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時空!帶你瞭解鎮江及各縣區的前世今生

以下文章來源於方誌江蘇 ,作者 戴芸

穿越时空!带你了解镇江及各县区的前世今生

鎮江,地處長江中下游平原,在江蘇省西南部長江下游的南岸。“一水橫陳,連崗三面”的鎮江,長江之浩蕩,運河之秀氣,組成了“十字黃金水道”,寧鎮山脈、茅山山脈組成“山字形”構造骨架。毓秀鍾靈的鎮江,是吳文化的發祥地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山水旖旎的鎮江,將“大江風貌”和“城市山林”完美融合。物華天寶的鎮江,自古繁華,物產富饒,歷史上就是有名的魚米之鄉。人文薈萃的鎮江,名公巨卿,鴻儒碩彥,世代迭出。江河交匯處,最美是鎮江。

穿越时空!带你了解镇江及各县区的前世今生

本文轉自“方誌江蘇”

鎮江市

穿越时空!带你了解镇江及各县区的前世今生穿越时空!带你了解镇江及各县区的前世今生

鎮江港/ 李廣興攝

“宜”為鎮江最早的地名,西周康王封給宜侯的領地在鎮江一帶。1954年出土的西周青銅器“宜侯夨簋”內有銘文,是迄今關於鎮江歷史最早的文字記載,距今約3000年前。春秋時期,鎮江市吳國疆土,周靈王二十七年(公元前545年)“齊慶封奔吳,吳與之朱方”,“朱方”即是鎮江最早見於歷史文獻記載的地名。

穿越时空!带你了解镇江及各县区的前世今生

宜侯夨簋銘文

戰國時期,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越滅吳,今鎮江一帶盡歸越。周赧王九年(公元前

306年)楚滅越,朱方屬楚,改名谷陽。秦朝時期,今鎮江市境內曲阿縣、丹徒縣以及秦丹陽縣、江乘縣一帶,均屬會稽郡。隋開皇十五年(595年),以延陵、曲阿、永年三縣置潤州。隋大業三年(607年)廢潤州。唐武德三年(620年),復置潤州,延陵縣分為丹徒、延陵二縣,丹徒縣屬潤州。

穿越时空!带你了解镇江及各县区的前世今生

潤揚大橋/ 陳永平攝

自唐至宋,潤州州治均在丹徒縣。唐建中元年(780年),置鎮海軍,節度使駐潤州。宋開寶八年(975年),改鎮海軍為鎮江軍節度,郡守稱知潤州軍州事,這是鎮江得名之始

。宋政和三年(1113年),改潤州為鎮江府,這是鎮江作為行政建制得名之始。鎮江府轄丹徒、丹陽、金壇等縣。潤州州治、鎮江府治均在丹徒。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三月,朱元璋攻佔鎮江,改鎮江府為江淮府。同年十二月,復改江淮府為鎮江府,府治在丹徒。自明洪武元年(1368年)至咸豐三年(1853年),沿用鎮江府名。

穿越时空!带你了解镇江及各县区的前世今生

鎮江文宗閣/ 鎮江方誌館供

咸豐三年,太平軍佔領鎮江,改鎮江府為鎮江郡。咸豐七年(1857年),清軍攻入鎮江,復鎮江郡為鎮江府。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廢鎮江府,丹徒縣屬江蘇省管轄。民國3年(1914年),江蘇省設金陵道,丹徒縣屬金陵道。民國16年(1927年),撤金陵道。民國17年(1928年),國民

政府改丹徒縣為鎮江縣。民國18年,江蘇省會遷到鎮江,省政府駐鎮江縣城。民國時期,鎮江為國民政府江蘇省省會所在地,境內各縣由省直管。

穿越时空!带你了解镇江及各县区的前世今生

鎮江南山綠道生態氧吧/ 許建全攝

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在茅山地區建立抗日根據地,並在鎮江境內先後建立專署和縣級抗日民主政權。幾經合併、分拆、改名,到1945年2月稱蘇南第一行政區專員公署,直至抗戰勝利。1949年4月23日,鎮江解放,鎮江縣分設為鎮江市及丹徒縣,原城區及近郊為鎮江市,四鄉農村為丹徒縣,均屬蘇南行政區鎮江專區。1958年7月,市縣合併,名鎮江市。1962年3月,鎮江市、丹徒縣復分設。1971年2月改鎮江專區為鎮江地區,鎮江市和丹徒、丹陽、句容、揚中、武進、金壇、宜興、高淳、溧水、江寧、溧陽11縣(市)屬鎮江地區。

