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大量識字?寶媽經驗:別死記硬背,喚醒內在驅動力就行

在很多爸媽的印象中,4-5歲是寶寶的識字敏感期,也是記憶的黃金期,孩子學什麼都特別快。因此,每當孩子這個年齡時,一些爸爸媽媽就想方設法的“逼”孩子識字。

如何讓孩子大量識字?寶媽經驗:別死記硬背,喚醒內在驅動力就行

最近,有個朋友看到左右鄰居家的3歲小孩都識字了,有的甚至是那種識2000多字的神童,因此內心十分恐慌,擔心自己不識幾個字的4歲女兒,會被同年齡孩子落下一大截。

於是,就買來一大堆的識字卡片,每天逼著孩子學,結果收效甚微,而且鬧得孩子和她之間關係特緊張!

相信身邊很多爸媽都可能有過類似的經歷,也為此感到特別的焦慮!可是,無論自己怎麼逼孩子去學,孩子就是不聽,怎麼辦呢?

上培訓班都沒用 孩子大量識字卻源於無意間的這個教育

如何讓孩子大量識字?寶媽經驗:別死記硬背,喚醒內在驅動力就行

不久前,我訪問了一個高中同學,作為7歲孩子的寶媽,她是怎麼跟我聊起兒子識字的過程的。

她跟我說,她兒子特特4歲的時候,也就只能認識幾十個字,當時她和老公聽說和特特同年齡的孩子基本上都能認識幾百個漢字,甚至幾千字的“神童”都有,因此內心特別慌張。

剛開始是給孩子買來一大堆的識字卡片,天天在家教他,可是沒教幾天,就因為孩子強烈的“厭學”情緒,而被迫中止。

憂心忡忡的朋友,後來就和認識幾千字的“神童”媽媽取經,得到的答案:報班!

如何讓孩子大量識字?寶媽經驗:別死記硬背,喚醒內在驅動力就行

並不富裕的他們,一狠心花了幾千塊給孩子報了個識字班。一個星期後,特特學會了幾十個漢字,這讓她和老公高興的認為這幾千塊花的特別值!

然而第二個星期開始的時候,特特卻再不想去上識字班了。原來啊,這識字班的老師,雖然變著花樣讓孩子學習,其實最終的目標就是讓孩子死記硬背,讓特特學著學著就沒有興趣了!

由於特特再次強烈抗議,識字班也沒去上了,交的錢也打水漂了。但不解決孩子識字的問題,始終像一塊大石頭一樣,壓在她和老公心口,讓他們越來越焦慮。

後來有一天,她幫特特收拾房間,正準備把特特其中一本繪本童話書放到書架上時,特特突然跟媽媽說,他想聽“媽媽給他講講裡面的故事”。

那天她本來有很多事情要做,但是看到特特那渴望的眼神,最終她決定講完這個故事後,再去幹別的。

如何讓孩子大量識字?寶媽經驗:別死記硬背,喚醒內在驅動力就行

當時她沒有按照平常那種講法,一個一個字的讀給孩子聽,而是通過自己理解的口頭語言,跟孩子講。結果特特聽得特別入神,而且朋友講完過後,特特又讓她一個接一個的講故事。自那次之後,每次特特放學回來,都纏著媽媽給他講故事。

有時候,朋友忙的時候,就讓特特自己看一會兒。雖然看不懂上面的字,但是他卻按照媽媽講故事的方式,一遍又一遍的唸叨著。記得有一次,鄉下的爺爺奶奶過來了,特特也會學媽媽的樣子跟老人講故事,引得老人對他一陣誇讚。

就這樣,特特漸漸的愛上了閱讀。後面開始不滿足於媽媽給他講,逐漸主動嘗試著去讀一些新的童話書,由於剛開始認識的字不多,很多時候都是他連猜帶蒙地讀下去的。如果遇到很影響自己閱讀的字,也會主動詢問媽媽。

等到特特5歲的時候,差不多已經認識了1000多個漢字。隨著特特讀的書越來越多,接觸的新字也越來越多,他的識字量越來越大。

特特6歲上小學的時候,已經能

達到一個三年級孩子的識字量和閱讀水平了,這不禁讓朋友感到驚喜,就連特特的老師都特別驚歎。

特特從只會幾十個字,到變成一下子突然認識那麼多字,這一巨大反轉的真相,竟然是朋友無意間施行的一種正確教育方法收穫的成果——不去強迫孩子,只是無意間喚醒了孩子學習的內在驅動力。

如何讓孩子大量識字?寶媽經驗:別死記硬背,喚醒內在驅動力就行

從朋友兒子的識字故事中走出來,再回想一下身邊其他爸媽教孩子識字的經歷。就會發現,很多爸媽在教孩子讀書認字上,可謂煞費苦心,就跟朋友前期對兒子的教育一樣。

然而不論是識字卡貼滿一屋子,還是給孩子報各種識字班,結果很多孩子就是沒記住多少字。因為在教育上,這類家長忽視了一個最大也是最應該做事情——喚醒孩子學習的內在驅動力!

當一個孩子靠著內在驅動力去學習時,就會不自覺的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而那些不願意識字的孩子,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於學習的內在驅動力沒有被喚醒。

那麼,怎麼才能喚醒孩子識字的內在驅動力呢?

