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米赤闌橋,合肥古城牆邊的記憶


百米赤闌橋,合肥古城牆邊的記憶


位於桐城路與環城公園南路的赤闌橋對合肥人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因為這裡每天都上演不同的故事。

百米赤闌橋,合肥古城牆邊的記憶


小愛以前路過環城公園多是匆匆一別,印象中來來往往的人群,公園裡咿咿呀呀的戲曲聲、談笑聲,都是這裡必不可少的風景。

這次,小愛決定好好走一趟,看看那些年錯過的風景。

百米赤闌橋,合肥古城牆邊的記憶

百米赤闌橋,合肥古城牆邊的記憶


騎著單車從長江西路轉到環城公園南路,不知是不是週末的緣故,大家時間都比較空閒,路上車輛行人都比較多,小愛明智的覺得避開人群才是最好的辦法。


百米赤闌橋,合肥古城牆邊的記憶

圖 | 長江西路與環城西路交口


百米赤闌橋,合肥古城牆邊的記憶

百米赤闌橋,合肥古城牆邊的記憶

百米赤闌橋,合肥古城牆邊的記憶

圖 | 湖邊風光


單車騎行到環城公園南路與徽州大道交口停下來步行,一路追尋想知道更多關於赤闌橋的歷史。

百米赤闌橋,合肥古城牆邊的記憶

圖 | 合肥市重要歷史文化遺蹟赤闌橋


01

百米赤闌橋,合肥古城牆邊的記憶


走了這麼多趟,小愛還是覺得赤闌橋兩邊的風景沒有什麼不同,但是沿著河邊走才會發現,公園裡面才是別有洞天。

百米赤闌橋,合肥古城牆邊的記憶


百米赤闌橋,合肥古城牆邊的記憶

圖 | 環城公園內


臨徽州大道處有一塊石碑,上面刻著“南薰門”,這裡可是合肥老城七座城門之一,亦稱小南門;《嘉慶合肥縣志》載:“南薰門,樓三楹”,雖然老城樓、城門已經不復存在,但是它們會隨著歷史的長流一直保存在合肥人的記憶中。

百米赤闌橋,合肥古城牆邊的記憶

圖 | 南薰門,《嘉慶合肥縣志》載“南薰門,樓三楹”。


沿著環城公園一路往西,老城故事盡顯,看到小愛拿著相機拍照,路過銀河菜場碰到一位阿姨,阿姨向我展示了合肥人自來熟的氣質,“小姑涼在拍菜市場嗎,這裡拆嘍,我們以前都是在這邊買菜,每天都很熱鬧”(確認過眼神是個話癆阿姨沒錯了)


後來,小愛找資料發現,今年7月份的消息,有網友說這裡要改成停車場和小吃街(具體情況尚未得到證實),如今斑駁的鏽跡附在標牌上,更顯得當年的盛況。

百米赤闌橋,合肥古城牆邊的記憶

圖 | 鏽跡斑駁的銀河菜場的招牌。


看到我把鏡頭對準對面建築滿牆的遒勁爬山虎似的植物,更是熱心腸的向我介紹,“這得長很多年才能爬的滿牆都是啊”,是啊,這得長多少年啊,它見證了環城南路多年來的風雨變遷,也熟知這裡對合肥人的意義,但是這些它都無從向人們訴說,只能年復一年的爬滿整個牆面。

百米赤闌橋,合肥古城牆邊的記憶

圖 | 爬滿藤蔓的牆面宛如中世紀的野生古堡。


再次造訪赤闌橋,橋邊的生活亦觸動人心,歷史的變遷有人記載,生活在周邊的市民更是感觸頗深。

隔橋相望,這裡的合肥人生活如此愜意,不知從何時起,這裡已然成為人們休閒、聚會的好去處。小愛沒走幾步便發現湖邊圍滿了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們,他們的臉上沒有現代年輕人的焦慮感,反而是一種舒心、享受生活的姿態。