穿越时空!带你了解镇江及各县区的前世今生

鎮江所獲榮譽

1983年3月,江蘇省實行市管縣體制,撤銷鎮江地區行政公署,劃丹徒、丹陽、揚中、句容四縣歸鎮江市。3月1日,鎮江市人民政府成立,鎮江市直屬省人民政府領導,成為省轄市。市區劃分為城區(1983年8月由原金山區、北固區合併成立)和郊區(1983年9月由原郊區和諫壁區合併成新的郊區)2個區。1987年、1994年、1995年,丹陽、揚中、句容相繼撤縣建市。1998年6月,鎮江新區設立。2002年,丹徒撤縣建區,成為市區的組成部分。2014年,鎮江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設立。

市樹:廣玉蘭

穿越时空!带你了解镇江及各县区的前世今生

市花:杜鵑花

穿越时空!带你了解镇江及各县区的前世今生

京口區

穿越时空!带你了解镇江及各县区的前世今生

滿眼風光北固樓/ 顏宏亮攝

京口為鎮江市古稱之一。今京口區北部北固山前峰一帶,漢代稱“京口裡”。建安九年(204年),孫權部將孫韶在京口裡“繕治京城”。宋《嘉定鎮江志》:“京上郡城,城前浦口,即是京口。”後常以“京口”代稱鎮江。

穿越时空!带你了解镇江及各县区的前世今生

鎮江京口北固灣“燕飛”寶鼎/ 範仁毅攝

建安十三年(208年),孫權把政治中心從今天的蘇州市移到現鎮江之地,在北固山前峰建築了一個周長620步,高3丈1尺,內外磚砌的鐵甕城,時稱京城,又稱為京口(城)。東晉初年,晉陵郡治由丹徒遷京口,稱“北府”。隋開皇十五年(595年),縣治由丹徒遷京口(城),唐代至民國一千多年間,京口一直為道(州、郡)府、縣治所。

現京口區,1983年8月由北固、金山兩區合併而成,時稱城區,1984年12月更名為京口區。

穿越时空!带你了解镇江及各县区的前世今生

北固夜幕/ 楊憲華攝

北固山位於長江之濱,海拔52米,有“京口第一山”之稱。它橫枕大江,山勢險固,所以得名。山頂上有甘露寺,1967年在前峰上建有烈士陵園、烈士紀念碑和烈士事蹟陳列館。

潤州區

穿越时空!带你了解镇江及各县区的前世今生

湖畔新貌/ 陳崗攝

“潤州”是鎮江的古稱。隋開皇十五年(595年)分蔣州置潤州,潤州由此得名。

大運河是中央政權從江南征收粟米絲帛的重要通道,潤州恰好處在長江和大運河交匯點的地理位置,使得它成為漕運要道上的一個重要關口。每到冬春季節,運送漕糧的船隊雲集城西蒜山腳下,西津渡口便會出現千帆雲集的壯觀場面。馬可· 波羅在他的遊記裡也寫道:“(潤州人)靠經營工商業謀生,廣有財富。”

穿越时空!带你了解镇江及各县区的前世今生

南山文苑文心雕龍池/ 楊憲華攝

1981年3月,設立鎮江市郊區人民政府。1983年,鎮江市實行市管縣新體制,郊區與諫壁區合併,建立縣級建制郊區。1984年10月郊區更名為潤州區。1992年11月,鎮江市區劃調整,以古運河為界,古運河以西為潤州區。2001年3月、2005年12月、2011年7月三次對所轄部分鄉鎮(街道)、行政村(社區)進行調整撤併。

