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評分9.2分,《往事不曾離去》在最久的回憶裡,找到最真的愛

“她一走進來,在場的人群就發出了一陣微弱的戰慄聲,我立刻知道她在人們心目中已是巨星。沒有人比她的態度更謙遜,沒有人說話的聲音比她更輕柔,沒有人比得上她。”

讀到這段話,不禁讓人想起了《了不起的蓋茨比》中的黛西,在蓋茨比的眼中,黛西就是如此的完美女神。

可在故事的最後,蓋茨比鍾愛一生的女人黛西,卻背叛了他,讓他名譽掃地,走向了死亡。儘管蓋茨比的“美國夢”終究是華而不實的,但他夜夜守望對岸燈塔、守候心愛之人的那份深情,卻讓人感動。

豆瓣評分9.2分,《往事不曾離去》在最久的回憶裡,找到最真的愛

“那盞燈曾經似乎離她很近,幾乎碰得著她。”《了不起的蓋茨比》

在《往事不曾離去》一書中,和蓋茨比一樣,出身平凡的達米安,通過自身的努力,擁有了無盡的財富和崇高的地位,富可敵國的達米安成為了新時代的主人,躋身於英國上流社會;而與蓋茨比不一樣的是,達米安在年輕的時候,因為自己的驕傲,主動放棄了貴族出身的賽琳娜,而賽琳娜也正如本文一開始描寫的那般美好、純潔,而且魅力十足。

《往事不曾離去》一書,堪稱是英倫版的《了不起的蓋茨比》,都隱隱約約透露了窮小子躋身上流社會的“血淚史”,與富家小姐的虐戀。如果說,蓋茨比的結局預示了他“美國夢”的破滅,那麼,《往事不曾離去》裡的達米安,卻給了平凡的小人物依靠自我成功的信念。

當年那幫人裡,唯有他成了我們這代人當中的佼佼者。”這是小說的敘述者“我”,也是作者朱利安·費羅斯,給予達米安的公允評價。

《往事不曾離去》的作者朱利安·費羅斯,畢業於劍橋大學,是英國著名作家、編劇、導演、演員、製片人。在小說裡,他採用了第一人稱“我”的視角,來展開故事情節,身份同樣是一名作家。

朱利安·費羅斯在成為電影編劇之前,還曾有過長達30年不太成功的演員生涯,一直到2002年,53歲的朱利安·費羅斯憑藉《高斯福莊園》獲第7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劇本獎、美國作家協會、紐約影評人協會及全國影評人協會最佳劇本獎。大家熟知的《唐頓莊園》,朱利安•費羅斯在2011年憑藉該劇,獲第63屆美國電視艾美獎、最佳編劇等獎項,創下全球一億人觀看的收視紀錄。

豆瓣評分9.2分,《往事不曾離去》在最久的回憶裡,找到最真的愛

在最久的回憶裡,想起愛一個人的感覺。

《往事不曾離去》一書,以宿敵達米安的來信開篇,達米安快要死了,作為敘述者的“我”,是達米安唯一的可託之人,踏上了幫達米安尋子之路,四十年前的故事在尋訪途中,一層層剝離開來,露出了它真實的內核,上流社會在時代洪流中被顛覆,但總有些東西是永恆不變的存在。

貴族圈子的婚戀觀

《往事不曾離去》的作者以第一人稱視角,描寫了20世紀60年代,正處於變革時期的英國上流社會的生活。這一時期,一部分人仍堅守貴族階級的舊觀念,而另一部分人則像達米安一樣,堅信新時代的到來。

作者以倒敘和追憶的方式,讓我們看到了時隔40年的兩個新舊時代的更迭。在新時代,當初的窮小子達米安已經是功成名就的億萬富翁,那些光鮮亮麗的貴族名媛,卻沒有想象中過得那麼幸福,老一派的英國貴族們,也已經垂垂老矣、風華不再、傲慢和驕傲也蕩然無存。

而在40年前,敘述者和達米安是劍橋大學的同屆校友,在學院派對上相識,敘述者將達米安第一次帶到了英國貴族名媛舉辦的宴會上,讓達米安一步步走進了上流社會的圈子,也讓我們看到了英國貴族們的婚戀觀。

英國貴族為女兒舉辦的宴會,實際上就是物色門當戶對的青年才俊的一種手段,在20世紀60年代,十幾歲的女孩們,仍然沒有掌握婚姻自主權,和哪個男人結婚,還是遵從父母之命,母系權威是不可動搖的。即使父母選擇的這個結婚對象,本身一無是處、愚蠢至極,但只因為他顯赫的貴族背景,他就會成為名媛父母眼中的乘龍快婿。

然而,40年過去了,貴族父母們已經老了,被他們成就的兒女的婚姻,卻不見得有多幸福。優秀的女孩,幾乎都嫁給了愚蠢的男人,為了不讓“離婚”二字抹黑他們的貴族身份,不得不將自己困在無望的婚姻裡。

豆瓣評分9.2分,《往事不曾離去》在最久的回憶裡,找到最真的愛

時隔40年的回憶之旅,發現隱秘的愛情

“所謂的公平就是,白手起家的人更容易獲得真正屬於自己的人生。 ”

