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人為什麼總要背井離鄉?

本文轉載目的在於信息學習、交流,非商業盈利用途。

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宋代著名詞人柳永筆下悽美的一幕感動著無數的後來人,而這一幕曾經一次次地在潮汕大地上演過。一隻竹籃,一塊甜粿,一條水布,一些簡單的日常用品,這是當年到海外謀生的潮汕人的經典形象。海外很多取得輝煌成就的潮商當年也是帶上這樣的行旅,灑一把熱淚在生身之地,告別親人,坐上紅頭船,從此隻身闖天涯。

潮汕地區背靠丘陵,濱臨南海,多發自然災害,這樣的自然環境孕育出來的族群少了幾分怨天尤人,多了幾分堅韌拼搏的秉性。靠海而生的人群只有勇於同風浪搏擊,才能得以生存,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潮商從誕生之日起,就與海洋結下不解之緣。

潮汕人為什麼總要背井離鄉?

潮人族群的形成

從考古資料來看,先秦時期,潮州就有通往東南沿海、環珠江口乃至西北、北江流域的航路。據考古和歷史專家的考究,在揭西縣發現的漢代獨木舟應該是潮州土著民的航海工具,他們很早就開闢了聯結外部世界的航路。自秦漢以後,福建-潮州-廣州的航路在南中國海上交通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到了唐宋時期,福建-潮州-廣州航道成為潮州與外部世界聯繫的主要通道。至宋之後,這條海上通道擴展至北方沿海口岸,成為沿中國海的近海貿易商道。在宋朝,潮州已經成為海外交通貿易的重要港口地區,潮州港、鳳嶺港和揭陽港等商貿港口已經成為重要的海外貿易基地。

潮州海外交通路線有清晰記載的是在元代。在元人汪大淵《島夷志略》中提到潮州經南海諸島至西洋的航線。因此可以說明至少在元代,潮州通往西洋的海外交通路線已經形成。而這個時期,潮人作為一個傳承中原文化又具有鮮明區域性的族群也基本形成。

在宋朝,特別是南宋,由於戰爭頻繁,很多閩南地區的漢人為逃避戰亂,遷移到潮汕地區,帶來了中原的文明,也逐漸把潮汕土著民族邊緣化,甚至使其退出歷史的舞臺。但一個地方形成的文化與其自然環境密切相關,潮州的土著文化和中原文化日益融合,形成了具有地域性的潮汕文化。唐宋時期潮州話開始從閩語中分化出來,至明代就已形成獨立的次方言。潮州話方言的形成,一方面,標誌著操閩南語的福佬在兩宋時期已經在潮汕社會佔據了主流地位,其方言逐漸成為潮州社會通用的方言;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明代潮州人已經構成了較為獨立的族群,已經有著以潮州方言為中心的族群認同。

紅頭船誕生

潮商幫誕生

潮汕人為什麼總要背井離鄉?


潮汕人為什麼總要背井離鄉?


潮州沿海居民開始大規模地投入海上商業冒險活動,大約是在明朝正德年間(1506~1521年)。到了明朝中後期,大批潮州人以船為伴湧向海潮波濤之中。而在這個時期,澄海樟林港的重要歷史角色也嶄露頭角。1684年,清廷放鬆海禁,潮人紛紛集資,造船出海。1722年,清廷又准許與暹羅進行大米貿易,樟林港遠洋航海事業遂應運而生,由原來的漁業港轉為商業港。

為了方便管理,1723年(雍正元年),清廷規定各省商、漁船的標識,並進行審批、登記、發牌,並隨時派兵船巡海稽查。按規定,廣東商船大桅杆上部及船頭均油紅漆,這就是紅頭船的由來。造船人再在油上紅漆的船頭畫上兩顆圓圓的大眼睛,浮在水面猶如一條大魚暢遊於海上。第一艘紅頭船就是從樟林港揚帆起航的。隨著第一艘紅頭船的起航,以紅頭船為特徵的潮人商幫也逐步形成。

潮人的海外移民,潮人稱為“過番”,最早可以追溯到隋唐。但開始有較多的潮人移民海外,應是在宋末元初這一時期。從宋末元初算起,也已有7個世紀,按移民的規模和特點,大體可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早期移民(汕頭開闢為通商口岸之前)

