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52年,東莞大嶺山地區已有人定居,歷史悠久


公元1152年,東莞大嶺山地區已有人定居,歷史悠久


歷史沿革

大嶺山鎮歷史悠久,南宋高宗紹興二十二年(1152年),大嶺山地區已有人定居。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大嶺山屬東莞縣二區管轄。1953年屬第三區。1957年底建立金桔大鄉。1958年3月改稱大沙大鄉,同年9月併入寮步大鄉。10月撤大鄉成立寮步人民公社。1961年6月從寮步人民公社析出,成立大嶺山人民公社。1983年11月撤公社設大嶺山區公所。1986年11月撤區建鎮,成立大嶺山鎮人民政府。詳細記載如下:

大嶺山鎮,據1984年在畔山爛陂頭採集的雙肩石斧,經有關考古機構用同位素科學鑑定,屬原始社會的晚期——新石器時期(1萬年前-4000年前),由此可見,此時已有人在大嶺山地域內過著狩獵的流動生活。

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寶安改為東莞,縣治從南頭移遷到湧(即今莞城),將原南頭寶安縣治改為東莞郡治。大嶺山地屬東莞。

南宋高宗紹興22年(1148年),分東莞的香山鎮立為香山縣(即今中山市)。此時,先後有梅林、太公嶺、大塘、顏屋、楊屋、元嶺、馬蹄崗等村落。馬山廟在北宋時已建立。

元代設廣州路總管府,領縣有七:南海、番禺、東莞增城、香山、新會、清遠。大嶺山屬東莞。

明太祖洪武元年(1308年)大嶺山仍屬廣州府的東莞縣。

明萬曆元年(1573年),東莞縣屬新安縣(即今寶安縣、縣治在南頭)。此時,大嶺山鎮仍屬東莞縣。

根據陳伯陶《東莞縣誌》之“輿地略”、“坊都”稱:明以前邑制,城內曰坊,附城曰廂,坊三而廂一。在野則以鄉,統都。鄉四,而都十三。大嶺山鎮在宋、元、明三代,地屬東莞縣第九都的有:梅林、百花洞、牛牯嶺、大塘、楊屋、顏屋、下海(虎)山、底下埔(大沙)、金桔嶺、新塘、雞翅嶺、大磡、龍骨坑(龍古坑附近,大塘朗以西600米已散)、矮嶺冚、李田莆(水朗側,已散)。

清代時為五屬管轄:即捕廳、戒廳、京山司、中堂司、缺口司。此時,大嶺山鎮屬缺口司所轄。當時的村落有:大塘朗、雞翅嶺、新塘、下虎山、大沙圩、底下埔、景山、金桔、並坑、園嶺、湴龍、矮嶺冚、大片尾、甕窯、楊屋、顏屋、西塘水浸朗、大塘、連塘圩、烏朗莊、葉山,飛鵝圍、牛牯嶺、髻嶺、畔山、髻嶺更寮、連平圩、細高田、大高田、蓮塘、洞村,龍崗、龍山、龍光、百花洞、大橫村(上、下村)、大環仔、太公嶺、梅林。

清代道光20年(1840年),大嶺山地區的建制與清代同。

建國前(1912年—1949年),東莞縣屬粵海道,後屬中區綏靖委員會公署。

1934年,大嶺山鎮地屬第七區,(包括附城、篁村、寮步一部分及大嶺山全部地域)。村落有:大松朗、矮嶺冚、大塘、水浸朗、雞翅嶺、馬蹄崗、新塘、太公嶺、百花洞、梅林、連平段、大片尾、坑尾、三家村、元嶺及金桔農場、底下埔兆豐農場、月山農場、沙井嶺農場。

1946年,大嶺山鎮地屬第三區。包括金桔鄉(由大沙、金桔、犀牛陂等小鄉在當年8月併入)、濂平鄉(由連平和厚街的環治、篁村的楊西等小鄉併入)、懷德鄉之大塘、水朗兩村。

