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爾,一個夢想開始的地方

中央媒體看兵團 | 阿拉爾,一個夢想開始的地方

中央媒體看兵團 | 阿拉爾,一個夢想開始的地方

阿拉爾 一個夢想開始的地方

在天山南部廣袤的大地上,有這樣一座城市:它誕生在亙古荒原之上,“三五九旅精神”為它塑魂,塔里木河哺育它成長,維穩戍邊是它的使命,人們親切地稱它為“塔里木河起源地、絲綢之路必經地、昆崗文化發掘地、三五九旅傳承地”。它的全稱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

從1949年三五九旅開啟築城之夢,到1957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一師屯墾戍邊,再到2004年第一師阿拉爾市人民政府掛牌成立,第一師阿拉爾市成為共和國年輕的城市之一,總面積6937平方公里,下轄四鎮十五個團三個街道一個鄉和多家企事業單位,經過60多年的發展,總人口由1萬增長到38萬,地區生產總值由2350萬元增長到308.55億元。一個經濟充滿活力、水城風貌彰顯、生活品質良好、人居環境優美的“絲路新城”正在不斷延伸著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壯麗畫卷。

塔里木河起源地 “塞外江南”映沙漠

第一師阿拉爾市地處塔克拉瑪干沙漠西北緣,塔里木河穿城而過,北環塔里木盆地蜿蜒東流1300多公里,滋潤著這片廣袤的土地,養育了各族群眾。

塔里木河是中國第一大內陸河,全長2437公里,阿克蘇河、喀什噶爾河、葉爾羌河、和田河四條源流在第一師阿拉爾市的十六團新開嶺鎮匯聚,形成主流,統稱塔里木河。

千百年來,塔里木河水流淌於此。和新中國成立後的百廢俱興同步,阿拉爾人憑藉當地水土、光熱資源優勢,開發建設著這座城市。

如今,這裡已建成二十多萬公頃良田,四鎮十五個團三個街道一個鄉、一所大學——塔里木大學、一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一個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區、兩個上市公司和數十家企業、科研教學文化單位,分佈於塔里木河上游兩岸。

在這片熱土上,現代化農業蓬勃發展,新型工業化和智慧城市正在崛起:遠望廠房林立,近看稻菽滾滾;道路四通八達,通信暢聯世界;阡陌縱橫,林帶如網,遍地牛羊,四季魚翔,花香果豔,歌聲流彩——不是江南勝似江南。

絲綢之路必經地 經濟發展新引擎

第一師阿拉爾市是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新疆)中線的重要支點,藉助“一帶一路”建設和“中巴經濟走廊”“中西亞經濟走廊”的契機,努力打造“兵團向南發展”的區域中心城市。

目前,阿拉爾支線機場獲得國家民航局選址批覆,預可研報告已通過評估;阿拉爾至阿克蘇鐵路建設項目已經完成前期初測和可行性研究編制工作;阿拉爾大橋等項目快速推進,編織公路、鐵路、空中立體的交通網;依託國省幹線路網,推進墾區之間及墾區內部公路建設,實現農村公路網全面覆蓋,團鎮三級及以上等級客運站覆蓋率達到100%……地緣和交通優勢,讓阿拉爾成為一座以500公里為半徑、覆蓋南疆的物流中心城市,面向中亞、南亞和歐洲開放的門戶;成為南疆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生態建設的示範基地。

昆崗文化發掘地 亙古荒原奏凱歌

在歷史上,西漢侍郎官鄭吉率部到新疆天山南部的渠犁屯田。鄭吉以其卓越的軍事才幹和治理能力,承擔了領護絲綢之路南、北兩道的使命,拉開了“都護”西域的序幕。從此,數千年來我國對新疆的有效治理綿延不斷。當年鄭吉領護絲綢之路南道的範圍,就包括了今天的阿拉爾一帶。

