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世界上只有日本才有成熟的油電混動技術?

汽車品牌123


不要小看“島國”,領土面積雖然不大,但在很多領域日本都是處在領先地位的。不光是汽車,日本的鋼鐵工業、電子技術、生物技術、新型材料研究與應用、半導體技術等都是比較發達的,汽車工業也不例外。日本科技發達也與很早就很重視教育有一定的關係。

而油電混動汽車則不得不提豐田,豐田的油電混動是目前最成熟的混動。本田混動雖然也同樣出色,但畢竟面世時間比較短,遠期效果如何還有待於市場檢驗。而豐田從1995年開始向市場投放油電混動汽車,迄今為止全球銷量早已經破1000萬輛,而且口碑良好。這就是為什麼豐田混動第一的原因,面世時間早,經得住了市場的考驗。


混動汽車其實最早並不是豐田發明的,但豐田卻是把油電混動汽車發揚光大的廠家。混合動力汽車前身其實是電動汽車。而電動汽車在1900年風靡一時,乾淨、無汙染、不需要手搖啟動,駕駛容易、不需要複雜的換擋操作。而當時的汽車無論是蒸汽機還是內燃機,都存在著噪音大、髒汙、煙塵異味、難以啟動的缺點。電動車雖然續航里程不足但是對比起汽車來還是具備一定的優勢。第一臺純電動汽車是費迪南德•保時捷先生1900年製造的,沒錯就是保時捷汽車的創始人。在1896年費迪南德•保時捷先生,就發明了“輪轂電機”。
輪轂電機的發明,明顯推動了電動汽車的進程。從此電動汽車開始登上歷史的舞臺,因此當年的輪轂電機也被英國的專利授權。隨後兩年內推出了lohner Porsche:第一臺電動汽車。

這輛汽車採用前輪驅動,裝配兩個3馬力的輪轂電機。採用74節鉛酸電池供電,車身總重約1.8噸,車速14km/h,比馬車還要慢一些。儘管如此電動車憑藉著好開、乾淨而風靡一時。

根據一份來自1900年的統計顯示,當年美國登記的機動車中有38%是電動車,而汽油車僅22%,剩下的40%是蒸汽汽車。而同年美國製造的汽車中,汽油汽車936輛,蒸汽汽車1684輛,然而電動車高達15755輛。

隨後保時捷根據客人的需求推出四驅版本的lohner Porsche,考慮耗電與動力問題 ,不僅增加兩個輪轂電機還增加了兩臺汽油發動機專門發電用。這就是最早的混動汽車雛形。但是電動汽車只流行了30年左右,隨著內燃機技術的發展,電啟動的出現,內燃機車變得更加好啟動、好開,此時電動汽車優勢越來越小,主要一點就是售價高。是汽油車的一倍,而且速度也不如汽車高,發電機使用也比較麻煩,效率低,內燃機發電還不如直接驅動車輛省事!於是電動汽車/混動汽車又逐步被內燃機車所取代。




轉眼之間到了90年代,人們開始思考人與環境保護問題、以及汽車對環境的影響。而清潔空氣法案也在這個時候面世,高排放標準也促使汽車廠家生產更環保的汽車。而當時純電汽車技術依舊是不成熟的,通用汽車為加州生產過一批電動汽車,後來全部收回了。電動汽車技術上沒有突破、尤其是電池,因此電動汽車又一次退出歷史舞臺。


大家都對電動汽車手無對策,電池技術沒有突破則電動汽車難以與汽車抗衡。但是豐田並沒有退卻,而是退而求次,既然電池技術沒有突破,那麼幹脆就採用小容量電池組。隨充隨用,配上內燃機制造出油電混動車型。這種方案當時其他廠商並不看好,畢竟百公里只能節約2L左右的燃油,百公里節約2L燃油在2000年前後實在是不具備太大優勢,況且成本與售價都增加了很多,與燃油車比起來價格不具備優勢,性價比低。

