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四大煤城之一,中國農業現代化的起點

瞭解一座城 | 黑龍江四大煤城之一,中國農業現代化的起點

雙鴨山同鶴崗一樣也是因煤而興起的城市,另外還有雞西和七臺河,被稱為黑龍江四大煤城。

瞭解一座城 | 黑龍江四大煤城之一,中國農業現代化的起點

人人都知道煤炭是不可再生資源,這些資源型城市將來面對的最大的問題就是資源枯竭,如何進行產業升級與多元化發展現在已經成為這些城市必須考慮的問題。縱然這裡位於三江平原,有著肥沃的土地,農業商品化程度高,但農業並不能解決城市甚至農村的發展問題,中國有幾千年的農業文明,可縱觀古今,農業只是守家持道的末法。

近年來東北的經濟發展一直低迷式衰,以前說“投資不過山海關”,同時年輕人流失,在這種勢態下,東北,尤其是黑龍江產業單一的地區更是難上加難。據其它網站顯示雙鴨山的煤碳遠銷各地,商品率達到80%,高商品率確實能增加不少GDP,但同時也顯示了當地煤碳相關行業以及以煤炭作為能源的行業匱乏。不僅是山西大同,雙鴨山應該也一樣,靠煤炭發家的人有很多,但是能留下的資本有限。

三江平原地區有漫長的冬季,不知道這時候當地的人們是怎麼度過的。

瞭解一座城 | 黑龍江四大煤城之一,中國農業現代化的起點

1956年建市的雙鴨山,除農礦業外還有秀美的風景。還有,森林、溼地、遺址;夏綠、秋黃、冬白;烏蘇里江上的霧靄、山林棲息的鳥獸、少數民族文化風情。

1800年前的漢魏時期,雙鴨山存在過挹婁王國,在後漢書中記載為:挹婁,古肅慎之國也。在夫餘東北千餘里,東濱大海,南與北沃沮接,不知其北所極。人形似夫餘,而言語各異。有五穀、麻布,出赤玉、好貂。

意思就是挹婁是古肅慎人的後裔,在扶餘國東北一千多里,挹婁東側瀕臨大海,南面挨著北沃,但是不知道他北方向的終點能達到哪裡。挹婁人跟扶余人長得差不多,只是語言不通。挹婁人也種地織麻,而且還產金玉、貂皮。

瞭解一座城 | 黑龍江四大煤城之一,中國農業現代化的起點

為了地保護和傳承挹婁文化,在異地復原了鳳林古城遺址。並且形成了集挹婁文化展示與傳播、學術研究、旅遊觀光、休閒娛樂等系列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景區。

友誼農場號稱中國第一農場,始建於1954年,是蘇聯政府當年援助中國經濟建設的農業項目。

瞭解一座城 | 黑龍江四大煤城之一,中國農業現代化的起點

在墾區友誼農場第五管理區第二作業站農機管理中心,有一臺外觀老舊的綠色輪式拖拉機,這臺拖拉機1978年從美國引進,是當時世界最先進的“約翰·迪爾4040”,至今這臺111馬力的拖拉機仍然沒有退休,只不過和現在動輒超過500馬力的“大力士”們比起來,它退出主力行列。

1978年,友誼農場引進了60餘臺先進的美國農業機械,成為新中國第一個成套引進國際先進農業機械的農場,五分場二隊從此成為中國農業現代化的起點。

更多閱讀: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