穿越时空!带你了解镇江及各县区的前世今生

金山寺大殿風采/ 楊憲華攝

金山寺是我國佛教禪宗四大叢林之一,清康熙帝南巡時親筆手書“江天禪寺”匾額。《金山志·高僧傳》載,法海是唐朝宰相裴休之子,自幼出家江西廬山,後來到金山,其時滿山荒蕪,只得在山洞中打坐。他曾燃指一節,立志修復古剎,最終修成,因而被尊為“開山祖師”。

穿越时空!带你了解镇江及各县区的前世今生

焦山定慧寺大殿秋色/ 楊憲華攝

焦山位於市區東北江中,是現時長江下游唯一一座四面環水的觀光遊覽島嶼。焦山造園風格屬典型的江南寺廟園林,古寺深藏掩隱山中,遠遠看去,只見山不見寺,形成獨特的“山裹寺”的園林景觀特色。寺院以相傳始建於東漢的定慧寺規模最大。

穿越时空!带你了解镇江及各县区的前世今生

西津渡始於三國,至唐代有完備的渡口功能,成為“南北通衙”“漕運咽喉”。街區因渡而生,城市因渡而發展,歷經唐、宋、元、明、清和民國時期,留下豐富的歷史遺產和文化勝蹟,著名學者羅哲文讚譽西津渡為“中國古渡博物館”。

丹徒區

穿越时空!带你了解镇江及各县区的前世今生

丹徒世業洲農村新色/ 卞恆慶攝

最早稱“宜”,是3000多年前周康王封給虞候夨的領地。春秋時屬吳國,稱朱方。吳亡屬越。越滅屬楚,更名谷陽。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統一六國,實行郡縣制,谷陽為縣,屬會稽郡。丹徒名字來歷有一說是,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使赭衣囚徒三千鑿京峴山,因此谷陽為丹徒

。後又有武進、延陵與丹徒縣名更替使用。唐武德三年(620年)復置丹徒縣。五代屬南唐,仍為潤州治。宋為鎮江府治。元為鎮江路治。明、清皆為鎮江府治。

穿越时空!带你了解镇江及各县区的前世今生

宜侯夨簋(仿品)

民國17年(1928年)7月改名鎮江縣。1949年4月解放後,劃城區及近郊為鎮江市,農村為丹徒縣。新中國成立後,丹徒隸屬鎮江專區。1958年7月,丹徒撤縣併入鎮江市。1962年3月,市縣分置,恢復置丹徒縣。1983年實行市管縣後,丹徒縣隸屬鎮江市。2002年4月,丹徒撤縣設區。

穿越时空!带你了解镇江及各县区的前世今生

圌山屬鎮江新區,得名傳說和秦始皇有關。相傳秦始皇東巡時聽說丹徒有瑞氣,為了阻止這股瑞氣,秦始皇為圌山命名,把“瑞”字的“王”字旁去掉,再把“瑞”字半邊用個框框起來,造了這麼個“圌”字。讓這裡的瑞氣沒有了王,而且被密密匝匝地封了起來,秦始皇這才放下心來。

丹陽市

穿越时空!带你了解镇江及各县区的前世今生

曲阿新貌/ 馬新生攝

夏禹時,分天下,時今丹陽地屬揚州之域。商末周初,丹陽一帶稱朱方,地屬吳國。春秋時(前770-前476年)地屬延陵(今常州、武進)之域。楚靈王(前540-前529年)時,佔朱方,地屬越。周顯王三十五年、楚威王六年(前334年),楚滅越,命名雲陽,設雲陽驛,繼而置雲陽邑。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改雲陽縣,後改曲阿縣,屬會稽郡。

西漢因之,王莽時更名風美。東漢複名曲阿,改屬吳郡。三國吳嘉禾三年(234年),吳大帝孫權復舊名雲陽,屬吳國,是年置毗陵典農校尉,改屬之。西晉太康二年(281年)又改曲阿,屬揚州毗陵郡,並析縣之延陵鄉置延陵縣(治今市西南延陵鎮),析曲阿、丹徒2縣之東北地置武進縣(治今市東),均屬揚州毗陵郡。晉永嘉五年(311年)改毗陵郡為晉陵郡,縣仍屬之。南朝宋、齊時,曲阿、延陵2縣屬南徐州晉陵郡,武進縣改屬南東海郡。梁時改武進縣為蘭陵縣。