但豐田眼光比較獨到,始終堅定不移的在研發製造混動汽車這條路走下去。這其中與日本資源匱乏有一定關係,一切行動以節約成本出發,所以百公里能節約2L燃油足以讓豐田動心了!油電混動作為過渡,未來的汽車是純電動汽車。豐田不僅押寶混動汽車,還在大力研發氫燃料汽車。不過豐田也不是神,由於路線制定問題並沒有重視純電動汽車市場。最終導致最豐田近兩年瘋狂的補課,開始佈局純電動汽車。也是貼牌廣汽EV、買比亞迪電池的原因。

本田與豐田同樣坐落在日本,兩田是冤家。本田看到豐田混動一家獨大,自然是不甘心的。要知道本田跟風豐田也不是一次了,例如CRV。最早的城市SUV是豐田投放在美國市場並爆紅的,也就是第一臺城市SUV:豐田RAV4,多功能家用車四驅休閒車。

本田看到RAV4爆紅後跟風開發出CRV,而CRV取得的成績超過了RAV4。所以後來本田看到豐田混動成功後,自然也不會視不管,硬著頭皮也要開發出油電混動系統。而世面上最合理的油電混動結構就是行星齒輪混動系統,但被豐田早早的註冊了專利。也有的廠家採用複雜的多個行星排繞過專利,但是本田對此不屑一顧,也可能是被逼無奈吧!



最終另闢蹊徑的搞出了離合器混動系統,並取得了成功。本田混動系統結構簡單,高速行駛時油耗反而比豐田低一些,低速動力表現也更好,這點豐田也是承認的。可以看出來沒有競爭沒有壓力就沒有技術的發展,也正是豐田本田之間的技術競爭,讓才讓日本的油電混動技術走在前沿。


水墨丹青一世情


與其說只有日本才有成熟的油電混動技術,

不如說只有日本才有最實用的油電混動技術更合適。

一起來看看,豐田是怎麼在油電混動技術上獨佔鰲頭的。


豐田在油電混動技術上的前瞻性。

豐田是最先開始油電混動技術研發的汽車廠商,

受上世紀七十年代的石油危機影響,

1993年,豐田就正式成立G21油電混動技術研發項目組,

1997年8月,豐田研發成功全球首套油電混動系統THS(Toyota Hybrid System),

1997年12月,豐田推出世界上第一款量產混合動力車普銳斯,

……,

目前,全球的豐田油電混動車輛保有量已經超過1300萬輛。


豐田在油電混動技術上的嚴密專利壁壘。

世界上有兩種混動,一種是豐田混動,一種是其他混動。

這段汽車圈裡流傳的話,

既說明了豐田在油電混動技術上的強大,

同時也說明了豐田在油電混動技術上的壟斷。

豐田因為其在油電混動技術上的先發優勢,

在油電混動技術領域擁有的專利超過3萬項,

通過專利申請,豐田在油電混動技術領域構築了近乎完美的專利保護牆,

可以說,在豐田之後,

只要你研究油電混動技術,就無法完全避開豐田的專利攔截。


豐田的成功總結。

先以其精準的眼光,搶得先發優勢,

通過先發優勢構建起嚴密的專利壁壘,

用專利壁壘形成技術屏障,

成功壓制其它汽車廠商的技術研發

最終,實現油電混動領域的技術壟斷。


感想。

不用插電,不用另外充電,不用改變使用普通燃油車的習慣。

豐田混動確實是最方便、最實用的油電混動。


點贊、點關注,分享汽車與旅行的趣事兒。


峰川裡


汽車誕生於德國,興盛於歐洲,然後轉移到北美地區也就是美國,後來到了日本,迄今為止日本製造的汽車銷往全世界,按照國家汽車銷量來計算,日本製造著全世界最多的汽車。就是這樣一個甚至連我國一個大省的面積都沒有的國家,有著驚人的學習能力和財富的創造能力,在很多的方面都值得我們向他們學習。