多部史籍中記載阿拉爾古稱昆崗。20世紀80年代,當地人在距離阿拉爾市東南70餘公里的地方首次發現了古墓群。近年來又發現了多處古墓群。經碳十四測定,這些古墓群出土的文物距今最遠的4600年,最近的900餘年。古墓群為研究“阿拉爾·昆崗”的歷史,提供了有力的實物佐證。

發現“昆崗”,亙古荒原塵封千年的歷史文化放射出耀眼光芒。塔里木大學西域文化研究院開啟了“探源西域文化,尋找世界文化鑰匙”的帷幕,吸引了海內外史學界廣泛關注。

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師阿拉爾市人民在塔克拉瑪干沙漠的亙古荒原上奏響了“開發塔里木,建設阿拉爾”的凱歌。

三五九旅傳承地 塔河兩岸築新城

“生在井岡山、長在南泥灣、轉戰數萬裡、屯墾在天山”可以概括第一師阿拉爾市的歷史沿革。

歌曲《南泥灣》曾風靡大江南北,歌中的模範是著名的八路軍一二○師三五九旅。三五九旅的前身是誕生於井岡山的紅六軍團。

三五九旅南下北返、中原突圍,來到新疆駐紮於天山南麓,發展經濟,於1953年整編為新疆軍區農業建設第一師。

60多年來,幾代兵團人牢記職責使命,發揚以“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艱苦創業、開拓進取”為主要內涵的兵團精神,披荊斬棘、艱苦奮鬥,在荒漠戈壁上興建起第一師阿拉爾市這座現代化軍墾城市,完成了“荒原變家園,家園變城市”的壯舉。

“忠誠 擔當 爭先”的“三五九旅精神”,在革命年代鼓舞著三五九旅官兵從南泥灣一路走來,在和平建設時期又感召熱血兒女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

阿拉爾由河流的匯聚到仁人志士的匯聚,由“綠色島嶼”到“金色家園”,屯墾戍邊的古韻長歌生生不息。

建向南發展中心 促五城風貌崛起

為貫徹落實“兵團向南發展”戰略,第一師阿拉爾市擔當起“向南發展排頭兵”“南疆兵團中心城市”的角色,銳意向前。精細石油化工城、紡織服裝產業城、綠色食品加工城、大學科技轉化城、旅遊休閒養老城的“五城”建設正在穩步推進。

第一師阿拉爾市發揮空氣潔淨、日照時間長、積溫高和水土豐沛等優勢,建成了有機大米生產基地、特色林果業基地、優質奶源基地和優質棉生產基地。阿拉爾還是新疆四大紡織服裝產業基地之一,吸引了大批紡織服裝龍頭企業落戶於此。

在國家支持新疆發展紡織服裝產業政策推動下,阿拉爾經濟技術開發區先後引進潔麗雅集團新疆新越絲路有限公司、新疆新聚豐特種紗業有限公司、新疆納凱紡織有限公司等一批知名企業。截至2018年底,阿拉爾經濟技術開發區入駐各類紡織服裝企業26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3家。

近年來,第一師阿拉爾市整合歷史文化、天然景區、現代觀光農業以及現代特色城鎮等旅遊資源,發展文化旅遊、休閒旅遊、鄉村旅遊、現代農業觀光旅遊;重要歷史文化遺址得到有效保護,旅遊景區基礎設施、環境面貌全面改善,配套服務更加健全,文化傳播能力顯著提升。與周邊地市聯合打造“環塔里木旅遊圈”“塔里木河‘一河兩岸’全域旅遊帶”“阿拉爾市核心區7公里沿河養老休閒產業帶”,努力把第一師阿拉爾市建設成為南疆首個全域旅遊示範區和重要人文生態旅遊區。目前,第一師阿拉爾市接待遊客已達200萬人次以上,旅遊總收入接近5億元。

如今,第一師阿拉爾市站在發展新的節點上,借“一帶一路”強勁東風,將以全新的風貌、更大的作為,再譜壯麗篇章。

數據來源: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黨委宣傳部

中央媒体看兵团 | 阿拉尔,一个梦想开始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