出身平凡的達米安,實現了白手起家的夢想,成為了故事中最富有的人,他依靠自己的力量,進入了上流社會。

回憶年輕時候的各種宴會,達米安原本並不屬於上流社會中的一員,更非貴族,僅僅因為敘述者將他第一次帶到了上流社會的圈子,他利用自己的天賦,吸引了貴族小姐們的目光,在尋訪真相的過程中,和達米安有過曖昧關係或是親密關係的女孩,都說當年如果達米安願意,她們就會嫁給他。

聽貴族小姐們這麼一說,再看達米安當年在上流社會的宴會中,似乎和每個人都那麼熟絡、親密。可能你會覺得,達米安這個人,是否像《漂亮朋友》中的杜洛瓦一樣,依靠自己漂亮的外表和取悅女人的手段,將上流社會的女子作為自己的跳板,才取得了如今的成功。

如果這樣想,你就錯了,達米安取悅每一個他喜歡或者不太喜歡的貴族女孩,但他拒絕和她們中的任何一個結婚,他明白自己和她們之間有不可逾越的鴻溝,他的自身的倔強和驕傲,不允許他生活在一種不對等的婚姻關係、家庭關係裡。所以,當賽琳娜要帶他去見她的貴族父母,有很多規矩需要他提前演練很多遍,他受不了這種卑微的愛,選擇了離開。

賽琳娜是敘述者和達米安都傾慕的女孩,敘述者始終不敢在心愛的女孩面前表白,他以為時間已經埋葬了心底那份最真的愛,當四十年後,再次追憶往昔,他發現,面對她的時候,心裡依然會心潮澎湃、興奮不已,原來,愛一個人就是這種感覺。

達米安對賽琳娜撒過最大的謊言,就是“我不愛你”,是這句話將他們徹底分開。哪怕過了四十年,達米安將要面對死亡,賽琳娜對他的表白仍然是那麼熱烈:

“最後一次見面至今,我始終愛著你,我也將愛你到人生盡頭。”

豆瓣評分9.2分,《往事不曾離去》在最久的回憶裡,找到最真的愛

愛,註定無法相守,那就永不相忘

賽琳娜在提到達米安的時候,她對達米安的成功,毫不吃驚。賽琳娜在四十年前就看出了達米安成功的必然性,她說:“一個人年輕時如果很憤怒,要麼就是早早爆炸消失了,要麼就是異常成功。”達米安正屬於後者,他比任何一個人都要成功。

但事業成功的達米安,在感情世界裡,卻是孤獨的。所以,才有了四十年之後的這一次尋子行動,還必須找自己的宿敵幫忙,因為除了作為敘述者的“我”,他再沒有其他人可以委託幫這個忙了,他沒有一個朋友。

如此富有的達米安,曾經被所有貴族女孩傾慕的達米安,最終娶了一個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女孩,在三十六七歲的時候,達米安為了不被別人當作怪胎,和一個叫作蘇珊娜的女孩結了婚,後來離婚了,只剩他孤家寡人一個。鉅額的財富,沒有子女繼承,所以,達米安才想到要找到那個私生子。

在達米安提供給敘述者的“名單”上,有五個女孩,她們都可能是那個私生子的母親,其中,沒有賽琳娜,他真正愛過的女孩。在故事即將接近尾聲的時候,我們才恍然大悟,原來那個寫信的女孩、帶著私生子嫁人的女孩,就是賽琳娜。

在那次葡萄牙旅行之夜,已婚的賽琳娜設計了一場和達米安的偶遇,也致使達米安和敘述者永遠地離開了那個貴族圈子。也就是在那一夜,賽琳娜偷偷潛入了達米安的房間,種下了他們愛的結晶,達米安卻對此毫不知情。

《往事不曾離去》這本小說中,沒有一個人的婚姻是完美的,最完美的一對,可能要數坎迪達夫婦,只可惜坎迪達的丈夫在“9·11”事件中喪生了,他死前給坎迪達的最後一通留言是:跟你結婚是我這輩子做的最棒的一件事。

敘述者對賽琳娜的愛,讓她度過了無數個心如死灰的日子,但賽琳娜卻無法和真正愛的人達米安在一起,是達米安太過驕傲,也可能是賽琳娜的軟弱導致的結局。雖然相愛不能相守,但每個人最真摯的愛,都深深地藏在心底,將一直持續到人生的盡頭。

豆瓣評分9.2分,《往事不曾離去》在最久的回憶裡,找到最真的愛

《往事不曾離去》裡的敘述者,曾是上流社會里,無論是從相貌還是家世背景來說,都是不太自信的一個年輕人,而達米安則與上流社會是格格不入的存在,只有他們倆在葡萄牙之旅後,徹底與貴族圈子脫離了。

達米安和敘述者曾是宿敵,他們又都是新時代的主人,敘述者從事了自己喜歡的職業——作家,達米安擁有了他夢寐以求的成功,他們是掙脫了舊時代固有觀念桎梏的存在,如敘述者說的,是“勇敢的人”。

一次尋子之旅,為我們揭開了每個人生活的真面目,敘述者重新感受到愛一個人的滋味,孤獨的達米安不再孤獨,因為從始至終賽琳娜都一直深愛著他。《往事不曾離去》讓我們看到英國上流社會顛覆性的變化,貴族制度下的婚姻悲劇卻影響深遠,我們誰都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但我們可以把握住自己的未來——愛情、事業、婚姻,你的人生你說了算。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