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遇到兵,真的是有理說不清嗎?看王僧辯與陳霸先的較量

秀才遇到兵,真的是有理說不清嗎?看王僧辯與陳霸先的較量

王僧辯,字君才,南朝梁名將。他生長在北魏,作為官二代,自幼深受“好儒術”的父親影響,學識淵博,對儒家經典《左傳》研究頗深。他雖然手無縛雞之力,射箭都穿不透鎧甲,但志存高遠,胸中“有凌雲之氣”。在北魏當了幾年小官後,他隨父親跳槽投奔梁武帝,追隨梁武帝之子湘東王蕭繹鎮守荊州,先後平定了邪教叛亂風暴和少數民族起義後,儒將之稱遠近聞名。

陳霸先,字興國,陳朝開國皇帝。出身低微的他“少倜儻有大志”,不甘心終生在土裡刨食,於是玩兒命地“讀兵書,多武藝”,學會了一身在亂世中最管用的本領,也因此當了個管油庫的小村官。太守蕭映慧眼識珠,曾當著幕僚點贊:“這個小村官前途不可限量!”陳霸先抓住機遇,追隨蕭映到廣州發展,“頻戰屢捷”,穩定了當地形勢。梁武帝對他的戰果“深嘆異焉”,把他的畫像掛在朝堂觀賞,視其為嶺南擎天柱。

秀才遇到兵,真的是有理說不清嗎?看王僧辯與陳霸先的較量

一、雙雄會師

一個儒雅將軍和一個混世奇才的人生軌跡,交集在平定侯景之亂中。

王僧辯在梁武帝被侯景圍困時,奉蕭繹命“總督舟師一萬,兼糧饋赴援。”援軍趕到時,都城已經陷落,梁武帝被侯景控制。此時,南京城外各路援軍總計約二十五萬,士氣高漲,將侯景叛軍緊緊反包圍在京城,誓死殺進皇城救出皇上。侯景假傳聖旨,命令援軍留下糧食輜重後各自散去。

援軍總司令召開聯席軍事會議討論聖旨真偽時,王僧辯拍案而起:“您擁兵百萬,卻坐視京城淪沒。現在正是我們與叛軍全力決戰之時,還有什麼可討論的!”

可是,由於主帥態度曖昧且與侯景眉來眼去,部分援軍首領又心懷鬼胎悄悄撤軍,王僧辯馬上露出了畏首畏尾見風使舵的本性。他來了個腦筋急轉彎,與幾名將領“開營降賊,先屈膝於景”,再去看望被囚禁的梁武帝。

秀才遇到兵,真的是有理說不清嗎?看王僧辯與陳霸先的較量

梁武帝成為人質後“憂憤寢疾”,盼來的援軍又投降了侯景,因此不屑與他們交談,始終緊閉雙目一言不發。王僧辯獲釋後,連滾帶爬逃回荊州,報告蕭繹:我是詐降侯景,目的只為親眼見證皇上是否還健在。蕭繹另有打算,並不追究他損兵折將的責任,反而任命他為大都督,全力討伐侯景。王僧辯抖擻精神,接連粉碎侯景進犯,扭轉了戰局,組成西路平叛大軍“乘勝下湓城”,等待與北上的陳霸先會合,反攻南京。

陳霸先在廣州聽到侯景叛亂消息,馬上“將率兵赴援”。由於遭到當地軍閥的圍追堵截,北上計劃遲遲難以實施。新上司勸他自掃門前雪,虛張聲勢喊幾聲“打倒侯景”表表忠心得了,犯不上動真格兒的!陳霸先哭著回答:“京都覆沒,主上蒙塵,君辱臣死,誰敢愛命!”見新上司無動於衷,他決定自謀出路,一面派使者到江陵(今湖北荊州)聯繫蕭繹,表示願意接受蕭繹領導,一面率五萬大軍攻擊前進,衝破新上司設置的重重阻撓。歷時年餘,陳霸先的東路平叛大軍終於抵達前線湓口(今江西九江),與王僧辯勝利會師。

秀才遇到兵,真的是有理說不清嗎?看王僧辯與陳霸先的較量

二、歃血平叛

兩員名將還沒見面,王僧辯就落了下風。陳霸先不僅“倜儻多謀策,名蓋僧辯”,使得“僧辯畏之”,而且早就“先貯軍糧五十萬石”。當他聽說王僧辯的西路軍正因鬧糧荒而頗有怨言時,陳霸先慷慨地“分三十萬以資之”,作為會師見面大禮。