如何讓孩子大量識字?寶媽經驗:別死記硬背,喚醒內在驅動力就行

1.

尊重孩子的選擇

很多父母逼孩子去識字的時候,恰恰也是在不尊重孩子的選擇權。或許在這類父母看來,小孩子還小,懂什麼,大人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他好,現在是不明白,他將來就曉得好處了!

可是,如果孩子什麼都不懂的話,你又怎麼能讓他接受父母的想法呢?這看起來不是很矛盾嗎?

近代最有名的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曾說過,當孩子處於2歲到6、7歲之間時,隨著接觸的事物越來越多,他們也開始慢慢將感知動作內化為表象,開始建立自己腦海中的“符號”模式。

如何讓孩子大量識字?寶媽經驗:別死記硬背,喚醒內在驅動力就行

如果父母不注意這個年齡段孩子所表現出來的獨有現象,對孩子識字採取極端措施,如打罵等方式逼迫孩子學習,就會造成孩子的逆反情緒。

你越是逼孩子去識字,在你看來“啥也不懂的孩子”就越容易和父母對著幹,反而容易把一些孩子原本學習的興趣給壓迫沒了!

所以,讓孩子識字前,首先就要尊重孩子,不能強迫孩子。

比如說你試過用識字卡片教孩子,可是孩子壓根就不願意學,那麼你就不能再強迫孩子繼續學,你可以換孩子比較能接受的方式,比如把孩子的生活滴點拍成照片,然後講給孩子聽等等。

2.

激發孩子的好奇心

很多父母覺得孩子讀書不是為了自己,但是往往生活中卻發現,嘴上這麼說的父母,很多時候最終還是把孩子讀書變成了“為自己”。

生活中,當聽到有人,誇自家的孩子聰明,小小年紀就認識很多字的時候,這做父母的立馬就有點飄飄欲仙的感覺。

如何讓孩子大量識字?寶媽經驗:別死記硬背,喚醒內在驅動力就行

甚至,有的家長會為了炫耀孩子認識很多字,特意在左右隔壁鄰居以及親朋好友面前,讓孩子背詩歌或者讀報紙等。

小孩子多認識點字,這本身是沒有錯的,但是如果小孩子不想識字,家長為了自己的面子,硬逼著他去識字,這反而不好,雖然或多或少,可以讓孩子多學一些字,但是卻容易給孩子埋下“厭學”的禍根。

大家可以看看身邊的孩子——那些上小學前被誇能夠認識幾千個字的“神童”,等到上了小學,尤其是三年級後,還是不是“神童”了?相信很多不是變成了差生,就是變得特別厭學。

孩子還小時,重點不是短時間內認識多少字,而在於於激發孩子的好奇心,讓孩子保持持久的學習狀態。而孩子好奇心得到了滿足,慢慢的也會養成閱讀的習慣,那麼認識大量的字,也就變得水到渠成了。

(PS:聰明和識字多是兩碼事。識字多,只能說明孩子的記憶力好,而聰明卻是一種邏輯思維的方式。父母千萬別拿孩子識字多來裝點自己的面子,不僅秀了自己的無知,也會害了孩子)

3.

從生活入手,不刻意的強調孩子識字

教孩子識字的方法有很多種,最核心的理念就是不能刻意的強調孩子識字,要讓孩子識字變成一種無意識的行為,這樣才不會激發孩子的對抗行為,而且還容易記得牢。

如何讓孩子大量識字?寶媽經驗:別死記硬背,喚醒內在驅動力就行

比方說,家長走路的時候,看到廣告牌、路牌,就可以告訴孩子上面是什麼字;去遊玩的時候,可以告訴孩子景區門口寫的什麼字等等,甚至包括孩子吃的零食,也可以告訴孩子袋子上寫的是什麼字!

4.

陪孩子一起養成閱讀的習慣

很多家長,把認字當成了一種機械的工作,經常會出現拿著識字卡片反覆教孩子讀的情況。這種枯燥的識字方式,根本無法激起孩子學習的內在驅動力,反而讓孩子覺得很沒意思。

如何讓孩子大量識字?寶媽經驗:別死記硬背,喚醒內在驅動力就行

可是如果把識字變成了閱讀,立馬就會發現,孩子的專注度明顯提高了不少。而且在閱讀的過程中,由於父母投入了自己的閱讀感情,會讓孩子覺得父母特別愛自己,學習的氛圍會更好。

可能有的孩子,開始閱讀的時候,可能連字都不認識,但是隨著孩子漸漸養成了閱讀的習慣後,他就會自己去對每個字進行探究,主動認識他們,然後一本一本的讀下去,認識的新字也會慢慢增加的。

孔子說:“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

一個人小時候一旦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那麼這個習慣會伴隨著孩子一輩子,這是孩子死記硬背多少漢字都換不來的!

總之,對於幼兒來說,千萬不要把識字當成一場強迫式的“記憶大戰”,而應該當成是喚醒孩子學習內在驅動力的有趣遊戲,這帶給孩子的價值遠比死記硬背獲得的“神童”要大!

如何讓孩子大量識字?寶媽經驗:別死記硬背,喚醒內在驅動力就行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