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應該穩妥還是衝一衝好的名校?

陸科民


是穩妥還是衝一衝要根據自身情況來進行具體分析的,總體來說我認為考研要穩中有進,不能跨學校層次太多,但是最好也不要原地踏步。我舉三個例子具體說說。

(一)舉一些例子

1.如果你本科本來就是985高校的,那麼我建議你根據自身實力確定是考研名校還是本校。

因為你本科本來就是985高校,那麼說實話你如果考本校會比較容易,複試相對來說比較容易過,但是你考名校的話幾率就不一樣了。如果你成績比較好,接近保研的程度可以嘗試名校,但是如果你大學就是混過來的,建議還是本校。

以前的話如果考不到名校還可以調劑回本校,現在由於考研難度的不斷增大,部分985高校都不接受調劑或者只接受校內調劑。

2.如果你本科是211的話,建議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強勢211高校或者985高校甚至名校。

本科211屬於不上不下的程度,那麼可以選擇的程度就很大:強勢211高校,985高校,名校等。如何選擇呢?我建議優先衝擊985高校,因為211到985的跨越還是比較明顯的,如果因為地域等可以考慮一些強勢211,但是還是不太建議211去考211。至於211高校的考名校,建議還是謹慎選擇,因為真的上岸太難了。

2019年我們本科211高校的土木學院保研去了10個同濟,最後考研上岸去同濟的只有1個,你這就知道考研去名校(同濟在土木裡就是名校)的幾率有多低。

3.一本二本三本優先考慮211高校,成績拔尖的可以嘗試985高校。

現在考研人數不斷增長,目前來看只有增長的份,不過是增長的多還是增長的少的問題,那麼雙非的儘早上岸是關鍵,因此強勢雙非一本或者211高校是首選,985高校根據你自身對知識的掌握來選擇。

最好一志願上岸如果雙非去調劑的話,非常大可能是沒有學校願意接收的。我周圍同學也有三本考研到重慶大學的,還是非常厲害的,但是更多的是一本高校和211高校的學生。

(二)認清自我實力是一戰上岸的關鍵

很多人選擇院校都不結合自己實際情況,心裡對自身的實力沒有清楚認知,盲目選擇院校。那麼如何判斷自身實力呢?

1.看自己大學本科主幹專業課的成績。

大學裡面的成績能一定程度上反映你大學對基礎知識掌握的怎麼樣,特別是看考試的專業課你成績怎麼樣。比如土木工程考研專業課考結構力學,你可以看下你結構力學考了多少分,如果沒有超過80分以上建議你還是謹慎報考跨太多層次學校,因為別人的考研題難度比你本校的題要難的多。

2.做一套考研題。

最直觀的做法就是做一套別人高校考研題,按照規定的時間來,全程閉卷,然後改出來成績,確定哪些是可以在未來複習當中克服的,哪些是特別難拿的分,最終確定自己的分數看能給多少分,能進初試嗎?

如果有什麼考研問題歡迎關注和私信我!


高校研究生


這個問題主要看個人的決心和毅力吧。。在我看來的話,一定是衝一衝名校!


考名校研究生的難度應該是小於考名校的本科的。我們高中畢業,一個班60人左右,還是比較不錯的一個班級,回想一下,只有兩個人考上了985高校,一個去了上海的同濟大學,一個去了大連理工大學。他們都是在我們學校裡有名的學霸級人物。而我本科同學中,準備考研的也就十幾個,其中有人考上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有人考上了北京理工大學,還有一些211名校,比如華北電力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工業大學等。我認為考研究生。只要是肯努力,考上名校的機會還是比較大的。

此外,考研究生還有調劑這一個選項。如果你的目標是名校,我相信,你也會付出更多的努力,這樣來說,即使你沒有被報考學校錄取,還可以選擇調劑,而且研究生調劑,也有機會進入不錯的學校的。我一個同學報考的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最後調劑到了河北工業大學(也是211高校哦)。

如果能進入名校,我覺得對於以後的就業和事業的發展都是有好處的。現在考研究生的學生越來越多,一般學校的研究生也漸漸失去了競爭力,雖然名校學生就業形勢也比前幾年嚴峻了一些,但終歸來說,平臺越高,機會越多。

所以,我認為,既然決定了考研,那就乾脆報一個好學校。給自己定一個目標,好好努力,一定會有一個好的結果的。加油(ง •̀_•́)ง


慢城123


作為一名研究生導師,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研究生教育往往需要培養單位有更強的資源整合能力,這樣才能為培養以研究生為代表的創新型人才奠定基礎,所以考研一定要儘量選擇資源整合能力更強的高校。