這個大手筆使陳霸先在王僧辯軍中樹立了極高威望,動搖了王僧辯在軍中的威信。王僧辯明顯感覺到威脅,所以,當兩軍在湓口外的白茅灣(今安徽懷寧以東)會師時,他拉著陳霸先去“登壇盟誓”,向上天發誓:“臣僧辯、臣霸先同心共事,不相欺負,若有違戾,明神殛之。”陳霸先很配合地和他“升壇歃血,共讀盟文”,讀到慷慨激昂處,還不忘擠幾滴眼淚和王僧辯一起“淚下沾襟。”

歃血為盟後,兩支隊伍組成平叛聯軍進逼南京。叛軍在“橫嶺上築五城拒守,侯景自出,與王師大戰於石頭城北。”王僧辯攻擊受挫,萌生退意。陳霸先堅持認為“我眾賊寡,且分其勢”,建議兵分兩路,讓王僧辯繼續正面攻擊,自己親率“強弩二千張,攻賊西面兩城。”王僧辯正面強攻,陳霸先迂迴偷襲,侯景潰不成軍。王僧辯和陳霸先乘勝追擊,徹底平定了侯景之亂,收復京城南京。

秀才遇到兵,真的是有理說不清嗎?看王僧辯與陳霸先的較量

三、入城對比

王僧辯具有一定的軍事才能,但缺乏起碼的政治頭腦。大軍進城後,他沒有讓部隊展現出文明之師威武之師的形象,反而“馭下無法”,聽任部下在京城燒殺搶掠。他的女婿和愛將敲骨吸髓壓榨京城百姓,竟然闖入百姓家,把男女老少的衣褲扒個精光,再逼百姓出錢贖回衣物遮羞。百姓呼天搶地,“號叫之聲,震響京邑”,王僧辯完全失去了民心。

當晚,士兵們搶劫時又燒了皇宮重要建築物。王僧辯怕蕭繹治罪,又有心護犢子,只把愛將拋出當替罪羊治罪,導致後來愛將的部下發動了兵變。

反觀陳霸先,在入城前就開展了紀律教育,入城後軍紀嚴明,秋毫無犯,被百姓視為家鄉的子弟兵,深受百姓愛戴。陳霸先深知一山不容二虎之理,為了不引起王僧辯猜忌,主動提出願意開出京城,去鎮守東北部戰略要地京口(今江蘇鎮江)。從此,陳霸先就以京口為根據地,以三吳為後方基地,穩固發展勢力。

秀才遇到兵,真的是有理說不清嗎?看王僧辯與陳霸先的較量

四、蜜月時期

軍事上的勝利和官位的提升,使王僧辯開始自我膨脹。一次,王僧辯在痛斥一個投降侯景的變節高官後,得意洋洋環視著大廳裡的客人說:“朝廷以前只知道有這個變節高官,哪裡知道還有我王僧辨這個人!我老王在國家土崩瓦解之時,力挽狂瀾,振興社稷!看來人的貴賤禍福,的確沒有準啊!”賓客們爭先恐後拍馬屁,王僧辯猛然意識到失言,急忙改口:“當然了,勝利完全歸功於聖上的威德,將帥的效力,老夫雖濫竽充數當了主帥,又有什麼功勞呢?”

王僧辯鎮南京,陳霸先守京口,東西遙相呼應。他們為了共同的利益,一致推舉蕭繹為梁元帝。他們為了維護在平叛中結下的“情好甚密”的戰友情誼,還結為兒女親家。

王僧辯的大兒子多次提醒他:陳霸先不是隻好鳥!一個高舉平叛大旗從廣州打到京口的高級將領,絕不會甘心做個小小的京口武官。王僧辯卻“屢諫不聽”,對陳霸先“推心待之”。他每次外出平叛,總讓陳霸先代守南京。陳霸先也盡職盡責,把南京和京口守得穩如泰山。

一次,北齊水軍二萬餘人聚集合肥,陰謀突襲南京。陳霸先打探清楚,飛報梁元帝。梁元帝令正在江陵平叛的王僧辯“急下赴援”,在王僧辯與陳霸先東西夾擊下,“齊師大敗,溺死者萬計。”