穿越时空!带你了解镇江及各县区的前世今生

丹陽界牌民居新貌/ 高建業攝

隋開皇九年(589年),蘭陵縣併入曲阿縣,改晉陵郡為常州,曲阿縣屬常州。開皇十五年,置潤州,曲阿、延陵縣改屬潤州,分曲阿縣南金山鄉置金山府,後改名金山縣(即今金壇市),延陵縣移治京口(今鎮江市)。大業(605~618年)初,廢潤州,曲阿、延陵改屬江都郡。唐武德二年(619年),梁王竊據江南,“以曲阿縣置雲州”。三年(620年),延陵縣還舊治,再置潤州。五年,改雲州稱簡州,以地城南有簡瀆河而名。八年,簡州廢,縣屬潤州。天寶元年(742年)改潤州為丹楊(陽)郡,改曲阿為丹楊(陽)縣

穿越时空!带你了解镇江及各县区的前世今生

西周--青銅鳳紋尊

丹陽素有“江南文物之邦”之稱。2008年,遺存的古文化遺址有新石器時代的鳳凰山、王家山、戎家山3處,商周臺型文化遺址44處,春秋戰國時的葛城、珥城古城文化遺址2處。帝王陵墓有三國吳大帝孫權父孫堅的高陵等13座。

五代南唐因之。北宋屬鎮江府,熙寧五年(1072年)廢延陵縣為鎮入丹陽縣。政和三年(1113年),升潤州為鎮江府,丹陽屬之。元屬鎮江路。明覆改鎮江路為鎮江府。清咸豐十年,太平軍佔縣境,改屬太平天國天京省鎮江郡。同治三年(1864年)復清制鎮江府。民國元年,廢府州,丹陽直屬江蘇省。民國三年至二十一年屬江蘇省金陵道。民國二十二年屬江蘇省溧陽行政督察區,次年屬第一行政督察區。民國二十六年設江南行署,丹陽屬之。民國三十年復屬第一行政督察區。1949年4月解放,10月新中國建立,屬蘇南行署鎮江專區。1953年屬江蘇省鎮江專區。1958年一度屬常州專區,1959年復屬鎮江專區。1983年撤鎮江專區改設鎮江市,屬鎮江市。1987年12月撤縣建市,為省轄縣級市。

穿越时空!带你了解镇江及各县区的前世今生

齊武帝蕭賾景安陵

丹陽是帝王之鄉,名人輩出之地。所出帝王有三國吳大帝孫權和南朝齊、梁的開國皇帝齊高帝蕭道成、梁武帝蕭衍等17位。齊武帝蕭賾景安陵坐落在丹陽市雲陽鎮前艾田家村南400米處。

句容市

穿越时空!带你了解镇江及各县区的前世今生

句容美麗華陽/ 李延平攝

南宋《景定建康志》、明弘治《句容縣誌》、民國《今縣釋名》均註明:縣內有勾曲山(即茅山),山形似“己”,勾曲而有所容,故名勾容,又名句曲。

古代句勾二字相通,故稱句容。

穿越时空!带你了解镇江及各县区的前世今生

句容中央商場/ 王軍攝

漢置句容縣。漢元光六年(前129年)封長沙定王劉發之子劉黨為句容侯。元朔元年(前128年)黨死,復為縣。東漢、三國吳、兩晉、南朝因之。隋廢郡置州,以州領縣,句容屬揚州。唐武德三年(620年),以句容、延陵二縣置茅州,武德七年(624年)茅州廢,句容屬蔣州。武德九年(626年)句容劃歸潤州。

