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樂壇並不缺“原創”,缺的是“共鳴”

華語樂壇並不缺“原創”,缺的是“共鳴”


作者 | 陳賢江


《新週刊》的一篇文章,《中國流行音樂,即將死於翻唱改編》在坊間引發了一些議論。

文章說,“有人說選秀節目殺死了華語樂壇,如果真是這樣,那如今的音樂綜藝則是在變著花樣地鞭屍。引進再多節目模式,進行再多‘微創新’,它們手裡最有力的鞭子,還是改編翻唱。”

儘管知名樂評人鄧柯認為“根本不禁推敲”,不過,“老歌橫行,新歌不行”也似乎確實是一個現實,至少IFPI的數據上看,中國人似乎挺喜歡“老歌”的。


華語樂壇並不缺“原創”,缺的是“共鳴”

參看:中國人為什麼喜歡聽老歌?


雖然這兩年,國內的綜藝節目也確實紛紛投身“原創”,甚至喊出了“原創元年”的口號,然而,至今我們也沒有看到聽到能傳唱一時的“新歌”。

但是,我們真的缺原創新歌嗎?並不是。

這兩年,新人新作並不少。尤其是社交短視頻上,源源不斷的湧現著各種陌生名字:陳雪凝、寶石Gem、隔壁老樊……都是原創歌手,歌也似乎挺火的。《你的酒館對我打了烊》(陳雪凝)、《野狼Disco》(寶石Gem)、《多想在平庸的生活擁抱你》(隔壁老樊)、《心如止水》(Ice Paper)……

還有所謂的“流量歌手”,也大都在努力的展示著自己對於“原創”的熱愛,吳亦凡、張藝興、黃子韜、王嘉爾、蔡徐坤、毛不易……音樂上的“人設”,都是“唱作人”,都在孜孜不倦的搞創作。

另外,中生代們也很努力。李宇春、李榮浩、華晨宇、鄧紫棋、汪蘇瀧、徐佳瑩等,都在創作的道路上精耕細作,老人也沒倦怠,周杰倫、林俊杰、五月天等唱作歌手,仍然撐著華語樂壇的半邊天。

而且,作為今年的一個熱點,“樂隊”群體正在獲得更多關注。搖滾也好,Indie也罷,“原創基因”在樂隊這個群體裡可以說是與生俱來的。

總之,放眼望去,華語樂壇並不缺原創,缺的是,共鳴。


華語樂壇並不缺“原創”,缺的是“共鳴”


01沒有“共鳴”的時代

我小時候,經歷過一件事,印象很深。

那會,我剛開始聽搖滾,自詡為朋克青年。有一次,我跟著一群新認識的朋友,坐著租來的破大巴,到一個小鎮上去看搖滾樂演出,有朋克,有金屬。

一路上,大家邊聊搖滾,邊哼著周杰倫的新歌。

我的一位朋友,也曾經跟我聊過類似的經歷,他是金屬黨,卻也愛聽周杰倫。

毫無疑問,在那個時代,周杰倫是一位能引起大家“共鳴”的歌手,無論那個圈子,都在傳唱,都在傳說。

放在當下的輿論場裡,這大概就叫做“出圈”。

“出圈”的並不只有周杰倫,周杰倫同期的歌手,比如五月天、林俊杰、孫燕姿,都有傳唱一時的歌曲。再往前,王菲、張惠妹、張學友、周華健、張信哲、任賢齊、那英、劉德華等等,歌曲也都全民通吃。

基本上,2010年之前(尤其是2005年之前),在流行音樂上,大眾並不缺“共鳴”。 每一年都會有大量精心製作的新歌、新人投放市場,其中總會有一兩首歌、一兩個人進入大眾視野。

這種情況,過去十年來,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能引發大眾生理和心理上雙重“共鳴”的新人新作,越來越少。

《我們不一樣》或《消愁》這樣的歌曲,或許也有“共鳴”,但爭議性也是顯而易見的。

《小蘋果》或《卡路里》則可以說,有共振,無共鳴。大家會跟著一起蹦,卻不會有任何情感勾連。

2010年以來,真正談得上全民“共鳴”的歌曲,我認為,只有蘇運瑩的《野子》。

為什麼?我認為是因為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渠道為王”的時代。


華語樂壇並不缺“原創”,缺的是“共鳴”