百米赤闌橋,合肥古城牆邊的記憶

百米赤闌橋,合肥古城牆邊的記憶

圖 | 與老友們一邊下棋一邊聊天。


打牌、下象棋漸漸的成為了他們主要的業餘生活,小愛驚奇的發現在合肥市重要歷史文化遺址“得勝門”的附近,打牌的市民尤其多,不知道是不是取“得勝”好寓意呢。

百米赤闌橋,合肥古城牆邊的記憶

圖 | 合肥市重要歷史文化遺址得勝門


百米赤闌橋,合肥古城牆邊的記憶


圖 | 《嘉慶·合肥縣志》上記載,“南二門...右曰德勝,樓三櫻”。舊時合肥,有城門一座為德勝門,從此門可直抵合肥府衙、縣衙。作為一條重要的官府要道,卻經歷了破敗不堪的往事。隨著時間的流逝,德勝門大街漸漸被“金寨路”所代替。在解放以後,合肥的德勝門遭受到了被拆除的結局,以至於鼎鼎大名的德勝門大街只能從老合肥歷史才能得知。

不過,好奇小愛發現,這一路走來,打牌的、下棋的大爺大媽們真的很多,各種生活趣事、家長裡短都能在這裡八卦,大家向鄰里朋友訴說著自己的生活、子女種種生活上遇到的這樣那樣的問題,談開了就是一片歡聲笑語。

百米赤闌橋,合肥古城牆邊的記憶

百米赤闌橋,合肥古城牆邊的記憶

百米赤闌橋,合肥古城牆邊的記憶


百米赤闌橋,合肥古城牆邊的記憶

圖 | 公園裡處處都是熱鬧聲


豐富的老城區生活▼

百米赤闌橋,合肥古城牆邊的記憶

百米赤闌橋,合肥古城牆邊的記憶

百米赤闌橋,合肥古城牆邊的記憶

百米赤闌橋,合肥古城牆邊的記憶

百米赤闌橋,合肥古城牆邊的記憶


遠處的高層建築被公園裡繁盛的樹木遮蓋只剩下樓尖,園外是緊張的都市快節奏,園內是休閒慢時光......

百米赤闌橋,合肥古城牆邊的記憶

圖 | 遠處瞧見老城區的繁華


百米赤闌橋,合肥古城牆邊的記憶


牆內合肥電信幼兒園,牆外是爺爺奶奶的棋牌生活▼

百米赤闌橋,合肥古城牆邊的記憶

百米赤闌橋,合肥古城牆邊的記憶


02

百米赤闌橋,合肥古城牆邊的記憶


這裡可不僅僅是老年人休閒專屬,除了老年人外,這裡還聚集了帶寶寶的媽媽,小傢伙看到生人一開始很是好奇,但是面對鏡頭還是呆呆的望著,拿開鏡頭又是一臉開心模樣。


百米赤闌橋,合肥古城牆邊的記憶


“這局應該打7”,熟悉的對話只有常聚在一起的朋友才懂,小愛也是好奇的看著大爺大媽們的牌局,圍觀群眾有很多,三言兩語就從從原先的不熟悉到熟悉,“我是巢湖的,他是舒城的,***孃家是蚌埠的”,以前不熟悉的人,從這一刻起就熟絡上了,大家都是來合肥打拼很多年,愛上了如今赤闌橋邊的愜意生活。


百米赤闌橋,合肥古城牆邊的記憶


03

百米赤闌橋,合肥古城牆邊的記憶


一路往西,岸邊鬱鬱蔥蔥的植物努力的向人們展示最好的狀態,一群家長帶著小朋友們在這裡認識大自然。

百米赤闌橋,合肥古城牆邊的記憶

百米赤闌橋,合肥古城牆邊的記憶

百米赤闌橋,合肥古城牆邊的記憶

圖 | 孩子們的手工作品


百米赤闌橋,合肥古城牆邊的記憶


合肥市環城公園是國家重點公園,20世紀50年代廢城垣建環城馬路,植樹造林,成就瞭如今的合肥市環城公園,這座開放式公園被海內外賓朋譽為“一串鑲嵌著數顆明珠的翡翠項鍊”。

百米赤闌橋,合肥古城牆邊的記憶


它的邊上就是赤闌橋,別以為這裡除了風景就無精彩可循。


04

百米赤闌橋,合肥古城牆邊的記憶


多年間,赤闌橋邊早已美食林立,原本奔著赤闌橋的故事來的,卻被周邊早已名聲在外的美食吸引。

三十年老字號不是簡單的一句話,更是一段歷史的見證。這間“和平小吃部”裡的雞蛋餅和sà湯成了多少合肥人的每日必打卡之地,慕名而來的客人也不在少數,來來往往的客人深知這一口美味傳承。