元兵於1278年攻佔潮州,大肆燒殺搶掠,潮州人紛紛向海外逃難。

明時,以吳平、林鳳、林道乾為首領的幾個潮商團體,在明政府軍事高壓逼迫下,出走東南亞,定居在菲律賓和暹羅,成為早期潮籍移民。他們在東南亞的開拓,為清代以後的潮汕移民奠定了基礎。

清代乾隆嘉慶年間,出現了本地區向東南亞的第一次移民潮。18世紀的大米國際貿易使潮州與東南亞地區(特別是泰國)的交通有較大規模的發展,許多潮州人因此定居東南亞。

由於東南亞一帶物產豐富,地曠人稀,正處在開發時期,需要大批勞力,對外來移民沒有多少限制,於是潮汕人在開展對外貿易的同時,也陸續乘“紅頭船”到東南亞謀生。

到鴉片戰爭前,東南亞一帶,尤其是泰國、新加坡,已形成了許多潮州人的聚居點。而且,已湧現了一些傑出的風雲人物。如1767年帶兵趕走侵佔泰國的緬甸軍隊,被擁立為吞武裡大帝的鄭信,他執政於暹羅吞武裡王朝,更促成了潮人移民至暹羅的高潮,僅1782 年至1868 年乘紅頭船移居泰國的潮州人就達150 萬人。

第二階段:

近代移民(汕頭開闢為通商口岸後)

1840年,特別是汕頭於1860年正式作為對外通商口岸,至1949年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這段時間的海外移民,前後共經歷109年。這一階段,可說是潮汕海外移民的高峰期。


這一時期,中國自然經濟的破壞、生存環境惡劣和西方殖民者開發東南亞的勞動力需求,無疑是引發東南亞移民熱潮的重要原因。而且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向外移民成為法律所允許。當時殖民主義者強迫清廷簽訂不公平條約,如《北京條約》、《中美天津條約續增條約》等,清政府允許國人海外移民。於是一個以“契約華工”和自由移民並行的移民潮,逐步在潮汕地區推開,而且持續了五六十年。

據史料記載,從汕頭開埠到新中國成立這段期間(1860-1949),在這89年的時間裡,經過汕頭口岸移民東南亞的人數,在140萬人左右,其中多數是潮汕人,移民的主要方向是東南亞和香港。在這段期間,近代潮汕海外移民出現三大浪潮:

1864-1911年,“潮汕地區約有294萬人離鄉別井,遠涉重洋謀生”。這就形成了潮人海外移民的第一浪潮。

❷ 1927-1928年,大革命失敗後,由於國內形勢的變化,反動勢力猖獗,社會混亂,許多人喪失生活出路,出洋者人數猛增,再度引起潮汕海外移民高潮。據《汕頭海關志》表九《1869年-1934年汕頭口岸進出口旅客統計表》提供的數字統計,1927-1928年,年平均淨出口63752人,大大高於同期分段統計的平均數。這是潮人近代海外移民的第二次浪潮。

❸ 潮人近代海外移民第三次浪潮出現在抗日戰爭勝利以後。八年抗戰,僑批中斷,社會動亂,僑眷生活無從籌取,多變賣產業度生。戰後糧荒和高利貸逼人,金融波動,物價高漲,商場頹敗,人們急於到外洋投親靠友,謀求生計,僑鄉相率成伴奔向南洋的比比皆是。據汕頭市政府公佈,1948年11月在僑務局辦理手續的出國人數為57628人,同時期歸國者人數為4677人,出口多於入口十倍以上。


第三階段:

現當代移民

這一階段潮人的移民不僅從本土移出,還出現從海外國家的二次移民,使潮人的足跡遍佈全球各地。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亞洲印度支那半島越、老、柬三國發生以越南戰場為主體的兩次局部戰爭。潮人潮商在印支戰亂期間遭受劫難,在東南亞印度支那半島越、老、柬三國的潮人潮商被迫流離,向歐、美、澳等地再次移民。他們在陌生的環境中再次艱苦創業,重新崛起,使潮商的足跡擴展到全球。

