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歙縣棠樾牌坊群

棠樾牌坊群,位於安徽省歙縣鄭村鎮棠樾村東大道上,為明清時期古徽州建築藝術的代表作。棠樾的七連座牌坊群,不僅體現了徽文化程朱理學“忠、孝、節、義”倫理道德的概貌,也包括了內涵極為豐富的“以人為本”的人文歷史,同時亦是徽商縱橫商界三百餘年的重要見證。每一座牌坊都有一個情感交織的動人故事。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時候,曾大大褒獎牌坊的主人鮑氏家族,稱其為“慈孝天下無雙裡,袞繡江南第一鄉”。

徽州歙縣棠樾牌坊群

歙縣被譽為“牌坊之鄉”,而皖南牌坊中最有名的一處,便是棠樾牌坊群。“棠”指棠梨樹,“樾”為兩樹交蔭之下,“棠樾”之意便為棠蔭之處。

徽州歙縣棠樾牌坊群

黃山歙縣牌坊群鮑家花園景區座落於山青水秀的歙縣棠樾村內,由古牌坊、古祠堂、古民居、鮑家花園組成。

徽州歙縣棠樾牌坊群

祖輩的豐功偉績,父子的樂善好施, 女子的貞潔孝行等等,都在這厚重的青石上彪炳千秋。穿行於這些牌坊之下,不由自主的放慢腳步,注視著這些歷經歲月滄桑的巨大身軀,聆聽他們的悲歡傾訴。

徽州歙縣棠樾牌坊群

與7個牌坊齊名的還有其間的鮑氏祠堂,不僅有男祠還有女祠,修建女祠主要是為了提倡與宣揚母恩母德。

徽州歙縣棠樾牌坊群

據說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時候,曾大大褒獎牌坊的主人鮑氏家族,稱其為“慈孝天下無雙裡,袞繡江南第一鄉”。

徽州歙縣棠樾牌坊群

女祠裡供著一個個鮑氏女主牌位,將這些守節的女性供奉起來,供子孫頂禮膜拜,並以此對後世婦女進行思想上的徹底改造。

徽州歙縣棠樾牌坊群

棠樾牌坊群是明清時期建築藝術的代表作,雖然時間跨度長達幾百年,但每座牌坊的建築風格確混然一體。

徽州歙縣棠樾牌坊群

歙縣棠樾牌坊群一改以往木質結構為主的特點,幾乎全部採用石料,且以質地優良的“歙縣青”石料為主。

徽州歙縣棠樾牌坊群

這種青石牌坊堅實,高大挺撥。既不用釘,又不用鉚,石與石之間巧妙結合,可歷千百年不倒不敗。

徽州歙縣棠樾牌坊群

棠樾牌坊群位於村東大道上,共有七座,其中明建三座,清建四座。

徽州歙縣棠樾牌坊群

驄步亭 亭四角攅尖式,屋角翼然,下有風鐸,系嫩戧做法,寶頂四方形,俗稱“官帽頂”,。亭東、西面有牆,上開門,門額隸書“驄步亭”三字,傳為鄧石如手筆。亭內立有八柱,其四根半隱於牆中,頂有天花,樑架不可見。

徽州歙縣棠樾牌坊群

悲情的往事,牽引著你不由自主的進入劇情,在來來往往的徽州古韻中思量著過往,每一座牌坊背後自然都有一個善良的故事,一段千古絕唱。

徽州歙縣棠樾牌坊群

古老的徽州幽靜而美好,或許是對這裡的青磚石瓦情有獨鍾……悲涼的氣氛。

徽州歙縣棠樾牌坊群

牌坊群很長,有兩百多米長,其中還有一個下馬亭,據說是讓人休息的。四周便是農民的莊稼地,金黃的油菜花開得正燦爛。

徽州歙縣棠樾牌坊群

古老的村莊石牌坊,一建七座拔地而起,巍成群聳立在村頭一百多米長的石板甬道上。

徽州歙縣棠樾牌坊群

古祠堂和田園風光。矗立在棠樾村頭的村莊石牌坊充滿了封建時代的色彩,但從石牌坊雕刻藝術來看,又凝結著我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高超的技藝。

徽州歙縣棠樾牌坊群

棠樾被稱為“中國牌坊第一村”。棠樾的七連座牌坊群,不僅體現了徽文化程朱理學忠、孝、節、義倫理道德的概貌,也包括了內涵極為豐富的以人為本的人文歷史,同時亦是徽商縱橫商界三百餘年的重要見證。

徽州歙縣棠樾牌坊群

棠樾牌坊群,透著徽州文化的博大精深,透過一座座矗立的牌坊和祠堂,仍能感受到傳統宗族力量的強大和禮教的森嚴。

徽州歙縣棠樾牌坊群

七座牌坊以“義”字坊為中心,從兩頭向中間都是按“忠、孝、傑、義”為順序排列的,歙縣棠樾青石牌坊群。

徽州歙縣棠樾牌坊群

棠樾牌坊群結構佈局都採用嚴格的中軸對稱手法,給人以穩重感,在視覺的焦點處加以強調,精心雕刻。牌坊群兩側保留了永久農田,四周沒有構造物,遠眺牌坊群,七座牌坊彷彿從農田“拔地而起”,顯得格外突出。牌坊群位於棠樾村口,其周圍的農田、樹木、池塘、河流及人工環境(如古橋)等構成了完整的村落外部環境,反映了古代村落選址、建設所遵循的因地制宜、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原則。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