1948年至1949年,大嶺山鎮包括第一區的濂平鄉、第三區的金桔鄉,第五區的懷德鄉一部分,其中濂平鄉包括:第六保的新飛鵝。第七保(大石板、連平圩、髻嶺、上高田、下高田)。第八保(大灣、新屋場、畔山)。第九保(大王嶺、油古嶺、甕窯)。金桔鄉包括:金桔嶺的第一保、第二保、第三保(含並朗村)。第四保(含下虎山、梅林葉屋、月山)。第五保(大片尾)。第六、七保(矮嶺冚)。第八、九保(馬蹄崗)。第十、十一保(新塘)。第十二保(大塘朗、大坑)。第十三保(上底、福田)。第十四保、第十五保(浮竹山)。第十六保(小坑)。第十七保(長坑)。第十八保(黃公坑、甘屋村、連塘頭、水車嶺、坑尾、小洞)。第十九保(元嶺)。第二十保(寶陂)。第二十一、二十二保(犀牛陂)。第二十三保(楊屋村)。第二十四保(楊屋、水圍、顏屋、坑尾)。第二十五保(楊屋)。第二十六保(雞翅嶺)。第二十七保(大沙、景山)。第二十八保(大沙圩、橋頭、長鎮嶺、龍山、龍崗、黃沙坑)。第二十九保(太公嶺、梅林、鄺屋)。第三十保(百花洞)懷德鄉的第十二、第三、第十四保(大塘)。第十五保(水朗)。

建國後,1950年上半年,區鄉調整後,大嶺山境內劃為二區。包括:犀楊鄉(楊屋、顏屋、犀牛陂、寶陂、大磡)。塘朗鄉(大塘、水朗)。金馬鄉(金桔、新塘、馬蹄崗、葉山、下虎山)。大沙鄉(景山、大塘朗、雞翅嶺、元嶺、龍山、太公嶺、矮嶺冚、大片尾、龍江)。連平鄉(大王嶺、上油古嶺、下油古嶺、甕窯、百花洞、大灣、梅林、大石板、連平圩、新屋場、畔山、髻嶺、上高田、下高田、舊飛鵝、新飛鵝)。

1952年8月,土改期間,區鄉變化調整後,大嶺山鎮境內仍為二區。包括:金桔、馬蹄崗、塘朗、矮嶺冚、楊屋、連平等鄉。

1953年1—3月間,東莞縣劃分為15個區後,大嶺山鎮內撤銷二區建立三區。包括馬蹄崗、金桔、連平、矮嶺冚。一小部分為九區。包括塘朗、楊屋。

1953年5月,土改複查後,區鄉調整,大嶺山鎮內,大部分屬三區轄,小部分屬十區轄。三區包括矮嶺冚鄉(龍江、龍山、太公嶺)。馬蹄崗鄉(馬蹄崗、新塘、元嶺、大塘朗、大坑)。金桔鄉(金桔、景山、下虎山、雞翅嶺)。連平鄉(連平、大石板、百花洞、上油古、下油古、大王嶺、舊飛鵝、髻嶺、梅林、下高田、上高田、大環、新飛鵝、大片尾、新屋場、畔山、甕窯)。十區有楊屋鄉(楊屋、石嶺仔、魚嶺、顏屋、水界嶺、草塘、長山英、坑尾、官陂)。塘朗鄉(大塘、水朗)。

1954年7月1日,區鄉變化,將原來十區的楊屋、塘朗兩鄉,再劃入三區。

1957年12月26日,大嶺山鎮仍為第三區(寮步區)所轄。在東莞縣分為37個大鄉時,大嶺山區境內併為金桔大鄉。包括楊屋、塘朗、矮嶺冚、金桔、馬蹄崗、連平、犀牛陂等小鄉。

1958年3月28日,金桔大鄉改為大沙大鄉。

1958年9月20日,大沙大鄉併入寮步大鄉,10月1日,成立寮步人民公社。此時大嶺山境內有:連塘營(大塘、水朗、楊屋、顏屋),大嶺營(大嶺、矮嶺冚、大片尾、百花洞),大沙營(大沙、金桔、雞翅嶺),嶺東營(連平、舊飛鵝、梅林、太公嶺、大環、大地),駿馬營(馬蹄崗、大塘朗、新塘),上游營(大嶺山農場、元嶺)。

1961年6月21日,由寮步人民公社析出大嶺山人民公社。包括:大塘朗、馬蹄崗、新塘、金桔、雞翅嶺、大沙、連平(含舊飛鵝)、梅林、大環、百花洞、太公嶺、大片尾、矮嶺冚、大嶺、水朗、大塘、楊屋(含顏屋)、農場(含元嶺)、下高田等19個大隊。

1964年7月1日,在原來19個大隊的基礎上,分為21個大隊,元嶺從農場分出來,顏屋從楊屋分出來。

1968年11月,大嶺山公社將原來21個大隊調整為14個大隊。包括:大塘朗、馬蹄崗、新塘、金桔、大沙(含雞翅嶺)、、農場、元嶺、向東(即矮嶺冚、含大片尾、月山)、大嶺、大地(含百花洞、大地、太公嶺、梅林、大環)、連平(含舊飛鵝)、楊屋(含顏屋)、大塘、水朗。