當今世界汽車潮流已經逐步從內燃機時代走到了電力時代,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新能源汽車,其實新能源不是近幾年才提出,而是誕生於上個世紀70年代左右,雖然新能源汽車並不是誕生於日本,但是當今世界上技術最先進同時也是最成熟的,當屬日本唯一這個國家。在這方面的技術儲備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超過日本。

在上個世紀70年代日本就已經申請了無數個關於汽車新能源方面的專利,尤其是現在流行的電動汽車,無論是弱混系統還是強插電系統。日本在這方面絕對是行業的領導者。日本現當今在世界上製造的各種新能源汽車很多專利技術都來源於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都是以當時的技術為基礎從而進一步的提升汽車的各項性能。

所以除了日本以外沒有哪一個企業能說新能源汽車產業只有他才有完整的技術儲備,或者是行業老大。只有日系車企敢於說這一句話,但大家也會發現一個問題,日系車企對於新能源產業關注不併不是像國外知名車企那麼熱衷,也不像我國消費者對於新能源產業這樣喜歡。

世界上日本的混動技術最好最成熟為什麼現在日系車企才發力

想必這是很多朋友都想了解到的,隨著中國近十年來汽車產業不斷髮展,已經開始走向正軌,有一定的汽車製造技術基礎,市場佔有率也逐步提升,不是對於新能源產業國內汽車製造商也是積極籌備,大筆資金投入現在國內各大車企基本都有自己的新能源汽車,不過存在的各項問題還是比較繁多,至於質量上還有賴於市場作出評價。那為什麼日系車企新能源產業到現在才逐步發力發佈新的新能源汽車但是總體而言型號都比較少。

戰略有關

談到日系車大家都有一個評價,好開,質量好,耐用,保值率高,這幾點就支撐著整個日系品牌的發展,近幾十年來日系車逐步佔領整個世界汽車市場,在08年金融危機之前福特車企佔據著世界產銷量最高汽車品牌,之後因金融危機轟然倒塌,成就了後來的日本豐田車企,其後的,本田,日產,總共製造了汽車佔據著世界汽車市場絕大部分的份額。能支撐他們發展到今天如此龐大的規模,就是靠這幾個優點,所以對於日系品牌的汽車而言即使有很多新技術產生,在使用上都十分的謹慎,相信這點大家都是清楚的。

國內地理位置影響

大家都知道日本的地理位置比較偏北,所以日本這個國家總體上是比較冷的,新能源汽車上用的弱混系統或者強插電系統,其中使用的動力電池,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這種電池喜歡而不喜歡冷,因為地區比較熱對於電池內部的電子活躍性有很大的幫助,對於電量的損耗十分的小,相反如果地處寒冷地區那麼對於電池的影響就相當的大。所以日本有著全世界技術最為全面的新能源產業鏈條,但缺乏市場,因為氣候的原因不適合新能源的產業發展。活累新能源產業的崛起也是最近十年才剛開始,行業是否明朗對於謹慎的這些世界性大品牌,一般都會保持謹慎的態度。

誰叫國內對於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同時制定了相關的法規,保護環境,加上汽車市場的日益成熟,日系車企看到了更多關於新能源產業的希望,自然才會逐漸的發力,雖然沒有先發優勢,但是在技術儲備上完全領先於我們,所以我們近兩年來才會逐漸看見日系車企推出了新能源汽車。


牛肉小夥


世界上不是隻有日本才有成熟的油電混動技術的,比如韓國現代汽車在這方面也不算差。

我們拿現代NIRO極睿來說,這款車採用了由Kappa1.6 GDI發動機和高效永磁電機組成的並聯混動系統,1.6L發動機採用阿特金森循環技術,熱效率高達40%。該系統的最大綜合輸出功率為103kW、峰值扭矩為265牛·米,百公里加速11.5秒,百公里綜合油耗4.2L。

