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有種傳統美食用小魚做成,先炸後燉,鍋底扣個瓷碗是製作關鍵


在我們身邊,有著很多傳統的美食,這些美食在製作過程中,經歷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傳承和改良,才成為了我們現在吃到的美味佳餚。在河南開封,就有這樣的一道美食,這裡的人們把普通的小魚做的美味無比,那就是開封的黃燜魚了。

黃燜魚可以說是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漢族傳統名菜,更是河南特色小吃之一。正宗的開封黃燜魚要用精選黃河草魚和小鯽魚為主料,經過炸制後,配以大料,滷湯燜制而成。魚鮮味美,湯料五香,食後回味無窮。別看作者說的這麼簡單,但這道美食做起來卻並不是那麼容易。

走在河南開封的街頭,你會看到大街上很多賣黃燜魚的小攤,這些小攤每天從早到晚都有這種美食,而且很多老攤都賣的很快,尤其是在夜市和早市上。可以這麼說,開封人對黃燜魚這道美味的感情,真是不一般。老開封人一般都會點一碗黃燜魚,自帶一小瓶白酒,吃著美滋滋了,看著就感覺很享受。


說到開封的黃燜魚,不得不去開封的夜市上走走,在那裡更是有很多老攤。黃燜魚與鯽魚湯、草魚湯截然不同,只有你親口嘗過後,你才會懂得開封黃燜魚的非同一般。而對於黃燜魚的製作方法,可以說老開封人都知道它的烹製工藝不簡單,要先將小鯽魚用麵粉掛糊,再油炸至金黃色,然後煮,關鍵是老湯能夠反映黃燜魚的鮮明特點和質量,魚多、湯靚。

在開封的夜市上,作者碰到了一個做了黃燜魚幾十年的老攤,攤主大哥說,他家做黃燜魚有幾十年了,因為製作的口味正宗,很多人會認準他們的黃燜魚來吃。這魚別看擺在這簡單,做起來的工序著實複雜,但如果不去按這工序做,哪怕是偷工減料一點點,就沒有了傳統黃燜魚的味道。

開封的黃燜魚可以說是獨一味的,原因在於做黃燜魚的材料得用的當地的一些小魚,經過多道工序油炸了之後,再經過文火慢燉了之後,確實就是外觀成形而內在酥軟的時候。這一整鍋濃稠鮮香的黃燜魚就成了。大哥說,這正宗的開封黃燜魚,一道黃燜魚味道的好壞,也取決於煮黃燜魚的老湯,湯好了,魚做出來自然好吃,而且黃燜魚在鍋裡燜的步驟也是非常的重要,稍有一絲粗心,火候一大,這一鍋黃燜魚就做不出傳統的味道來了。


正是因為開封的黃燜魚和其他地方的許多不一樣的地方,人們才鍾愛吃開封的黃燜魚。對於沒吃過開封黃燜魚的人來說,那實在是太可惜了。小魚經過處理醃製,裹上澱粉下鍋油炸,這也是吃河魚不用吐骨頭的原因了,把魚骨全都炸酥脆,吃起來就方便很多了。然後用大料、滷湯做湯底,把小魚放進去燜煮,一定要用小火燜煮,這樣小魚才會肉質軟爛,這樣一道色香味俱全的黃燜魚就完成了。

拍攝中,作者看到攤主大哥在鍋裡放了一個有年代的陶瓷碗,扣在鍋底中,當作者詢問他這碗的作用的時候,大哥說這也是一鍋黃燜魚好壞的關鍵所在。帶著疑問,作者詢問了下大哥這在鍋底下倒扣著的碗有啥用,大哥笑著告訴作者,別看這碗破,卻是這鍋黃燜魚做好的關鍵所在,正因為這樣一個“破瓷碗”,大哥才能更好的掌握這小魚燜至的火候,讓整個鍋裡燉的小魚的受熱均勻。

而這種方法在很多賣黃燜魚的攤前都能看到,這可以說是控制火候的神器所在。而正因為這樣一個倒扣的碗的幫助,很多做黃燜魚的師傅們做出入口即化的美味美味小魚。每一道傳統美食的存在都凝聚了不知道多少代人的智慧,而每一種傳承的美味都有著它自己的故事。吃著美食的同時,去感受這些美食所內在的故事,總是會別有一番風味。


在吃的時候,舀一碗帶湯的黃燜魚,撒上香菜就可以了,吃起來湯鮮肉嫩,每一條小魚都是吃不到骨頭的,一整條可以直接吃,再喝幾口魚湯,味道特別的鮮美,怪不得吃過這口之後的人都喜歡吃。吃完整個人感覺都很舒服,尤其是冬天吃更暖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吃過這黃燜魚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