1979年大嶺山公社將14個大隊又調整為22個大隊及一個圩鎮居民委員會。即大塘朗、馬蹄崗、新塘、元嶺、金桔、大沙(含龍山、下虎山)、雞翅嶺、連平、梅林、大環、百花洞、太公嶺(含龍崗)、大片尾、矮嶺冚(含月山)、大嶺、水朗、大塘、楊屋、顏屋、農場、舊飛鵝、下高田(大地)和圩鎮居民委員會(含龍崗村)。

1983年11月撤社建區,大嶺山公社改稱為大嶺山區,設區公所。1984年5月,大隊改為鄉,成立鄉人民政府。圩鎮居民委員會(含龍崗村)改稱為“大嶺山鎮人民政府”(鄉級)。

1986年11月,撤區建鎮,成立大嶺山鎮人民政府,將原來23個鄉鎮級人民政府改稱為22個管理區及大嶺山圩鎮居民委員會。

1999年6月,撤區(管理區)設村(民委員會),將22個農村管理區改稱為村民委員會,即大塘朗、馬蹄崗、新塘、元嶺、金桔、大沙、雞翅嶺、連平、梅林、大環、百花洞、太公嶺、大片美、矮嶺冚、大嶺、水朗、大塘、楊屋、顏屋、農場、舊飛鵝、下高田(大地)村民委員會,大嶺山圩鎮居民管理區稱為大嶺山圩鎮居民委員會,與村同級。

2004年7月開始,大嶺山鎮進行了農村體制改革,實行農村股份制,撤村改社區,至2005年底,成立了農場社區、大嶺山社區兩個社區,其餘21個村民委員會將逐步改製為社區。

抗日根據地

1925年秋,在東莞黨組織領導和發動下,大嶺山區成立了農會,組織了農民自衛軍、建立了黨的組織,開展了轟轟烈烈的農民運動,播下了革命的種子。

1937年,日寇全面侵略華,大嶺山人民奮起參加抗日救亡運動,籌建抗日武裝。日軍在大亞灣登陸後,東莞抗日模範隊,開進大嶺山,發動組織人民抗日,建立“抗日救國會”等群眾組織,開闢敵後抗日遊擊根據地。1938年底,成立了中共大嶺山區委。1940年10月初,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第三大隊挺進大嶺山,經過黃潭戰鬥和多次擊退偽軍及國民黨頑軍的進犯,大嶺山人民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權。在百花洞大捷,粉碎國民黨頑軍的騷擾和日偽的“萬人掃蕩”等許多戰鬥中,大嶺山區的抗日自衛隊和廣大的群眾踴躍參戰,進行了英勇頑強的戰鬥,湧現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蹟。

1943年12月,成立東江縱隊。1944年秋,建立抗日民主區政府。大嶺山區成為華南的重要抗日遊擊根據地之一,全區軍民為抗戰勝利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1945年日本投降後,國民黨反動派不顧人民的和平願望,向我解放區瘋狂進攻。其兇殘甚於日寇,大嶺山又經受一次嚴酷的考驗,為了自衛圖存,在黨的領導下,又重建武裝。1948年初,鐵鷹隊回到大嶺山,年底邊縱三團團部又挺進大嶺山,經蝻蛇坑、大雁塘等一系列戰鬥,大嶺山又重建了區委和區鄉民主政權。

莞香

莞香,大嶺山鎮人俗稱為木香。從葉片大小可分為大葉香、細葉香兩種。大嶺山地屬丘陵,土質為沙岩紅壤土,所產木香質地馳名東莞及東南亞地區。清代以前已成為東莞特產,故名“莞香”。

雞翅嶺村湯氏族譜記載:明朝永樂18年(1419年),湯氏先民湯細弟從祖籍新會古井將香苗引入本村種植。自此以後逐年培育種苗,推廣到鄰近村莊。地屬沙岩紅壤土的大塘朗、馬蹄崗、新塘、大沙、金桔、元嶺、太公嶺、梅林、百花洞、大片美、矮嶺冚、龍江、龍山等村均有種植。香樹多種在地坣上。

大嶺山鎮境內,以種香樹成為地名的有:雞翅嶺村的香仔園,新塘村、金桔村、下虎山村都有“白芽香”,大沙村有“香墩”、元嶺村有“香園”、大片美村有“香榕頭”、梅林村有“香仔園”、百花洞村有“香角”、“芽香巷”。