百米赤闌橋,合肥古城牆邊的記憶


離赤闌橋不遠就是老報館,這個2.5萬方的文化休閒廣場給老城區的居民帶來了多少歡樂,匯聚著各具特色的

酒吧、西餐、自助、火鍋等,是很多合肥市民夜生活的必去之地。

百米赤闌橋,合肥古城牆邊的記憶

百米赤闌橋,合肥古城牆邊的記憶

百米赤闌橋,合肥古城牆邊的記憶


想吃份早茶,對面的晚香亭很適合和家人朋友一起來,與喧囂的酒吧形成鮮明的對比,這裡的靜謐更適合喜歡清靜的朋友。

百米赤闌橋,合肥古城牆邊的記憶

百米赤闌橋,合肥古城牆邊的記憶


05

百米赤闌橋,合肥古城牆邊的記憶


從桐城路橋更名為赤闌橋開始,就註定桐城路段免不了人文氣息;天仙配茶戲樓、安徽黃梅戲好人劇場、桐城派歷史人文之光、月潭庵、赤闌橋文玩、安徽省文化藝術品交流中心、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學桐城路校區......

說起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學桐城路校區很多合肥人都知道,這座有著八十多年的歷史的學校外牆上雕刻著桐城派歷史人文之光

百米赤闌橋,合肥古城牆邊的記憶

圖 | 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學桐城路校區


小愛拍攝時,路上沒有多少行人,但有一位老者佇立在牆前,手扶著老花眼鏡微眯著,重溫一遍牆上的那段歷史。

桐城派歷史人文之光▼


百米赤闌橋,合肥古城牆邊的記憶


百米赤闌橋,合肥古城牆邊的記憶


天仙配茶戲樓▼

百米赤闌橋,合肥古城牆邊的記憶


安徽黃梅戲好人劇場▼

百米赤闌橋,合肥古城牆邊的記憶


月潭庵▼

百米赤闌橋,合肥古城牆邊的記憶


安徽省文化藝術品交流中心▼

百米赤闌橋,合肥古城牆邊的記憶


赤闌橋文玩▼

百米赤闌橋,合肥古城牆邊的記憶


百米赤闌橋,合肥古城牆邊的記憶


06

百米赤闌橋,合肥古城牆邊的記憶


歷史不會消失,它會悄悄的留下印記。站在橋邊能清楚的看到赤闌橋邊的建築紅與白,曾經紅色的樓房輝煌過,再後來現代化居民區漸漸流行,直至今日,站在橋上看著遠處的大鐘,遙想著遠處的高層建築才是互聯網時代的見證。

百米赤闌橋,合肥古城牆邊的記憶

百米赤闌橋,合肥古城牆邊的記憶

百米赤闌橋,合肥古城牆邊的記憶


赤闌橋在桐城路上橫跨銀河公園,它的隔壁金寨路正在爭分奪秒的加入合肥城市交通建設。

軌道交通5號線雨花塘站施工 ”,偌大的施工指示牌是在用實際行動告訴人們,我們的城市發展迅速。

百米赤闌橋,合肥古城牆邊的記憶


07

百米赤闌橋,合肥古城牆邊的記憶


想必大家都早有耳聞,赤闌橋因為與南宋著名詞人、音樂家姜夔有一段纏綿悱惻的情緣,又經常為當代詩人所歌詠,所以一直名聲在外。

赤闌橋

百米赤闌橋,合肥古城牆邊的記憶

從中唐至清末,赤闌橋的傳說一直都在,它是中

唐詩人顧況(727—815?)《題葉道士山房》描述的“水邊垂柳赤欄橋,洞裡仙人碧玉簫。近得麻姑音信否,潯陽江上不通潮”;也是豐子愷散文《赤欄橋外柳千條》裡抒寫西湖的引用。


我們大多數人既不是文人也不是墨客,但終究是想探尋赤闌橋的歷史罷了,多次來到橋邊,每次都有人在赤闌橋邊憑欄眺望, 不知是憶古還是思今......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