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項“黑科技”作品:這些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到底是什麼?

昨日,第六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正式在烏鎮拉開序幕。大會的第一天,公佈了十五項“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發佈活動”的科技成果,其中就包括了華為的“鯤鵬920”、百度的“飛槳”等。

15項“黑科技”作品:這些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到底是什麼?

10月20日至22日,第六屆世界互聯網在烏鎮舉行,而大會就在昨日公佈了15項領先科技成果。這是世界互聯網大會第四次向全球發佈領先科技成果。前期徵集的幾千項成果分別來自於中國、美國、英國及德國等國家,聚合了人工智能、5G、雲計算等領域的技術,基本涵蓋了與互聯網相關的行業。

科技讓計算更加高效低碳

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的提升,隨之而來的是對芯片計算能力和處理能力要求的提升。而在昨日的成果發佈中就出現了四款芯片。首先是華為的“鯤鵬920 ”,比性能標杆芯片的能效超出30%。再來看寒武紀思元270芯片,可以大幅提升單顆芯片在執行AI訓練任務時的性能。同樣面向人工智能領域的還有清華大學研發的異構融合天機芯片。此外,還有特斯拉的“自動駕駛芯片”同樣入選。

除此之外,由中科曙光研發的“硅立方浸沒液冷計算機”則是突破了傳統冷卻方式,克服了能耗瓶頸,能夠更好地支撐AI、大數據、雲計算等應用所需要的計算能力。

15項“黑科技”作品:這些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到底是什麼?

科技打造更開放共享的平臺

思愛普(SAP)在過去十年不斷加大投資力度,發佈了智慧企業解決方案,促進傳統企業用戶擁抱大數據、雲技術、人工智能等技術,將數據遷移到雲端,實現了企業智慧化管理。而百度則和曠視科技同通過研發開放共享的技術平臺降低人工智能的平臺。百度的“飛槳”是一個關於開源深度學習的平臺,已經服務了130多萬開發者,而曠視則推出人工智能深度學習框架“Brain++”。除此之外,還有賽靈思公司推出的Versal自適應計算加速平臺。

而入榜的還有中國電信的“IPv6超大規模部署時間與技術創新”,為產業界提供更廣闊的發展和空間,建立了涵蓋“端、管、雲、用”在內的下一代互聯網體系。為促進5G工業應用,中國商飛則是組織了11家骨幹單位創建5G創新生態聯盟,促進民用飛機制造5G創新示範應用。

15項“黑科技”作品:這些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到底是什麼?

科技讓生活更加便捷安全

微軟公司研發的“統一語言預訓練模型與機器閱讀理解”技術,讓大眾與機器人能夠以更自然的方式交流。而阿里雲自己研發的數據庫“POLARDB”,採用存儲計算分離等創新技術,讓數據可以在雲端流通,具備便捷安全的特點。而這項技術可以廣泛應用在金融、保險等多個領域。另外,由360發佈的“Oday漏洞雷達系統”則是保護大眾的網絡安全,這項技術能夠預警網絡攻擊,已經服務了大量的政企單位和數億個人用戶。

還有由騰訊提出的“憑藉科技手段助力現代智慧城市綜合治理實踐”,也成功入榜。在城市服務方面,推出了“粵省事”小程序,省時省力。還從市場監管治理角度出發,發佈了靈鯤科技監管平臺等。騰訊致力於應用各種領先科技成果,實現智慧城市管理。

15項“黑科技”作品:這些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到底是什麼?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