天寶元年(742年),句容屬丹陽郡。乾元元年(758年),昇州轄句容。上元二年(761年)昇州廢,句容復歸潤州。光啟三年(887年),復置昇州,句容重歸其轄,直至唐末。五代先後屬楊吳金陵府、南唐江寧府。北宋因之,天禧四年(1020年)改名常寧,後複名句容。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改江寧府為建康府,縣仍屬之。元屬集慶路。明屬應天府。清屬江寧府。

穿越时空!带你了解镇江及各县区的前世今生

句容高廟農林學院/ 曹小華攝

民國三年至民國十六年屬金陵道。民國二十三年起屬江寧行政督察區(抗日戰爭後改為第一區)。1949年屬南京市。1950年屬蘇南行署鎮江專區。1953年屬江蘇省鎮江專區。1958~1959年屬常州專區。1960年復屬鎮江專區。1970年屬鎮江地區。1983年3月撤地區,劃屬鎮江市。

穿越时空!带你了解镇江及各县区的前世今生

句容茅山。茅山因其巍峨峻峭,洞天爭奇,林木蔥蘢,泉水清冽,風景秀美聞名,引得歷代墨客騷人爭相前往,留下了200多篇不朽的詩文。茅山也是道教上清派發祥地,茅山道教音樂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茅山風景區是國家5A級旅遊區 / 茅山風景區管委會供

揚中市

穿越时空!带你了解镇江及各县区的前世今生

園博園航拍/ 揚中市新聞中心供

揚中市由太平洲、中心沙、雷公島、小泡沙等沙洲組成,海拔4.5米,是長江中的第二大島。成洲始於東晉,僅為幾個小沙洲;隋唐時期(581~907年),幾個小沙洲相連擴展,呈條形分佈;宋代(960~1279年),形成長約

30多公里的如意型沙洲群,稱小沙洲;明代這裡稱新洲或細民洲;清時期統稱太平洲。

穿越时空!带你了解镇江及各县区的前世今生

泰州大橋揚中段互通立交/ 揚中市新聞中心供

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為統一管轄諸沙洲,獨立建置太平廳,廳隸鎮江府。宣統三年(1911年),改名太平縣。民國3年更名為揚中縣,取地處揚子江中之意。抗日戰爭時期,揚中是新四軍茅山抗日遊擊根據地的一部分,是革命的“江心跳板”。1949年4月22日,揚中解放,成立揚中縣人民

政府,隸屬蘇南行署區鎮江行政分區。1953年屬江蘇省鎮江專區。1956年屬揚州專區。1958~1959年屬常州專區。1960年復屬鎮江專區。1970年屬鎮江地區。1983年劃歸鎮江市。1994年5月撤縣建市,為省轄縣級市。

穿越时空!带你了解镇江及各县区的前世今生

新城新貌/吉戰順攝

穿越时空!带你了解镇江及各县区的前世今生
穿越时空!带你了解镇江及各县区的前世今生穿越时空!带你了解镇江及各县区的前世今生

揚中三寶。蘆、柳、竹資源豐富,被譽為“揚中三寶”。竹編手工藝製品選用優質慈竹為原料,經過30多道工序,運用多種編織技法,編織成花瓶、茶具、酒具、文房器具等;柳編以柳條(桑條、藤枝和紅荊條)為原料,經加工和技術處理,採用多種編織手法,編製成日用品及工藝品 / 唐華龍攝

穿越时空!带你了解镇江及各县区的前世今生

河豚

穿越时空!带你了解镇江及各县区的前世今生

鰣魚

穿越时空!带你了解镇江及各县区的前世今生

刀魚

揚中三鮮。刀魚、鰣魚、河豚為“揚中三鮮”,聞名遐邇 / 唐華龍攝

- END -

組稿:江蘇省地方誌辦公室與鎮江市史志辦公室聯合編撰。感謝鎮江市各縣(市、區)史志辦公室給予的大力支持。

文字來源:

《江蘇建置志》《江蘇省市縣概況》《江蘇省志·地名志》《鎮江市志》

穿越时空!带你了解镇江及各县区的前世今生穿越时空!带你了解镇江及各县区的前世今生
穿越时空!带你了解镇江及各县区的前世今生穿越时空!带你了解镇江及各县区的前世今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