從本土出發的當代移民高潮主要出現在改革開放之後,這個時期潮人主要的移民方向是香港和中國大陸。此後潮汕人在香港一直有增無減,目前在港潮人已經超過120萬人。

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體制,香港成為聯結內地與海外的中轉站,在百年的變遷中,這裡發展成為海外潮商最集中的聚居地之一。這裡不僅活躍著像李嘉誠這樣世人敬仰的世紀潮商,也活躍著傑出的新一代潮商代表。這裡既是國際潮團聯結的樞紐,也是國際潮青的國際活動中心,著名的國際潮團聯誼年會和國際潮青聯誼年會秘書處都設立在香港。從香港開埠之初的南北行,到現在聲震國際的長江集團,可以說,香港潮商鑄就了國際華商的典範。

改革開放後,中國政府鼓勵民營經濟的發展,本土潮商抓住機遇走出本土,闖珠三角,入滬寧杭,挺進中原,湧現出像馬化騰、陳凱旋等一批前途無量的潮商後生。

從文化研究和文明史學的角度細心梳理這個神奇商幫在海外的印記,我們發現,他們除了創造輝煌的商業文明,還成為了中華文明的傳播者,不斷向海外傳遞和播散中華文化的種子,同時又是西方文明吸納者,不斷向中華族群帶來西方的先進經驗。

傳播:將中華文化撒向海外

財富裝在猶太人的口袋裡,智慧裝在中國人的腦袋裡,而作為中國文明傳統繼承者的潮州人更有“東方猶太人”之美譽。從市場經濟發源地的歐洲,到現代文明的新世界美加;從“佛教之國”泰國,到“花園國家”新加坡;從“東方明珠”香港,到“財富開發區”東南亞,無不留下了潮汕先人們深深的足跡。


潮汕地區和潮人社會較好地保持了一些中國傳統習俗。孔子曰:“禮失而求諸野。”中土文明之久遠者,在中原及以北地區大多已經變遷失傳,但在南方山區及域外華人文化輻射區反而多有保存。譬如潮汕話是最古老、最特殊的中國方言之一,潮汕音樂號稱“隋唐絕響、華夏正聲”,潮汕民俗更被譽為“中原文化的典櫥”。以外向型發展為特色的潮商,走到哪裡,就在那裡落地生根。同時,潮汕人又是一群普遍具有濃厚家鄉觀念的人群。行跡遍天下的潮汕人,走到那裡都忍不住對粵東那片山山水水深深的思念和眷戀。他們忘不了要把家鄉的各種生活習慣和文化帶到自己新的生活環境裡,比如喝工夫茶、吃牛肉丸、潮州菜、看潮劇、聽潮樂等等。他們向棲居地原住民彰顯了中國人團結合力、眼光開闊、敢於冒險、誠信經營的品格,傳播了中華民族積聚了幾千年的文明精髓,以中國古老的文化傳統與典雅的風俗文化影響著原住民,不僅掙得了自我發展的基業,更是贏得了“文明使者”的美譽。


潮汕人為什麼總要背井離鄉?


我們不妨把目光聚焦在潮汕善堂文化在海外的傳播,並以此為經典案例,透視一下中華文明在海外傳播的路徑和影響。

眾所周知,善堂是潮汕地區帶有民間信仰色彩的民間慈善機構。雖然它並非潮汕地區獨特專用,而是與明末清初的善會和善堂有密切關係。但由於現今,全國只有潮汕地區附近以及潮汕人聚居的地方才存在這種已融合本土文化特色的民間慈善機構。這種組織形式也被當地人認為是潮汕人獨特文化,並已成為潮汕人自我認同的重要內容之一。潮汕善堂在明、清兩季逐步發展壯大,至清末民初達到全盛期,達到500多家。至文化大革命時期大多停辦,近10年來已陸續恢復約300座。尤其在海外潮人聚居地,如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以及香港、臺灣等地都先後出現了善堂機構。

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善堂逐漸演化成集釋、道、儒文化於一爐的民間自發的帶有宗教色彩的慈善救濟機構,因而在海外也成為中國文化的象徵物。時至今日,在國外較為名氣的善堂有:泰國華僑報德善堂、新加坡中華善堂藍十救濟總會、馬來西亞明修善社、柬埔寨金邊輝德善堂等。這些海外善堂不僅在地方上的慈善公益活動中發揮不少作用,成為團結聯繫華僑與故鄉、祖國的紐帶。而且作為中國文化的象徵物,成為外國人觀察中國文化、研究中國文明的落足點,有著非常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此外,海外潮人社團,財力雄厚,活動頻繁,影響極大。歐美潮人社團在承辦第六、第七屆國際潮團聯誼年會時,法國總統希拉剋親自主禮,克林頓總統發去賀電。這些世界政要讚美潮人的因素大多是:融入居留國的能力、工商成就、誠信經營、因保持了自身的傳統而對所在國文化多元化的貢獻。