木香屬喬木植物,樹桿直立而生,粗生耐旱。村民常將它種在地塋邊,欖樹下,有農諺雲:“欖頭下種香,香頭下種芋,芋頭下種姜”,構成立體種植。每年5—6月,香花盛開,花謝成果,種籽落地後自長成苗。經過人工移植,6—8年,樹幹直徑長至20公分左右,便可開香門(第一次開鑿香塊)。以其質地優劣可分為白木香(第一次新開鑿香塊均為白色,質量較差);鐮頭香(第二、三年在舊鑿口鑿出的香塊,有一點點褐色花朵香油跡,質量好些);芽香(老香頭開鑿成馬牙形的香條,油質較多,質地上乘,又稱沉香)。2001年11月,雞翅嶺村香農湯煥洪,在一棵(僅存)樹齡65年的老香樹鑿出一個由香油凝結而成的如乒乓球大小的黑褐色圓狀物體,正是傳說中的“香膽”,是木香中的極品。

木香中的沉香可為藥用。歷代婦人利用木香塊放在香爐裡燃燒,供奉神靈,辟邪祁福。實際燃燒木香時,不起明火,散出嫋嫋白煙,香氣四溢,有驅溼淨所之功效。清代以前,成為東莞地區進貢朝廷的貢品。

明成化年間,大沙建立圩市,每年農曆11月下旬至12月。為本鎮香農鑿採莞香出售的季節。大沙圩便成為本地莞香交易主要市場,來自莞城、石龍、茶山、寮步、道滘、萬江、中堂、宵邊(長安)等地的商人、香販,雲集大沙圩採購莞香,再販賣到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等地,甚至銷售到東南亞一帶。大沙圩每年可銷售莞香10—15噸。其價:建國前,好的鐮頭香要20塊大洋一市斤,一般的白木香一市斤可賣4塊大洋。建國初期好的芽香每市斤5至7角錢人民幣,鐮頭香3—4角錢人民幣。1973年,藥販在大嶺山收購的沉香每市斤60元人民幣,1990年以後,中低檔木香,每市斤賣10元左右。

2005年,有莞城居民到雞翅嶺買木香,中低檔的一市斤30元人民幣,上文所述的“香膽”,有人出萬元高價,香農也不肯賣。

建國前,村民把種莞香視為一項重要經濟收入。1966年文化革命期間,莞香被視為迷信品而被大量砍去。禁止種植而瀕臨滅絕。至1976年,全鎮統計僅存20棵。大嶺山公社農林水辦公室與大嶺山國藥為保存莞香這一東莞特產,於1980年在德慶縣引入香苗兩千株,分給雞翅嶺村生產隊社員培植。2000年,雞翅嶺老香農湯煥洪採集香籽,培育香苗2.3畝,兩萬多株香苗。至2005年,大嶺山鎮農辦已在金雞咀、馬山等地種植莞香林200畝,還在大嶺山公園設莞香園供觀賞,2003年東莞市綠化委員會把莞香認定為立牌保護的名木。

經濟建設

大嶺山是新興的工業鎮區,全鎮各類企業1800多家,其中世界500強企業5家,形成了以傢俱、電子、印刷、化工為支柱的多元化工業體系。特別是形成了完善的傢俱產業集群,擁有上規模傢俱及其配套企業300多家,其中上市公司、投資超億元企業30多家,被喻為亞太地區最具規模的傢俱生產基地,先後獲得“中國傢俱出口重鎮”、“中國傢俱出口第一鎮”等稱號,是廣東省“傢俱產業集群升級示範區”。2008年還被定為全市6個“重點化工規劃區”之一。

2010年,全鎮一、二、三產業的比例為0.2︰52.23︰47.57。全鎮完成國內生產總值112億元,同比增長(下同)12%;工農業總產值233億元,同比增長12.2%;工商稅收總額15.1億元,同比增長28.8%;鎮本級可支配財政收入7.7億元,同比增長9.6%;固定資產投資總額32.6萬元,同比增長9%;總用電量16. 9萬千瓦時,增長16.1%;總供水量396萬噸,增長1.9%;各項銀行存款餘額103.2億元,增長17.2%;鎮村組三級集體總資產59.8億元,增長6.4%;農村人均純收入13792元,增長8%。

截止2010年底,全鎮共有外資企業326家,2010年全鎮新籤、增資外資項目27宗,合同利用外資金額3056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金額11274萬美元,分別增長30.04%和6%,出口總額21.77億美元,同比增長18.98%。


公元1152年,東莞大嶺山地區已有人定居,歷史悠久


大嶺山工業園區

公元1152年,東莞大嶺山地區已有人定居,歷史悠久


大嶺山科技工業園

公元1152年,東莞大嶺山地區已有人定居,歷史悠久


大嶺山是有名的革命老區。圖為全國青少年思想教育基地——廣東東江縱隊紀念館。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