對於準備考研的同學來說,在準備的初期可以多選擇幾個考試內容相近的目標高校,在高校的選擇上要選擇三類,其一是把握比較大的高校;其二是翹翹腳能夠得上的高校;其三是具有一定難度的高校,或者是名校。

在考研的中期,可以根據自己的複習情況進一步縮小考試的目標學校,有不少考生就是在複習的過程中逐漸建立起了考研的自信,不斷提升自己的目標學校,這種情況也是比較常見的。當然,也有一部分考生在複習一段時間之後,複習的效果並不理想,此時也應該適當向下調整一下目標,畢竟對於有明確讀研計劃的同學來說,能否順利走進研究生課堂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在考研報考時應該根據自己的複習情況,從把握比較大的高校和翹翹腳能夠夠得上的高校中慎重選擇一個,也許此時自己對於名校已經有了一定的把握了,那麼也可以向名校衝擊一下。

在報考時,是否選擇翹翹腳能夠夠得上的高校(名校),應該考慮三個方面,其一是目前自己的複習進度是否達到了複習預期;其二是自身成績的提升是否還有一定的空間;其三是能否順利通過目標學校的複試環節,有沒有比較大的薄弱點,比如有的目標學校在複試時會考察實踐能力。

最後,在報考結束之後,應該儘快進入到一個新的複習階段,可以適當延長自己每天的有效複習時間,同時要調整自己的考試狀態。

我從事互聯網行業多年,目前也在帶計算機專業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領域,我會陸續寫一些關於互聯網技術方面的文章,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相信一定會有所收穫。

如果有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問題,或者是考研方面的問題,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或者私信我!


IT人劉俊明


考研是學子人生新的起點,很多高考失利的學子,都是通過考研實現了逆襲。正是由於如此,高考的決定性作用不斷降低,考研也越來越火熱。

那麼,考研應該穩妥一點好,還是衝一衝名校比較好呢?作為一個過來人,我的觀點是:考研一定要考名校,但不必非要衝,要注重性價比,考得上才是硬道理。

為什麼說一定要考名校?

這裡,主要包含四點原因:一是人要往高處走,考研可能是學子最後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為人生搏一把的機會;二是人要有榮譽感,讀個名校更有面兒;三是名校畢業生的就業機會與質量都要遠高於普通大學;四是萬一考不上,調劑到普通院校的機率也會更大。

但我為什麼又說不必非要衝呢?

考名校沒錯,但一味地衝極其難考的,著實是不太理智的,本人見過沖得“頭破血流”的例子實在太多。建議要衝的人,無非就是覺得萬一考不上,還可以參與校內調劑,讀目標院校的其他專業。確實,通過這種途徑考上的同學有很多,但是現在由於考研人數、保研比例、考專碩的人數的劇增,校內調劑已經沒有以前那麼容易了,況且,調劑哪有直接考上來的那麼爽快喃?

注重性價比是很重要的,考上才是硬道理。

我國的名校從就業上來說,差距其實沒有那麼大。一個普通985的畢業生只要夠優秀,照樣跟頂尖985的畢業生進同一家公司,甚至一些211的畢業生也照樣可以比過985的畢業生。剛開始畢業的時候,普通名校跟頂尖名校的畢業生即使有差距,可等幾年,誰也說不定,大家都有機會走到那個頂尖的位置。

普通一點的名校還好考一些,性價比或許會更高。如果自己提前瞭解得夠清楚,完全可以報考,將來如果取得了成就,一定會慶幸自己當年考慮到了性價比這一點。

舉個例子:當年我有個學電子的普通二本大學的朋友,覺得自己成績好,能力突出,考研的時候報考了電子科大的通信工程(全國前3),結果連國家線夠沒過,而他們班上兩個成績、能力都不如他的同學,分別報考了川大跟重大的通信,不僅都考上了,而且畢業都進入了大公司,來自於上交大、華科大的同事都不少。這就是注重性價比帶來的好處。

考研是很辛苦的,對一個人的毅力、忍受寂寞的能力等等都是極大的考驗,時間又很長,而且還會讓你失去很多本科畢業找工作的機會。付出那麼多,最希望的、最重要的就是要考上,沒考上就是白搭,別說什麼努力了、為夢想拼過了,就不後悔了,我們現實一點,會更好。從現實一點的角度說,考上比夢想更加重要。

