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東漢交趾太守,為何被越南人尊稱為“土王”?

他是東漢交趾太守,為何被越南人尊稱為“土王”?

秦朝疆域圖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在嶺南設置桂林郡、南海郡、象郡,其中越南北部歸屬象郡管理,結果南海郡郡尉趙佗在秦末兼併另兩郡,自立為王,建立南越國。

他是東漢交趾太守,為何被越南人尊稱為“土王”?

西漢疆域圖

公元前111年,漢武帝滅南越國,並在今越南北部地方設立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實施直接的行政管理;交趾郡治交趾縣即位於今越南河內。後來漢武帝在全國設立十三刺史部時,將包括交趾在內的7個郡分為交趾刺史部。

他是東漢交趾太守,為何被越南人尊稱為“土王”?

東漢郡國圖

越南從前把南越國稱為第一次北屬時期的趙朝,可是越南現在否認南越國是越南的正統王朝,而是“中國封建集團內部的一支割據勢力”。

比起趙佗,東漢交趾太守士燮(xiè),管治越南北部40年從未建國稱帝,竟被越南後世尊崇為“士王”。更驚奇的是,士燮逝於公元226年,享年90歲,在越南仍然有祭祀他的廟堂。

他是東漢交趾太守,為何被越南人尊稱為“土王”?

三國區劃圖

這位連國人都感到陌生的官員,到底做了什麼,讓越南人如此讚譽他?想要了解越南,你一定要認識他。

他是東漢交趾太守,為何被越南人尊稱為“土王”?

東漢交趾太守士燮

從一個縣令當上交州太守

他是東漢交趾太守,為何被越南人尊稱為“土王”?

交趾

話說南越國後來被西漢所滅,西漢在南越國故地設置九郡,範圍除了中國的廣東、廣西、海南,越南部分是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都屬於交趾刺史管轄。交趾在東漢末年改稱交州,最大範圍及其文化遺蹟位包括今廣東省至越南北部,為免混淆,以下皆用交州代稱交趾。

他是東漢交趾太守,為何被越南人尊稱為“土王”?

交趾郡

士燮出生在交州廣信(今廣西蒼梧縣),祖上原籍山東,其父曾經出任日南郡太守。日南郡在越南中部,今天的峴港、順化都在日南郡之內。

士燮成年通過舉茂才,出任四川巫縣縣令,其父去世之後,他被朝廷任命為交州太守,此時東漢朝政趨於腐敗,外戚宦官火拼不已,民間爆發黃巾之亂,加上董卓亂政,群雄趁機而起,開啟了三國時代。

他是東漢交趾太守,為何被越南人尊稱為“土王”?

191年割據勢力

這裡順便解釋一下,東漢末年全國分13州,州下設郡,郡下設縣。州牧是一州的總司令;太守是郡的最高長官;刺史是由中央政府委派監督州牧、太守的官員。

他是東漢交趾太守,為何被越南人尊稱為“土王”?

207年三顧茅廬

士燮從一縣令當上交州太守,是因為荊州州牧劉表竟然自行任命交州官員,造成混亂,朝廷為了避免劉表勢力坐大,同時忙於鎮壓黃巾軍,急需熟悉風土人情的官員前往交州鎮撫,於是拔擢自請回鄉服喪的士燮。

士燮當上太守之後,他的政治才略表現無遺。三國的曹操、劉備、孫權都想攏絡他,他選擇依附江南勢力最強的東吳,把自己兒子送到吳國當人質,還向孫權每年朝貢。得到的回報是,交州幾乎都由士燮獨立管制,儼然成為一方之主。

他是東漢交趾太守,為何被越南人尊稱為“土王”?

交州示意圖

在任期間把交州建設成人世間樂土

雖然可以享盡榮華富貴,士燮從未作威作福,據說他性格溫厚、氣量寬大,尤其禮賢下士,因此中原烽火漫天,數以百計有才德的名士紛紛避難到交州。其中袁徽評價士燮說:“既學問優博,又通曉治政,大亂之中,能夠保全一郡之地二十餘年,疆界沒有戰事,百姓不失業,商人行旅都蒙受過其好處。即便像竇融保全河西之地,也不能超過他。”

士燮完全執政之前,交州的經濟文化跟中原比較起來,還是相當落後的。隨著中原人士前來投靠,也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學術文化,因此促進了交州的繁榮發展。可以說,士燮在任期間(187-226),交州居民生活富足,宛如人世間樂土。

他是東漢交趾太守,為何被越南人尊稱為“土王”?

交州 南朝

最重要的是,士燮少年遊學京師,從劉陶(西漢諫官)學習《春秋》,深受儒學薰陶,他拒絕稱帝也跟服膺《春秋》有關。士燮與前來交州避難的學者交流著書,創建第一所儒學學院,推動儒學在交州的傳播,不僅造就了嶺南文化史上的輝煌時代,也使得交州成為南方的學術文化中心。因此,士燮又被尊為“南交學祖”。

越南學者都尊奉他為“士王”

士燮除了將儒家文化傳進越南,根據越南現存最早的一部喃字字典《指南玉音解義》序載,士燮為越南人創作了“喃字”;又因漢語說喉聲、越語說舌聲,士燮將漢字音韻譯作越聲,使得越南有了文字和讀音,在現代越南文改以拉丁字母拼寫之前,越南千年來都是使用這套“喃字”系統。

他是東漢交趾太守,為何被越南人尊稱為“土王”?

士王廟堂的正面

越南史學家吳士連在《大越史記全書》中評論士燮對越南的貢獻是:

“我國通詩書,習禮樂,為文獻之邦,自士王始。其功德豈特施與當時,而有以遠及與後代,豈不盛矣哉。”

越南《四字經》也說:

“三國吳時,士王為牧,教以詩書,薰陶美俗。”

吳士連是編纂《大越史記全書》的後黎朝史官,《大越史記全書》是研究越南歷史最重要的史記。黎聖宗下令吳士連修史,已經距離士燮統治一千多年了,根本無需討好逝者。而且後黎朝是擊退中國明朝佔領軍的黎利所創,豈會無故甚贊中國人?

其次,吳士連根據越南第一部國史《大越史記》(已散佚)編修,有關士燮必然也是出於記載,要知道吳士連曾經參加越南反抗明朝統治的藍山起義,又怎會去替士燮造假杜撰?吳士連修史做的是校正和補充。

也難怪士燮病逝,後世的越南統治者和學者都尊奉他為“士王”,且三度追封而稱他為“善感嘉應靈武大王”。

在越南仍然有祭祀他的廟堂

他是東漢交趾太守,為何被越南人尊稱為“土王”?

士王廟堂前院有趴坐的石雕白象,據說政府不讓雕成站立的大象

士燮葬身之處,有墓廟祠堂和“南交學祖”牌樓,都在越南北寧。

北寧省在河內以東30公里外,北寧市在古代是交州的州治,相當於今天最高機關所在。今天的北寧省是越南最小的行政區塊,也是人口密度最高的省份。士燮的墓廟雖然在一個比較荒僻的地點,附近倒是有一座越南最古老的寺廟——延應寺(又名法雲寺)。

他是東漢交趾太守,為何被越南人尊稱為“土王”?

士王廟堂旁邊有許多石碑,碑文多已模糊,最高那座起文依稀可見“南郊學祖羸樓城”

提到延應寺,不能不提佛教入越的起始點,就在北寧市這個地方。古代中國有三個佛教中心—洛陽、彭城和羸樓,羸樓就是當時的交州首府,也就是今天的北寧市,曾有超過20座寺院、500多位僧士在此,中國最早的佛教論典《理惑論》就是牟博(牟子)避難交州所寫。

他是東漢交趾太守,為何被越南人尊稱為“土王”?

雖是小橋,卻是一座少數僅存的古代遺蹟,重點就在雕飾不同的橋墩

傳說士燮入土百年之後,有人挖墳開棺,見到士燮體面如生,嚇得趕緊封埋回去,故而民眾視之為神,建士王廟敬拜。

據說從前來往行人經過士王墓廟和“南交學祖”牌樓,都要下馬揖拜。士王廟堂經過歷代戰亂的破壞,包括法國殖民軍隊拆掉部分建築,以及周邊居民不斷侵佔土地,重建的整體規模越來越小。雖然已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古蹟,但從各方面跡象來看,士王墓廟顯然不受當今越南政府的重視。

他是東漢交趾太守,為何被越南人尊稱為“土王”?

士王廟堂的前院,進入要先穿過小橋池塘

事實上,根據越南社會科學委員會編撰的《越南歷史》,所有關於士燮對越南的貢獻一概不提,只說士燮政權跟一個獨立的王朝沒有兩樣。書上對歷史上傳入的中國文化,指的是要奴役越南人民的同化政策,而“喃字”是越南人民吸收外族部分元素所發明的。近代有些越南學者,甚至提出士燮不是中國人,因為士家在越南經營六代,已經算越南人了。

他是東漢交趾太守,為何被越南人尊稱為“土王”?

上圖為士王廟堂(左)周圍都是稻田,下圖為千年仍在的士王墓

換位思考,這些言論背後的原因和心態也能理解,但滄海桑田,多少“今日干戈相對、明日把酒言歡”的史例,誰知道百年後又是怎樣的時局?只看在國際間風雲詭譎的當下,士王墓廟仍能保存至今,真的已是奇蹟。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