秀才遇到兵,真的是有理說不清嗎?看王僧辯與陳霸先的較量

當時,北齊政治腐敗,賦稅繁重,江北百姓民不聊生,都想脫離北齊迴歸南梁。幾個領頭人多次請求王僧辯出兵相助,王僧辯都以現在兩國關係良好為由屢次拒絕。江北豪傑暗中糾集了幾千人,計劃刺殺北齊太守後南歸。他們撇開王僧辯,直接“遣使求援於陳霸先”,說他們已經攻克了外城。

陳霸先派人請示王僧辯,王僧辯的回覆跟廢話差不多:“陳將軍,北齊這些人和事真偽不明,你還是先等等看。如果他們真的已經攻克外城,那你就馬上去支援。如果沒有,你就不用出兵了。”陳霸先早料到會收到這樣模稜兩可的軍令,所以早已率部“進軍圍廣陵”,逼得北齊皇帝只好答應將廣陵等地歸還南朝。陳霸先率部回京口時,“江北之民從霸先濟江者萬餘口。”陳霸先不費一槍一彈收復了失地,增加了人口,樹立了聲威,打出了國威,被梁元帝提拔為揚州軍事主官。

公元554年,西魏出兵襲擊江陵,王僧辯奉召從南京發兵救援,“未至,而荊州已滅。”西魏將梁元帝折磨死後,扶持梁武帝的孫子蕭詧在江陵當了傀儡皇帝。王僧辯和陳霸先一起商議,決定“參謀討伐”江陵偽政權,同時針鋒相對推舉梁元帝的兒子蕭方智出任丞相。

秀才遇到兵,真的是有理說不清嗎?看王僧辯與陳霸先的較量

五、分道揚鑣

當時,長江中上游地區已落入西魏之手,長江下游和江淮地區都被北齊控制,南梁勢力範圍僅剩江南一隅,風雨飄搖,陳霸先的野心和慾望開始萌動起來。

這時,北齊帝橫插一竿子,越俎代庖宣佈為南梁選定了皇帝,叫王僧辯和陳霸先把他接回南京。新皇帝叫蕭淵明,是梁武帝的侄子,八年前當了戰俘,一直滯留在北方充當人質。北齊帝寫信給王僧辯和陳霸先,說蕭方智年幼無知,年富力強的蕭淵明才是最佳人選。只要他們擁立蕭淵明,北齊保證不進犯江南。王僧辯與陳霸先嗤之以鼻,置之不理。北齊帝惱羞成怒,派重兵護送蕭淵明攻擊南下,沿途招降納叛,攻城略池,斬殺南朝大將並“俘數千人”,兵臨江北。

南梁雖然遭受損失,但並未傷筋動骨。王僧辯手裡除了陳霸先這張王牌外,還有不少好牌可打。單是他的女婿,就手握精兵數萬,抵禦北齊綽綽有餘。而且駐紮在京口四周的精銳部隊,都歸王僧辯心腹統帥。王僧辯如果鐵了心跟北齊對著幹,北齊也佔不到什麼便宜。然而,面對強敵壓境和北齊開出的誘人價碼,王僧辯軟弱搖擺的劣根性再次表現出來。他覺得,立誰都姓蕭,國號都叫梁。換個皇帝,既不必承擔賣國罪名,還能倚靠北齊與西魏抗衡。於是,他開始與北齊眉來眼去,討價還價。

陳霸先聽說王僧辯改變主意,急得著急上房。

秀才遇到兵,真的是有理說不清嗎?看王僧辯與陳霸先的較量

侯景之亂,連梁武帝的兒子們都袖手旁觀,個個忙於爭權奪利。自己捨生忘死興師北伐,圖的就是能在亂世成就霸業。好容易盼到梁武帝被侯景餓死,梁元帝被西魏殺死,年僅13歲的蕭方智已經被自己玩弄於股掌之上,勝利的曙光已經冒出了地平線。

北齊帝現在突然送來個中年人,自己的如意算盤豈不是要全部落空!不,絕不能讓北齊帝的陰謀得逞!

陳霸先三番五次派使者捎口信送密函,冠冕堂皇地向王僧辯陳述利害:你我同受先帝重託,“語未絕音,聲猶在耳”,我老陳忠心耿耿,哪能想到你會有其他企圖!蕭方智固然年幼,卻是先帝親子,繼承皇位是眾望所歸。你現在捨近求遠,想擁立有北齊背景的新皇上,最終只能讓我大梁成為北齊扶持的傀儡政權!請你三思,千萬不能接受!