02
渠道為王

最近有一首歌挺火,叫《野狼Disco》。無論是微博、朋友圈還是各種自媒體上,“出鏡率”都很高。

我看到我的微信朋友圈裡,一位媽媽說,他的孩子不斷給她安利。於是,我也聽了一下。然而,我並沒有被這首歌打動,儘管我也有著很深的“港樂情懷”,也是聽郭富城長大的。

我思考了一下這個問題,我為什麼不喜歡《野狼Disco》?結論是,可能是因為,我不是社交短視頻的用戶。

觀察這些年來,歌曲走紅的路徑,我們會發現,“渠道”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當然,“渠道”從來都很重要。比如,電臺和電視在流行音樂發展史上,就曾經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甚至可以說,電臺和電視(比如MTV)塑造了“歐美流行音樂”。

只不過,在傳統媒體時代,渠道是面向大眾的,渠道本身的用戶屬性並沒有太強的分野,一首歌或一位藝人,如果經由電臺和電視捧紅,市場一定是大眾化的。

以互聯網為首的新媒體娛樂時代就不一樣了。

2005年前後,“彩鈴一響,黃金萬兩”,彩鈴運營商借助自己的渠道優勢,把《老鼠愛大米》和《兩隻蝴蝶》等歌曲成功的推進市場,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2000年代末的“QQ音樂三巨頭”。

彩鈴當道的同時,“選秀節目”以新的娛樂形態強勢進入大眾視野,造就了李宇春、張靚穎、張傑等一批選秀明星。

2010年代,社交網絡日漸強勢,視頻網站崛起,視頻網站和社交網絡的“合流”,造就了以《傷不起》和《小蘋果》為代表的“神曲神話”。而隨著社交流量的逐漸成為商業價值判斷的重要標準,“流量歌手”出現。

近年來,以快手或抖音為代表的社會化短視頻平臺發展迅速,各種短視頻熱曲不絕於耳。當下排行榜上的熱歌,十有八九跟社交短視頻有關。比如《我們不一樣》或《野狼Disco》。


總之,每個平臺有自己的紅人,每個渠道自己的“熱曲”。

縱觀當下的傳播大環境,渠道的碎片化和垂直化已經是大勢所趨,無論是哪個渠道捧紅的作品,都帶有渠道用戶自身的鮮明屬性,也難免帶來相應的“爭議”——實際上就是所謂的“渠道壁壘”——不同渠道的受眾有著不同的個性和需求。


華語樂壇並不缺“原創”,缺的是“共鳴”03
新的“共鳴”?太難了!

我喜歡周杰倫,也喜歡五月天,我喜歡Hip-Hop,也喜歡搖滾。我也很清楚,周杰倫不等於Hip-Hop,五月天不等於搖滾。

實際上,當我們討論周杰倫的R&B或Hip-Hop是否純粹、五月天的搖滾是否太流行的時候,往往會忽視背後傳統唱片業時代的“定位”思維:因為是面向大眾的,不是面向某個圈子,所以曲風必然表現出一定程度上的“折中”。

傳統唱片業時代,因為推廣渠道的大眾性,所以藝人和作品的企劃思路,始終是大眾化的。從選材到培養到製作,莫不如此。

這種思路,在當下未必適用。

因為渠道壁壘的存在,“折中”可能意味著兩頭不討好:在渠道越來越垂直的情況下,如果你的渠道特性不夠明顯,你就很難吃透某個渠道,與此同時,渠道壁壘又決定了跨渠道分發的難度。

在“渠道為王”的當下,歌曲和藝人的推廣策略實際上已經發生了變化。從幾年來的新人新作上,我們可以看出渠道或圈層特色是非常明顯的。

為什麼偶像很難出圈?因為從選材開始,就不是面向大眾的,歌曲創作也非常個性化,這種思路,雖然不好出圈,卻很容易在社交網絡上圈粉。社交短視頻上走紅的歌曲,也主要滿足的是社交短視頻的用戶趣味,雖然因為社交短視頻用戶量大而顯得“火”,但很難突破自身的渠道侷限。

在這樣的情況下,可以預見,藝人也好,作品也罷,渠道個性只會越來越鮮明,也越來越難以獲得廣泛的“共鳴”——在這些渠道的背後,推動歌曲傳播的,不再是“聽歌”本身,而是與渠道特性相應的用戶行為。


微博用戶用轉、評、贊、超話等來“應援”愛豆,社交短視頻用戶用刷視頻、拍視頻來“製造”熱歌。

光聽歌,不參與“行為”,你很難感同身受。


而且,就算“感同身受”,也更多隻是生理上的共振,而非心理上的共鳴。


這大概也是為什麼,當我們用傳統傳播思維去看待當下的音樂市場時,會覺得無所適從的原因。

無論如何,個人認為,對於藝人或作品推廣來說,最有效率的成名方式,是基於渠道或圈層的特色,給自己一個明確的定位,以打通某個渠道、某個圈層為目標,而非全渠道通吃。

至於“共鳴”,我覺得還是會有,只是,這個時代,對“才華”的要求更高了。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