這款車的穩定性也不錯,2017年美國《消費者報告》年度汽車可靠性排行榜中,NIRO極睿可是能位列榜首的。

今年年初的時候,還傳出現代汽車正在研發一款名為“光環”的全新車型。它將採用油電混動動力系統,競爭對手鎖定為採用插電混動動力系統的Polestar 1。

當然了,就整體實力而言,日本在油電混動技術上的整體實力更強。

豐田作為此領域的老大,近20多年來,混合動力車的全球銷量早已突破500萬輛。本田在混動領域也毫不示弱,1997年就公佈了IMA混動系統,並搭載在J-VX概念車上,這一套混動系統也被先後運用到思域、雅閣以及謳歌等車型上。

而要說為什麼大家對日本油電混動呈現出了一家獨大,還是因為他們建立起了強大的技術壁壘。比如豐田所擁有的油電混合汽車相關專利,就覆蓋了馬達、電力轉換裝置和電池等核心技術。

今年4月份的時候,日本豐田汽車宣佈將開放油電混合動力汽車方面擁有的相關專利。直到這時,大家才知道原來豐田在油電混合汽車方面的專利數約有2萬件,可謂是非常龐大了。

總之,世界上不是隻有日本有成熟的混動技術,只是日本在這方面積累最深厚。而且隨著插電、純電技術發展起來,以及政策的傾斜,油混車型想要進一步拓展市場變得並不順利。

這就好比是先學毛筆字還是先學打字,大家都知道前者是好事,但還是優先學打字。大家都不跟風一起玩,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只有“日本才有成熟混動技術”的印象。


東拉西車


日本的油電混動技術相對來說是世界比較領先的,這與日系車一直以來的戰略方向有關,眾所周知,相對比美系車喜歡大排量大馬力而言,日系車追求省油,為了做到良好的燃油經濟性,所以在油耗方面便不斷進行鑽研與探索,於是乎日系車便不斷對內燃機進行技術更新,以馬自達和豐田為首的日系車,通過對發動機的壓縮比不斷優化,SKYACTI-X發動機通過提高空燃比至36.8:1是發動機的熱效率達到50%,同時豐田和本田,也走上了油電混合的路線。

豐田的THS混動技術和本田的I-MMD技術

在混動市場,豐田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油混一哥”,早在1997年,豐田就向市場推出了其成型的混動動力系統已經車型普銳斯,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豐田混合動力車型的全球銷量已累計突破500萬臺。經過不斷的發展,目前豐田的THS混動系統已經是第二代了,非常的高效並且穩定,目前國內的凱美瑞、雷凌、卡羅拉均有搭載。在這套混動系統中,發動機帶動驅動電機工作,同時還讓發電機做功,當發動機不需要提供高動力時,發動機產生的能量會被存儲回收在電池中,在制動時也會進一步的對能量進行回收。這些回收的能量在汽車低速、加速或者勻速等工況下都可以作為驅動力來驅動車輛,進而實現車輛內部的電能循環,從而降低車輛油耗。普通版的凱美瑞油耗在6.0L,混動的則在4.1左右。

由於豐田在混動方面過於強大,即使本田面對豐田這個對手也有太多無法繞開的專利和技術,但是技術宅本田怎麼會妥協呢?本田的I-MMD混動技術由一個發動機、一個發電機、一個驅動電機組成,車輛在低速時是增程式,由電機驅動,中高速是發動機直接驅動,只有一個一級減速器。這套系統對電機功率要求較高,高速時發動機轉速較高。目前雅閣、CR-V均搭載該技術。

日系車企成熟的混動技術與其戰略方向和環境有關,一時對燃油經濟性的不斷追求,當在傳統內燃機上遇到瓶頸時,向混動路線轉型。

<strong>


孤獨的車輪


在當今世界,科技的源頭和基礎性,本質性研究,可以都掌握在資本主義國家手裡!日本油電混合車確實做的很不錯!而我們國家為了所謂的新能源汽車,為了所謂的彎道超車,搞了個什麼純電動汽車!我們搞的咋樣呢?技術有突破嗎?有質的飛越嗎?,,可以說,新能源汽車電池這塊,如果新材料沒有被發現前,沒有被突破前,指望目前的材料技術,想突破天方夜譚!那是我們太高估了自己,太小視了資本主義!我們現在最需要的就是務實點,先學會資本主義科技精髓,然後再超車才行!不然,我們連俄羅斯都超越不了!


