

1735年,二十五歲的乾隆繼位,上臺伊始乾隆就當著天下人的面許下諾言:為了表達對祖父康熙的敬重,如果上天保佑,有幸能做六十年的皇帝,到時候會果斷退位,絕不會超過祖父康熙。

退位時間臨近,乾隆不願交出權力,祭天時咒皇儲十五子永琰早死?

乾隆原以為自己繼位時已經二十五歲,做六十年皇帝,到那時就是八十五歲,這是小概率事件,所以乾隆吹牛逼時也就沒有打草稿。但是,上天跟乾隆開了一個大玩笑,三十、四十、五十、五十五,在位的時間越來越長,他沒想到自己如此長壽,乾隆開始慌了。

好在乾隆在三十八年(1773)早已經選好繼承人,要不真到了在位六十年,到時候沒有接班人,那豈不是很尷尬。這個接班人就是皇十五子永琰,到乾隆六十年時,永琰已經三十六歲,足以擔當大任。

乾隆秘密立皇十五子永琰為皇儲那年冬至,乾隆在祭天時向上天默默禱告:

如所立皇十五子永琰能承國家洪業,則祈佑以有成;若其不賢,亦願上天潛奪其算,令其短命而終。毋使他日貶誤,予亦得以另擇元良。朕非不愛己子也,然以宗社大計,不得不如此。惟願為天下得人,以繼祖宗億萬年無疆之緒。

乾隆這段話大概的意思是:上天替我把把關,如果皇十五子永琰是當皇帝的料,那就保佑他健康成長,順利繼位,否則,就令他趕緊早點死掉,好讓我再重新選擇繼承人。

乾隆在禱告中用如此惡毒的語言加諸在皇十五子身上,可謂古今罕見,人所難聞。實際上乾隆並不是在詛咒永琰,也不是對永琰沒有信心,而是對自己信心不足,這與他早年立儲經歷有關。

退位時間臨近,乾隆不願交出權力,祭天時咒皇儲十五子永琰早死?

乾隆繼位當年,就已經秘密將與皇后富察氏所生的嫡長子永璉立為儲君,親書其名,置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兩年後永璉不幸夭折,年僅九歲,乾隆極為傷感,贈諡號“端慧皇太子”。

乾隆十七年,乾隆與皇后富察氏的第二位嫡子永琮出生。永琮天資聰慧,深得乾隆喜愛,乾隆有意立他為太子。第二年永琮不幸夭折,乾隆極為傷感,贈諡號“悼敏皇子”。

連續痛失兩個嫡子,乾隆傷心欲絕,以為上天有意在懲罰他,為了保護愛子,此後乾隆乾脆不再秘密立儲。

一眨眼二十年過去了,乾隆六十二歲,已經超過其父雍正的壽命,接近祖父康熙,立儲一事再次提上日程。

乾隆兒子眾多,但除去夭折和過繼出去的,剩下的只有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二子永璂,皇十五子永琰,皇十七子永璘。

皇八子永璇,舉止輕浮,做事不得體,人緣也不太好,並曾受到乾隆公開斥責。皇十一子永瑆,文才較優,尤善書法,但不重騎射,乾隆也曾嚴厲申斥。皇十二子永璂,受生母那拉氏牽連,不受乾隆待見。皇十七子永璘是乾隆帝最小的兒子,最不成器的,四處遊蕩,明哲保身。乾隆的選擇只剩下皇十五子永琰。

退位時間臨近,乾隆不願交出權力,祭天時咒皇儲十五子永琰早死?

乾隆三十八年(1773),乾隆親書其名,置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永琰被秘密立儲時已經十三歲,但是乾隆不敢掉以輕心,託付神器,是何等重大之事,因此才有開頭乾隆祭天禱告那一幕。

這一次,老天爺總算開了眼,沒有“潛奪其算”皇十五子永琰順利長大成人,乾隆長鬆一口氣。

乾隆六十年(1795),乾隆當著王公大臣、文武百官的面,乾隆將三十八年(1773)親自書寫的傳位密旨當眾開啟,上面赫然寫著:皇十五子永琰為皇太子。接著,乾隆宣佈:

以明年為嗣皇帝嘉慶元年,皇太子永琰由“永”改“顒”,即日移居大內毓慶宮,以定儲位。追諡皇太子永琰生母令皇貴妃魏佳氏為孝儀皇后,升奉先殿,列孝賢皇后之次。朕屆時其將退居太上皇之位,但仍繼續訓政。

乾隆遵守了繼位當年向天下人許下的諾言:若能仰邀眷命,在位六十年即當傳位嗣子不敢有逾皇祖紀年之數。

乾隆以“訓政”為名,繼續掌權四年,嘉慶做了四年的“實習皇帝”。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