王僧辯置若罔聞,鐵了心要迎奉新皇帝。他先對北齊上表稱臣(此舉意味著南梁淪為北齊的藩屬國),與蕭淵明“定君臣之禮”,又將家人送往北齊作人質,然後隆重迎接蕭淵明南渡長江,進入南京“即皇帝位”。蕭淵明立蕭方智立為皇太子,給王僧辯和陳霸先加官進爵,宣佈南梁進入新時代。

秀才遇到兵,真的是有理說不清嗎?看王僧辯與陳霸先的較量

六、恩斷義絕

陳霸先表面上接受了新皇帝封賞,私下裡一直磨刀霍霍準備武裝政變。為了提振士氣,他秘密預備下數千領戰袍“及錦彩金銀,以為賞賜之具。”他暗中派出許多間諜到北齊與南梁交界處壽春(今安徽壽縣)活動,製造事端,散佈謠言。在他的精心策劃下,“齊兵大舉至壽春”的虛假情報終於出現在王僧辯辦公桌上。王僧辯誤判為這是齊軍進犯江南的前鋒,馬上派特使到京口傳達“整舟艦器械”的戰備指示。

陳霸先終於等來了這一天,馬上扣留特使,把綵綢金錢分發給敢死隊,“自京口舉兵十萬,水陸俱至”偷襲王僧辯。他的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好,只有四個心腹大將知道他的目的。其他所有將領和沿途駐紮部隊,都以為他是奉王僧辯軍令開赴壽春前線的援兵。

王僧辯做夢都想不到陳霸先會對他下手,他正在南京國防部辦公,突然被陳霸先的親兵圍困在辦公室。他和兒子“帥左右數十人苦戰於廳事前,力不敵”,聽到陳霸先“眾軍悉至”,懷著一線希望跑到南門樓上,哀求陳霸先看在戰友兼親家份上饒命。陳霸先冷酷地命令放火燒門樓,王僧辯父子被迫束手就擒。

陳霸先質問王僧辯:“我有什麼罪過,你要勾結齊軍來打我?”不容王僧辯分辯,又故作奇怪地問:“你怎麼一點防備也沒有?”王僧辯知道難逃一死,於是反唇相譏說:“我委託你鎮守京口這個京城的北大門,怎麼說沒有防備呢!只怪我瞎了眼,沒有防備應該防備的人!”當天夜裡,王僧辯父子被陳霸先用繩勒死。

秀才遇到兵,真的是有理說不清嗎?看王僧辯與陳霸先的較量

政變成功後,陳霸先發佈告示,列舉王僧辯罪過,表示首惡必辦,脅從不問,穩定了京城形勢。然後,他逼迫蕭淵明退位,重立蕭方智為梁敬帝,再給北齊上書:“僧辯陰圖篡逆,故誅之。仍請稱臣於齊,永為藩國。”兩年後,陳霸先憑藉強大的實力,威逼15歲的梁敬帝禪位,成就了自己的霸業,改朝換代建立起陳朝。

王僧辯代表的“儒家”積極入世,以在亂世中匡扶朝綱為己任,譜寫過無數可歌可泣的頌歌。但是,面臨生死抉擇,“儒家”缺乏變通的正統觀念和優柔寡斷、心不狠手不辣的角色特點,註定了他們永遠只能在歷史舞臺上充當王者的配角,成為一株依附在參天大樹上的藤蔓。

陳霸先代表的“兵家”實用性強,慣行詭道,不計手段,以成功為終極目標,所以關鍵時刻總能“明達果斷”,快刀斬亂麻。因此,“兵家”在亂世中更容易如魚得水,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所以,王僧辯與陳霸先的PK,正是儒生與腹黑者的較量。較量的結果已經定格在歷史中,給後人的啟發是:循規蹈矩要敬王僧辯,創業開拓需學陳霸先。

秀才遇到兵,真的是有理說不清嗎?看王僧辯與陳霸先的較量

【作者簡介】許雲輝,男,1984年畢業於雲南師範大學中文系,現為雲南省保山一中教育集團高級講師。曾出版專著兩部,在省級以上文學刊物發表文章五十餘萬字。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推薦: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