吸納:將商業文明帶回故鄉

毫無疑問,潮人強大的海外繁衍能力及社會影響力不可小覷。當今海內外共有3000多萬潮汕人,其中一半在國內、一半在海外。東南亞、歐美等地大量定居著潮籍人。這種國際化的移民佈局,是幾百年來潮汕人“向海而生”的歷史選擇,國內沒有其他族群可以望其項背。不僅如此,潮人已經在海外當地深耕熟墾多年,早已枝繁葉茂,並且融入社會主流,不像後來也向海外遷徙的其他地區族群那樣,大多數到目前還處於當地社會的邊緣。


現代市場經濟、生產工藝和企業管理是西方文明的產物,遠涉重洋的“紅頭船”商幫恰好是一個在海邊生長的群體,有著海納百川的胸懷和洋為中用、推陳出新的智慧。他們處於國際化、現代化最前沿,既善於融入本地主流社會,又善於吸納先進經驗,因而很多都成為了棲居地社會的佼佼者。比如在東南亞的政界、商界,潮人不乏執牛耳者;在歐美髮達國家,早先移民的潮人大多已經屬於中產階級;而以李嘉誠等港澳潮籍企業家為代表的潮商更把持著當地經濟的命脈,成為海外華人社會的支柱。他們旗下的企業在生產工藝、管理方略以營銷運作等方面更完全達到國際一流水準。

隨著海外潮商近30年來的返鄉投資潮,他們把這些吸納自西方商業文明的先進方法和經驗帶回了故鄉。由於這些“海歸潮商”投資領域非常廣泛,已經突破傳統的貿易、加工,涉及房地產、金融、信息服務現代產業,幾乎所有的產業都有潮汕商人經營。這些“海歸潮商”充滿活力、視野開闊,在他們身上,正逐步形成兼容幷包,傳統文化與現代技術相融合的新潮商精神。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這些活躍於中國內地的“海歸潮商”在繼承老一輩潮商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充分借鑑西方現代化的經營模式、管理方法。他們已經學會用虛擬的經濟之手把無地域公司辦得有聲有色;學會用國外的技術和資本賺外國人的錢;學會用資本的槓桿撬動知識經濟的車輪。他們的投資領域不斷擴大,獲取財富的手段也越來越先進,意氣風發地走向國際化的道路,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獨領風騷。

在社會生活中,新潮商們也是吸納西方時尚文化的衝浪者。新潮汕人買名牌、開靚車、辦信用卡,對新鮮事物的敏感程度絕對不輸於旁人;他們經商、辦企業,只要有錢賺,絕無禁忌;他們哪裡都敢去,什麼朋友都敢交,在生意領域,潮人總是引領潮流。他們以“刻苦耐勞、善於經營、敢闖敢拼”的精神風貌而聞名海外;他們以“五洲馳騁、四海縱橫、商者無域”觀念演繹現代商業神話。近年來,各種由潮商發起的全球性組織、潮人商會組織及其舉辦的各類活動和會議活躍於海內外,影響深遠,顯示出潮人優秀的文化基因正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而延續、擴展。

500多年曆史,3000多萬潮商,他們以地緣和血緣為紐帶鋪展的商業影響不可估量。由潮商們用中國傳統智慧和西方先進經驗融合熬煉而成的現代文明寶典,也提升了中國商業社會的運作能力,影響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方向。現代新潮商也因此成為振興中華民族經濟,讓中國進一步走向國際,與世界文明接軌的一股蓬勃力量。

追尋著潮商們傳播中華文化、融合西方文明的軌跡,我們看到的是一部生生不息的創業史、一部現代經濟的發展史;看到的是一幅海納百川、自強不息的不朽群像、一個富有拓荒精神,敢於創新、善於經營而又富有凝聚力的先進商幫。

與其他著名商幫相比,惟有潮商曆經曲折而不衰,也惟有潮商的影響稱得上是世界性的。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