莞飄200


豐田的混動技術一直實行嚴格的專利保護,其行星齒輪的設計堪稱完美,加工精度極高,其他車企難以超越。目前豐田雖然已經部分放開此項專利,仍然沒有其他車企敢嘗試。奧迪曾研製過這種混合動力技術,但以失敗告終。本田的混動技術另闢蹊徑,結構和原理都比豐田技術簡單有效,但技術成熟度和可靠性還需要經受時間考驗,豐田混動技術已經到達第四代,可靠性不容置疑。


寶馬94315397


看大家這麼吹來吹去,毫無意思。

實際上這是一種技術路徑的選擇,是技術路線之爭。

日系三傑、本田豐田押寶混動技術。

日產這些年一直跟雷諾半路夫妻,走的路子呢時而歐洲化,時而日系化。

目前為止我們從各大廠商的產品以及動作來看,

歐美國家押寶純電動車,中國廠商純電和混動兩條腿走路。日本兩田多年前選擇了混動路線,同時日韓廠商還在氫能源領域發力。

不過比較奇怪的是,前兩天有條新聞介紹,日韓那邊因為事故原因,禁售了氫能源汽車。

然而呢,網上還有一些人在吹噓氫能源。

我就想知道,日韓的氫能源汽車是打算賣給誰呀?



流風小築


人們經常說世界上的混動汽車只有兩種,一種是豐田,一種是其他,可以看出豐田在混動汽車領域內的地位,說實話豐田的混動確實是非常的不錯。與豐田可以相媲美的那就是本田了,本田混動也是非常出色的,甚至豐田也會承認,本田的混動已經超越了豐田。

為什麼日系豐田和本田的混動技術如此強悍的,實際上也是要從他們的眼光說起,早在30多年前,豐田就開始著手混動汽車的研發,並且申請了300多項專利,可以看出日系車的前瞻性還是非常不錯的。正是因為擁有非常長遠的目光,豐田本田才能夠在混動領域內如此出色。


由於日系車進入混動汽車領域的時間比較早,並且申請了太多的專利,這就讓其他的車企業無路可走,豐田本田的混動真是強悍到沒有朋友。正是因為豐田本田申請了太多的專利,其他車企不得不轉投插電的混動。

我們可以看到德系車,還有我們自主品牌的汽車,大多數使用的是插電混動,實際上是無法避開豐田本田專利而不得已的做法。個人覺得還是非插電更合適一些,不需要插電,非常的實用方便。

車企要想有長遠的發展,必須有長遠的目光,彎道超車幾乎是不可能的,沒有那麼的容易。車企除了要有長遠的目光之外,還必須對技術進行大力的投入,沒有技術的車企也是沒有核心競爭力的。

CMC車主俱樂部,悅之心、悅之行,交友、自駕、攝影、越野、漂移,活出精彩,中國汽車俱樂部旗下組織!歡迎加入CMC車主俱樂部大家庭!


CMC車主俱樂部


日系混動技術應該是目前汽車歷史以來最先進的實用技術就,長期是專利限制,讓德系和世界望而止步。也限制混動技術的發展,2019.6月份,豐田已經全面開放混動技術。不用插電省去了很多麻煩,未來的氫能源電池應該是汽車主流,豐田在這領域也是領先並且已經投入使用多年。目前的純電動車三大瓶頸都沒有解決,1充電時間,2使用里程,3廢舊電池處理。可以說專利保護了發明人權益,同時制約了發明的推廣。豐田只有開放專利,才有世界汽車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