當然,我在這裡並不覺得為了夢想,衝擊頂尖、極其難考的名校有錯,有時候需要對自己做一個理性的評估,如果覺得有機會,可以報考最理想的名校,成功的例子也確實有很多,但絕大部分人,首要的還是得考慮性價比的問題。

(你怎麼看?如有不同意見,歡迎在下方留言,我們一起討論)


四眼學長


考研擇校其實是一個糾結的問題,不管是對於大學成績不錯的學生,還是對於大學成績不好的學生,是應該寧濫勿缺的選擇報考一所知名院校的研究生,還是應該求穩定的報考一所普通高校的研究生?這都是很難得出答案的問題,因為考研和高考不同,考研是先填報志願,後考試,高考是先考試,後填報志願,並且每年有太多的考生平時成績很好卻沒有考上,平時成績不是很好卻考上了,這無形之中又給考研學生擇校增加了難度。

作為曾經的考研學生,我也曾在這個問題上糾結了很長時間,選擇名校怕自己考不上,選擇普通高校又覺得對不起自己,所以一時間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但通過查閱相關院校的考研數據報考報錄比、保有率、複試比例等,我還是決定報考985高校,當然經過一年時間的複習,最終順利拿下了自己理想院校的碩士研究生錄取通知書。

所以,在考研擇校這個問題上,我更傾向於報名校的研究生,因為我們有充足的理由相信自己,只要我們能夠認真複習,那麼名校研究生大門依然會為我們敞開:

名校研究生是很難很難,但是一切都是用分數說話。

幾乎所有的考生都知道名校研究生的保研率很高很高,有的高校的一些專業保研率都已經突破了50%,一般的名額給了保研的學生,剩下的一半留給了眾多的考研學生,所有競爭必然很激烈,但是隻要你初試成績高,你就能夠進入複試,只要你複試成績高,你就能夠拿到研究生錄取通知書。

當然會有的考生認為名校的考題會很難,但是你卻忘記了報考名校的學生是一樣的,都是應屆畢業生,當然或許你覺得本科出身好才有希望,但是在真正的考試過程中,不管你是怎樣的本科出身,所有的研究生導師看的還是分數,而且真正意義上的本科出身歧視是不存在的,所有報考名校研究生是值得考慮的。

高考時只是讀了普通大學,為什麼考研不再給自己一個衝刺名校的機會呢?

人人都希望自己能夠進入名校讀書,可能高考時的我們因為自己不努力,沒有把握住機會,沒有順利進入名校,既然我們都已經大學畢業了,我們也更知道努力讀名校的重要性,也更清楚把握住考研這個高考之外的第二次跳板有多麼重要,那麼報考名校研究生也就顯得很必要。

同時,考研這場考試只要你真的去複習了,真的將所有的精力和時間放到了複習上,那麼你的結果一定不會差的很遠。如果考研選擇了一所普通高校,那麼在某種程度上我們或許還是在換地踏步。

即使名校沒有錄取,也還有調劑到普通高校的機會。

每年參與調劑的學生有很多很多,而且對於很高高校的研招辦也很認可第一志願報考名校的考生,所以當你的初試成績過了國家線,但沒有過名校的複試線,你依然還有機會進入普通高校讀碩士研究生,雖然可能你的初試成績分數不是很高,但是含金量要高的多,畢竟名校的初試成績普遍都很低。

所以,報考名校研究生的同時也不耽誤你最終能夠順利進入普通高校就讀的機會,尤其是那些被名校複試淘汰的學生,幾乎是所有普通高校爭取的香餑餑,因此要報名校研究生。

總之,考研學生是報名校還是報考普通高校,不能聽取一家之言,最好的辦法就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結合他人的建議,綜合分析得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這樣就足夠了,剩下的就是要保證自己每一天都高效的複習。


領略教育魅力


看你個人學習能力與家庭背景吧。

個人學習能力強的,還是衝一下名校,每個人都有一個名校夢,況且名校給人的平臺的確不一樣,你會站的更高看到的也更寬闊。人生只有一次,趁年輕,就該去追逐夢想。

家庭背景可以的,想好自己的退路,萬一勢失利,自己能否承擔得了這個結果,如果你能夠承擔,你可以拼一把試試,給自己一個機會。

如果學習能力一般,家庭條件有限,那麼建議一個穩妥的學校。


木子的校園


考研,不僅僅是自己一個人的事,也不單看學習能力,還要受家庭經濟等其它方面的制約,如果各種條件好,是可以衝一衝的,如果受到限制的條件多,還是穩妥一點為好,不能太隨心所欲。


分享到:


相關文章: